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29500000079

第79章 辽西双城(一)

春风送暖,将整个冬天盘踞在平州的刺骨冷意吹散,给大地带来勃勃生机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生活的无限希望。平州城外的田间地头,各户农家都开始了充实而忙碌的劳作,从官府手中借来耕牛和农具,开始努力春耕,开垦出一条条纵横的阡陌,播撒下一粒粒宝贵的种粮。

平州城西镇军大营,节堂之上正在军议,平州军政高层齐聚节堂之内,肃穆而凝重的军议氛围挡不住人人脸上的浓浓喜意,就连门口值守的八名中营亲卫也顾不上押节军纪,侧耳倾听着军议之中的军传通报,咧着嘴边听边笑。

兵马使周知裕和刺史张在吉分坐节堂之上,下首左侧为镇军武官,右侧为民官。平州军马步虞候张龙则立于垂堂之下,高声传报着关外的军情。

“……故此,三月初七,前营李诚中所部与契丹品部主力在白狼山北麓交战,两军兵力如下:前营步卒三百八十名、骑兵五十三名,契丹品部步骑四百、骑兵七百……双方鏖战一个多时辰,战况十分惨烈……”张龙说到这里,故意卖了个关子,略微停顿片刻。

虽然事前已经约略知道此战胜了,但听到这里,堂下文武仍然忍不住心头一紧。周知裕抿嘴一笑,挥了挥手道:“泉河,继续说吧,别给大伙儿逗闷子了。”

“是!”张龙微微躬身,继续道:“是役,前营斩首六百三十五级,俘获契丹降兵六百二十七人。契丹主将大郎君图利枭首,一应首级已经送达大营,我点过了,货真价实绝不掺假。降俘关押在白狼山军寨,如何处理,李诚中言等候大营指令……”

“不对啊,契丹人马步合计一千一百,斩首和俘获已经超过一千二百了,这还不计溃散之辈……哪怕没让契丹人逃走一个,数目也对不上……”押衙、孔目官刘渍插话道。他原是张在吉刺史府中的幕僚佐二,负责管理文书卷档。因平州镇军缺人,便被张在吉举荐给周知裕,算是入了军籍,成为军中主管名册账簿的孔目官。刘渍对数目特别敏感,此刻一听便忍不住开口,有些怀疑军情的确实与否。

张龙微微一笑,接着道:“俘虏中半数是在契丹大营中所得,至于真假,处理之时一见可知……如上所言,李诚中随后立刻突袭契丹人设在白狼水畔的大营,俘获契丹残兵二百余,同时俘获契丹小郎君兀里……”

堂下立刻响起一阵“嗡嗡”的交头接耳声,众人都是眉开眼笑,欢畅之极。品部大郎君被斩、小郎君被俘,主力被灭,意味着品部不仅失去了再战之力,同时失去了两位有资格成为部落俟斤的继承人,对于今后关外的敌我形势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换句话说,平州军此战之后,将不再有边关之忧了!

周知裕和张在吉相视一笑,等大伙儿欢喜庆贺了片刻,又示意张龙继续。

“咳……嗯……咳…..大伙儿稍待,下面还有……袭破契丹白狼水大营后,李诚中亲领百人飞骑奔袭柳城,品部大长老完失明献城归降,柳城已在我平州军掌控之内!”

这条消息便如炸雷抛入人群中一般,顿时引起堂下一片哗然,众人惊喜到了极致,真真是不敢置信。

“消息可真?”

“竟然拿下了柳城?”

“百骑拿下柳城?玩笑否?”

“李宣节如此能战?到底是真是假?”

……这是平州镇军武官们的大声询问。

“苍天……开眼啊……”

“十数年了……柳城竟然复得!”

“收复营州,指日可待啊!”

……这是平州地方官们的激动的话语。

刺史张在吉昨日深夜被周知裕请入大营之时便已得知柳城的收复,但再次听过之后,此刻仍是忍不住泪眼朦胧。

作为平州这一紧邻边关的大州刺史,张在吉对丢失的关外土地一直紧挂心中,当年大唐鼎盛之时,安东大都护辖治东北、号令之下各族莫不凛遵的威严,无时无刻不令他心驰神往,多少次北望之时顾盼叹息,多少回睡梦之中辗转难眠。

但他知道如今大唐的境况,更明白卢龙军的处境,这些年来,收复关外土地已经成了心中不敢侈求的奢望。可是就在今天,这一奢望竟然展现在了眼前……张在吉扭过头去,悄悄用衣襟拭了拭迷蒙的双眼。

周知裕是卢龙军的老兵,随大帅刘仁恭戍守边关之时便和关外胡人真刀真枪的打过,自然知道收复柳城的不易。除了恢复关外故土的激动之外,他更明白这一仗对他本人的意义。

自古以来,开疆拓土便是历朝历代军功之最。远有卫青奇袭龙城大败匈奴、霍去病北征拓地千里,近有高仙芝收服西域二十国、哥舒翰攻破石堡城,想到自己的功业似乎能与这些名将比肩,周知裕的心跳已经有些不能自持了,从此之后,他不仅在卢龙军中地位稳固,就算放在整个大唐,也是一号人物了!

听着堂下一片热烈的议论,周知裕心中开始盘算着该如何酬功了。他和身旁的张在吉低声交谈起来,商量着应该怎么予以嘉奖。

按照张在吉的想法,应当立刻禀告节度府,争取扩大平州军的编制,如今除了平州以外,柳城也纳入了卢龙军的治下,两千五百人的编制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形势。张在吉表示,若是将柳城牢牢掌握在手中,便可立刻组织难民重返家园,在关外那片肥沃的土地上,只需开垦经营一年,便可支撑起五千人的平州大军供应。只要平州镇军编制扩充,周知裕自然水涨船高,李诚中的升赏便不成问题。

这番话自然说到了周知裕的心里,如今李诚中已是平州镇军前营指挥使,要想再往上升就很难了,顶多是自己将榆关守捉使的位置腾出来,亦或是授予他平州兵马副使的职衔。但对于领兵的实职将领来说,这些头衔对李诚中牢牢守住柳城没有多大助力,对于他的大功而言,更多的是虚衔奖赏,并无多少实际意义。因此,只有扩军之后,周知裕才能真正帮得上李诚中。

在周知裕的计划中,他想要至少给予李诚中一千五百人的编制,在这样的兵力条件下,抵挡住契丹人随之而来的凶狠反扑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以从军多年的老兵经历来看,周知裕是一个懂得规则且遵从规则行事的人,再加上他对李诚中的偏爱,因此从没想过刻意制约李诚中的发展、抢夺李诚中的军功,李诚中在关外打下来的地盘,他也没动过强占的念头。如果说他本人是平州系的大军头——姑且这么看待平州军吧,那么按照这个时代的军镇惯例,李诚中则是平州系中的一座小山头,他所立下的一切战功在节度府看来,都属于周知裕。

不得不说,李诚中跟对了上司。有这么一个全心全意栽培他的上司,真的是为官一途中最大的助力和最可靠的保障。

当然,李诚中自家的作为也是周知裕愿意栽培他的根本原因,贝州城头挽救健卒营的大功不说了,千里北归、谋划出镇的那份忠心就令周知裕感动莫名;当周知裕最落魄的时候,是李诚中的帮助谋划才令他得以起复;当身处手下无人可用的尴尬境地之时,是李诚中不离不弃的追随才让他在平州真正站稳了脚跟;面对契丹人在边关步步紧逼之时,又是李诚中临危赴难,带领一百刚入军伍的新兵出征,一个胜仗接着一个胜仗,让平州成为卢龙节度府治下各州中抵御契丹人劫掠最突出的亮点。

周知裕已经将李诚中当作了子侄辈来看待,或许,他的潜意识里,李诚中甚至是他军中事业的承继者,当他老了之后,将是他晚年生涯的最大依靠。

周知裕和张在吉正在商量如何处理柳城事宜的时候,亲卫进到节堂内大声禀告说柳城方面又有信使,周知裕忙吩咐召入节堂。那信使进来的时候满身灰尘、一脸疲惫,眼中却透露着一股剽悍之色。

周知裕仔细看了看,猛然想起来,这信使不正是王义簿么?去年自己筹建健卒营的时候,是大帅身边的亲卫引荐此人投入自己麾下的,自己还与他说过几句话,好像对方还是大帅的乡党。只是短短一年过去,这人就明显不一样了,比起之前的时候,似乎多了几分干练,身上也明显带着些许杀伐之气。

随着这位柳城信使的到来,节堂内众文武都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王大郎,认真打量着这个来自李诚中麾下的军官,眼神中带着佩服、羡慕甚至几分嫉妒之情。

周知裕爱屋及乌,此刻越看王大郎越顺眼,立刻命亲卫赐座。王大郎坐下后喝了一口亲卫递上来的水,就听周知裕笑问道:“是王义簿王大郎否?如今在前营一切可好?如今你也是队官了,还是斥候队的队官,我整个平州军只有你这一支骑兵啊,你的家当比咱老周还多啊,呵呵……”

王大郎忙起身施礼,满脸堆笑道:“难得兵马使还记得某,某实在是惶恐之至。说到骑兵,这次大胜倒是得了不少战马,某此次便押送了三百匹回来,就在军营之外,兵马使还请派人点收。”

一听这话,节堂之上众人立时喜动颜色。自从边关交战以来,卢龙军便少了战马的一大来源,再加上南征之时霸都骑的全军覆没,堂堂幽燕大地上,竟然缺起了战马。单就平州军而言,平州刺史府搜罗全州之地,才得了两百余匹可战之马,还要用来配种繁育,是以就连周知裕现在也只有十余匹战马可用,以应付急变。此刻乍然间得了如此多的战马,如何不令众人惊喜。

张龙已经在心里兴奋的筹划着组建平州军骑队的事宜了。

周知裕轻捻长须,点头望向一旁的张龙,笑道:“好,好啊。王队官辛苦了,专程送来战马,这下子泉河可要请客饮酒了。”

王大郎笑道:“那今晚可要叨扰弟兄们了。不过这次回来也不是专程送马的,还有军情回禀。”

周知裕道:“哦?何事?”

王大郎道:“三日前,燕郡已然传檄而定,契丹长老荣哥率燕郡余部降了。”

一句话说出,整个节堂顿时鸦雀无声,好一会儿,才听张在吉喃喃道:“半个营州……半个营州啊……”

(昨天兄弟们太给力了,点击、收藏、推荐涨了好多,还要感谢人民币、宇通人、凌青曼、福克斯等兄弟的打赏,饭饭没见过大世面,头一次得到那么多打赏,口水哗哗的……今天无论如何要多多努力,下班前再来一更!)

同类推荐
  • 我随秦王混唐朝

    我随秦王混唐朝

    莽莽寰宇,九万里,风雨递旋。数青史,经纬五千,兴亡治乱。八十王朝频易主,六百帝王轮登台。莫回首,共青梅煮酒,笑寂寥。阅春秋,覧秦汉;品三国,道两晋,论南北,至盛隋唐烟华。威服八方御一统,坐断千古尽风流。一梦间,山河依旧在,空惆怅。主人公上官彦于2012年12月22日也就是玛雅文明传说中的世界末日这天为公司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在黄浦江畔不幸被来自东方明珠的雷电击中,从而被穿越到隋末唐初,期间,主人公都在重大历史节点上发生了一段段拍案叫绝的奇遇和佳话,从一个流亡之人逐步做到了唐帝国的开国公。本书与基本史实为基线,以各种野史和抽象为补充,戏剧性地演绎了隋末唐初近10多个历史政权共40余年的精彩历史,是一部优秀的集历史演绎、军事斗争、政治权谋、铁汉柔情、宫廷内讧于一体的历史穿越小说。
  • 七国之大道无疆

    七国之大道无疆

    远古时期,七国分立,人分三等。有一群人,他们因特殊的身世来到野林苑,在这里练就绝技。他们加入神秘组织,身负秘密使命,经历腥风血雨,感觉恩爱情仇。
  • 夏商英雄传

    夏商英雄传

    夏朝末年,帝桀履癸荒淫无道,对内宠信奸佞残害忠良,对外大肆挣炼奇珍异宝,搜刮民脂民膏。他以酷刑对待反对他的人,以至于天下民怨沸腾,怨声载道,在此时刻商国之主子履心怀天下,在伊尹与仲虺等人的帮助下公然返抗夏桀的暴政。众人齐心协力推翻了夏朝的暴政,流放帝桀履癸于南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强大的奴隶制王朝,在对夏王朝的战争中谱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辉煌史。
  • 曼陀罗的紫金花

    曼陀罗的紫金花

    曼陀罗国有一位点指神医研究出了一种紫金花籽,在皇上的帮助下,宰相李霸大人率先种出来了。小王爷一直对皇位虎视眈眈,他想法设法想要置皇上于死地。在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他终于被皇上发现了。善良的皇上并不想处死小王爷,神医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让小王爷和公主来了个种紫金花大赛。在种紫金花的过程中,小王爷终于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 混在晚唐

    混在晚唐

    普通大学生穿越到唐朝末期,虽有其他穿越者的想法,却无本事,他不晓军事,五谷不分,不懂机械,不会炼钢,也不会写诗著文,更没有什么王霸之气,唯一的优势在于知道历史。在人命如草芥的乱世,他不得不“混”着保全自己,走上了一条另类的道路。
热门推荐
  • 仙君大人请指教

    仙君大人请指教

    “师父,您听说过双修吗?”蒲团上打坐的仙人,眉峰一挑:“你想被逐出师门吗!”“师父,南华山上那个白胡子老道又来了!”白衣胜雪的男子脸色微变:“你个小混账又给我惹了什么祸?”“师父,您吃过莲子扣肉吗?”淡然若水的大神再淡定不下去了,那是他养育了三千年的雪莲啊……当有一天世界终于清净了,耳边再没了那聒噪的声音,却为何呆惯了的数万年如一月的蓬莱仙岛,一时间寂静的可怕。青灵,你真的如一道轻灵般飞走了,再也不见了吗?
  • 非你不可:傻妻皇后

    非你不可:傻妻皇后

    六岁的小女孩长大成人,老皇帝下旨将她许给了太子,可太子嫌她痴傻,暗里将同日嫁七王爷的吏部尚书三女儿孟怜蕊换了过来…没想同日出嫁的还有另一个孟小姐,那个有心机的女人,也使了换嫁的手段,本想换孟怜蕊,可实际上是珍惜。珍惜阴差阳错的嫁到九王府,成为九王妃。错嫁是否无良缘?
  • 异世之旅小正太

    异世之旅小正太

    求保护,ME只是一个呆萌无害的小正太,所有所有的坏事都不是我干的,人家真的很无辜啊,真的~~本意是希望写一个在异世很萌的小正太,要是写挫了请不要揍我
  • 江南余载

    江南余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藏经

    中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洪荒第一智狐

    洪荒第一智狐

    当一个女人重生到洪荒变成一只狐狸,她该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来改变‘狐族’命运,成为洪荒独一无二的‘智狐?本书《洪荒第一智狐》将为你揭开洪荒世界的生存法则!
  • 异界偶像

    异界偶像

    打造异界版娱乐圈!(封面下的那行小字依然重要。)
  • 妾大压爷不分说

    妾大压爷不分说

    都说:“客大欺店,店大欺客。”人世间,大大小小、欺欺压压无穷尽也~妾身?臣妾?哼~凭你怎么着,我总是大你一点,对,就是这么一点,我就压着你~知道么~分说,不分说,压你不由分说~
  • 我的蛟龙系统

    我的蛟龙系统

    蛟龙,有角无足即为蛟。蛟可化龙,可化龙之前必将一路坎坷。谭双江:“哎呀,今天是吃九转金丹好呢还是吃人参果好呢?对了,我今天吃烤鸭好了,哎呀,人间美味……”当然,这是化龙后。化龙前……自己看去!
  • 不朽尊位

    不朽尊位

    洪荒大陆,世家林立,门派鼎盛。自远古以来各族战乱不断,毁灭与新生不断更替,唯独世代守护禁地的远古九世家不会不灭。杀父之仇,尚未报。今世之梦,未得了。若有来生,看君舞动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