登陆注册
9294100000513

第513章 编练水兵

不管是身为后来人还是此时大明的皇帝,朱厚照都对大明文官眼中的“郑和下西洋”的态度一清二楚,反对,极力的反对,甚至不惜与君王闹翻也要反对,甚至每一次在下西洋成为朝堂的一个热点的时候它都会变成群臣和君王斗争的一个导火索。

当年的成祖皇帝能力何其强,威严何其盛,但是即便是成祖再世的时候下西洋也从顶峰走向了落幕,更别说之后的几个皇帝没有一个在这上面战胜过群臣的了,如果朱厚照敢在这个时候对朝臣大肆宣布我要派遣舰队下西洋,朱厚照现在就可以想象到在下一刻就会出现的那种百官抗议的景象了。

朱厚照想要派遣舰队下西洋的决心是不容置疑的,身为一个后来人他知道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这是最后一个保持自己世界霸主地位的方法了,甚至于不止是下西洋,环球的航行也在朱厚照的脑海之中出现过。不过考虑到进行环球航行所耗费的银两太多以及难度太大了,所以最后朱厚照还是决定一步一步的来,先下一次西洋找回大明丢失了百年的航海经验再说。

朝中的大臣们对于大明大规模航海活动的抵触最深层次的原因其实还是一个最根本的商业原理,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虽然这种大规模的航海宣扬了大明的国威,但是身为大明实际治理者的他们更加关心的还是每一次耗费的那数百万银两能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想要说服大臣们同意下西洋的航海活动甚至于让他们转变态度支持,只要做到一件事情就可以了,向他们证明每一次航海所付出的数百万两银子最后得到的是上千万两乃至无尽的土地的回报。

这些大臣们一个一个的都是儒学的继承者,但是在治理国家的时候他们更是一个懂得讨价还价的商人,印度,也就是在佛家之中的极乐世界天竺就是朱厚照的一个诱饵,一个让那些大臣们支持自己的下西洋的诱饵。

天竺在那里刘大夏也是知道的,并且在明朝时期天竺的另一个名字印度也已经开始流行了。而且这个时候的天竺并不真的像佛家典籍之中描述的那样神秘,中原对于天竺的了解也是非常多的。

在中国历史上,对天竺印度的最早记载在《史记?大宛传》,当时称为身毒 《山海经》记载“西方有身毒国”。 汉书记载“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 《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天竺国一名身毒”。从汉朝开始中原有关身毒的记载就没有中断过,而从唐初开始统称其为天竺,再后来玄奘西域取经,根据读音才将其取名为印度。

在中原对印度也就是天竺相当了解的人不在少数,刘大夏便是其中的一位,身为兵部尚书的刘大夏对大明周边的情况可以说是朝中最清楚的几人之一了,对于印度那块土地倒地有多大刘大夏不知道,朝中估计除了朱厚照之外也没人知道了,但是刘大夏知道印度那里的繁荣,他更知道在那里曾经建立过孔雀王朝、笈多王朝两个曾经在中原的记载之中都称之为强大的帝国,虽然在笈多王朝之后这里就没有再次出现过强大的帝国,但是最起码孔雀王朝和笈多王朝的存在就证明了这里是一块非常值得征服的地方 ,并且那里越是没有强大的国家不就对大明越有利吗。

身为兵部尚书刘大夏有一点很对朱厚照的口味那就是他不像一个腐儒,在他的观念里面也没有什么不征之国的概念,只不过以前受到国力所限以及历代的君主都没有征服那里的意愿,所以刘大夏也从来没有提出过这样的观点,如果现在朱厚照有意要去征服那里了,在国力足以支撑的基础之上刘大夏未尝不会大加支持了。

不管朱厚照倒地的目的是什么,最起码朱厚照所说的组建舰队征服天竺这个理由他刘大夏信了,“不过皇上,虽然此次有了奴儿干的几十万大军蒙古必败,但是此战对我大明的消耗也不少,等到战后朝廷短时间之内估计也拿不出皇上所需的钱财了。”刘大夏这话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我支持你,但是现在国家正经历着一场大战,消耗也是极大的,所以就希望朱厚照能够考虑这个实情将组建大规模舰队以及发动另外一场战争的时间给押后了。

“呵呵,”朱厚照面带微笑,“爱卿担心什么朕知道,放心吧,朕还没有狂妄到不知所谓的地步呢,至于出海所需舰队的事情爱卿在兵部先慢慢的找齐工匠、找齐物资和兵源就行了,在这里朕可以保证两年之内不造舰,而且两年之后造舰队所需的银两朕可以拿出其中的一半来。”

“皇上圣明。”得到朱厚照的这个保证,刘大夏心里大为放心。

剩下的时间,朱厚照便可刘大夏商量起了水兵的事情了,组建舰队不单单是有了船只就行了,对于一个舰队来说水兵的重要性比船只更重要,只要有了钱财、有了技术,多少的船只都能够建造出来,但是没有适合的水兵制造再多的船只也是白搭的。

但是偏偏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水兵的问题比船只的问题还要严重,历史上郑和宝船的图纸以及航海图等所有资料都被刘大夏给拿走了,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更是有刘大夏在正德年间将之烧毁的传言;不过不管这些资料历史上倒地有没有被刘大夏烧毁,最起码这个世界里由于有了朱厚照这个变数他早就在传言刘大夏烧毁图纸之前将这些东西给重新拿回来了。

现在大明的国力强劲,每年赋税上千万两,是大明有史以来最强劲的时候,而且朱厚照自己也非常富有,完全可以拿出钱财组建足够的舰队,再加上也不缺少制造宝船的图纸和技术,所以对于大明来说组建一个舰队所需要的船只所欠缺的只不过是建造的时间问题。

但是水兵就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了,大明缺少水兵,并且还记极其缺少水兵,大明建立的时候水兵何其强大,但是奈何太祖非要海禁。成祖时候七下西洋,水兵也是何其强大,但是奈何成祖之后海禁再次来袭。

即便是朱厚照所处的现在,海禁仍旧没有被解除,除了在内陆湖泊和河流之中有少部分用于清剿水患的内陆水兵之外,大明就没有其他的水兵了。

这些常年也就在黄河、长江或者各个湖泊之中航行过的水兵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距离朱厚照所要求的差的远了。

所以建立一支足够强大的水军已经成为了现在的大明当务之急。

“皇上,水兵非一日可以建成的,如果皇上不是那么急迫的话可以从现在挑选沿海将士重新编练,如果皇上想要在两三年之内成军,那臣只能抽调江河湖泊之中的水兵精锐在渤海湾为皇上编练水兵了。”

好吧,在这件事情上朱厚照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听从刘大夏的建议了,“那就抽调江河湖泊水兵到渤海湾编练吧,这件事情就交给兵部、交给爱卿负责了。”

之后的三天里,虽然刘大夏心里轻松了,也不再那么担心战事了,但是在朝堂之上刘大夏的危局却还没与接触,三天来蒙古大军还是一如既往的对明军展开连绵不绝的进攻,蒙古人的意图每一个大臣都看的很清楚,就是为了不断的消耗明军的兵力,一直等到大明无兵可用自动崩溃为止。

他们没有注意到三天来明军的伤亡不断下降这个时候,反而不断的抓着三天两万的伤亡要求将刘大夏革职了,甚至就连一直在朝中死死的保护刘大夏的马文升这个时候也默认了,这下子孝宗皇帝感觉是到了可以革职刘大夏的时候了,刚想发布圣旨将刘大夏革职了,外面便传来一个意外的消息。

蒙古人停战了,具体来说就是今天这蒙古人没有像往常一样发起进攻了,以前的一个月里每一天蒙古人都是一个样子,太阳升起的时候准时发动进攻,但是今个好像已经快到中午了,这蒙古大军还是没有丝毫的动静。

感觉有点不正常的守城将领们便赶紧将这个消息送到了朝堂之上。

群臣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不过对于刘大夏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由于这个意外马文升很恰到适宜的转移了话题,暂时让孝宗将革职刘大夏的事情给忘了。

不管如何,蒙古人没有进攻是件好事,吵闹了一天之后,晚上还是一切照旧。

在当天晚上,由于蒙古人的暂时停战,京城当中比往常热闹了一点,不过在这热闹的背后却是有一个个的漩涡在生成。

刘健府邸大门紧闭,在外面走过还以为刘阁老府上已经都休息了呢,但是在里面守着大门的那些个护卫才真正的知道今天晚上来到自己府上的都是什么人,说句不客气的话,今天晚上要是蒙古人能够放一把火将这个府邸给烧了,明天京城就得被攻破了。

六部尚书、五位阁老,这是大明朝除了两人皇帝之外所有顶级重臣的聚会了。

同类推荐
  • 王朝的烙印

    王朝的烙印

    《王朝的烙印》讲述了宋、明、清三朝,国民精神一步步衰落。赵匡胤开创的宋王朝,将中国带入“崇文抑武”的羸弱病态,缺失了在东亚范围的国际地位,三百年时间,足以对群体国民精神产生致命的打击;以武功孱弱为代价兴盛起来的文化繁荣,最终产生的是扭曲、小器的理学思想,在朱元璋开创的明王朝体制下,禁锢了国民头脑,从而造成精神上的衰落;王朝的一次次毁灭,人们的一次次麻木,中华的血性消泯日甚,当清王朝试图以游牧民族的强悍把持这个帝国时,传统文化内部的腐烂已经无可救药,再也支撑不起一个庞大臃肿的、远远落后于世界的群体。
  • 钱骞之变

    钱骞之变

    Somememories,aredoomedtobeuna11etocancel,Isjustlikesomepeople,isdoomedtobeuna11etosubstituteisthesame.有些记忆,注定无法抹去;就好比有些人,注定无法替代一样!什么叫真正的放下?就是有一天,当你再次面对你过往的难堪、你恼怒憎恨的人,心如止水,不再起心动念,坦然面对,一笑了之。即便别人在你面前,复述你过往种种不幸时,你仿佛是在听别人的故事,心里一丝涟漪都没有泛起。
  • 谋主

    谋主

    【如果大家觉得好,推荐收藏神马的都投来吧!】这不是纯粹的YY,主角没有左拥右抱的美人儿;这里没有霸气外露虎躯一震天下群雄便甘心慑服的事情;这更不是古人皆醉唯我醒的故事,猪脚没法智计百出,古人也不是路人甲乙丙丁等着你来戏耍。刘备也许是假仁假义,可没准是真的心怀天下;曹操的确是绝世枭雄,可没准也钟爱那绕指柔;孙坚父子继承了东南父老的遗愿,起码不让身死乌江的霸王看低;这是三国,没有彻底的颠覆,也没有从头到脚的照搬,苏逸所做的,只是在历史的进程中添加一点点的意外,一点点的变故,什么?你说蝴蝶效应,哦,这个咱不管,咱只知道历史的进程是大势所趋,当然了,谁不能允许历史打个盹儿呢?
  •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上册)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上册)

    怎样快捷地了解世界,首先我们要从了解世界历史入手。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从地球上有了人类那时起,人类的第一个活动便是生产活动,而且从未间断过。人类文明的演进,社会的发展,只能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旧石器时代使得氏族社会形成,金石并用时代又促成氏族社会解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只可能有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却孕育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器时代和信息时代将人类社会的进展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是二、三百万年来人类文明进程所确凿的事实。《世界经典历史故事》大体上是按照这个线索来编写的。
  • 一代明优

    一代明优

    【大明DMTV8频道《我的皇帝梦》栏目】【主持人】:有这么一个人,百姓们亲切称之为‘看不见的皇帝’,他就是萧遥,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百姓们都对他做何评价:“你是说萧大哥啊,嘿嘿???他啊???坏死了啦,人家都不好意思说的啦???”“还别说,自从用了萧公子发明的护垫啊,这白天夜里都舒适多了???”“嘿嘿,自从遇到了萧大哥,泡妞再也不用花钱了,而且啊,姑娘还倒送钱呢。”“萧大哥打仗可真够带劲儿,几个老婆在前面给兄弟们开道,这仗打起来容易多了。”“这小伙子人长得不赖,也挺有才,就是吧,思想上猥琐了点,嘿嘿???不过没关系。”【主持人】:前不久举办的‘我的皇帝梦’百姓评选活动已经结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组数据:皇上(222221票)、萧遥(222222票)
热门推荐
  • 御灵珠

    御灵珠

    始时,有意者。生,自称之灵灵有岁月分。有岁月为初,初化古灵。又有岁月作古,古显初灵。
  • 苍澜图

    苍澜图

    十六岁的学生江澜在完成不为人知的英雄事迹后只能靠欺天来保住自己的生命,然而代价就是他只能停留在另一个奇异的世界。整个地球都想让他死,他偏偏就要好好的活着,他要更强!总有一天,他要强势回归!
  • 天神赋

    天神赋

    这是一个诸神已成书中神话的时代。阴谋和城府,上演在这个时代的每一个角落。一个被迫离族的豪门子弟,在背叛和悲剧中浴火重生得诸神之力,借诸神之力复仇后,横扫世界。这个世界我为王!
  • 美女董事长的贴身保镖

    美女董事长的贴身保镖

    把大明星当成站街女就算了,抢了大明星的发簪也算了,可是悲催的李浩还对传说之中冰窖一般的美女董事长下手,这不一个个悲剧席卷而来。
  • 末世奇迹

    末世奇迹

    末世来临,少年意外回到远古,修仙法、养灵兽,他会有怎样的奇遇?又能否阻止末世降临?
  • 碎梦虚空

    碎梦虚空

    梦与现实的交织,无数次的生死奇遇。在一个个险象环生的梦境中穿梭,看主角如何一步步成长。
  • 霸神降世

    霸神降世

    一个充满斗气的世界,一个普通少年寻找着自己的未来,一部不该存在世间的功法,霸神决、霸神降世舍我其谁。红颜的陪伴、未知的阴谋、他将如何抉择,又能创造出怎样的奇迹。
  • 卡夫卡致奥特拉及家人的信

    卡夫卡致奥特拉及家人的信

    《卡夫卡致奥特拉及家人的信》卡夫卡,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之一,生前鲜为人知,死后震撼世界。他终身未婚,与父亲关系紧张,他的妹妹奥特拉·卡夫卡或许就是他最为亲近的人。
  • 幻世宿缘

    幻世宿缘

    梦回馨儿~安逸环境下成长的幻水族三公主,身体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皇圣夜~黑暗的代言人,神秘的未知身份是最大的诱惑;龙云月~龙族皇子,天赋异禀。在谜团渐渐揭开帷幕时又将迎来怎样的人生......
  • 不负如来不负君

    不负如来不负君

    “来者何人!?”“你男人。”“...”程子易表示,原来害羞乖巧的小徒弟怎么会变成这样?谁能告诉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