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94100000640

第640章 : 逐步推进

县小学和县中学并不是免费的,本来朱厚照也是想着免费办教育的,出发点是好的,就是有点不切实际了。

户部给朱厚照算了一笔账,单单第一步在全国所有县里面设立最少三个公办的县小学和一个公办的县中学。

不说以后的投入,就是把这么多的学校建起来最少就需要花费上千万两的银子,你建一所学校,要么重新建造,要么购买其他房屋当做学校,但不管怎么样,全大明那么多的县,加起来学校更是数千所,如此多的房屋构建本来就是一个花费巨大的工程。

而且光是有房子还不行,学校吗,你不得有各种配套设置,这些哪一个不需要花费银子。

而且这还是学校投入之前的,那以后学校的各种日常开支,还有那么多的教师,这些不都给发放俸禄,要不然谁那么好心的免费当教师啊。

上千万两银子已经不少了,不要看现在大明一年的财政收入已经近亿了,但是全大明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

现在是大明扩张的关键时期,那所有的银子都必须要紧着军队花销,维持庞大的常备军队、后期补给,武器的损耗、更换乃至新装备的研发,这些都是花费巨大的项目。现在大明还加上了一个海军,那花费更大了。海军向来就是一个烧钱大户,说句不好听的,海军就是靠银子堆出来的,建造一个最大军舰花费都要超过百万两银子的。而且一旦未来发生了战争了,那花费更是大了去了。现在基本上每一年的财政收入有超过三成都要流入军*费里面去。

除了军费之外,就不说维持庞大的官僚体系的开支了,就是数目繁杂的基础设施建设,每一年花费都不比军费要少了。

可以说,这一千万都是户部算来算去从这里省一点,从那里省一点才凑出来的。

教育想要免费是没可能的,那样的话花费就不是一千万两了,而是两三千万了。所以抖着户部拿来的账本,朱厚照也不得不忍痛着把自己想的免费教育办成收费的。

好在虽然是收费,但是这些收费却并不高,减少收费的标准这一点朱厚照还是能够办到的。基本上学生只要分摊以后学校的工本费以及教师的一部分俸禄便可以了,至于其余的开支,则全部由财政买单。

这已经是朱厚照能够从户部那里要来的最低收费了,不过即便如此,未来基本上在不考虑物价上涨的前提之下,一个学生每年的学费也在两两银子到三两银子之间,不同的地区可能会有所差别。

而一个家庭供养一个学生完成十二年的基础学习,可能需要的花费在六十两以上。这里面除了包含学费之外,还要包含这个学生十二年的其他开销。

户部为什么敢和朱厚照说即便是把学校开出来了,全国的学生也不会多。根源就在这里。

六十两,对于那些有钱人来说根本就不算多,而且现在有钱人都是请的私塾,短期之内这种现象根本不可能改变。所以即便开了学校,一般情况下在观念不改变的情况下那些有钱人家的子弟也是不会到这些前期可能教育质量较低的公办学校的。

而有钱人不来,那六十两银子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负担了,这可能就是很多人一年的收入了,用一个家庭一年的收入去供养一个学生,这是多么大的一个负担啊。况且还有很多乡下的家庭根本就达不到这个收入水平呢。

除了这个之外一个家庭一般男孩也不止一个,一个学生都不一定供养的起,多了就更不可能了。

花这么多银子供养有个学生,未来还不一定能够考上秀才,与其这样还不如让他们早点下地干活补贴家用呢。

不管怎样,第一期的教育计划已经在去年开始实施了,而且也已经不可能再发生更改了,再等两年之后,这些学校就全部都要投入使用了。

而且为了保证未来有足够的教师群体,朱厚照还率先推出了国家教师公务员体系。

从去年开始,礼部已经开始着手从以前每一年在册的秀才以及科考落地的考生里面挑选适合的人来充当这些学校的教师。

而且这个教师还是终身制的,虽然朱厚照知道这样并不是很合理,可能会让大量的庸人或者道德败坏的人充斥在教师队伍里面,不过这个终身制还是得实行。

没办法,现在是国家求着这些书生去当教师,你不给人家足够的好处,谁去给你当教师去。要知道当了教师,可是不能再参加科考了。

其实这个第一期的教育计划只是一个开端,真正重要的还是以后的计划。

比如在内阁已经颁布的规划里面,等到第一期计划实行十二年年之后,第二期计划就将立马开始。

根据第二期计划的内容,从正德三十年开始,县小学和县中学的数量就要开始逐步的增加了,到时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每个县里面县小学数量不能低于十个,县中学的数量不能低于五个。偏远人口贫乏地区,可以适当的减少一到两个学校数量,而人口较多的地区则可以适当的增加。各个地方倒地建造多少学校,都将由内阁根据各个地方的人口以及幼童的数量来确定。

而且除了增加了学校的数量之外,从第二期开始,每个学生的学费都将减少半分之五十,这对于每个家庭来说,减少的是一个巨大的花销。到时候完全可以刺激更多的家庭把自己家里的幼童送入学校来。

而且经过前十二年的时间,估计到时候整个大明对于教育的氛围都会不一样,特别是那些贫困的家庭,可能会更加的重视对于子女的教育。这些都将进一步的增加学生的数量,也对于国家教育计划的开展也是十分有利的。

而且从这个时候开始,在重视基础教育之上,高端教育的计划也将被提上日程。

同类推荐
  • 汉草

    汉草

    公元前156年七月七日,一颗流星划过天际。汉朝的中心长安,一个婴儿在长安的猗兰殿降生,他被起名叫彘,后面改名彻,他就是中国有着千古一帝之称的汉孝武皇帝刘彻。而在同一天,在远离长安百里之外的扶风县,一个名叫云峰的孩子也呱呱落地。没有穿越,没有金手指,云峰这个普通农家子弟究竟要怎样才能走上自己的人生巅峰?
  • 红楼梦一季

    红楼梦一季

    他来了,点燃烟花,梦更绚烂华丽,谁在巷子那头弹琴,勾起了似水流年,总之,一个男孩与N多女孩的故事,很好很邪恶
  • 李唐王朝二十帝

    李唐王朝二十帝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国力最为强盛的朝代之一…近三百年的的峥嵘岁月,从崛起到强盛再到没落…一切都那么耐人寻味,大唐的兴衰,尽在《李唐王朝二十帝》!
  • 景泰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

    景泰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

    经过与甘肃敦煌学学会的共同努力,我们结集出版《景泰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一书,旨在通过深入挖掘景泰的历史文化,使人们更好地了解景泰的过去;同时借此宣传和推介景泰,加快景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推动景泰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经过与甘肃敦煌学学会的共同努力,我们结集出版《景泰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一书,旨在通过深入挖掘景泰的历史文化,使人们更好地了解景泰的过去;同时借此宣传和推介景泰,加快景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推动景泰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
  • 传奇三国

    传奇三国

    一个普通的现代大学生,因一套神秘卡牌,灵魂穿越到了东汉末年王允之侄王凌的身上。且看原本打算顺天应命的王凌,如何一步一步走上了逆天之路,杀出一个不一样的三国。王凌因何穿越?无形黑手又属于谁?且看传奇三国。
热门推荐
  • 大梦一场,再见君

    大梦一场,再见君

    一个是大将军之女,千金小姐;一个是暗影盟少主,手握大权。他,年少是狠心取其心头之血;她,却失忆了,忘了关于他的一切,忘了他给的伤,忘了她的漂亮哥哥……多年之后,也许是命运作弄,让他们再次相遇。
  • 穿越之惜春不是人

    穿越之惜春不是人

    她,原是佛主身边油灯上的一棵双芯灯芯,因为前世的纠结,不得不穿越成为了红楼中的惜春去经历这人世间的风尘,品味这人世间的五味,从此她凭着自己的双重性格,开始了在红楼中的生活,黛玉的纤弱,宝钗的算计,探春的无奈,迎春的苦恼,在她眼中不过是一场梦,何言荒唐,梦本荒唐,她不过是做一个推动梦的佛心魔女而已。
  • 冷酷总裁之真爱千言万语

    冷酷总裁之真爱千言万语

    “没有了你再美好的东西都没有了意义,回来吧!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一辈子只有你。”
  • 异界灵魄师

    异界灵魄师

    一百万年前,真神界真神龙王,九天玄女,幽冥鬼王三大真神与煞神界修罗王,罗刹王,夜叉王三大煞神同时陨落,灵魄分别藏匿大陆的各个角落。后世之人,灵魄觉醒附体之时,若能唤出此六神之一,神约即成,与神永生。此文讲述了一个少年穿越异界成为灵魄师的故事。灵魄师等级:附体,灵士,灵师,大灵师,灵尊,灵王,灵圣
  • 康震评说李清照

    康震评说李清照

    作为古代文学银河中寥若晨星的女作家中最杰出的代表,李清照是古代文学群山中一座秀美的山峰,在男性占据主宰地位的文学时代,李清照似乎是一个精彩的意外。现在,就让我们透过她精美绝伦的诗词作品,透过散落在历史书页里的斑斑点点,走进一代婉约词宗的内心世界,走进这千年词史中的精彩意外,去领略其中那意外的精彩。
  • 会挣钱,才有钱花

    会挣钱,才有钱花

    房价涨,菜价涨,由价涨,生活的成本日益提高,就业难,结婚难,看病难,生存的压力空前加剧。身处通胀时代,我们该如何应对?难道真的寄望于生个孩子叫“郑钱花”吗?如果你为未来的生存和生活而担忧的话,不如翻翻本书吧,它会告诉你,些贴近现实的财富规律,以及投资理财的技巧和观念,从而帮助你实现快乐富足的人生。
  •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文武全才明君:刘秀

    文武全才明君:刘秀

    本书的主要内容有:赤帝下凡、韬光养晦待勃发、出巡河北蛟龙入海、羽翼渐渐丰满、横扫千军如卷席、君临天下等。
  • 篡帝

    篡帝

    天下大势,水无常形。商周之后,帝秦一统。汉楚争雄,霸王遗恨。三国纷乱,武侯翻云。隋唐夺君,女帝千年。幽幽华夏,帝统无序。以杀止杀,以杀称王,那亿亿尸骨,那万里血河,写出这诸多帝王神话。且看数千年后轮回再续,我们谁掌沉浮!
  • 爱上学校,不再厌学(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

    爱上学校,不再厌学(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爱上学校,不再厌学》从心理学、家庭、社会、学校等角度分别对厌学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并从这几个方面探讨改变厌学情绪的方法,希望对读者们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