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建国百余年来,历代帝王均是英明神武、励精图治之辈,天宸帝乃是本朝第六位君主,十八岁登极,现年不惑有一,上承盛世,下拥黎民,日夜勤于政务,宵衣旰食,本就是天纵英才,加之手下又有一干能臣,君臣合力将大秦治理得是欣欣向荣,显出一番治世太平之象来。
这一日早朝之时,江南道和蜀中两地的官员同时上了折子赞颂天恩,道近几年来两地风调雨顺,农事丰收,各大粮库中储粮均已满仓。农业乃是立国之基,仓廪实方能知礼仪,天宸帝闻之大喜,御笔朱批,江南道、蜀中两地粮库不增,两地农业赋税各减一成。
因着此事,及至下朝处理完手头的政务之后,天宸帝的心情仍是十分愉悦,一时得闲,便带了几名近侍,信步来到皇室子孙们学习的御书房,打算看看几个儿子的功课如何。
天宸帝膝下序齿的皇子共有九个,其中现年二十四岁的大皇子宇文烆(heng)、十九岁的四皇子宇文焃(he)、十二岁的七皇子宇文熠为皇后司马氏所出,长子宇文烆册封为太子。贵妃容氏育有三皇子宇文熖(yan)和六皇子宇文焯(zhuo),宇文熖自小体弱,年方三岁时病殁了,余下的宇文焯现年十四岁。余下的四个皇子中,二十一岁的二皇子宇文焕为珍妃之子,十六岁的五皇子宇文焱为彤妃之子,十岁的八皇子宇文煜为如妃所出,最小的九皇子宇文焞(tun)年方八岁,为纯妃之子。
大秦皇室对后代的教习极为严格,众天家子孙年满四岁便要进入御书房跟随太傅学习诗文,六岁起还要参加武课,直至十五岁时方止。正是拜这样严格的教育制度所赐,历代皇室中几无庸才。
天宸负手走进御书房时,众皇子王孙正在低头习字,天宸帝摇手示意太傅噤声,自己缓步从后行来,挨个去看众人的功课,见各人虽字体不一却各有千秋,或刚劲有力或润朗挺拔,有的因年纪尚小,字迹还稍显稚嫩,但也已隐隐有了几分风骨,心中甚是欣慰。一路行来,见众人写的都是些经籍典文、治国方略,唯有七皇子宇文熠只翻来覆去地写着一首小诗。
天宸帝探头看时,见他写的是“碧沼停寒玉,红菡映清波,纳凉依水榭,还续采莲歌”二十字的一首咏荷绝句,字体极是清峻修拔,逸致轩举。天宸帝向来最喜爱宇文熠,连带着对他的关注也比另外几个儿子都要多些,心知自己这个儿子外表温文煦暖,内心却是极孤绝凌然的,绝不会写出这般水榭纳凉,菱歌应景的诗文,不由略有些好奇,拍了拍宇文熠的肩,示意他同自己一道出门去。
天宸帝时常亲临御书房,周围众人早已习惯,是以见他将宇文熠唤出,也都见怪不怪。唯有宇文熠心中苦笑自己一时不察,对陆家小姐的承诺多半要守不住了。
果然,父子二人行出不远,天宸帝便饶有兴趣地问起了诗的来历,宇文熠不好撒谎,却也不愿违背承诺,便假作不知,只说前一日休沐时在阮府中遇见了陆家“兄弟”,天宸帝听得诗句的原作者竟是陆家一个七岁的远亲,惊奇不已,当即便派内侍去武英殿,传阁老陆浩然见驾。
谁知陆老太爷只道孙子和孙女前一日去阮府参加赏荷小宴,对比试之事也是一无所知,此时听得天宸帝问起,不敢欺君,只得老脸微红有些赧然地将绮笙男扮女装求学之事说了出来。岂知天宸帝听后大笑,非但不以为忤,反而赞道:“年方七岁便有如此巾帼不让须眉之志,陆卿有福啊,”又挥手对内侍道,“去,将那两个孩子带来朕见一见。”
君臣三人回到天宸帝日常处理政务的檀清宫中,天宸帝偷得浮生半日闲,唤人摆了白玉棋盘与陆老太爷捉对厮杀起来,宇文熠便在一旁观战。
陆府距离皇宫不近,即便是快马疾驰也需半个多时辰方到,直至近午时,景箫和绮笙才在引路的太监带领之下踏进了檀清宫,第一次见到了大秦朝的最高统治者。
天宸帝微微诧异地看着面前的两个孩子沉静地朝自己跪拜叩首,动作流畅,礼节一丝不乱,不由得笑了起来,道:“好一对俊秀懂事的孩子,起来吧,走近些让朕看看。”
绮笙虽进宫起便规规矩矩地低着头,却早已认出皇帝脚边的另一双靴子是自家祖父的,心中镇静得很,闻言便与景箫一同起身向前走了两步,微微抬起头好奇地朝天宸帝看去。
只见面前的中年男人头戴紫金朝冠,身着用金线绣着九龙翔云图案的黑色衮服,国字脸庞,五官刚毅,身材魁伟,一脸慈爱的神色看着自己二人,那一双惯常杀伐决断的眸子中几分探究,几分好奇,还有几分赞赏。绮笙一眼看去,不由得咧嘴笑了,原因无他,只因她从警校毕业后,带着大学期间参与各个案件得到的丰富经验,首次进入特警大队时,当时的大队长便是用同现下天宸帝一模一样的神情看着她。
她这一笑,陆老太爷心下着实捏了一把汗,生怕孙女御前失仪,宇文熠却也笑了,一双墨色眸子一瞬不瞬地望着她,越发觉得绮笙有趣。天宸帝则有些讶异,他还从未见过见到自己完全不害怕的人,可眼前这个女孩儿,一张明丽的小脸上噙满了笑意,大大方方地打量着自己,她身边的男孩儿沉稳些,只望着自己衣袍上的纹样,脸上却显然也没有丝毫惧色,天宸帝不由得越看越喜欢,哈哈大笑,对陆老太爷道:“陆卿,这两个孩子颇合朕的眼缘,这样吧,让两个孩子都进宫来,你这孙儿既是纯妃的内侄,便作九皇子的伴读,一同到御书房读书,至于女孩儿,朕的七公主日日念叨着要朕替她寻个伴儿一道玩耍学习,她们二人定能成为闺中密友。”
陆老太爷闻言大喜,立刻跪下谢恩,天宸帝一挥手,身边的内侍忙上前将他搀起。陆老太爷见景箫和绮笙面面相觑,还道两个孩子欢喜得愣了,便出言提醒:“箫儿,笙儿,快谢过皇上隆恩。”
却见绮笙下定决心似的摇了摇头,景箫便说道:“谢皇上厚爱,不过请皇上恕我们兄妹不能从命,只因方才进宫前,我们兄妹二人才拜了师的,若要进宫,只怕师父不高兴。”
他这么一回绝,陆老太爷固然惊得吹胡子瞪眼,宇文熠也微诧地望了过去,天宸帝倒还淡定,也不生气,只饶有兴味地问道:“哦?你们的师父是谁?你们怕他不高兴,就不怕朕不高兴么?”说着自己也笑了起来。
景箫和绮笙对视一眼,心知若不想进宫,便只能把闻人青的大名搬出来了,绮笙便清声答道:“回皇上,我们的师父人称大秦奇士,名叫闻人青。”
~~~~~~~~~~~~~~~~~~~~~~~~~~
喜欢请点推荐和收藏~撒花感谢~~中国奥运加油!\(^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