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8900000003

第3章 书答 (1)

答周西岩

天下无一人不生知,无一物不生知,亦无一刻不生知者,但自不知耳。然又未尝不可使之知也。惟是土木瓦石不可使知者,以其无情难告语也,贤智愚不肖,不可使知者,以其有情难告语也。除是二种,则虽牛马驴驼等,当其深愁痛苦之时,无不可告以生知,语以佛乘也。

据渠见处,恰似有人生知,又有人不生知。生知者便是佛,非生知者未便是佛。我不识渠半生以前所作所为,皆是谁主张乎?不几于日用而不知乎?不知尚可,更自谓目前不敢冒认作佛。既目前无佛,他日又安得有佛也!若他日作佛时,佛方真有,则今日不作佛时,佛又何处去也!或有或无,自是识心分别,妄为有无,非汝佛有有有无也明矣。

且既自谓不能成佛矣,亦可自谓此生不能成人乎!吾不知何以自立于天地之间也。既无以自立,则无以自安。无以自安,则在家无以安家,在乡无以安乡,在朝廷无以安朝廷。吾又不知何以度日,何以面于人也。吾恐纵谦让,决不肯自谓我不成人也审矣。

既成人矣,又何佛不成,而更等待他日乎!天下宁有人外之佛、佛外之人乎?若必待仕宦婚嫁事毕然后学佛,则是成佛必待无事,是事有碍于佛也。有事未得作佛,是佛无益于事也。佛无益于事,成佛何为乎?事有碍于佛,佛亦不中用矣,岂不深可笑哉!才等待,便千万亿劫,可畏也夫。

答周若庄

明德,本也,亲民,末也。故曰“物有本末”,又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苟不明德以修其身,是本乱而求末之治,胡可得也?人之至厚者莫如身,苟不能明德以修身,则所厚者薄。无所不薄,而谓所薄者厚,无是理也。故曰“未之有也”。今之谈者,乃舍明德而直言亲民,何哉?不几于舍本而图末,薄所厚而欲厚所薄乎。意者亲民即明德事耶。吾之德既明,然后推其所有者以明明德于天下,此大人成己、成物之道所当如是,非谓亲民然后可以明吾之明德之谓也。

且明德者,吾之所本有;明明德于天下者,亦非强人之所本无。故又示之曰“在止于至善”而已。无善无恶,是谓至善,于此而知所止,则明明德之能事毕矣。由是而推其馀者以及于人,于以亲民,不亦易易乎。故终篇更不言民如何亲,而但曰明德;更不言德如何明,而但曰止至善,不曰善如何止,而但曰知止;不曰止如何知,而直曰格物以致其知而已。所格者何物?所致者何知?盖格物则自无物,无物则自无知。故既知所止,则所知亦止。苟所知未止,亦未为知止也。故知止其所不知,斯致矣。予观《大学》如此详悉开示,无非以德未易明,止未易知。故又赞之曰:“人能知止,则常寂而常定也,至静而无欲也,安安而不迁也,百虑而一致也。”今之谈者切己自反,果能常寂而常定乎?至静而无欲乎?安固而不摇乎?百虑而致之一乎?是未可知耳。奈之何遽以知止自许、明德自任,而欲上同于大人亲民之学也。然则颜子终身以好学称,曾子终身以守约名,而竟不敢言及亲民事者,果皆非邪,果皆偏而不全之学邪?

世固有终其身觅良师友、亲近善知识而卒不得收宁止之功者,亦多有之,况未尝一日亲近善知识而遂以善知识自任可乎。

与焦弱侯

人犹水也,豪杰犹巨鱼也。欲求巨鱼,必须异水;欲求豪杰,必须异人。此的然之理也。今夫井,非不清洁也,味非不甘美也,日用饮食非不切切于人,若不可缺以旦夕也。然持任公之钓者,则未尝井焉之之矣。何也?以井不生鱼也。欲求三寸之鱼,亦了不可得矣。今夫海,未尝清洁也,未尝甘旨也。然非万斛之舟不可入,非生长于海者不可以履于海,盖能活人,亦能杀人,能富人,亦能贫人。其不可恃之以为安,倚之以为常也明矣。然而昆鸟鹏化焉,蛟龙藏焉,万宝之都,而吞舟之鱼所乐而游遨也。彼但一开口,而百丈风帆并流以入,曾无所于碍,则其腹中固已江、汉若矣。此其为物,岂豫且之所能制,网罟之所能牵邪。自生自死,自去自来,水族千亿,惟有惊怪长太息而已,而况人未之见乎。

予家泉海,海边人谓予言:“有大鱼入港,潮去不得去。呼集数十百人,持刀斧,直上鱼背,恣意砍割,连数十百石,是鱼犹恬然如故也。俄而潮至,复乘之而去矣。”然此犹其小者也。乘潮入港,港可容身,则兹鱼亦苦不大也。予有友莫姓者,住雷海之滨,同官滇中,亲为我言:“有大鱼如山,初视,犹以为云若雾也。中午雾尽收,果见一山在海中,连亘若太行,自东徙西,直至半月日乃休。”则是鱼也,其长又奚啻三千馀里者哉。

嗟乎,豪杰之士,亦若此焉尔矣。今若索豪士于乡人皆好之中,是犹钓鱼于井也,胡可得也?则其人可谓智者欤,何也?豪杰之士决非乡人之所好,而乡人之中亦决不生豪杰。古今贤圣皆豪杰为之,非豪杰而能为圣贤者,自古无之矣。今日夜汲汲,欲与天下之豪杰共为贤圣,而乃索豪杰于乡人,则非但失却豪杰,亦且失却贤圣之路矣。所谓北辕而南其辙,亦又安可得也?吾见其人决非豪杰,亦决非有为圣贤之真志者。何也?若是真豪杰,决无有不识豪杰之人,若是真志要为圣贤,决无有不知贤圣之路者。尚安有坐井钓鱼之理也。

答邓石阳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食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学者只宜于伦物上识真空,不当于伦物上辨伦物。故曰:“明于庶物,察于人伦。”于伦物上加明察,则可以达本而识真源。否则,只在伦物上计较忖度,终无自得之日矣。支离、易简之辨,正在于此。明察得真空,则为由仁义行;不明察,则为行仁义,入于支离而不自觉矣。可不慎乎。

昨者复书“真空”十六字,已说得无渗漏矣。今复为注解以请正,何如?所谓“空不用空”者,谓是太虚空之性,本非人之所能空也。若人能空之,则不得谓之太虚空矣,有何奇妙而欲学者专以见性为极则也邪。所谓“终不能空”者,谓若容得一毫人力,便是塞了一分真空,塞了一分真空,便是染了一点尘垢。此一点尘垢便是千劫系驴之橛,永不能出离矣。可不畏乎?世间荡平大路,千人共由,万人共履,我在此,兄亦在此,合邑上下俱在此。若自生分别,则反不如百姓日用矣。幸裁之。

弟老矣,作笔草草,甚非其意。兄倘有志易简之理,不愿虚生此一番,则弟虽吐肝胆之血以相究证,亦所甚愿;如依旧横此见解,不复以生死为念,千万勿劳赐教也。

又答石阳太守

兄所教者,正朱夫子之学,非虞廷精一之学也。精则一,一则不二,不二则平,一则精,精则不疏,不疏则实。如渠老所见甚的确,非虚也,正真实地位也。所造甚平易,非高也,正平等境界也。盖亲得赵老之传者。虽其东西南北,终身驰逐于外,不免遗弃之病,亦其迹耳。独不有所以迹者乎?迹则人人殊,有如面然。面则千万其人,亦千万其面矣。人果有千万者乎?渠惟知其人之无千万也,是以谓之知本也,是以谓之一也。又知其面之不容不千万,而一听其自千自万也,是以谓之至一也,是以谓之大同也。

如其迹,则渠老之不同于大老,亦犹大老之不同于心老,心老之不同于阳明老也。若其人,则安有数老之别哉?知数老之不容分别,此数老之学所以能继千圣之绝,而同归于“一以贯之”之旨也。若概其面之不同而遂疑其人之有异,因疑其人之有异而遂疑其学之不同,则过矣。渠正充然满腹也,而我以画饼不充疑之;渠正安稳在彼岸也,而我以虚浮无归宿病之。是急人之急,而不自急其急。故弟亦愿兄之加三思也。

使兄之学真以朱子者为是,而以精一之传为非是,则弟更何说乎?若犹有疑于朱子,而尚未究于精一之宗,则兄于此当有不容以已者在。今据我二人论之,兄精切于人伦物理之间,一步不肯放过,我则从容于礼法之外,务以老而自佚。其不同者如此。兄试静听而细观之,我二人同乎,不同乎?一乎,不一乎?若以不同看我,以不一看我,误矣。

但得一,万事毕,更无有许多物事及虚实高下等见解也。到此,则诚意为真诚意,致知为真致知,格物为真格物。说诚意亦可,说致知亦可,说格物亦可,何如?何如?

我二人老矣。彼此同心,务共证盟千万古事业,勿徒为泛泛会聚也。

答李见罗先生

昔在京师时,多承诸公接引,而承先生接引尤勤。发蒙启蔽,时或未省,而退实沉思。既久,稍通解耳。师友深恩,永矢不忘,非敢佞也。年来衰老非故矣,每念才弱质单,独力难就,恐遂为门下鄙弃,故往往极意参寻,多方选胜,冀或有以赞我者,而讵意学者之病,又尽与某相类耶。但知为人,不知为己,惟务好名,不肯务实。夫某既如此矣,又复与此人处,是相随而入于陷穴井也。

“无名,天地之始”,谁其能念之?以故闭户却扫,怡然独坐。或时饱后,散步凉天,箕踞行游,出从二三年少,听彼俚歌,聆此笑语,谑弄片时,亦足供醒脾之用,可以省却枳木丸子矣。及其饱闷已过,情景适可,则仍旧如前,锁门独坐而读我书也。其踪迹如此,岂诚避人哉?若乐于避人,则山林而已矣,不城郭而居也,故土而可矣,不以他乡游也。公其以我为诚然否?然则此道也,非果有夕死之大惧,朝闻之真志,聪明盖世,刚健笃生,卓然不为千圣所摇夺者,未可遽以与共学此也。盖必其人至聪至明、至刚至健,而又逼之以夕死,急之以朝闻,乃能退就实地,不惊不震,安稳而踞坐之耳。区区世名,且视为浼己也,肯耽之乎!

向时尚有贱累,今皆发回原籍,独身在耳。太和之游,未便卜期。年老力艰,非大得所不敢出门户。且山水以人为重,未有人而千里寻山水者也。闲适之馀,著述颇有,尝自谓当藏名山,以俟后世子云。今者有公,则不啻玄晏先生也。计即呈览,未便以覆酒瓮,其如无力缮写何?

飘然一身,独往何难。从此东西南北,信无不可,但不肯入公府耳。此一点名心,终难脱却,然亦不须脱却也。世间人以此谓为学者不少矣。由此观之,求一真好名者,举世亦无,则某之闭户又宜矣。

答焦漪园

承谕,《李氏藏书》谨抄录一通,专人呈览。年来有书三种,惟此一种系千百年是非,人更八百,简帙亦繁,计不止二千叶矣。更有一种,专与朋辈往来谈佛乘者,名曰《李氏焚书》。大抵多因缘语、忿激语,不比寻常套语。恐览者或生怪憾,故名曰《焚书》,言其当焚而弃之也。见在者百有馀纸,陆续则不可知,今姑未暇录上。又一种则因学士等不明题中大旨,乘便写数句贻之,积久成帙,名曰《李氏说书》,中间亦甚可观。如得数年未死,将《语》、《孟》逐节发明,亦快人也。惟《藏书》宜闭秘之,而喜其论著稍可,亦欲与知音者一谈,是以呈去也。其中人数既多,不尽妥当,则《晋书》、《唐书》、《宋史》之罪,非予责也。

窃以魏、晋诸人,标致殊甚,一经秽笔,反不标致。真英雄子,画作疲软汉矣,真风流名世者,画作俗士,真啖名不济事客,画作褒衣大冠,以堂堂巍巍自负。岂不真可笑?因知范晔尚为人杰,《后汉》尚有可观。今不敢谓此书诸传皆已妥当,但以其是非堪为前人出气而已,断断然不宜使俗士见之。望兄细阅一过,如以为无害,则题数句于前,发出编次本意可矣,不愿他人作半句文字于其间也。何也?今世想未有知卓吾子者也。然此亦惟兄斟酌行之。弟既处远,势难遥度,但不至取怒于人,又不至污辱此书,即为爱我。中间差讠为甚多,须细细一番乃可。若论著则不可改易,此吾精神心术所系,法家传爰之书,未易言也。

本欲与上人偕往,面承指数,闻白下荒甚,恐途次有儆,稍待麦熟,或可买舟来矣。生平慕西湖佳胜,便于舟航,且去白下密迩。又今世俗子与一切假道学,共以异端目我,我谓不如遂为异端,免彼等以虚名加我,何如?夫我既已出家矣,特馀此种种耳,又何惜此种种而不以成此名邪?或一会兄而往,或不及会,皆不可知,第早晚有人往白下报曰,“西湖上有一白须、老而无发者”,必我也夫,必我也夫。从此未涅般木之日,皆以阅藏为事,不复以儒书为意也。

同类推荐
  • 春秋左传选译

    春秋左传选译

    本书是中国古代儒家最为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它翔实地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及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
  • 诗经(中华国学经典)

    诗经(中华国学经典)

    《诗经》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的写作手法,开创了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历代诗人的诗歌创作不同程序地受到《诗经》的影响。《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雅、颂三大部分。
  • 品周易(品经典谈人生智慧)

    品周易(品经典谈人生智慧)

    《周易》一书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所构成,从总体上看它是一部指导人们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典籍。其中,《易经》是我国古代先哲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及其结果进行高度总结概括后而形成的,它集中反映了宇宙万事万物的现象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易传》则是对《易经》进行解说,用来阐发义理的哲学典籍。
  •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古文观止下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古文观止下

    《古文观止》是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二人编选评注的,最初刊行于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是一部优秀的古文读物。“观止”,取叹为观止之意。《古文观止》的选文,上起周代下讫明末,共二百二十二篇。所选文章注意题材和文体风格的多样性,不仅有史传、论说文,还有见闻札记、山水游记、杂文小品和其他应用文,大体上反映出我国古代文章绚丽多姿的面貌。除此之外,还编选了少量历代传诵的著名的骈文和韵文。文章在编排上,以时代为序,眉目清楚,做到了蒙童读来不高,学人读来不低,很像家喻户晓的《唐诗三百首》,故与《唐诗三百首》一道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学通俗读物的双璧。
  • 合浦珠

    合浦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重生豪门女学霸

    重生豪门女学霸

    重活一回的苏韵玩心眼、拼智商,极品亲戚碾成沫,贱男贱女碎成渣!赌石、开铺、炒地皮,一路高歌猛进,成就商业传奇。他是神秘腹黑,暗地里竟然是那军界那叱咤风云的国际特战指挥官,一起古董走私案让他们两个越走越近,一路并肩而过。
  • 飞雪陨都

    飞雪陨都

    自由、幸福、安乐是不是永远找不到?杀戮、掠夺、战争是不是永远停不了?不,我要找一个答案。我不相信,我做不到!
  • 爱在角落

    爱在角落

    他让我帮他介绍女朋友,我爽快地答应了,可在我放下电话的一刹那,泪水模糊了双眼……
  • 佛说七知经

    佛说七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极品房东

    我的极品房东

    江小白无意中得到一款神秘的软件,从此,平凡的他人品爆发,神马极品房东、富家小姐,淑女玉女,美妇熟妇,哪怕是小萝莉,都想方设法的缠着他,想从他身上得到某种好处。
  • 梦寻三生缘

    梦寻三生缘

    一个残冷狠绝杀气重,实则纯洁别扭天然呆的吸血鬼少女;一个坏藏着许多往事的傲娇萌系统;穿越中的穿越往事慢慢揭开倾尽我的前世、轮回,只愿今生与你擦肩再续三生缘?珍惜眼前人?结局真的只能是永恒的沉睡,无尽的轮回...(好吧,原谅偶实在是不会写简介。简介无用,咱是奔内容来的是吧!)
  • tfbots之等待

    tfbots之等待

    三只和三个女生的爱情故事。讲述的是:见面后似爱有似不爱的开始,时隔多年后的重逢,又会发生什么?来看看吧!
  • 老天让我搞定的那些事儿

    老天让我搞定的那些事儿

    上班族的他,被老天选中,派去做一些特殊的任务因此他也从老天爷那里获得了那些不被常人理解的异能。不同的年代,不同的任务,咱们且看闻人渊是如何化解的。
  • 我的老板是狐狸

    我的老板是狐狸

    林一诺是个平凡而有灵气的女孩,大学时,善良的她遭遇初恋情人尤刚和闺蜜于玲玲的双重背叛。毕业后林一诺步入社会,在一家知名百货公司工作,和情敌于玲玲成为同事,经过几年的打拼,林一诺成为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而于玲玲八面玲珑,善于表现,很快就从公司底层爬到高管的位置,成为她的直接上司。小人得志的于玲玲处处刁难排挤林一诺。直到新老板慕容亦秋的到来,改变了林一诺的世界,千世奇缘让她与慕容重逢,她终于找到了堪称完美的爱情。于玲玲妒火中烧,想尽办法阻挠他们的恋情,屡屡陷害。一个偶然的机会,于玲玲得知了慕容的真实身份,随着慕容亦秋的身份被揭穿,林一诺的世界将再次崩塌。她该如何面对这一切,给自己一个完美的结局?
  • 火焰日记

    火焰日记

    易天无意中吃下一颗恶魔商人贩卖的恶魔果实,第二天醒来后,他发现自己拥有了掌控火焰的能力。QQ群号(65649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