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四阿哥的奏折到了。”梁九功知道康熙这几日一直在等四阿哥的奏折,所以胤禛的奏折一到,梁九功赶紧奉着奏折送到御案上。
康熙看完折子后,狠狠拍在了御案上,陈敬祖,康熙三十年的进士,当了六年的顺天府尹,太子收的门人,朕御前亲自考查过后放任的两江总督,谁知刚上任才一年,翌年就贪墨了百万两赃银。随后又拿起折子,这胤禛也会护着太子,懂得迂回了,不至于再担心他过刚易折了,只是朕怎么不清楚胤禛什么时候长大懂事了的,莫不是这几年朕把他放在身边太紧了,没放他下去历练过。想不明白就先放放,等胤禛回了京,放去六部办差也好。
亲写了圣谕诏胤禛和十三即刻回京。
过了两日,纳穆哈的到京时,康熙懂了江宁的事,不过对于纳穆哈的奏折甚是好奇。
一笔圣旨,使纳穆哈押解两江总督陈敬祖和江宁府台冯清满进京,并命纳穆哈回京述职。
永和宫
“皇上驾到----”
“皇上万福。”德妃跪在宫殿门口恭迎康熙,身后的宫女被德妃调教的还不敢看康熙,庶妃章佳氏康熙名正言顺的女人自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要知道康熙是个勤政的皇帝,白日里很少会来**,嫔妃们见他的时间很少。
怎奈章佳氏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勾引,只好幽怨的看了眼康熙。似乎康熙没发觉,虚扶起德妃,先行一步向正殿走去。若此时仔细看,还能看到德妃微翘的嘴角,宽慰着章家氏早些回她的侧殿去吧。
康熙是看不起出身低贱的人,没允许表妹亲自抚养,长大后又是亲身教养的胤禛回到德妃身边,还暗示胤禛不许称德妃为额娘,要不是佟家不能再出皇子,康熙早在胤禛出生后不会违背表妹想把胤禛记在她名下的心思。更何况还是唯二皇帝教养的胤禛,康熙不信佟家会不争。还有个原因,胤禛心思正义,手段过于刚硬,康熙不忍把胤禛拉入这党羽之争,这才早些年扶植胤禔,前两年为抬起胤禩,安抚安亲王一派而赐婚的郭络罗氏,不过八福晋虽是出身名门贵族,但其母却是庶出的郡主。
“今儿朕已派了魏珠前去江宁传旨,胤禛和十三快京了。”康熙盘腿坐到外间的万字炕上,端过茶盏,淡笑着想到胤禛快回来了,十三也是他喜欢的皇子。浅尝了口茶水,是他最爱的口味浅淡的六安茶,仔细说起德妃还是心思细腻的。
德妃眼睛一亮,胤禛要回来了,这都走了一个月多了,“胤禛和十三为皇上办差那是应该的,臣妾没什么好挂念的。”
“朕素来知晓你贤德,没辜负朕给你钦点的德字为号。”康熙对不惹事的德妃说不上喜欢讨厌,这辈子年轻时最对不住的仁孝皇后,最喜爱的表妹都不在了,人越老越没那么多闲于的感情去关注**了,更何况康熙有意的使近年来**的人越来越多,不过份位全是低得很。
“皇上缪赞了,都是臣妾的本分。”德妃微笑着给康熙添茶,德妃是清楚康熙心里偏向的是本分的人。
“胤禛不易早婚,可毕竟二十有三了,把留牌子的秀女给他挑两个。”康熙给胤禛挑过侧福晋,这侍妾格格康熙再插手的话,老脸往哪放,过几年挑个好的嫡福晋就是了。“还有十四,朕瞧着礼部侍郎罗察的嫡女完颜氏不错,过后朕会给他赐婚,你心里有个数。”
胤禛的侍妾格格好挑,今年德妃的内侄女儿选秀,虽说胤禛府里已经有个乌雅家的格格,但德妃总觉得自家的人好,放到胤禛府里总不会吃亏,再挑个安分好生养的就好。十四的嫡福晋,德妃挑的也是完颜家的,康熙这次来带的消息,德妃是开心到嘴都合不拢了。
深夜
康熙和德妃那个完后,靠在软枕上嘴里喃喃着,德妃看康熙没和她说话的意思。康熙虽说四十多岁了,可身强力壮,累得德妃眼睛睁不动了,侧倒一旁睡了起来。
此时,康熙想着胤禛这差事做的漂亮,没纰漏,连那些御史都没参过胤禛,还有那纳穆哈的奏折是谁写的,仔细看一眼就看出来是出自女人的手笔,大清虽没规定奏折不能由人代笔,可是女人.....康熙还是稀奇写出如此字迹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女子,他的夫人已去世好些年了,没听说续弦,但愿魏珠能查探出来吧。
江宁
魏珠到了江宁府衙后,十三正好不在府上,魏珠不敢耽搁,先拜见过胤禛后,笑脸盈盈的:“四爷,皇上有给四爷的圣谕,四爷先接旨吧。”来时梁九功嘱咐过魏珠,对胤禛客气点而,魏珠一向以康熙为尊,处处小心,谄媚的很,谁也不得罪。
胤禛起身利落的单膝跪地,“儿臣恭请圣安。”
“圣恭安。皇四子胤禛接旨。”
两腿都跪下接旨:“儿臣接旨。”
“圣谕:着胤禛及十三即日启程回京钦此”
“儿臣遵旨。”叩头后,起身看了眼圣谕,还真是皇阿玛的亲笔,交给高无庸供奉起来。
“奴才还要给臬台大人传旨,不打扰四爷了。”魏珠小心告退后。
心想:皇上要知道是哪个姑娘写的奏折,这能为大人写奏折的,肯定是亲近之人,只要传旨时,仔细看看,这会写字的和不认字的,定会看出来的。
灵潇正和百里先生学弹琴,昨日百里南坡在府里转了一圈,挑了处凉亭,还非要把八角亭的名字改成清风斋才在这里摆琴授艺。
一曲梅花引,练了半日,谱子记住了,百里先生说了句,“毕竟年岁不到,弹出的韵味儿不对。”
手指再弹下去,该摸的生疼,也犯不上那么犟。不过指甲该修修了,省的下次手指不痛,指甲都该掉了。
“先生,要求太苛刻了,灵儿不过十一岁。”从五岁时,百里先生为报纳穆哈夫人娘家的赡养之恩,一直教灵潇琴棋书画,学了六年,写的字像点样子,读过几本书,古琴学的不错,几首古曲弹得琴音优眠,只是弈棋,要动脑子算计的玩意儿,我是怎么都学不会,太难了。再有就是水墨画,总是神似,没魂气,先生说是从小没出过门的原因,为此纳穆哈还愧疚了好久,直说灵儿被他留在府衙后院,画山水画儿的天分磨没了,灵潇马上向他表示出一副:自己不喜欢画画样子,纳穆哈才好点。
“十一岁如何,你念奴姐姐,八岁就开始照顾我的起居了。”任先生看着打着扇子的念奴。
“念奴本是卑贱之身,怎可与灵潇姑娘相提并论。”念奴出身乐户,先前却是大家小姐,家里落难后,被百里先生买回来做贴身丫头的。
“出身决定的东西是后天可以学别的事儿来补过的。说起伶俐聪慧,灵儿怎么能和念奴姐姐比啊,姐姐行事说话处处像个大家闺秀,跟在师傅身边念的书多,灵儿哪及得上。”灵潇很不喜欢拿别人比来比去的,尤其是念奴,颦眉间老带着几分忧愁,形如柔弱的扶柳,嘴里常说自身卑贱,可她全身清高十足,什么人都看不上眼,灵潇很不喜欢这样的女子,太过矫揉做作。
百里先生想起了灵潇的不满,出声解释道:“你不必妄自菲薄,在为师见过的小辈当中,灵儿是最有悟性的。”
灵潇无所谓百里先生夸不夸,既然来这个世上了,该学的不会偷懒,但一些可有可无的就不用太过认真吧。
百里先生想起些朝廷上的事,皱眉对爱徒说道,“宫里的来旨意快来了。灵儿猜猜看是个什么意思。”才不要猜呢,废脑子,直接对先生摇了摇头。
“姑娘,老爷让姑娘去前厅接旨。”翠花儿怕听姑娘弹那些慢曲子时间长了,会睡着,在离亭子不远的地方在风炉上煮些花草茶。
“圣旨怎么还关我的事,阿玛呢。”灵潇怕麻烦的很,而且给人叩头,多无趣的事啊,虽说想在这大清朝感受下当人的意思,可圣旨就是......
“姑娘,老爷让您去叫上大少爷一起去前厅呢。”翠花儿也是刚知道,这接圣旨还要全府人都在呢。
阿玛太不厚道了,这等叫大哥的难事,不亲自去.....
翠花儿和念奴一起伺候灵潇换下了汉装,穿了身隐绣着牡丹、淡紫色的旗装,时间赶得紧,发髻没有重梳,珍珠流苏,斜在左肩编了辫子,娇俏之中添了分贵气。
换上花盆底后,灵潇慢腾腾的晃到善诚房前,一把蒙住善诚的眼睛,“大哥猜猜我是谁。”
哪知正背书的善诚跟触电一样,立马弹了起来,“小妹,君子曰:男大设防,女子......”
灵潇从小很明白只有这样才可以叫醒正在读书的大哥,不然纳穆哈怎么可能舍得总是让小女儿来叫善诚。
“大哥,皇上的旨意到了,再慢点就是耽误圣旨之罪。”瞪着眼睛警告善诚,说实话,灵潇不知道有没有这项罪名,此刻必须自我相信,别人才能相信你。
魏珠看了半天,这臬台大人家,两个儿子,一个小女儿,臬台大人确实没有续弦,一位女主人都没。如此看来,还真是这个几岁的小姑娘写的折子,江南还真是人杰地灵,连小丫头都是个能书会写的才女。
“江苏臬台纳穆哈接旨。”
“奴才纳穆哈接旨。”纳穆哈心里纳闷的很,这皇上传旨给他干嘛,难道真能回京了。
“皇帝圣谕江苏臬台纳穆哈即日押解两江总督陈敬祖江宁府台冯清满进京不得有误并三年任期已满回京述职”
“奴才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成真了,纳穆哈心里这高兴啊,皇恩浩荡,终于可以回老房子供奉祖宗了。
晚上纳穆哈吩咐厨子做了桌吃食,请胤禛、十三还有任先生一起喝了杯酒,算是庆祝这次江宁之行还算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