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88700000768

第768章 明君纳谏

这皇上真是要变了,以前虽然手腕高了一点,老是出人异表,但没有露出猴狰狞的一面来,连宫变都未杀一人,辽饷案也没有什么表示,如果要杀人立威,那时是再好不过的机会了。但他没有,却在此时一点就着,一副不依不饶的样子。

让人不由的一冷,群臣不由自主的抬眼看了看周围的净军,那些净军一个个身上不知道杀了多少人,一身的杀气,随着皇上的话,直接的也散发出来。让人毫不怀疑,只要皇上一声令下,这帮与大臣一直不对付的宦官会直接扑杀过来。

黄立极这话一听,就不敢再说话了,明摆着,皇上已经要亮剑了。黄立极是个聪明人,虽说明朝大臣与皇上争权之事一直没停,从万历以来,一直也是占据着绝对的上峰,但现在这个事怎么看怎么象“大礼仪之争”的翻版,只不过,主人翁由嘉靖变成了天启,而一个是因为生父,一个是因为媳妇,都是与群臣反目成仇的样子。大礼仪之争是群臣败了,而这个皇后之争面临的天启皇帝,可比那时刚刚登基才十几岁的嘉靖可要老练多了。

现在的皇上谁人能治?兵,几万亲军能打四五十万蒙古林丹可汗,能杀退建奴。财,皇上自己能一人为全国百姓交税,这还不算,光是修路、建学校、修水利,这些大型的项目,那银子可比国库强上太多太多了。而民心所向上,那更不用谈了,光看看四周几十万百姓,就知道怎么回事了。黄立极这个时候已经判断出来了,如果接着触及皇帝的逆鳞,这事没个善局了。

“皇上,臣有言”。张瑞图一见黄立极沉默了,明显被皇上气势所夺,立刻上前奏道。

“讲!”

“皇上,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亦云“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此乃为君之道,不可不察也,虽为捕风捉影,但终究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大臣所言不实,查清也就是了,何必落一个不肯纳谏的名号呢?”张瑞图这话算是拿出了明朝文臣对付皇上的大神器来了。“刘邦善于纳谏获得了天下,项羽刚愎自用不善纳谏失了天下;唐太宗李世民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唐玄宗李隆基前期善于纳谏成就了“开元盛世”,后期排挤忠良,听信佞臣,不听逆耳言,结果“安史之乱”直接把自己从皇位上挤了下去,成了毫无权利的太上皇。皇上此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啊。请皇上明鉴。”

大明文臣的谏言不被采纳,结果可能是遭到皇帝的呵斥或贬官或廷杖,这种结果和前面比起来就差的远了,但是却可以青史留名。史书上会记载,某某某事件由于上书遭到什么处分。文人都把忠君看做是可以青史留名的举动。即使不被皇帝理解,但是已经进到做臣子的本分了,这也很光荣。

而且张瑞图所言均是孔曰孟云,以及史实,谁都无法否认的事。不肯纳谏对于一个皇帝来说,那就是昏君。

国家领袖的皇上应鼓励臣工们给他提意见,并专们设置了谏官,监督国家领袖的言行。实行殿堂民主集中制,可以进行广泛的民主讨论。不肯纳谏被视为昏君、暴君,为国家领袖的大忌。纳谏是作为国家领袖的基本道德,谏官的职责就是纠正国家领袖的错误言行。国家领袖要以民为本,‘民为主,君为客’,王道为主,霸道为用。国家领袖要懂得驭臣术、驭民术。懂得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

这就是大义使然,一直是明朝大臣对皇作战中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神器。

“张爱卿引经据典,甚和朕意,其间提到了礼字,也提到了忠字,朕对每个大臣均是尊重的,以礼待之。平东以来,朕对诸位朝臣、百姓出城相迎,一直均是持之以礼,但此二人的忠字何在?建奴为祸辽东之时,他们可曾忠君之事,可曾君辱臣死?没有,可曾为大明前线做出哪怕一丝的贡献?也没有。但朕平东归来,竟遭此污辱,这就是他们忠的表现?再则,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更是无防,朕如何对待臣工,臣工心里自明,宫变谋反不杀,辽饷贪墨不罪,如此还不够吗?若仍感不足,朕对此不忠不孝之辈会如何作想?又何必在意?一蝼蚁耳。宫变之日、陕西民变均不远,朕治天下以万民为先,敢逆天下万民,逆朕者,是瞧朕亲军为摆设,剑之剑不利吗?”

朱由校来了一个更直接的,什么叽叽喳喳的又有何用,屁事不能办的东西,正事一事无成,却在这里敢言朕这错那错了,有那本事,早干什么去了。

还君视臣视的,就是把你们当祖宗一样供着,你们能干个屁事。来了就一个字,杀!

对于张瑞图的威胁,一点意义都不起,而皇上的杀气则是越来越浓,施凤来一看,完了,这皇上正在气头上,而且现在的不是群臣的主场。四周都是净军与百姓。这样下不了台,最后倒霉的只能是官员。

要知道现在的皇上可不是单纯的一个虚名,人家有权、有钱、有兵、有民心,一句众官逼宫,这点官员就能被百姓们给活活骂死,最无耻的是现在皇上一口一个大胜,明显是以大胜之威来威胁群臣。但偏偏这个功劳之大,无人可比。更得百姓的拥护。

“皇上大胜归来,大喜之日何必动怒,如此舟车劳顿,老臣建议还是早早入城,城里更多的百姓也在夹道欢迎,臣等早已准备下了接风宴。”

这是要和稀泥了,不和没办法,万历敢二十年不上朝,当今皇上也对上朝没有多大的兴趣,但对于办国家大事却是相当的认真,不过这个认真却是撇开朝臣的。比如军事上的蒙古、辽东计划,全国的修路、建学校,虽然孙承宗、徐光启、薛凤翔都是朝廷中人,但又和朝廷真的融合了吗?皇上自己有自己的班子,真要是闹僵了,不利的只能是群臣,并不能威胁到皇上。

但他这一出言,众臣一个个的都盯着他看,那意思他是叛徒似的。这般蠢货,一点分不清时候,明摆着光凭着这些大臣不能成事,偏偏在这里耗着,太不开眼了。

“是啊皇上,百姓都在城里翘首以盼,等着看皇上凯旋归来,别寒了百姓的心啊。”徐光启也看到君臣顶牛在这里不是个事。现在他的心里是一阵痛快,从来没有见过皇上如此的杀伐果敢,特别是所为正是张嫣。

京城里的风波这位老人当然看在眼里,许多的大臣,就是冲着太子而去的。太子一时长不起来,但太子他妈却在那里呆着呢。而且偏偏又有了皇后,名不正言不顺来了一个破镜重圆,可不就让这些别有用心的人给抓住了,当作了给太子的投名状了。现在被皇上来了一个杀一儆百,哪里还不是大快人心。

“好,进城。”狗屁倒灶的事也差不多了,朱由校当然懂得什么叫借坡下驴,两位重臣都搬梯子下来了,哪里还不知道下来。

携着张嫣之手,一齐站在了自己的座驾之上。张嫣那里见过皇上如此爷们的一面,那一身的阳刚之气,配上那一衣的龙袍,更显精神抖擞。为了自己敢于勇挑群臣,何等霸气。万历神宗也是对郑贵妃一往情深,对于立福王为储,当然也是不断的努力。如果万历帝也有当今皇上如此霸气,这等财力、兵力,又何愁大臣们不服呢?

对于群臣,张嫣心里也是一阵的失望,想当初她是何等的受百官爱戴,那高帽子一顶接一顶的望自己头上戴着。自己感觉就应该斗阉党,扶朝廷正气、清气。

皇上做的那些实实在在的事,是真正的中兴大明,开创万世辉煌,给百姓造福,扬大明之国威。但这些以前自己看中的朝臣呢?一个个的尸位素餐,不思进取,只想搞党同伐异,守住自己的小圈子。干着与国无关的‘大事’,说的是冠冕堂皇,其实做的却是龌龌龊龊的苟且之事。

单就此事而言,这些群臣安的什么心思,谁人不明,不就是想着讨好任容妃,让自己复后之路被堵吗?皇后之位张嫣当然想得到,但这半年多来的从商生涯,让她的眼界开阔起来,心也开始大了起来。守在皇宫里,其实做不成什么事情,如同笼中鸟一样,皇后被关在里面除了安定后宫,并不能给皇上带来什么多大的帮助。回到了皇上身边,得他如此的爱怜,她已经是相当的满足,能在商界、在辽东,切实的帮助皇上,可比守在宫里要强多了。

纤手也用力的握着皇上那有力的大手回应着,这个时候,她真的感觉,夫妻同命鸟的感觉,自己的男人为自己在挡风遮雨,甚至挑战群臣那样的巨兽,她真的好开心。

同类推荐
  • 大明船师

    大明船师

    舰队入海,纵横海洋。七下西洋,扬我国威!船舶设计员徐子松来到了明朝,在面对偶像郑和,他会怎么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郑和完成这一次伟大的航行?靖难之役,著永乐大典,建造宝船,七下西洋,在这一系列的事情当中,他又将饰演怎样的一个角色?升斗小民奋斗史,江湖儿女闯乱世,铁血沙场秋点兵。侠骨,柔情,赤胆,热血……只要你心中有一个梦,就请登上这艘大船随可可一同扬帆起航吧!************************************************PS:求收藏,推荐票,打赏,评价!新人新书,新的开始,望各位多多支持!谢谢!
  • 唐朝是这样说的嘛

    唐朝是这样说的嘛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可以说不仅在唐朝,甚至在古代中国都是公认的黄金鼎盛的时代。然而好景不长,唐玄宗天宝年间,人君德消政易,宰相专权误国,边将包藏祸心;唐朝的政治与经济境况因之而急转直下,安史之乱后,地方藩镇割据,内庭宦官专权,朝中朋党相争,边将报警不已;在纷繁的矛盾中,藩镇连兵可使朝廷流亡,宦官弄权能够废立皇帝,强盛的唐朝帝国没有能够再度辉煌起来。“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小生穿越了

    小生穿越了

    一次被动的穿越,竟然穿到了清朝,为了实现自己的大款梦,不惜一切,全力出击,终于开办了大清朝的一家特色餐馆,先是帮咸丰帝泡妞,随后被迫化身李莲英卷入宫廷内战,救康有为,保圆明园,除奸佞,斗八国洋鬼......且看平庸无奇的本小生如何粉墨登场!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中)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中)

    陈桥驿是赵匡胤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驿站,在这个驿站,他以不流血的方式,完成了一次改朝换代。公元951年至公元960年,纷乱复杂的五代十国行将结束,一个空前繁荣的大宋帝国开始浮出历史地平线。大宋立国前十年,周太祖郭威清除往朝弊政,带来了乱世中第一缕曙光;一个有英雄气,又满怀王道理想的大帝柴荣,御驾亲征,击败北汉契丹联军,开始文明政务;绝世高人王朴献《平边策》,“底定中原路线图”;经高平之战,赵匡胤进入后周高级军官行列;不可思议的“韦囊”,神秘的陈桥兵变,使历史出现了惊人的拐点……
  • 零点旧时

    零点旧时

    零点想起旧时的夜
热门推荐
  • 魅惑之源

    魅惑之源

    本书分为十三章,内容包括:什么是艺术吸引力、艺术吸引力的功能价值、艺术吸引力的发生原因、罕有化艺术吸引力、陌生化艺术吸引力、极端化艺术吸引力、真型艺术吸引力、假型艺术吸引力等。
  • 逍遥农家女

    逍遥农家女

    什么情况?穿越了?好吧,既来之,则安之。什么这个村子不错?那就在这定居好了。什么这个家太穷?那就慢慢奋斗好了。什么这个男人不错?那就拐来当相公好了。简单来说,这是一个不求大富大贵,只求现世安稳的伪姑娘的一生。
  • 雪色浪漫之重生

    雪色浪漫之重生

    他站在大厦的顶端,低头看下去,纵横交错的街道,尽处是一望无际的海域。前面是万丈深渊,也是大千世界。他想,如果当初那个她有一天知道,自己会变成这个样子,她是会期待,还是害怕?这一刻,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也不重要了。夕阳轻轻拂过面庞,即使夜幕降临,星空也会宠爱这位主人。他不会输,只要信念不倒。他不会倒,只要灵魂不败。以最傲然的姿态生存于世,以最美丽的心情,献上自己的温柔。
  • 魔归

    魔归

    面对着所谓的正道,他以一敌多,天绝山一役,他扬名整个劲元大陆,可是终究双拳难敌四手,只能飞身跳入绝崖,一声“道之不容,便以魔归,如若魔归,道之不存”的誓言,在崖顶迟迟盘旋不去,此后数年。。。。劲元大陆上杳无音讯,生或死,最终能否以魔归来?
  • 豪门恩怨:娇妻休想逃

    豪门恩怨:娇妻休想逃

    一场车祸,使原本不相干的两个人相识。为了偿还父亲治病的五十万,她成了他的契约情人。为报丧母之恨,他娶了她为妻。虐与被虐,压迫与反抗,间或也有关怀与温馨......冷酷的豪门之子学会了怎样去爱,倔强的灰姑娘成长为著名主持人......小小的蜜雪儿,是连接他们的纽带......
  • 神战武尊

    神战武尊

    武魂,乃武者之根本,武魂之高低,决定武者一生成就。方家少主方昊,觉醒逆天武魂,从这一刻起,就决定他一生的波澜壮阔。“杀一人为罪屠万人为雄,既然命中注定我躲不过这杀孽,那就让我来当这个枭雄吧。”
  • 第五神界

    第五神界

    血魂之体的人注定为了战斗而生,在仇恨中苏醒,从愤怒中爬起,再继续,往前走。敌人的血是河,敌人的尸体是船,踏着敌人的尸体,划着敌人的血,再继续,往前走。眼眸透出丝丝血光,用力抓住手中的武器,抬起脚,终于,踏上自己的复仇之路……
  • 为妻之道(婚婚欲醉系列)

    为妻之道(婚婚欲醉系列)

    [花雨授权]当踏入这深宅大院,她就知道今生今世都将被束缚。三从四德的为妻之道她是懂的呀,为什么要面对他和他的所爱?他怎么可能爱上她呢?他心系国家大事,也有青梅竹马的恋人,他要怎么取舍她与她!国事与情事孰重孰轻?
  • 余生奈何

    余生奈何

    一个瘸腿的老和尚,一个留着山羊胡子的牛鼻子老道,带着两个徒弟。一个是儒侠萧然的遗孤,取名萧亦玄;一个是捡来的孤儿,法号真古。一柄“余生”剑,一本《奈何》谱。为了查明当年父亲死在大漠的真相,萧亦玄毅然带着师弟闯荡江湖。彼时,江湖中风起云涌,南有剑道翘首武当剑派,北有佛家正宗少林禅寺。东北七大宗门,江南五大世家,西北破刀门,云南姬媱宫,中州春秋不义门,而初入江湖的萧亦玄就着了别人的道儿……
  • 独守空城待佳人

    独守空城待佳人

    古道者,修为非巅峰之最,而是极尽之最。若想同阶无敌,唯有极尽。然极尽之少,亿万修真唯有一手指数。法道者,若想越阶杀敌。非道之极尽不可、非器之极尽不可、非极尽之者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