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出几日,突然传来大爷要纳妾的消息。日子定在九月十六,那天正是吉日。苏府还是一贯的热闹,纳妾不同于娶妻,没有各种繁复的规矩,只需给正妻敬茶,但只能坐小轿过门。
新进的何氏,苏瑾宁并未见到,毕竟是纳妾,各房不会为此前去庆贺,否则让大奶奶如何自处,白白遭了记恨不说。只是听说貌若桃花,楚楚动人,自有一番风韵。
真的进门了,也未再传来大奶奶与大爷起争执的事,许是木已成舟,不如不言不语来个清静。
去苏太太那里请安时,见到了大奶奶,还是一贯的和颜悦色,慈眉善目,一点也瞧不出此事有在其身上留下丝毫痕迹。
“瑾宁,到我跟前来,让我瞧瞧。”只见她笑容可掬地朝苏瑾宁招手。
待苏瑾宁走上前去,大奶奶握住她的手,摸了摸,又仔细地瞧了瞧她的脸。
“你瞧瞧,这回来了几个月,就是不同了,脸色红润了不说,这手也顺滑了几分。”
话虽如此,但终究还是有些刺着了她。
仅仅回来几个月,便……是说苏府的风水养人呢,还是说父亲和母亲牵连自己?
苏瑾宁又想起父亲母亲已经去世,眼眶有些微红。
“哟,你看我这,这……是怎么个回事。瑾宁啊,原谅大伯母,都怪我这张嘴,无遮无拦的……”大奶奶连忙赔不是。
苏太太轻瞪了大奶奶一眼,“瞧你,惹哭我的宝贝孙女,该打!”语气倒也没几分责怪。
大奶奶赔笑道:“是,是,是!都是儿媳的错。”
“来,宁儿,到祖母身边来。咱不理会你大伯母,让她自个儿呆着去。”
苏太太招手,把苏瑾宁喊到身边。握住她的小手,“确实比前些日子嫩滑些,气色也好多了。”不由地又想到苏昭行,叹了口气。
拍了拍苏瑾宁的手,也不知是安慰苏瑾宁还是安慰她自己。
又提到新进的何氏。
“近日来,如何?可还乖巧?”苏太太问。
“回娘的话,何氏乖巧温顺。倒也是个见过世面的。”大奶奶面不改色,恭顺地回了话。
苏太太满意地点了点头,“你啊,也别把这事放在心上。昭明的脾性我了解,他断不会如此负你。”
大奶奶笑了笑,心下却有些不以为然。苏昭明是个什么样的脾性,其实她最了解。这一次两人之间的裂痕因何氏又加大了几分,岂是一句“脾性”所能掩饰的,不过是掩人耳目,自欺欺人罢了,所图的只是全了彼此的脸面。
“娘,最近是否去天源寺上香?三奶奶微笑着转移了话题。
听到天源寺,苏太太叹了口气,“去吧!还能与佛祖置气不成,何况还有事要询问佛祖……”
“此次,让儿媳一同前去。如何?”三奶奶询问。
苏太太笑着点头答应:“依你,依你。”
“娘和三弟妹准备哪日出发前去天源寺?待我好去安排马车和随行等事宜。”大奶奶也乐意地接了话过去。
“二十六如何?我瞧过日子了,宜出行的好日子。”苏太太喝了口茶。
“听娘的便是。”大奶奶和二奶奶纷纷应道。
又商量了去天源寺的诸多事宜。待众人你一句我一句,七嘴八舌的商量完,已到了正午时分。
这时,刘妈妈掀了帘子进来,问是否摆饭。
苏太太笑道:“瞧我,这都什么日头了。硬是把大伙给饿了。”
众人也跟着笑起来,,气氛很是活跃。
留了大伙吃饭。
午饭过后,有些下午还有事的便先退下了。大奶奶一众还是留在那陪着苏太太。
苏瑾宁她们还得去和明先生学习,所以也未继续留下来。
“三姐,你说明先生今日会教我们什么?”苏瑾云在一旁又开始唧唧喳喳,好不活泼。
“你这丫头,尽给我出难题。明先生的心思,我怎地猜得出!”苏瑾宁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
“那三姐比我聪明嘛!定是知道的。对吧?我的好三姐……”苏瑾云话还没说完,就被苏瑾宁打断。
“停停停!越说越没个谱了。你这是夸我呢,还是损我呢!”
“当然是夸你啦!哎~呦~喂,我的三姐诶!人家怎么会损你。”苏瑾云忽然把嗓子掐细了说话,害得苏瑾宁听了毛孔直竖。
不过这语气倒是有些耳熟……
又瞧了瞧苏瑾云那故意扭曲的表情,忽然,苏瑾宁想起了一个人。
“好啊你!敢学赵妈妈讲话。被三婶看见了,非拧你耳朵不可。”苏瑾宁表情有些严肃,但是一双弯弯的眼睛却泄露了笑意。
苏瑾云眼神乱瞄,注意到三奶奶根本不在附近,瞬间得意起来。
“怎么样,三姐!像不像?”
苏瑾宁掩嘴轻笑,“像倒是有几分像。”
听见这话,苏瑾云像飞上了天,表情更是得意快活。
赵妈妈是三奶奶屋里的管事妈妈,为人也很好相处。就是有些话多,而且见着苏瑾云,第一句便是:“哎呦喂,我的四姑娘”。语调上扬,很是特别,就连只见过两面的苏瑾宁都有些印象。
这不,便被苏瑾云这妮子给拿出来活学活用调侃苏瑾宁来了。
怎一个无奈了得!
苏太太对几个孙女的礼仪、女红都很看重,必须落落大方,温婉有仪。苏府出去的姑娘代表的是整个苏府的脸面,万万不可落人话柄。所以每隔一段时间苏太太就会看看她们的女红绣品,以及派人去明先生那了解诸位姑娘的学习情况。
期间去请安,苏太太便叫第二天带一幅绣品过去。
“姑娘,带这幅牡丹图去,可好?”蓝素在一旁询问道。
苏瑾宁略瞟了一眼,“就把那幅喜鹊携枝带去吧!”
蓝素等人一愣,“可是这幅牡丹图是姑娘近日所绣,是最好的绣品……”
而那幅喜鹊携枝是姑娘三个月前绣的,比上牡丹图,逊色太多。
碧烟看了一眼,三姑娘脸色仍然淡淡的,不知是什么心思。不由心里埋怨这个多嘴的丫头,吩咐道:“照办就是。”
三姑娘一贯不愿囊锥露颖,自己已经习以为常,只是蓝素、蓝欣两个丫头还没有这等觉悟。看来得找个时机敲打敲打,免得坏了事儿。
碧烟是大丫鬟,又是太太那里出来的,是老资格。见她开了口,姑娘又没有说话,定是赞同了。蓝素就将牡丹图收了起来,留了喜鹊携枝图在桌上。
带了喜鹊携枝图过去,苏太太看了看,算不上多好的绣品,只是好在绣面平整,边缘整齐,还入得了三分眼。点了点头,还是夸道:“也还算不错,要加把劲学才是。”
苏瑾宁不禁错愕,这幅绣品连自己都看得出算不得什么好的绣品,没想到苏太太会称赞鼓励自己。是怕自己心里不舒服吧?
眼眶微红,笑了笑回道,“是,祖母。”
苏太太招了招手让她坐到身边来,又问了些贴心的话儿,苏瑾宁一一回应,祖孙俩一问一答说的甚是开心。再后来无什么事,也就告退回了倾雪苑。
“你说这瑾宁是怎么回事?昭行和如雪都是聪明人儿,怎么这瑾宁却资质平平,不论是写字还是女红,都无出彩之处。”苏太太喝了口茶,感叹道。眉间微微皱起,看得出这事也有些让她忧心了。
刘妈妈笑笑,安慰道:“三姑娘还小,学得又晚,现在哪能发现什么出彩的地方。您呐,是瞎操心咯!还有好几年呢,等到三姑娘出阁的时候,肯定能绣出好东西来了。”
不管说的是不是真的,苏太太满怀安慰,还是开怀地笑道:“就你这嘴会说!但愿如此吧。”
心里却叹:还有三年多啊,希望来得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