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了近一根毛拍下了所有带字桃后,执着的想要在店门口供奉的老总只是脸僵了一下,立刻又恢复了常见的笑容,站起身里微笑着向四处示意后,带头拍起了掌,这次拍卖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顾小影并没有出现在众人的视野里,她只是在角落里看完后就悄然离去了。不过腰踹18万的她还有些难以消化,钱真不是东西,说它难挣是真难挣,像后世的自己,一个月两点一线,每天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埋头苦干活,也只是能保障吃喝而已;可如今,几百个桃子就卖了18万,顶自己上班好几年了,真是不能比,也不敢比啊!果然是应了那句老话:路在脚下,事在人为!
过年了!已经是重生后的第3个年了,在2002年,当时自己在干什么呢?似乎还是在傻乎乎的谈恋爱吧!
在老北京火锅店等李姐的顾小影一个人坐在角落里,看着这家没怎么变的店面,突然想到,似乎自己和一个谈过的男朋友还来过这里,吃了顿分手饭,呵呵!那会儿还不知道天高地厚,挑挑拣拣的,后来到了近30了,知道慌了!
“小影!”正想着,就听见有人叫,扭头一看,李姐来了,出了初十,顾小影就约了李姐出来聚聚,也好久没聊聊了,就约在了这里。
“李姐!这里。”顾小影挥了挥手,站起来,和走过来的李姐深深地抱了一下,“怎么样,挺好吧!”顾小影和李姐相对而笑。
“好什么呀!”李姐一脸的沮丧,一边脱着大衣,一边抱怨地说:“今年又被套了。大盘从2000多又下到了1500,也不知道今年能不能起来,你算是出对了。”
好像股市从此就进入了熊市,直到2005年才重新向上。不过,顾小影是没法说白了的,她很想拉李姐一把,就故作神秘的说:“李姐,听我的吧!我的预感可是很准的,都出了,做点其他的投资,比在股市里耗着要强。”
“妹子,别说,我还真信你,你看,你这人还真是有些神!这做股票,随便一做翻了近10倍,赚了钱搞什么桃园,其实刚开始我还不看好,想着怎么也得4、5年才能回来本呢!这一年就回来了,来,走一个,姐姐没服过什么人,今还真是服你了!”李姐端起了酒杯豪爽地干了一个。
顾小影轻抿了一口,心想:不服不行,我可是过来人,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当然神了。又接着说道:“真服我,就出了,别管是赔赚,拿出钱来搞点实业,肯定是比在里边起起伏伏强的。”
“我也想啊!可我也就会做些服装生意,别的都不通啊!也就买卖个股票不用什么门槛,说句实话,会别的,我就不给你那桃园投资了。你让我出来干什么?”李姐快人快语的说道。
“我有个主意,不知道你有没有心思?”顾小影很认真的看着李姐。
“干啥?你直说啊!”李姐是最藏不住话的人。
“开饭店。”
“开饭店?”顾姐咧嘴笑了。“这年头,饭店遍地都是,投资小点的根本就不用别人挤兑,自己就撑不了几天,投资大的,倒是有实力竞争,钱也能周转开,可你看姐姐有那个背景和实力吗?”李姐夹了筷子羊肉放嘴里嚼开了,可说的却是大实话。
早就料到李姐会是这反应的顾小影没有接茬,而是吃了几口菜,慢慢得说道:“听说这家店的手工面很不错,我们点点儿?”
一说到吃的,李姐连忙点头,“点点儿,点点儿,我最爱吃面了。咱河西人,一天不吃面,就心里空的慌!”
顾小影接了话就说:“也不弄大的,就开个面馆就挺好。”
李姐有些发呆,“妹妹,你不是开姐姐的玩笑吧?这开面馆,一天累死累活挣不了几个,还不如我炒炒股悠闲呢!”
“不是那种传统的小面馆,是一种新型的中式快餐店,类似于肯德基、麦当劳之类的形式,却是中式饭菜。”
原来,在后世,永和的生意那叫一个火爆,顾小影作为常客都看在眼里,后来在星城又有了刀削面快餐店,几乎能和永和不相上下,看着每天都在收银台前排队点餐、人还没吃完就有人在旁边站着等位置的场景,顾小影就经常幻想,要是自己有一家这样的店就好了。现在又遇上了对胃口的李姐,就有了实现它的想法。
“中式快餐?”李姐有些不理解。
“对,就是主营刀削面,同时带一些米饭套餐和小菜、炒菜,但只是固定的十几种,讲究的就是个快,经营的核心是环境。”顾小影很有信心的说完,就观察李姐的表情。
李姐很是专注的想了想,说:“好像还挺新鲜的,,你先说多少钱吧?”
“准备是50万,咱俩合资,我出个小头,20万,姐姐你出大头,不过具体经营是你来做。第一家在省会太平先开,必须找一个经济十分繁华的地段,这人流量是第一要求,而且是不能让步的。”
李姐有些定定地看着顾小影:“我说小影,你这稀奇古怪的想法是哪来的?30万,姐姐干了!这几年做服装做的我也烦了,干脆包给别人,跟妹妹干一次。”
两人谈好后,年也过不下去了,当即就去了上海的永和店,进行了参观考察,回到了太平在服装批发市场看好了地段,付了租金,就开始照永和画自己的装修了。
三个月后,在太平服装批发市场中心,一阵鞭炮声中,一个金底红字的招牌展开了笑容:“同福小站”。
没错,爱剽窃的顾小影借了后世《武林外传》中的客栈名字,“同福”,大家一同有福了!
店门打开,走进里面,大约100平米的店面装修简洁,靠墙的四周是皮制的沙发对座,中间是四方的桌椅围座,在一进门的收银台背后则是一个椭圆的吧台,有各种饮料小吃,吧台外面也设了一个个的升降座,人们可以自行选择。
一开业,就是一个字“火!”两个字“火爆!”
乖乖,在2002年,在这样看起来装修的很大气,环境又这么优雅的地方,不仅饭菜上的快,而且好吃,并且还十分的便宜的地方,又在人流量十分之巨大的批发市场,人们还有别的选择吗?还用选择吗?问一句“中午去哪?”两个字“同福!”
同福的饭菜品种并不多,以刀削面和拉面两种为主营,米饭套餐为辅,热菜和汤色都早早的炒好备在电热桶里,凉菜备好放在外面的冷藏柜里,有人点餐,刀起面落,或者双臂甩动,三五分钟,立刻就能呈上,一大碗素的刀削面只要5元钱,荤的也只要8元钱,米饭套餐也是一样的价钱,还免费供应面汤,一个个小本生意人进来就觉得暖意洋洋,花不多的钱吃个肚子热乎踏实,再满意不过了,兴致高的,可以点两个凉菜,要两瓶啤酒,简直就是天上人间了。
河西人最爱吃面,说起刀削面还有个故事,话说这蒙古人进入中原建立元朝后,为防止汉人造反起义,就将家家户户的金属全部没收,并规定10户用厨刀一把,切菜做饭轮流使用,用完后要再交回户长管理。一天中午,一位老婆婆和好面后,叫老头去取刀,结果已经被别人取走了,老头只好返回,在出蒙古户长的家门时,被一块薄铁皮拌了一下,顺手就揣进了怀里,回家后,锅开的哗哗直响,全家人饿的肚子咕咕叫,老头就急的捶胸,发现了薄铁皮,就取出来说:“用这个铁皮切吧!”老婆婆嘟囔着说:“这又薄又软,怎么切呀!”老头没好气地说:“切不动就砍吧!”这话提醒了老婆婆,将面放于木板上,站在锅旁,用薄铁皮砍面,一片片落入锅里,捞出后,交上卤汁,老头边吃边说好吃,就这样流传演变下来,形成了河西的一大面种:刀削面!和京城的打卤面、山东的伊府面、河南的鱼焙面、四川的担担面齐称为五大面食名品,享有盛誉。
最为重要的还是环境的优雅整洁,随时有服务员不停的清理着桌子和地面,保持着环境的卫生,这是顾小影一再强调的,碗筷准备了足够替换的,保证消毒卫生,环境对于一个饭店有时候比口味还重要,顾小影认为。记得后世的兰州牛肉面很是好吃,可惜就是环境不咋地,不然,也不会只能留落到街边小巷里,不能在大商场里立足。
不说李姐在太平忙的口干舌燥,数钱数的不亦乐乎,转眼间,桃花又要开了,今年的桃花节,估计的人就少不了,去年卖带字的桃卖的出名了呗!
亮子已经做好了招待人的各项准备工作,还添置了一台电脑,连了网,顾总说,今年又有新的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