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滴话:大家是不是觉得黛玉林府的生活写的有点简略呢?这个故事的主要场景我打算是在贾府,所以林府就是以稳定为前提,给黛玉以后的生活一个稳固滴大后方。
打定主意,黛玉向林如海一拜,说道“父亲替我考虑周到,且家无主母,我去贾府即可有祖母舅母教养又可让父亲无后顾之忧,本该如此。只是父亲新官到任,后宅尚未安排妥帖母亲就乘鹤西去,家中虽有旧仆但后宅却无新主,家有丧孝人情往来虽少但父亲人情交往却不能失礼,我乃父亲嫡女,如今身子虽弱却无大碍,实不能在此时去置父亲于不顾与外祖母家偷闲,外祖母盛情黛玉不敢推辞,只望父亲于女儿些时日将家中事务安排停当,再去拜望外祖母!”
“玉儿有此心意为父深感欣慰,只是你年纪尚幼为父实不忍让你受累。虽舍不得与你分别,但你之平安确是为父心头之愿。你所顾虑却是有理,为父新到此地,同僚上峰之后宅也需人打点,不可轻慢,于此,去贾府之事且暂放下吧!”
“老爷,奴婢于夫人身边跟随多年,后宅之事早已熟透在心,且小姐年纪尚幼,哪里懂得这些俗物,老爷京中还要靠贾府支应,不可生分,黛玉是我们林府与贾府的纽带,送小姐去贾府实不能耽误啊!”年氏见势头不对赶紧出言劝阻。
“妇人之见!我几十年为官难道可靠的只有贾府?送黛玉过去不过是为了骨肉亲情,贾府,我若当他是靠山,如今哪会有今日之圣宠!黛玉所虑果然极是,你如此没的见识,果然不能倚重!”这林如海最烦贾府动不动就以自己祖宗功名来标榜自己,也不看看贾府现在可是能和他们的祖宗比的,谁不知贾府的爷们,除了可以袭爵没一个能称得起实权实位,此次送黛玉前去,全然考虑的是贾府后宅的亲情,不然,以今天贾府之势,恐怕林如海是远着还来不及,谁还往上面去凑。听到年姨娘不伦不类的话,林如海更觉得黛玉虽小却是极体贴的,虽然后宅事务还不甚熟悉,但是女子以后出嫁这些也总归是要懂的,看来,母亲去世后的孩子,真是成长不少啊,林府人少事简从这里起步学习是再好不过了,且贾府仆从多是贾敏亲手提拔,定不会与她为难,思及此,林如海决心已定“黛玉,你是家中嫡女,府内事务原该交给你,只是你身子尚未大好不宜太过劳累,不如让年姨娘从旁协助,这几日都是年姨娘打理,虽无功却也无错,可好?”黛玉一听,林如海这是答应了自己留下,不过让这年姨娘协助?可不行,自己肯定还是要去贾府,让她协助,自己一走,家中岂不是还是被她把持,自己在贾府恐怕就回不来了。
“父亲,女儿身子已无大碍,只是年姨娘与母亲甚是亲近,且父亲马上要下杭州巡查,这一去便是个把月,女儿想着父亲公事从不带人服侍,女儿在家整顿家务却还想去庙里为母亲父亲诵经祈福,年姨娘已然为家中之事劳累数日,不如让年姨娘代女儿去庙里为母亲祈福,为父亲保平安,府中之事不如就劳烦李姨娘相助可好?”
“如此也好,李姨娘,你要好好协助小姐,待我回来必会重赏。”
“老爷放心,奴婢比当竭尽全力。”李姨娘依旧低眉顺眼。
“老爷,我......”年姨娘待要留在府中,却又找不到合适的借口,一时语塞。
“父亲,我看年姨娘听说能去寺院松散,都有些迫不及待了呢,不如让她去念一念的法华经如何?”
“呵呵,好,如此,年姨娘,你也要多多的抄了那经书布施,也算功德一件啦!”
林如海果然是真心疼爱这唯一的女儿,黛玉只是那么小小一提林如海便潜了那宠妾一年也不得回府,黛玉心里一阵欢喜,今天不只争取到了时间晚去贾府,也在贾敏逝世后首次明确了黛玉在林府和林如海心中的地位,唯一的嫡女,岂是这些姨娘奴婢能随便摆弄的。
用过早饭,黛玉回到房中,因为这具身体从小病惯了,即使换了灵魂,这一时半刻的也没办法完全好利索。只吃了顿早饭,就一阵阵倦意袭来,黛玉因着接下来要进行的强势作风,此时更不想让人再看到自己的赢弱不堪,于是也没上床歇息,而是歪在软榻上,为自己接下来的行动,默默计划。首先,是黛玉这个病弱的身体,虽然是先天不足,但后天时时进步其实已无大碍,只是原主心思细腻,也就是心眼小,所以心里时时不能平静,这心病还需心药医,这具身体换上林代代这个乐天的灵魂,只要在饮食和运动上多多注意,慢慢也能调理过来,至于药嘛,是药三分毒,所以以后还是尽量避免,少吃为好。再来是整顿林府,家下人多是母亲旧部,虽然母亲去世有些个托懒耍滑的,但是相信对黛玉这个嫡女的服从程度还是比那个母亲的前贴身丫鬟要好上许多。这人情往来,自己从没接触过,不过也是有例可循,家里的铺子庄子,也该叫负责人上来好好敲打敲打,如今父亲身边的姨娘,也只有李氏一个,那李氏平日里就是个省事的,也不足为患。至于年姨娘嘛,今年是去了庙里,明年还是得回来,到时,府中人事已全收在自己手中,她这边也没亲人,谅她也翻不出什么风浪!不过自己去贾府后,府中还是得找个信得过也有身份的人照料,毕竟林如海是早逝于任上,估计和身边没个贴心人也有关,这个还是得好好谋划谋划。思及此,黛玉蓦地睁开双眸,忽而看到身边打扇的春茉已是在一手打扇,一手搅着小几上的中药,看来,这喝药时间,又到了,黛玉眼前漆黑一片。
喝过药,黛玉命人去唤徐嬷嬷,此人乃是林如海奶妈的儿媳妇,是林家的家生子,对林家的往事还是了解颇多。当年贾敏嫁到林家时,林家便没了老人,只有这老奶妈与林如海,算是亲如母子。贾敏一个新媳妇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在林府树立起无上的地位,除了依仗林如海的喜爱和她的雷霆手段外,这徐嬷嬷的婆婆也是她的一大助力。这为奶妈过世后,没想到她的儿媳妇,也就是徐嬷嬷,才华心计不下于这位老奶妈,便顶替了她的位置,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成了贾敏的人,贾敏过世之后,年姨娘为了防止大权旁落,见林如海不管家中俗物,便以荣养为名,打发徐嬷嬷和其儿子女儿几家迁到郊外林如海上任后在本地新购置的庄子上去。现在,黛玉要拨乱反正,让贾敏真正的心腹之人都为己所用,在自己住进贾府的这段时间里保证林府不会被弄得像小说电视里的大宅院,那么乌烟瘴气。
因着现时交通着实不发达,乘着马车的徐嬷嬷过了午饭时节才到了黛玉眼前,黛玉见着头发斑白的老么么一身布衣朴素无华,头上仅仅以一银钗固定,身上打扮还不如林府的三等嬷嬷但这精气神可是不容小觑。一看便是常常处于上位者,一身的威严。
黛玉她的同时,这位徐嬷嬷也在估量着黛玉,见这位小小姐虽然还是一副弱柳扶风的体态,但从眼神里透漏出的从容大气,从举止里头露出的尊贵得体,即使是此病体未愈之时也掩盖不住一身芳华。徐嬷嬷默默的在心里点点头,想到自己离府时黛玉还是一副叫小姐模样,这短短月余,竟成长到如此,虽然是很欣慰,但想到如此快速的成长一定是在这期间经历了不少,徐嬷嬷毕竟是从小看着黛玉长大,又对贾敏有着亦主亦友的感情看黛玉自是不同,一时又想到贾敏生前种种,再是经过事情的人也越不过一个情字,眼眶不仅有些红了。
“老奴参见小姐”
还没等徐嬷嬷福下身,黛玉便抢上前来一把扶住,嗓音中带着微微哽咽“徐妈妈快别多礼,这几月让您老人家受苦了,还望妈妈能回府帮我料理。”
“是老奴无能,竟着了人的道,让小姐受苦了,都是老奴的不是,听闻小姐现在管了中馈,若是不嫌老奴无用,老奴愿为小姐再效犬马。”
“徐妈妈,您不必过谦,如今我首掌中馈还有许多不懂,还请妈妈到时多多提点,我以叫了人拿了府里的账本过来,这几****会和年姨娘交管府里的账册钥匙,为防止到时候查出些什么,还要依仗妈妈给我挑几个可用的人来顶替。”这便是说要拔出这年姨娘安插的钉子了,这年姨娘掌权时间不长,之前贾敏又把林府安排的像个铁桶,所以黛玉这段时间才没受什么苦也要快速的除去年姨娘,若是多些时日,恐怕年姨娘就不是这么三言两语能撼动的了。
这徐妈妈自是心领神会,暗暗赞叹黛玉不逊其母“老奴定不负小姐所望。”
“另还有一事,我林家这一只自是人丁不旺,但宗族里姓林的还是有些,如今父亲无意续弦,可是父亲这仕途平顺少不了些人情往来,我年纪尚小,家里也没有有身份的女主,多少会失了礼数,不知徐妈妈可有主意?”
“小姐放心,太太病重之时早已交代过我,我们林家旁支有个林大姑奶奶,这林大姑奶奶小时候掉进过冰窟窿,落下个不育的毛病,又没个子侄,至今未嫁如今供奉在外甥家里,太太见过她几次,说是个有杀伐的人,不过终究外甥是外姓前几年她姐姐也过了世如今甚是不便,太太知老爷对那两个姨娘无甚感情,说若是老爷不再续弦,就和老爷说,接了她过来。”
“哦?还是母亲为我考虑周全!”黛玉想到贾敏一片爱女之情又想到自己现代的妈妈今生亦是不能再见,眼眶红了又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