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71100000129

第129章 、海军正规化

郑家的舰队去哪了?或者他们的目的是什么?这对于普通的小民来说没有任何的意义,只要他们的目标不是反攻@大@陆就不关百姓的生死。但是这条消息却让朝堂上的大人们吵开了锅,别看这些人以前大多数反对造舰振兴海军,可是当自己也被海军所威胁的时候,这班帮人却迅速的放弃了原有的信念,转而指责姜田分管的海军研究院没能及时的拿出成果,甚至还有人公开叫嚣:中国有海无防的时代该结束了!郑家真的有这么大的威胁吗?其实真实的情况是在海上也许朝廷暂时对他无能为力,可如果到了陆地上,哪怕是郑家最强盛的时候,也没有陆战取胜的把握,唯一值得担忧的就是现在完全依赖海运的漕粮通道千万别被掐断。当然也有一部分靠漕运吃饭的人蠢蠢欲动,上蹿下跳的鼓吹运河的重要性希望朝廷恢复旧制云云。所以说中国的情况在于版图过大,与现有的生产力相矛盾,原有的制度下要想维持如此庞大的国土,必然要对下边进行一定的放权,可这样又会滋生地方实权派的不稳定因素,所以说在原本明清的历史中,朝廷的命令无法传达到乡村是有一定现实妥协的,当然他们的制度(主要是明朝确立的)也并非当时最完美的选择,后来国朝将支部设立在村委,第一次实现了对乡村的直接领导,可等几十年后,又开始倒退回全民普选,这非但没有解决地方权力过大的问题,同时反让一些地方的村官成了名符其实的土皇上。无论古今中外任何一种制度都不是完美的,适合一个国家的制度只能限制在该国民所能达到的政治觉悟的范围内,超出这个范围你就是将这个制度夸得跟一朵花一样,那也是没用的胡扯。

就好像这次的朝会吧,不知道是谁捅出了郑家舰队倾巢出动的消息,整个朝会被这件事搅得沸沸扬扬。其实消息走漏并不是多么严重的事情,哪怕是朝中的大佬们,说不定自家的商铺就经营一些非法的走私勾当,和夷洲那边有点商业往来什么的很正常,而且郑成功手下人的保密意识显然也不会太高,在东亚的海面上已经很久没有西洋战舰的身影了,除了还算规矩的荷兰人借道北上日本之外,大多数情况下郑家的战舰很少有大规模调动的需要,所以这次的出动显然非同寻常,这件事传到北京之后,不明内情的人很自然的就将其当成郑家反攻的重要证据,所以沿海各驻军是一顿鸡飞狗跳,谁知道茫茫大海上这支船队要攻击哪里?当然是大伙全都提高警惕比较好。而朝廷内部关于是否应该重开运河也是争执不下,海运派主要来自军方和新官僚,他们从成本核算上下手,认为海运成本远远低于运河,同时免除了一群靠河吃河的腐败蛀虫,于国家是有利无害。运河派的论点也很充足,将关系到北方安危的漕粮放到大海之上,万一有点什么意外就会导致政治动荡,而且要想保护航线还需要建立一支大规模的常备海军,这笔开销未必比运河小。本来还是在探讨如何防备郑家,结果说着说着就歪楼了,两拨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就在姜田本着打酱油的精神听着两边嘴炮的时候,不知道又是谁提出了对他的弹劾,理由同样很充分,皇家海军研究院迄今为止耗资巨大,可连一艘像样的战舰都没造出来,海军现在只能靠一些老旧船只来撑场面,这是姜田这个院长的严重渎职行为。

听到这个弹劾,姜田本能的朝身后看了几眼,只可惜他不认识这个参奏他的人,不过他也懒得和对方扯什么研发周期的问题,就算说了对方也未必听得懂,就算能听懂也还能装听不懂呢,反正今天大家兴奋的畅所欲言就是为了在皇帝面前刷存在感,因为谁心里都清楚,凭郑家的陆军要想光复大明,那纯粹是痴人说梦,海上就算了,只要他们敢登陆,等着的就是全军覆没的结局,无论他们在这里说了什么,军队肯定不会像前明那般受文官指使,且他们守土有责战力强悍,除非郑家找个没人看见的犄角旮旯上岸,否则只要一出现其灭亡的时间就只能论天来计算,既然最终的结局是早已注定的,所以此时不表现的忧国忧民更待何时?至于敢弹劾姜田渎职,那就纯粹是搂草打兔子,谁也没指望皇帝真的会怪罪姜田。不过表面上的工夫还是要做一下的嘛……

一直看着大臣表演的张韬沉声问到:“姜爱卿!你可有何要说的?”

姜田不紧不慢的出班奏道:“启禀陛下,微臣虽没有鲁班之能,然自认尽心于国事,若是哪位大人觉得微臣尸位素餐无德无能,那尽可由这位大人替代微臣,好不辱皇命!”

姜田的话让原本喧嚣的大殿上变得安静异常,头一次出现姜田撂挑子的情况,虽然这手欲擒故纵经常被一些官员使用,但还是让众人觉得事情不那么简单了,包括刚才弹劾他的那个官员在内,反对派的官员表情上异常精彩。论起对奇技淫巧……不对,是科学知识!满朝文武全加在一起就算一同绑上宋老头和他的孙子,也未见得能有姜田十分之一的水准,他要是说自己干不了这个院长,那就没人敢说比他更有资格。事实上在现在的这个朝廷里,就算是最顽固的道学先生,也知道科技对国家发展的作用至关重要,虽然他们不承认这个作用能超过孔孟之道,但是科学已经证明了世界不是他们所想的那么狭小,也不是你关起门来过小日子就能与世隔绝的,说到底就是科学所展现出的世界让传统文人无所适从,他们不知道该怎么用儒家思想来治理越来越复杂的国家,于是他们的共识是让专业问题由专业人士去解决,只要这人不影响自己的地位就行,可姜田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个共识,此人不仅深谙新学,而且还位高权重深受皇帝器重,已经成为新官僚的代表性人物,尤其是参与了武器的研发获得了军方认可,本朝的军队还不受文官挟制国防部直属中央领导,这样一来就让很多人感到了难以言语的压力。

张韬当然知道姜田是在反将那些老古董一军,不过作为皇帝他不能躲在一边看热闹:“胡闹!此等军国大事岂是儿戏,若再这样吵吵闹闹互相攻讦,莫怪朕翻脸无情。”

这声严厉的谴责听在姜田和反对派的耳朵里都没有什么动静,本来作为皇帝阻止朝会的歪楼行为也是他的职责,关键是反对派或者说守旧派咽不下这口气,本来姜田横空出世的蹿升就挺招人嫉妒的,以前他教教书、玩玩音乐没事招惹个花魁什么的也就罢了,就算身居高位也和传统的文人不挨边。如今这中华朝的一大特点是军人地位大幅提高,各军区司令的级别相当于地方督抚,虽然不得干预地方管理,可文官要想干预军队也是绝不可能。习惯了军人低自己一头的那些个老官僚们如何能心情舒畅?于是朝堂上表面是新旧官员的互不服气,根子却在文武分制导致的对立,当然这种对立在皇帝眼中却是难能可贵且必须维持的。前明的阉党若不是受到了严重削弱,说不定大明没落的速度还能慢一点。现在因为姜田和军方急剧接近,且姜田还有着皇帝师弟的超然身份,所以守旧派真的很担心本来中立的新学官员会全面倒向武官,那样一来儒家就真的一点翻盘的机会都没有了,此次弹劾姜田也是一种试探。

张韬跟这帮内斗内行的家伙接触的久了,早就知道这帮人的想法是什么,可他也觉得海军研究院得拿出点成绩来堵住这些人的嘴,否则众口铄金之下白的也给说成是黑的,那才是对科研的致命干扰。身为经历过WG的人,他不想再看见外行指挥内行的事情出现。于是他神情严肃的转头看着姜田问道:“姜爱卿,不知研究院那边可有什么应对?”

张韬的本意是让姜田随便胡诌点东西,反正这帮文官也不懂,再说郑家要攻击哪里他比谁都清楚,本来就是看热闹的事情,完全没想过会搞成一次口水战。但是姜田不知道他的想法啊!咱们这位姜大科学家对政治斗争尤其是古代的政治斗争还不能完全领会,好在本来他就兼任研究院的院长,对海军建设也是思考颇多,所以他脑子一转决定将一个牵扯有点大的计划报上去。

想到这里他出班跪倒:“启禀陛下,微臣随身在京城,然身兼中华皇家海军科学院院长兼首席设计师之职,对海军建设之责亦是殚精竭虑未敢疏忽。只可惜国家积弱至此,前朝一些宵小鼓吹海禁,致我泱泱中华造船之技竟损失殆尽!陛下虽高瞻远瞩决心重建海军,可船员缺失,造船工匠更是不堪大用,迄今竟连五百吨以上船舶都无法建造,这哪还是曾七下西洋造出宝船那般巨舰的中华!”

一听他这声情并茂的控诉,反对派官员就暗叫不好,这分明是翻旧账揭老底啊!谁都知道前朝的文官几乎集体反对开海,现在他们指责姜田办事不利,却没想到让人提起旧事,当年就是你们这帮短视的家伙自废武功,现在有什么资格抱怨我做的不好!好在这都是前朝旧事,这帮人自然是能赖就赖。

不过姜田没有和他们纠缠的意思,话锋一转继续说道:“臣思虑已久,若重建海军必先重建造船工业,重建造船工业必先培养合格的工人,这些都非朝夕可就。但海军现有船舶依然要支撑起万里海疆,仅凭这些孱弱小船并非没有制敌之策,但前朝水师荒废已久,今后若是接收新舰也不宜采用旧制,所以微臣斗胆进言,先从整治海军官职与重新编纂条例为主,先培养出合格的新式海军,再等新船下水便可……”

听到这里满朝文武都有点傻眼,反对派本来还等着和他斗嘴,结果人家只是随便提了提以前的破事,然后就不去追究了。军方本来也是在看热闹,新派官员和就官僚之间的争斗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姜田毕竟还算是自己人,若是情形不好再站出来力挺一下罢了。可谁想到他绕了个圈直接奔着军队体系下手了,虽说是整治孱弱的海军吧,可陆军军官们听着也有点不是滋味。

张韬听着也有点奇怪,自己这老乡又抽的什么疯?好好的提造船怎么就变成了军队改革了?但自己是皇上啊,别人都能犯傻就自己不行,难道说姜田真的发现海军有什么严重的弊端非改不可?于是思考了一番的张韬觉得,既然话已经说出口了,不如就干脆听听他的高见吧:“贤弟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有了皇帝的允许,尤其是那句“贤弟”说的姜田有了底气,同时也是提醒某些人,自己这师弟不是轻易可以招惹的,于是姜田便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他这一说可不要紧,整个上午的时间就都被他给占用了,大殿之中只听他一人慷慨陈词,直斥海军的各种弊端,并且对解决之道一一说明,搞得所有人只能草草的吃了中午饭之后下午接着看他喷口水。还别说效果真是不错,整个大殿之中的所有官员有一个算一个,甭管他听懂还是没听懂,至少是知道了一个真理,那就是穷尽中华朝文武官员,敢说和姜田辩论海军的就是自取其辱!之所以会有这么个效果,完全是因为姜田抓住了一个让其屹立不倒的论点——海军正规化!

也许随便从船上拎出一个水手,都比他姜大人更熟悉海军,但是要论起如何建设好海军,就是欧洲的那些海上强国,都未必能超过姜田的见识,哪怕这家伙在原来的时空最多算业余的军事爱好者,可中国错过大航海时代的历史直接导致了国家的衰落,放在一个军迷心中,有几个能不关注海军的那些事?更何况在他穿越过来的时候,正是国朝励精图治厚积薄发开始追赶世界霸主的大时代,海军更是拥有了历史上第一艘航空母舰,各种军事杂志与军事论坛上,对于海军作战体系的探讨犹如汗牛充栋,哪怕只是记得一点皮毛,放在这个时代都是先进的让人发指。

废了一天的口舌,姜田做到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本来还有点抵触的军方彻底的折服了,他们这帮陆军出身的高级军官的确不知道该怎么管理海军,听了姜田的解说这才明白什么叫高技术兵种,也正因为如此,才体会到了皇帝将自己这个师弟委以重任的原因。这个时代的军队因为还是那些百战不死军人们掌权,他们并不怕有人挑战自己,如果对方真的有这个实力,那么他们绝不会为了面子而拒绝提高战斗力的机会。至于那些文官们,尤其是反对派的文官们也彻底的哑火了,面对一堆堆的专业词汇,他们连插嘴的能力都没有,更令他们震惊的是姜田提出了制海权既霸权,控制海洋就是控制全世界的理论,舰船是流动的国土,海军是中华海外利益的直接维护者,并提出将要用一百年的时间建设一支震慑全球的海军,其规模至少要相当于欧洲全部战舰的总和!晕晕乎乎的反对派们这才明白自己玩大了,不是人家不作为,而是因为牵扯到军方而没找找机会进言。这下他们算是替人家放出了一个洪水猛兽,早知道这样干嘛要弹劾他?虽然这些人嘴上不承认,但是不少聪明的已经想明白为什么对方说海禁是短视的愚蠢行为了,若是当年大明有海商的便利,又怎么会被区区满清得了江山。

后世将这场大朝会视为一个时代的开始,而姜田的理论经过整理在百年之后出版了一本名为《海权论》的著作,这不是姜田的第一本书,也不是最后一本书,但绝对是影响力最高的一本书之一,历史学家一致认为中华帝国在一百年后才公开这本书,就是为了获得一百年的发展先机,使得欧洲在摸索阶段逐步落后于自己,该书发表之日既是中华的舰队横行四海之时。

不过此时的姜田完全没有创造历史的觉悟,他只是将后世的东西提前搬了出来,这里边不仅有军队体系建设,甚至还包括了船级分类、作战、情报共享、物资补给、损管控制、人员培训以及预研体系等等一整套的东西,和陆军那种只要练会刺杀与射击就能上战场不同,海军的培养可算是复杂数倍都不止。当然也有人反驳他,说郑家明明也没有这么正规,不照样横行在大海之上。对此姜田只能是呵呵一笑,现在还能靠数量撑场面,等到两百年后西方的正规化海军杀到家门口,那种海盗式的海军能有什么作用。不过说了那么多理论上的空话,要是一点实在的东西也说不过去,所以虽然不愿意,但是姜田还是只好将一种新式武器搬上前台。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新玩意却被最先陆军抢了去。

同类推荐
  • 文人遭遇皇帝

    文人遭遇皇帝

    中国文人,有一种奇特的品质,无论其为大名人,还是小名人,无论其为好死者,还是赖死者,应该说百分之九十点九,都以维系数千年的中华文化自任,绝不敢让这一线香火断绝在自己手中。对中国文人来说,功名,财富,声望,褒誉,是暂时的,只有闪烁着你的壑智,活跃着你的思想,当然,还有流露着你的才华的作品,才是永久的。这也是软弱的中国文人,最终能够在精神上胜于强大的秦始皇、汉武帝、朱元璋、康雍乾这些帝王的原因。《文人遭遇皇帝》保持了李国文“直抒胸臆”的一贯特点,文笔犀利、开阖纵横,畅快淋漓地抒发着作者对皇权、地位、荣誉的别样诠释。
  • 凤求凰之前世今生

    凤求凰之前世今生

    前生,我是姑姑——你是皇子。后世,你是皇上——我是一只白狐。我要把你拥在怀里!永远不放开!一切将走向未知……凤凰寓意——浴火重生
  • 弈业

    弈业

    漫漫江湖路,侠义兄弟情。我自横刀斩朽世,立马仗剑走天涯。吼尽天下不平事,难问苍生何处平。庙堂不容匪有义,不为身名只为情。江湖路远心难安,国破民恨意难消。天地不仁草如芥,白云青狗不从心。王侯将相命有种,可叹苍生甘为役。永元扑蝶意未尽,望北遥叹昨日花。十载之后又十载,谁能不忘本初心?
  • 最伟大的王②统领亚洲兵团

    最伟大的王②统领亚洲兵团

    在亚洲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些帝王,他们征战沙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们励精图治,治理了偌大的国家,他们修身养性,文史千古风流,他们的名字呗记录在史书最光辉的扉页上,他们是亚洲历史上最伟大的王。
  • 执宰大宋

    执宰大宋

    少年吴三朵穿越到宋朝成为吴玠,得麒麟钢枪,学得麒麟钢枪十八招;战西夏,抗金寇,功勋卓显。吴三朵成为吴玠后,斗奸臣,泡女人,耍番邦,除恶霸,一举成为朝廷的栋梁之才。大宋崛起,华夏巨变。
热门推荐
  • 天人之争

    天人之争

    天上仙人垂钓天下气运,帝国不服,江湖不服,天下人都不服。于是,有大魔头坐镇东海,一怒而掀九天。有剑仙游戏人间,一念而劈苍穹。有猴王拦在天门,一棒叫其灰飞烟灭。还有个山里来的人,他像是个疯子一样,将这片天捅了个通透。
  • 好大一个坑

    好大一个坑

    穿越了!穿到一个崖底!难道要继承绝世高手衣钵?!学成绝世武功?!找到一本武功心法?!关键是为什么没有招式啊?!内力蓬勃使不出的感觉你懂吗?!总之...我在崖底便秘了!....爬上山顶成吗?
  • 胃肠病辨治心法

    胃肠病辨治心法

    本书从胃肠病辨证心法、胃食管病辨治心法、肠病辨治心法、胃肠同治心法、胃肠病调护心法五个方面,深入研究了胃肠道疾病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及药后调理,全方位、多层次、多靶点、多角度的给予科学的探索。
  • 龙主天下王小二

    龙主天下王小二

    一腔无处宣泄的热血;一个深不见底的脑洞;一颗萌贱腹黑的玻璃心。以上就是作者的全部构成元素(摊手)。霸气侧漏的能给你整个世界,文青的能虐出一筐眼泪。文风坚挺,自认文笔尚可。其实就是一个爱写文的白痴啦(笑)。在下小白,初来乍到,请多关照。
  • 噬灵魔剑

    噬灵魔剑

    学生宅男沐风意外穿越到苍莽大陆,在这个以武为尊的世界看他能创造出怎样的神话!
  • 嫡女妖妃:妖孽王爷宠无边

    嫡女妖妃:妖孽王爷宠无边

    她,王牌特工,一朝穿越。什么?我软弱无能?继母陷害,庶妹抢婚,渣男出轨?看她如何卷土重来,化身凤凰亮瞎你们的狗眼。欺负本姑娘的,一个都不放过。无意中解了某王爷的毒,可是,这个冷酷王爷为何脸皮这么厚。“你喜欢我哪里,本小姐改!”“什么!喜欢我不喜欢你?”那本姑娘决定改成喜欢你了。只是……“报,王爷,苏公子在前面等王妃去游玩。”“那我们走后门。”“再报,邻国太子在后门守着。”于是某王爷爆发了,“传令下去,本王要在王妃房里七天七夜不出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末日管理员

    末日管理员

    末世降临,全球逆变!不仅仅有横行的丧尸,凶猛的异兽,更有失落在了时间长河之中的远古文明降临地球!从这一刻起,人类不再是食物链顶端的王者,而是被狩猎者的一员!林亦,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开启神秘管理员系统,自此走上一条与众不同的进化之路。“年轻人,我看你眉清目秀骨骼清奇,我这里正好有一款《斗破苍穹升级系统v1.0版》,你要还是不要?”林亦冲着一个刚刚逃离丧尸之手的孩子笑着说道。
  • 情乱迷界

    情乱迷界

    人生若得青云志,壮志凌云不可忧!现代世界的高中生林枫,一个看似偶然却又在情理当中的事件中,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异世界——枫夜大陆!这个世界,让他心醉!让他沉迷!妖艳的美女,高傲的女神!义气的朋友,恐怖的神兽!温馨的学院,离奇的事件!宏大的战争,复杂的人性!…………………………当他慢慢地,成为一个强者,却又面临着万劫不复的灾难!他,该如何面对?事件的解决,疑惑浮出水面。他,又该如何抉择!
  • 上古世纪:逆光

    上古世纪:逆光

    两千年前,遥远而繁华的原大陆,十二位来自不同种族的年轻人,为了探寻世界的起源,组成了一支远征队,他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发现了封印诸神力量的禁地,神之庭院!当推开庭院之门的那一瞬间,一切开始改变……。
  • 红流纪事:中原大血拼淮海战役

    红流纪事:中原大血拼淮海战役

    丛书所选之“重大事件”,只选择了民主革命28年历史当中30件大事,力求通过这30件大事大体上涵盖中共党史基本问题的主要方面。这首先就遇到了选取哪些事件最为合适的问题。就我们的水平而言,很难说就一定能够选得那么准确、恰当。但总体设想是,应以讴歌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业为主,有的也可侧重总结某些历史经验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