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叮叮。”提着个大挎篮子,下了牛车,里面装满今天这一整天的收获。赶牛的汉子心急回家,甩起牛鞭,大声呼喝。牛儿甩着尾巴,“哒哒,哒哒。”向家方向赶去,震动了串在身上的铃铛。向远处挂满红霞的天空望去,牛儿越走越远,再看只剩下一个灰色背影。回过头,看向来时的路,秋水一步一步地走回家。
把今天买到的东西放好,再收拾一下房间,感觉不过过了一会,其实这会已经是晚上六七点钟了。黑漆漆的天空,星光闪硕。此时家家户户都沉浸在享受晚餐的喜悦当中。赵婶在下牛车那会就跟秋水说了,今天晚上让秋水来她家里吃晚饭。秋水婉拒了,她明白赵婶的好意,只是自己已经麻烦赵婶一家太多太多了。虽然知道赵婶,赵叔定是不会嫌弃她的,但是现在自己生活自理还是可以做到的,所以自己在家煮点简单的吃食,把晚饭解决了。
铁锅不能用了,只能用炒菜的大锅。煮点开水,扔下一大把面条,敲破两个鸡蛋。“咕噜咕噜,咕噜咕噜。”面条熟了。吃下两大碗汤面,全身暖烘烘的,失去的能量统统都回来了,疲惫的身躯也仿佛轻松了不少。简单的洗漱了一番,秋水半躺在床上。把买来的丝线,碎布放在一边,再把油灯点的亮亮的,寻思了一会,拿起针,穿上线,找了一块小碎布,回忆起原来的秋水的针线做法,细细的绣了起来。刚刚开始的时候,很不熟练,指尖似乎僵硬的不行,总是绣错步,穿错位。绣着绣着,到了后头,像是似曾相识般的,手指灵活得像那水里游动的小鱼。绣了一步,就马上接着下一步。最后,绣得飞快,且针线整整齐齐,颜色从深到浅,层层次次的。乍一看,跟如意阁里摆在柜台上的绣品,没什么两样。
没想到只是拥有了她的记忆就能做得这么好,要是原来的她来做,我想就是那如意阁的李掌柜,也肯定很惊讶,想着把秋水拉拢过来,当他们的长期绣娘。
太好了,看来至少直到宝宝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生活该是无忧的。一想到这个,秋水不安的心就得到了一丝的安慰,她放心的闭上眼睛,睡着了。可是她没发现,就在她,闭上双目的一瞬间,戴在左手腕上的红丝绳,隐隐的散发出一阵阵红光。但是,不过一会,红绳又恢复原样,什么异样也没有。
夜里,寂静的村庄像一个睡得正酣的小孩子一样,静悄悄的,偶尔传来几声犬吠声。像是过了几分钟,又像是过了几个世纪一般,太阳从天边升起,红红的像一道散发温暖的光环。
秋水昨晚睡得很香,大概是昨天累坏了。她本以为今天她会起得很晚,没想到不过清晨时分,她就醒来了。迷迷糊糊的,她又合上了眼皮,小咪了一会之后就完全清醒,起床了。
“哗啦,哗啦。”秋水站在装水的大瓦罐旁边,吃力的把水舀进木盆里。“嚓嚓,嚓嚓。”秋水的双手忙得很,在木盆里不停地搓洗衣服。其实,如果去外边的小溪边洗衣服的话会容易很多,而且家里的水也快用完了,秋水一个人根本无法去水井那里挑水。不过,现在秋水心急得很,一心就想着赶快干完活,自己好能快快的去做那李掌柜给的几幅花样图纸。
哇,总算能够歇一会了。真是让人不可思议,明明是一间十分简陋的屋子,结果稍微的整理一下,竟然有那么多的脏衣服,还有那些布满灰尘的桌椅,特别是那个狭小的厨房,居然那么凌乱。难道原来的秋水是一个很懒惰的人,这也说不过去啊。这一切都是因为秋水还没有适应现在的生活环境罢了。要知道,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古代农村的居住环境,一定会有很多的不满意和挑剔的说法。对于秋水来说,在这样短短的时间内,能够做到这种程度,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嗯,这是一幅百鸟图。”有喜雀,有白鸽,等等的百来样小鸟。有的鸟高昂着头欲张翅高飞,有的低垂这头,正用喙子啄着身子,顺着身上的羽毛。秋水把拿来的几张花样图纸,晒在阳光下,仔细的端详了起来。“百兽图,百花图,这些花样绣出来的绣品,应该是用来拜祭,或者是过节日时用的吧。”“这些花样平时一定有不少人绣,如意阁的存货也一定不少,难怪那个李掌柜肯把花样子给我。就算我绣不好,他也不会吃亏啊。”
秋水自言自语的,对照着图纸,在买来的碎布中挑挑选选,拿出一块面积大一些的纯粉色布块,又拿出放丝线的小篮子,配对着颜色,选出好几种颜色的丝线。“像类似百鸟图的绣活,最麻烦了,颜色又杂乱。而且还得绣得特小心,特细致。”
“秋水啊,秋水,你在家里吧。”院子里的篱笆吱吱的响动,好像有人用力的推开用篱笆围成的小门,咚咚咚的,脚步声响起,连带着那个喊人的声音也越来越清晰。
这是谁啊,这个时间段怎么会有人来找我呢。“谁啊,我,我在,等会啊。”一手扶着腰,一手按在桌子上,吃力的起身,走到门边。只见一位红衣大娘快步的走过石阶,来到秋水的院门前。
“秋水啊,听说你昨天和赵家的一起去镇上啦。哟,卖了什么啊,那赵家的赚了不少银子吧。”这位大娘身材瘦瘦的,个子倒是不矮,脸庞长长,像是被拉长的马脸。嘴唇细薄细薄,张张合合的,噼里啪啦,说个不停。“呀,我都好几次没去镇上啦,我那是没时间,我那大儿媳妇可能干了,给我生了个大胖孙子呢。我要带我的乖孙啊。”
站在门边说了怎么久,只见秋水愣愣的看着她,也没叫她进来,“秋水啊,我说着呢,都说这么多,口多干了啊。”眼巴巴的瞧着秋水,难道她没看见秋水大着肚子,难不成还得给你端茶喝。
额,她是青松他娘,许氏。青松啊,秋水还是有些印象的,他是许氏的小儿子。记忆力很好,书读的不错,对人和和气气的,还帮过原来的秋水。那镇上的商户有人赏识他,愿意出钱,请他去记账。他娘死活不肯,嫌这活没前途。自己一边跟那远房的姑婆亲戚搭上线,折腾了好久,总算是找着一个她娘认为很有发展前景的职业了。去给镇上陈府的少爷当侍从。银子倒是涨了不少。不过,秋水总觉得这种给人当侍从,服侍人行当,不好做,而且总是让人不自在。
这个许氏好打听事,谁家发生个芝麻绿豆大点的小事,她都得去打听个明明白白。好热闹,哪里有哪户人家,吵个架,动动手脚什么的,在那里总能看到她的身影。在那里乱评论,说的话倒是常常给人们火上添油,没干好事。要不是她的丈夫,大成叔,为人老实,厚道,总是给她收拾烂摊子,她现在在村里哪还会有人愿意理会她啊。我看她啊肯定是不敢去赵婶那里,去了也不知道会被赵婶怎么对待。她定是想着秋水平时不吭声,好说话,才来秋水这边,好让她问个够。
“许大娘啊,您都出来这么久了,您就放心让您孙子一个人在家,要是哭了,饿了怎么办!”秋水拿了个木椅,坐在门边。一点想请这许氏进来的意思都没有。“没事,不是还有他爷爷吗,今天他爷爷不用去田里,就在家呢。”许氏伸长着脖子向里面张望,好像秋水家里有好大的一块的金子藏了起来,看不到似的。“那您就不想您那乖孙子吗。就算是有爷爷在家,可是没见着奶奶,说不定他这会正大哭着,要您抱呢。可是你这会不正在我这里嘛。这可怎么办啊。”秋水说的一脸的着急,好像她正听到许氏的宝贝孙子的哭泣声了一样。
“秋水啊,我就是想问问你昨天去了镇上,有没有碰到什么新鲜事,镇上有没有什么大事发生啦。还有,咱村……”许氏还说不到一半,越说越犹豫,半响,“算了,我还是先回家去,看看我那乖孙子。秋水啊,你得等我啊,下次我把我孙子一起带来。”急匆匆地说完,又折身回去了。
不要再有下一次了,这个许氏,放在现代,肯定是狗仔队里的头号记者,那磨人功夫,可真是厉害啊。可惜,在这里,哪个黄花闺女跟她一样,这样还想嫁人。也就许氏厉害,居然还让她给碰上了大成叔。
在许氏走后不久,已是中午时分。秋水忙了一个早上,半个花样还没绣成。熬了碗肉粥,弄成细火,慢慢地熬。那猪肉是刚买的,很鲜嫩,快熟的时候再下点葱花,舀在碗里,闻着可香了。
那个许氏应该不会再来了,快点,快点。把这个百鸟图绣好。一整个下午还绣不完成。
“秋水,我是苗苗,你在不在。”门外又有人喊秋水。这是谁啊,真是的,我记得秋水在村里从不闹事,安安静静的,也没几个知心的朋友啊。
“又是谁啊。”秋水闷闷的开口,也不起身,就坐在椅子上,反正我又没关门。
一道纤细的身影走近屋子里,“秋水,你刚才怎么了,是不是有了身子的女子都是这样的一会开心,一会又生气。”林苗苗轻声细语问道。
“没有的事,就是…….”原来是林苗苗啊。林苗苗是村长的儿媳妇,她的娘家在镇上还开了一家针线铺,不就是昨天赵婶介绍秋水去的那一家嘛。秋水还没说呢,苗苗就开口了,“昨天你不是去我家的铺子买东西去了,早上我哥哥给我送点布料来了,是他告诉我的。”林苗苗说话温温柔柔的,她还是刚新婚的女子,不像其它村里那些生过娃的,都做了人媳妇好几年的一样。他们的胆子大大的,什么浑话都敢说,什么玩笑都赶开,还一群人在一起说完话后,闹哄哄的一直笑。林苗苗为人很容易害羞,但是不会总是跟别人斤斤计较,一点小事弄得跟天塌了似的。又有一个做村长的爹,大伙对她还是客客气气的。
秋水跟苗苗的关系还不错,两人都不是多事的人,又都很喜欢做针线活,聊得来。秋水刚刚知道自己有身子的时候那会苗苗刚嫁过来,那时苗苗是新妇,要做的事情不多,闲时她就常常往秋水这边跑。两人坐在一边,说说话,绣些小玩意。
“你怎么都不跟我说呢,我都好久没去镇上了。”因为很熟,林苗苗讲话也不藏着掖着。“不是的,我啊在镇上找了一些针线活,接了几张花样图纸,正准备绣呢。”“呐,你看看。要不下次吧,就绣好这这几张图纸后。我不得再去一次镇上吗,倒时你跟我一起去好了。”
跟林苗苗相处其实很舒服,她的话不多,虽然俩人一起绣着绣着还是会说说笑笑,讲一些村里的闲事。不过,说完就笑笑,也不会像那许大娘一般,没完没了的使劲的对着人家的痛处直说。
就这样,一直到傍晚。“秋水,我得走了。我现在负责家里一大伙人的一日三餐,要做的饭菜太多了,要是不早点回去,怕是要晚了。我晚上就跟我婆婆说,说我下次跟你一起去集市。”林苗苗刚说完就赶回去了。
这样就过完一整天了,连一个完整的绣品都没有完成。其实还有一件事秋水一直想不明白。像古代农村对女子的要求不是很严格的吗。像秋水这样没有三媒六娉,没有正经的成亲过,却有了小孩的女子。不该是很受人排挤的吗。可是秋水已经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了,却没受到什么欺负。害得她还为自己做了好久的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