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卡看了看雨城心想:“不会吧,这满桌的菜肴还比不上蜂蜜!”由于太久没有品尝到美味佳肴,食物的诱惑似乎远远超过了雨城。他拿起碗筷,如风卷残云般大吃起来。蒙捡儿见雨城不吃,开始还有些不好意思,后来见雨城似乎没什么不高兴的表情,也就顾不上形象,一会儿就吃得大肚如箩。
雨城的心中是不平静的,在这嘈杂的市井中,她想念着百巫山的草木和动物,更牵挂着维叔和姑姑的生死,这些都让她寝食难安。
吃饱喝足后,蒙卡见雨城一点饭菜都没动,心里不禁有些不忍。他知道雨城现在想尽早赶到蒙家镇,打听维叔的下落。
蒙卡等雨城回房歇息后,悄悄让蒙捡儿去找了店家,问他附近是否可以买到马匹,自己要忙着赶路。店家答应说只要肯出钱,马没有问题。蒙捡儿给了双倍的钱,一个时辰后,店家从外面买回来了三匹健壮的蒙古马。
第二天一早,三人匆匆吃完早饭,走去客栈准备出发。
店家已牵着那三匹马在门口等候多时,蒙卡和蒙捡儿站在一旁异口同声地说道:“雨城姑娘请上马。”
雨城看着那三匹马,先有些难以置信,迟疑地站在原地楞了一下。蒙捡儿赶紧说道:“这是我家少爷昨天晚上买的,想着姑娘心急要忙着找人。”
雨城这才感激地看了看蒙卡,一改往日的冷静,带着一脸的笑意飞快地跑到中间那匹马前,翻身上了马,大声喊道:“姑娘我都已上马了,二位还不快走?”说完用左手拉了拉缰绳,右手一挥马鞭,那马迈开前蹄跑了起来。蒙卡和蒙捡儿见状,赶紧上马追了出去。
三人一路快马加鞭,在第九天傍晚,终于赶到了蒙卡的家乡蒙家镇。
蒙卡家在蒙家镇的东面,这是一处占地极宽的庭院。院子外环绕着一堵高约两米的白墙,上面盖着黑瓦,墙头砌成高低起伏的波浪状,正中一个月洞紅漆大门,门上有一块黑色匾额上书“蒙宅”两个烫金大字。门左右的灯笼已经点上,照得门前明亮一片。
三人分别下了马,蒙捡儿异常激动,跑到门前对大门一阵捶打.嘴里直喊着:“老爷,少爷回来了,老爷……。”
红色的大门“吱嘎“一声打开,从门里传出一阵喧闹声。蒙卡拉着雨城一阵小跑进了大门。
这是一个四合院,屋檐雕龙刻凤,一派华丽。院里灯火阑珊。院子正中有一条人工修成的河流,河上有假山、小桥、亭台、花草树木掩映其中。
蒙卡拉着雨城径直朝前走,家里的佣人们站在庭院外的空上,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高兴地迎接蒙卡回家。
快到院了正前方的院落时,只见一位年近六旬两鬓花白的老者迎面走来过来,他的后面跟着一位已经失明的妇人。
蒙卡大声喊着:“爹爹,娘亲,我回来了!”老者的双眼里满含泪水,后面的老妇人也快步走上前来,用手摸着蒙卡的脸,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你都好了吗?蒙卡?”蒙罗山哽咽地问道。
蒙卡使劲点着头,转身将雨城带到老人面前。
“这是雨城姑娘,是她救的我。
蒙罗山赶紧擦干眼泪,对着雨城作揖到:“恩人啦,我替我蒙家的祖先给你磕头谢恩了。”说完就要下跪。
雨城急忙拉起蒙罗山说道:“小女也只是举手之劳,伯父如此大礼,我哪敢当。”
蒙罗山和王之急忙将雨城让进大堂,招呼下人准备酒菜,说是大喜事一定要庆贺一番。
雨城推辞不过,只好和蒙卡的家人一起共进了晚餐。席间,蒙罗山有几次都高兴的泣不成声。他年少时生活坎坷,后来做生意发达后虽然衣食无忧,但是儿子女儿都相继去世,让他饱尝丧子之痛,肝肠寸断。
如今只剩这唯一的儿子蒙卡,本已奔绝路上去了,如今意外得救,他怎能不开心万分。蒙府上下如过年般热闹,蒙罗山和蒙卡都喝得酩酊大醉。
入夜,由于舟车劳顿,雨城睡得很熟。天快亮时,她的梦境里又出现了那个披头散发的女人,用仇恨的眼光看着她,嘴里念念有词,不知所云,雨城心里很着急,她抬手想抓住那个女人,一着急手掌上居然又出现了一圈光晕,那女人见了白光,居然立即不见了踪影。
雨城顿时睡意全无,她左思右想,觉得梦里的这个女人绝非善类,不知道她的出现和维叔的出走是否有关。
已到了日上三竿,蒙卡还未起床,雨城已在在大厅中喝着早茶等了几个时辰,有几次雨城想让下人去敲门叫醒蒙卡,但最后都放弃了,一路的劳顿,蒙卡才回到家,多睡会儿也未尝不可。
她本想去给蒙卡的父母请安,谁知下人告诉她老爷天不亮就已经去药房了,今天京城里的药监要来。老太太在佛堂念经要到中午才出来。
蒙卡一觉醒来,发现已接近中午,他慌忙穿好衣服,从房中走了出来。一边走一边叫人去把蒙捡儿喊来,他还大声呵斥丫鬟为何不叫醒他,耽误了他的大事。
雨城在大厅中听到他的声音,立即站起来朝外走去。蒙卡见雨城走了过来,抓耳挠腮满脸歉意地说:“你怎么不吩咐人把我给叫醒啊!”
“多睡一会儿也无妨,不必在这里大呼小叫的。”雨城平静地说。
这时,蒙捡儿从对面的厢房中走了出来,他一见到蒙卡就打着自己的脸说:“少爷,我该死,睡过了头让雨城姑娘等久了!”蒙卡正找不到台阶下,他伸手使劲打了一下蒙捡的头说:“还不快去备马,我们去云水苑。”
三人出了蒙府,上马直奔蒙卡在蒙家镇西边的大宅云水苑。云水苑坐落在孟家镇唯一的一条大河边上,背靠卧龙山脉。这里山清水秀,环境极佳,是一块风水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