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船舱内,离别的愁绪笼罩着所有人,许景和看着眼前出落得越发好的女儿,感慨万千,道:“照顾好自己,照顾好你娘!”
“恩!爹和哥哥也要照顾好自己,特别是小弟你,不准调皮,知道吗?”许瑜想要用欢快一些的语气调节一下气氛,显然作用不是很显著。
谢氏看着三个儿子,从他们出生就没有离过自己,现在突然要分开,真是有一种挖心挖肺的感觉,虽然知道以后还会再见到,可是又担心他们能不能照顾好自己,下人们会不会不尽心。
“唉……”谢氏叹了一口气,道:“韶儿,你是大哥,要照顾好两个弟弟。”
许文韶恭敬地行了礼道:“娘,您放心便是。”
“还有啊,你读书也不能落下,不然到时候拿到了松石海书院的名帖,却经不住夫子的考校,那就可惜了。”
许文韶还没来得及说话,许文钊便道:“娘,您就别担心这个了,大哥可以三天不吃饭,却不可以一天不看书!”
谢氏转过脸道:“你也是!知道你大哥好学,怎么不学学他?一天到晚钻账房,难道以后要做个账房先生?”
许文钊一噎,没想到自己的一句调侃将炮口引向了自己。
许文韶急忙打圆场道:“娘亲放心便是,我一定会好生看着二弟的。”
谢氏这才点点头,对最小的许文腾道:“你也是!不准调皮,听到没有?要听你爹和夫子的话,不可以逃学。”
许文腾撅着嘴,显然还在因为谢氏不愿意带他走而不高兴,最后在许景和严厉的目光下不情不愿地应了下来。
一家人正叙着话,传来几声敲击竹梆子的声音,外面管家禀告道:“老爷,夫人,少爷小姐,船家说要开船了。”
许景和深深地叹了口气,道:“尽人事,听天命,不要过于勉强。振兴家族,也不只有这一个方法。”只是这个是最快最方便的。
谢氏和许瑜应下了,两人将父子四人送到甲板,然后看着四人下了船,许文腾不愿意下去,被两个哥哥拉了下去。
船很快就离了岸,看到岸上越来越小的人影,许瑜觉得自己的眼泪再也关不住了。
在甲板上站了许久,直到那隐隐青山遮住了那些难舍的身影,许瑜才回过神来,身上觉得微寒。
秀姑将披风披在许瑜身上道:“小姐,外面凉得很,进船舱去吧!”
“我娘呢?”许瑜将披风紧了紧,道。
“夫人已经回房间了,有些不适,江嬷嬷正陪着说话呢!”
应该是心情不太好罢。
许瑜点点头,转身进了船舱,回到房间的时候,烈儿正在屋子里守着,看见许瑜回来了,急忙给许瑜倒上茶道:“小姐请喝茶。”
许瑜看了看茶碗里红色的茶汤,道:“我现在不想喝花茶,给我泡一壶雨前龙井吧!”
烈儿脸上的笑容一僵,有些不安地看秀姑,秀姑推了推她,道:“快去吧!”
烈儿急忙提着水壶下去了。
秀姑试探着道:“小姐,这样是不是不太妥当?毕竟,烈儿才接手没多久。”
许瑜笑了笑,秀姑对谁都这样好。
“正是因为才接手没多久,所以才要多多磨练,你也知道咱们这次上京要去的是什么地方,要面对的是什么人,若是不能如你一般应付自如,就要给我拖后腿了。”
这次上京的目的,在上京的人中,只有谢氏、许瑜、江嬷嬷和秀姑四个人知道,其他的人都以为这次是跟着夫人小姐上京去给许家另一嫡支的老夫人做寿,借着这个机会,给大少爷找松石海书院的门路。
秀姑便不再说话,心里暗暗打算以后还要加紧提点烈儿,不管怎么样,误了小姐的事才是不得了。
烈儿很快又回来了,脸上带着甜甜地笑,将茶泡好了放在许瑜的面前。
许瑜抿了一口,点点头道:“有了不小的进步,可见有心了。”
烈儿顿时瞪大眼睛,没想到自己能得到小姐夸奖,反应过来后便喜滋滋道:“多谢小姐夸奖!”
许瑜点点头,转过身让秀姑给自己弄好发髻,她要去看看谢氏。
许瑜到的时候,谢氏正在和江嬷嬷说这家常,看见女儿换了一身豆绿的对襟衫加鸦青的百褶裙,俏生生如同一杆雨后新竹一般,心中便一阵欢喜,招招手道:“阿瑜快过来,我们正说着你族祖母家的事情呢!”
许瑜走过去,在谢氏的塌边坐了,这个时候谢氏已经打散了发髻,斜斜的躺在塌上,除了眼睛还有点红,其他的都还好,应该是哭过一场的。
许瑜一边给谢氏捶着腿一边道:“族祖母家人多得很,我都记不住,嬷嬷可要多和我说说才是!”
江嬷嬷并不是谢氏的陪嫁,却是许家的家生子,除了许景和的乳母以外,最受许景和信任和敬重的仆妇,当初谢氏的陪嫁都不怎么上得了台面,而这些许家的家生子却是当年一辈一辈传下来的,最是忠心不过,谢氏贤惠又豪爽,将许府打理的井井有条,博得了许府老人的认同,便将谢氏当成唯一的主母看待,谢氏生了三个儿子之后,地位更加稳固。江嬷嬷,便是老人中忠于谢氏的代表。
江嬷嬷是许家的世仆,所以对许家的家谱也是了如指掌,很多时候,这些方面的事情和人情往来都是江嬷嬷在谢氏身边提点着。
江嬷嬷笑呵呵道:“八小姐这么聪明,定然已经记全了,还来打趣老奴。”
许瑜道:“嬷嬷别笑话我,族祖母那边人多,可是把我绕晕了。若是让我背几句诗倒是不难,若是让我说说哪些族叔叔伯伯之间的关系,我定然摸不着北。”
在谢氏面前,许瑜才会有些真性情,而江嬷嬷是看着许瑜长大的,自然情分也不一般。
江嬷嬷点点头道:“老夫人那边是挺复杂的,不过要弄清楚也容易得很。”
谢氏插话道:“阿瑜主要先记住你族祖母的嫡子嫡孙即可,那些偏门旁支的,等去了以后再认人便是了。”
江嬷嬷也点点头,许瑜也是嫡支小姐,没必要为了那些人费脑筋。
许瑜顺族地点点头,却是在私底下已经悄悄地画了图,将所有的人都记了下来,不管怎么样,记着总比没记住好。
江嬷嬷又开始絮絮叨叨说着许家另一嫡支的事情了。
“夫人的族大哥,也就是小姐的族大伯父,便是现在的文昌侯,文昌侯的亲家,便是京里另一大户,阮家的嫡女,你族大伯母是个精明能干的,族老夫人现在不管家,全是她一个人管理后宅。文昌侯膝下有七位少爷,三位小姐,其中有四位少爷和两位小姐是嫡出,其余的是庶出。这嫡出的大少爷已经成亲了,据说已经领了差事,二少爷还在读书,听闻是一个极有文采的,侯爷不看重已经领了差事的大少爷,却更看重这个二少爷,因为有人说二少爷有状元之才。接下来的两位嫡出少爷是双生子,年纪还小,瞧不出什么来。两位嫡出小姐,听闻的不多,只说都是风流人才。”
许瑜点点头,一般人家的女孩儿鲜少有传言在外,除非是到了议亲的年纪,家里人便会张罗着放一点好的风声出去,希望能够吸引人上门提亲。所以江嬷嬷知道关于侯府嫡出小姐的事情不多,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谢氏拉住许瑜的手,道:“到时候就都是姐姐妹妹一块儿了,你从小没个姐妹,我和你爹又疼你,把你宠坏了,你以后在京里就要注意些了。”
许瑜道:“横竖不去跟她们争就是了,娘疼我,自然少不了我的好东西。”
谢氏笑呵呵道:“你瞧,现在就开始要谋我的好东西了。”
江嬷嬷应道:“咱们小姐是知礼的,夫人放心便是。”
和谢氏她们说了半天话,许瑜回到自己的屋子里,秀姑上前来道:“小姐,咱们这条船上的药已经煎好了,不舒服的人都已经喝了药,后面的几艘船,在上船之前就已经将药都安排好了的,您放心便是。”
许瑜点点头道:“辛苦你了。”
秀姑轻轻地摇摇头。
烈儿进门来道:“小姐,船家说今晚做新鲜的河鱼吃呢!”
许瑜道:“那也不错,尝尝新鲜。”
烈儿道:“他们船家真是好福气,每天都能吃新鲜的河鱼,采买的钱都省了。”
许瑜听了微微一笑,秀姑也笑起来,道:“你这笨妮子,天天吃这鱼,神仙都会厌的,哪里是福气。”
烈儿想了想,觉得也是,道:“我倒是想左了。”
秀姑一边将许瑜的东西归置好,放在顺手的地方,一边道:“以后遇到事情多想想就是了,这次咱们去的可是文昌侯府,可不是以前小姐带着咱们去玩的那些大人的府上,天子脚下,肯定更重规矩。”
烈儿认真地点点头。
许瑜在一旁看着,心里满意,只要能够听得进教导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