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禹仍辅登基,一切根基还不扎实,太后便决定先从出身贵戚的女子中立几位位分高的妃子,以定**,再从官宦世家挑选合适的秀女入宫。
太后斟酌了半日,选了辅国公周立人之女周沁水,忠国公杨孝宗之女杨语心和太后堂兄礼部尚书林正威之女林碧青。为表郑重,由禹仍亲自赐了封号,名位,一道圣旨便把三人于第二日接入宫中。
周沁水年芳十六,封为正二品妃,赐号柔,杨语心年芳十六封为正二品妃,赐号静,林碧青年十四,由于是太后的堂侄女,禹仍的表妹,禹仍本想赐她从一品德妃的位分,奈何她年纪太小,太后便先留她在从二品六嫔之首的昭仪,等日后年长些再晋封。
她们所住的宫室我已在前一日定好,并命人打扫出来。周沁水是辅国公周大人最小的女儿,从小娇生惯养,性喜奢华,我便为她指了乾坤城中最为华丽的锦绣宫,此处毗邻御花园,宫殿周围风景秀丽,又离乾正殿近。把柔妃安排在此处,以示皇室对辅国公周大人的亲厚。杨语心亦是出身名门,杨家家教极严,杨语心便一意被调教成了端庄贤淑的大家闺秀,她性格沉静,我便把她安排在翠竹苑附近的钟毓宫。禹仍的表妹林碧青更是要谨慎斟酌,我便安排她住在以前太后做皇贵妃时的住所庆祥宫,此处离养宁宫和乾正殿皆不远,以后也可方便林碧青往返两宫。
今日三位新人入宫,由于是太后、皇后钦点,她们皆要在早膳后去养宁宫谢恩。为表郑重,我着一身明黄绣八凤的皇后正装乘龙肩舆早早来到了养宁宫,向太后请过安后便端坐在太后下手的软榻上等待着三人。
坐了片刻,便听到外头禀报:“柔妃、静妃、林昭仪到——”三人花团锦簇,一进门便盈盈跪地,口中齐齐说道:“臣妾给太后、皇后娘娘请安,谢太后、皇后恩典,臣妾等不胜欣喜。”
柔妃周沁水果然追求奢华,着一身枚红色散花抹胸长裙,外罩一件枚红色薄烟纱的半透明罩衫,衣裙边缘皆是由金线收边,做工精细,更显得她雍容华贵。头发也梳成了华丽的元宝髻,又配戴了满头的珠翠,这身打扮更衬得她肤色胜雪。她眉如柳叶,目光若流波般荡漾,容色绝美,周身散发着一种冶艳、娇柔的气质。
静妃则如我所知,沉静大方,衣着也是一袭淡蓝色连袖长裙,看着大方干净,模样也是端庄俊美。林碧青人如其名,像一泓碧绿的清泉,颇为清秀动人,又加之年纪小,更多了几分俏皮可爱。
太后慈眉善目,示意她们起来,并赐了坐。“从今往后你们便是皇帝的嫔妃了,位分又颇高,谨记要安分守礼,伺候好皇帝,为大兴朝绵延子嗣,也要尊敬皇后,**事宜皆要听从皇后的安排。今后还要再添新人,你们皆要和睦相处,可都知道了?”
众人皆是神色顺从,“臣妾谢太后赐教。”
我面上端着得体大方的微笑,目视着三人,“今后大家都是共同服侍皇上的姐妹了,若各位妹妹对宫室住处有何不满意的,就来告知本宫,本宫再为你们安排。”
三人依言谢过。太后又嘱咐了几句,便让三人退下了。我又陪太后参详了一遭秀女名册,才告退回宫。
回到宫中,我又斟酌着她们三人的喜好拟定赏赐的单子,因我不喜人多,殿中除了迎春,只留了内务府拨来掌事的姑姑秋月和宫女茉香、茉心。几人皆在宫中侍奉多年,又敦厚老实,我便着意提拔,亲待有加,让她们忠心为我办事。
迎春见殿中只余几人,凑到我身边问道:“小姐,我们可要去新宫苑打探一下,也好有个防备。”
我只低头看着赏赐的单子,“今日见她们几人,皆是好相与的样子,有何可打探的,我们只顾自己便是了。若是今后人多起来,还要一宫一宫去打探吗?只要她们都和睦相处,不给皇上添麻烦就是了。”
迎春见我不以为意,有些着急,“那小姐不清楚她们的底细,万一有哪个狐媚住了皇上,皇上不来咱们这了可怎么好?”
我听迎春如此说,不觉皱了眉头,“这话可是随便乱说的?她们都是正经的妃嫔娘娘,若是让别人听去了,还以为我身为皇后眼中容不下别的妃嫔呢。况且皇上答应过我,即便宫中人再多,我也是他心目中无可替代的人,他怎会为了别人不来咱们宫中呢?以后可不许乱说了。”
迎春自知失言,吐了吐舌头不再说话。倒是秋月不急不徐地说道:“皇后娘娘莫要责怪迎春姑娘,她也是为了娘娘好啊。今日奴婢与迎春姑娘陪娘娘去养宁宫,见了三位新主子,觉得静妃娘娘与林昭仪皆是无甚心思的,但柔妃娘娘……奴婢只是觉得她不甚简单。这些也是奴婢拙见,妄娘娘恕奴婢多言之罪。”
我和颜悦色地答道:“你一心为本宫着想,本宫怎会怪你呢。柔妃只是从小娇生惯养,性喜奢华罢了,本宫倒觉得没什么。宫中多添新人,本宫只为皇上管理好她们便是了,本宫已贵为皇后,再别无所求,只求能陪伴皇上白首到老罢了。”
秋月神色恭谨,“娘娘对皇上一片深情,真是天地可表。”
我微微一笑,复又低头去整理赏赐的清单,内心却并不平静,现在已不是从前和禹仍二人相对的时候了,他与我都有各自的无奈,不管今后新人再多,我的心也不改分毫,还是全心全意地爱着他,我们夫妻情深,他必然也不会辜负于我,想到这里,心中舒畅了许多,便也不再为此事伤感了。
是夜,禹仍去了柔妃的锦绣宫,这本是我预料之中的,辅国公周大人身份最为贵重,而周沁水也是三人中最为美貌的,但心中还是空落落的,仿佛被人掏去了一大半。正欲歇息,门外传来秋月的声音,“禀皇后娘娘,皇上身边的陈公公来了。”
我不觉奇怪,“快请进来,可是皇上有何事吗?”
陈礼生满脸堆笑地行了一礼,“回皇后娘娘,皇上有一封书信请奴才交与娘娘”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张纸,恭敬地双手奉上,“皇上还说让娘娘早些就寝,明日皇上再来看您。”说罢又行了一礼,低身退了出去。
我心下欢喜,忙打开那封信,正是禹仍亲手所书,“心之所系,一往情深。”仅仅八个字,便把我的喜悦与幸福完完全全激发了出来,眼泪盈盈欲落,禹仍定是怕我难过,才派人送来此信,即便有了新人,我也是他心之所系。之前的伤感皆一扫而光,即便他在别处又如何,他对我如此情深,我也再无所求了。就这样怀着满心满肺的幸福入梦了。
第二日一早,禹仍便来我宫中陪我用早膳。禹仍趁着下人布置菜肴的间隙,贴在我的耳边悄声说道:“妍婉,昨夜可有想朕?”
我轻轻推了他一下,嗔怪道:“皇上都是一国之君了,还这样不正经。臣妾昨晚收到皇上那封信,便一直思念着皇上入睡……”我面若流霞,羞得不肯再说。
禹仍满足地一笑,在桌下轻轻握了握我的手。我想起什么,抬起头来问道:“皇上昨夜派人给臣妾送信时柔妃妹妹可否知道,若是柔妃妹妹知道,可是要伤心了,皇上陪她时还想着臣妾……”
禹仍不以为意,“她知道又如何,朕思念自己的妻子,难道还要藏着掖着不成?”我心下甜蜜,便不再多言。
用完早膳,便是秀女大选了,禹仍与太后皆要出席,共同甄选秀女。我则要负责安排新宫嫔要住的宫室,调度宫女内监往各宫洒扫布置。
傍晚时刻,我便往养宁宫去,和禹仍、太后共同商议入选秀女的位分、封号事宜。
此次入选的秀女共十六人,皆是官宦世家的适婚女子,年龄在十四到十六岁,禹仍与太后根据秀女母家的官位高低和中意程度安排了位分,我在旁稍做参详。最后拟定好了册封名单,共有从三品容华两人、正四品嫔三人、从四品贵人、美人、才人各一、正五品婉仪三人、从五品小仪两人、正六品娘子一人、正七品御女两人。秀女皆在五日后入宫,自此,禹仍的**已基本建立成功,我皇后的职责也要在五日后确实地实行了。禹仍觉得林昭仪年岁太小,不解世事,想等她满十五岁之后再宠幸,这几日除了在静妃宫中留宿一晚,在我宫中留宿一晚,其余三日皆宿在柔妃宫中,但不管怎样,禹仍皆会在晚间遣陈礼生送来些小玩意儿,告诉我他的心思,也会在白天抽空来我宫中看望子鸿,陪我谈天说话,他对我的关心溢于言表,虽然他晚上不能陪我剪烛西窗,不能陪我一起入梦,但我也满足于他对我的情意,心下只觉得幸福而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