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8900000036

第36章 四言长篇 (2)

古道通三晋

黄河远缀白云间,我欲上天天不难。三晋谁去通古道,人今唯见太行山。

中州第一程

程程物色使人羞,同上中原第一楼。太行虽有摧车路,千载人人到上头。

咏史

荆卿原不识燕丹,癨为田光一死难。慷慨悲歌唯声筑,萧萧易水至今寒。

其二

夷门画策却秦兵,公子夺符出魏城。上客功成心遂死,千秋万岁有侯嬴。

其三

晋鄙合符果自疑,挥锤运臂有屠儿。情知不是信陵客,刎颈迎风一送之。

却寄

一回飞锡下江南,咫尺无由接笑谈。却羡婆须蜜氏女,发心犹愿见瞿昙。

其二

持钵来归不坐禅,遥闻高论却潸然。如今男子知多少,尽道官高即是仙。

其三

盈盈细抹随风雪,点点红妆带雨梅。莫道门前车马富,子规今已唤春回。

其四

声声唤出自家身,生死如山不动尘。欲见观音今汝是,莲花原属似花人。

喜杨凤里到摄山

十年相守似兄弟,一别三年如隔世。今日还从江上来,孤云野鹤在山寺。

其二

忆别龙湖才几时,天涯霜雪净须眉。君今复自龙湖至,鬓里有丝君自知。

山中得弱侯下第书

秣陵人去帝京游,可是隋珠复暗投。昨夜山前雷雨作,传君一字到黄州。

同周子观洞龙梅

一枝斜倚古垣东,白首逢君出洞龙。莫怪花神争笑语,周郎昨夜此山中。

湖上红白梅盛开戏题

始知春意属闲身,红白相将入望频。才到开时君又去,看花不是种花人。

赠周山人

谩道男儿四海身,百钱卖卜不愁贫。即今欲上黄梅路,谁把十金抛与人?

牡丹时

牡丹才记欲开时,芍药于今久离披。可是山中无人到,花开花谢总不知。

其二

忆昔长安看花时,牡丹独有醉西施。省中一树花无数,共计二百单八枝。

五言八句

初到石湖

皎皎空中石,结茅俯青溪。鱼游新月下,人在小桥西。入室呼尊酒,逢春信马蹄。因依如可就,筇竹正堪携。

春宵燕集得空字

高馆张灯夜,清尊兴不空。故交来昨日,千里动春风。竹影寒塘下,歌声细雨中。可怜新岁月,偏向旧衰翁。

中秋刘近城携酒湖上

举网澄潭下,凭阑看得鱼。谁将从事酒,一问子云庐?水白沙鸥净,天空水叶疏。中秋今夜月,尔我独踌躇。

秋前约近城凤里到周子竹园

竹径来三友,清幽半在君。抛书为对客,把酒好论文。青苔过雨后,独鹤向人群。携手欲同去,相看日未曛。

其二

暑在人还倦,竹深风自凉。茶来频我酌,酒到与君尝。徙倚窥驯鹿,闻呼过短墙。沉吟秋日近,容易得相将。

环阳楼晚眺得棋字

不是环阳客,何来席上棋。推窗云亦去,俯槛月犹迟。水底鱼龙醒,花间鸟鹊饥。眼看春又半,虽老亦忘疲。

重过曾家

冰肌仍带雪,霜鬓更逢梅。花是去年白,人知何日回。一杯临老客,三度隔墙开。无计就君住,明朝还复来。

送郑子玄兼寄弱侯

我乃无归处,君胡为远游?穷途须痛哭,得意勿淹留!旅鬓迎霜日,诗囊带雨秋。蓟门虽落莫,应念有焦侯。

丘长孺生日

似君初度日,不敢少年看。百岁人间易,逢君世上难。三杯生瑞气,一雨送春寒。对客犹辞醉,尊前有老聃。

谒关圣祠

交契得如君,香烟可断云。既归第一义,宁复昔三分。金石有时敝,关张孰不闻!我心无所似,只是敬将军。

观铸关圣提刀跃马像

英雄再出世,烈烈有晖光。火焰明初日,金精照十方。居然围白马,犹欲斩颜良。岂料人千载,又得见关王。

秋怀

白尽余生发,单存不老心。栖栖非学楚,切切为交深。远梦悲风送,秋怀落木吟。古来聪听者,或别有知音。

闲步

灌园看老圃,秋色似江南。畦沁蔬堪摘,霜黄柿未甘。尔非陈仲子,我岂老瞿昙!聊共班荆坐,凭君说两三。

立春喜常融二僧至

客久岁云暮,吾衰道自尊。时辰催短速,晷刻变寒温。人贱时争席,神伤早闭门。新春看尔到,应念我犹存。

其二

正尔逢春日,到来两足尊。偷生长作客,僧腊始开门。淡淡梅初放,如如雪可吞。千三四百里,又是一乾坤。

乾楼晚眺

呼朋万里外,拍手层霄间。塞晚浮烟重,天空岁月闲。断云迷古戍,落日照西山。幸有声歌在,更残且未还。

其二

凭高一洒衣,望远此何时?正是中元节,兼听游女悲。杯干旋可酌,曲罢更题诗。愿将北流水,弹与钟子期。

其三

中丞绥定后,携我共登临。所喜闻谣俗,非干怀壮心。山云低薄暮,楼日压重阴。欲归犹未可,此地有知音。

赠利西泰

逍遥下北溟,迤丽向南征。刹利标名姓,仙山纪水程。回头十万里,举目九重城。观国之光未?中天日正明。

六月访袁中夫摄山

怀人千佛岭,避暑碧霞颠。试问山中乐,何如品外泉。阴阴藤挂树,隐隐日为年。坐觉凉风至,披襟共洒然。

薜萝园宴集赠鸥江词伯

为有玉田饭,任从金粟过。名园花树早,小径牛羊多。煮茗通玄理,焚香去染疴。宗侯非旷荡,若意在烟萝。

望东平有感

我来齐境上,吊古问东平。雨细河鱼出,云收山鸟鸣。夭桃夹岸去,弱柳送春行。最乐谁堪比?唯君悟此生。

过聊城

谁道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渤海新开府,中原尽点兵。倭夷两步卒,廊庙几公卿。不见鲁连子,射书救聊城?

过武城

弦歌古渡口,经过欲停舟。世变人何往,神伤意不留。文章夸海岱,礼乐在《春秋》。堪笑延陵札,同时失子游。

其二

先师无戏论,一笑定千秋。白雪难同调,青云谁见收。春风吹细草,明月照行舟。鲁国多男子,几人居上头?

七言八句

自武昌渡江宿大别

疏钟夜半落云房,今夕何由见武昌?流水有情怜我老,秋风无恙断人肠。千年芳草题鹦鹉,万里长江入汉阳。大别原非分别者,登临不用更悲伤。

晓行逢征东将士却寄梅中丞

烽火城西百将屯,寒烟晓爨万家村。雄边子弟夸缰鞯,绝塞将军蚤闭门。傍海何年知浪静,登坛空自拜君恩。云中今有真颇牧,安得移来觐至尊。

晚过居庸

重门天险设居庸,百二山河势转雄。关吏不闻占紫气,行人或共说非熊。湾环出水马蹄涩,回复穿云月露融。燕市即今休感慨,汉家封事已从容。

九日至极乐寺闻袁中郎且至因喜而赋

世道由来未可孤,百年端的是吾徒。时逢重九花应醉,人至论心病亦苏。老桧深枝喧暮鹊,西风落日下庭梧。黄金台上思千里,为报中郎速进途。

元日极乐寺大雨雪

万国衣冠共一新,婆娑独占上方春。谁知向阙山呼日,正是飞花极乐辰。寂寂僧归云际寺,溶溶月照陇头人。年来鬓发随刀落,欲脱尘劳却惹尘。

雨中塔寺和袁小修韵

无端滞落此江濒,雨湿征衫逢故人。但道三元犹浪迹,谁知深院有孤身。才倾八十难留客,酒赋千钟不厌贫。自是仙郎佳况在,何况老子倍精神。

读羊叔子劝伐吴表

三马同槽买邺都,转身卖与小羌胡。山涛不是私忧者,羊祜宁知非算无。天堑长江权入晋,地分左衤任终属吴。当时王谢成何事?只好清谈对酒垆。

读刘禹锡金陵怀古

王?楼船下益州,金陵怀古独称刘。千寻铁锁沉江底,百万龙骧上石头。赋就群公皆阁笔,功成二子莫为仇。钟山王气千年在,不见长江日夜浮。

琉璃寺

琉璃道上日初西,马绕秋风万木低。僧舍不关从客去,田家有酒为谁携?篱边小雨催黄菊,山岫明星报晓鸡。自有深公为伴侣,何妨一笑过前溪。

赴京留别云松上人

支公遁迹此山居,深院巢云愧不如。自借松风一高枕,始知僧舍是吾庐。风吹竹柏袈裟破,月满池塘钟磬虚。独有宿缘酬未毕,临歧策马复踌躇。

望鲁台礼谒二程词二程俱产于此

日暮西风江上台,森森古木使人哀。楚云一夜真堪赋,鲁国何年入望来?千载推贤唯伯仲,百年想像见婴孩。袺然欲下门庭雪,知是先生爱不才。

增补一

答李如真

弟学佛人也,异端者流,圣门之所深辟。弟是以于孔氏之徒不敢轻易请教者,非一日矣。非恐其辟己也,谓其志不在于性命,恐其术业不同,未必能开我之眼,愈我之疾。我年衰老,又未敢泛泛然为无益之请,以虚度此有限时光,非敢忘旧日亲故之恩,如兄所云“亲者无失其为亲,故者无失其为故”之云也。念弟非薄人也,自己学问未曾明白,虽承朋友接引之恩,切欲报之而其道无由,非能报之而不为之报也。

承兄远教,感切难言。第弟禅学也,路径不同,可如之何!且如“亲民”之旨,“无恶”之旨,种种“不厌”“不倦”之旨,非不亲切可听,的的可行。但念弟至今德尚未明,安能作亲民事乎?学尚未知所止,安敢自谓我不厌乎?既未能不厌,又安能为不倦事乎?切恐知学则自能不厌,如饥者之食必不厌饱,寒者之衣必不厌多。今于生死性命尚未如饥寒之甚,虽欲不厌,又可能耶?若不知学,而但取“不厌”者以为题目功夫,则恐学未几而厌自随之矣。欲能如颜子之好学,得与?欲如夫子之忘食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又可得与?况望其能不倦也乎哉。此盖或侗老足以当之,若弟则不敢以此自足而必欲人人同宗此学脉也。

何也?未能知学之故也,未能自明己德故也,未能成己、立己、尽己之性故也。惟德有未明,故凡能明我者则亲之,其不如己者,不敢亲也,便佞者、善柔者皆我之损,不敢亲也。既不敢亲,则恶我者从生焉,我恶之者亦从生焉,亦自然之理耳。譬如父之于子然,子之贤不肖虽各不同,然为父者未尝不亲之也,未尝有恶之之心也。何也?父既有子,则田宅财帛欲将有托,功名事业欲将有寄,种种自大父来者,今皆于子乎授之,安能不以子为念也。今者自身朝餐未知何给,暮宿未知何处,寒衣未审谁授,日夕窃窃焉唯恐失所尚,无心于得子,又安知有子而欲付托此等事乎?正弟之谓也。此弟于侗老之言不敢遽聆者以此也。弟非薄于故旧之人也,虽欲厚之而其道固无从也。吁,安得大事遂明,轮回永断,从此一听长者之教,一意亲民而宗“不厌”“不倦”学脉乎。

且兄癨欲为仁,不务识仁,又似于孔门明德致知之教远矣;今又专向文学之场,精研音释等事,似又以为仁为第二义矣。杂学如此,故弟犹不知所请教也,非薄之谓也,念兄未必能开弟之眼,愈弟之疾也。大抵兄高明过于前人,德行欲列于颜、闵,文学欲高于游、夏,政事不数于求、由,此亦惟兄之多能能自兼之,弟惟此一事犹惶惶然恐终身不得到手也。人之贤不肖悬绝且千万余里,真不可概论有如是哉。弟今惟自愧尔矣。

(《李温陵集》卷一)

答何克斋尚书

某生于闽,长于海,丐食于卫,就学于燕,访友于白下,质正于四方。自是两都人物之渊,东南才富之产,阳明先生之徒若孙及临济的派、丹阳正脉,但有一言之几乎道者,皆某所参礼也,不扣尽底蕴固不止矣。五十而至滇,非谋道矣,直糊口万里之外耳。三年而出滇,复寓楚,今又移寓于楚之麻城矣。人今以某为麻城人,虽某亦自以为麻城人也。公百福具备,俗之人皆能颂公,某若加一辞,赘矣。故惟道其平生取友者如此。

(《李温陵集》卷一)

与焦从吾

此间自楚倥去后,寥寥太甚。因思向日亲近善知识时,全不觉知身在何方。相看度日,真不知老之将至。盖真切友朋,死生在念,万分精进,亦自不知故耳。自今实难度日矣。

去年十月曾一到亭州,以无处馆宿,不数日即回。今春三月复至此中,拟邀无念、曾承庵泛舟白下,与兄相从。夫兄以盖世聪明,而一生全力尽向诗文草圣场中,又不幸而得力,故于死生念头不过一分两分,微而又微也如此。且当处穷之日,未必能为地主,是以未敢决来。然念兄实不容不与弟会者。兄虽强壮,然亦几于知命矣。此时不在念,他年功名到手,事势益忙,精力渐衰,求文字者造门日益众,恐益不暇为此矣。功名富贵等,平生尽能道是身外物,到此反为主而性命反为宾,奈之何!我与兄相处,惟此一事,故不觉如此。

(《李温陵集》卷二)

又与从吾

无念来归,得尊教,今三阅月矣,绝无音使,岂科场事忙不暇作字乎?抑湖中无鸿雁,江中少鲤鱼也?都院信使不断,亦可附之,难曰不便也。此中如坐井,舍无念无可谈者,虽时时对古人,终有眼昏气倦时。想白下一字如万金,兄何故靳不与耶?

念弟实当会兄。古人言语多有来历,或可通于古未必可通于今者,时时对书,则时时想兄,愿得侍兄之侧也,此弟之不可少兄者一也。学问一事,至今未了,此弟之不可少兄者二也。老虽无用,而时时疑著三圣人经纶大用,判若黑白,不啻千里万里。但均为至圣,未可轻议之,此又弟之不可少兄者三也。若夫目击在道,晤言消忧,则半刻离兄不得,此弟之所以日望兄往来佳信也。闻霍丘有高中门生,便一往贺,顺道至此,慰我渴怀,然后赴京,不亦可欤?万勿以多事自托也!

《福建录》《孝第策》冠绝,当与阳明《山东试录》并传。“朱紫阳断案”至引伯玉四十九、孔子七十从心,真大手段,大见识,弟向云“善作者纯贬而褒意自寓,纯褒而贬意自存”是也。兄于大文章殊佳,如碑记等作绝可。苏长公片言只字与金玉同声,虽千古未见其比,则以其胸中绝无俗气,下笔不作寻常语,不

同类推荐
  • 老子

    老子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的远古语录体。在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初则直呼《老子》。自汉景帝起此书被尊为《道德经》,至唐代唐太宗自认是老子李耳之后,曾令人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唐高宗尊称《道德经》为《上经》,唐玄宗时更尊称此经为《道德真经》。
  • 脉经

    脉经

    脉学是中国医学的卓越成就之一。魏晋以前,脉学史料已经相当丰富。《脉经》编纂了从《黄帝内经》以来,直到华佗,有关脉学的经典理论和重要方法,各按类别递相依次排列,对中国公元3世纪以前脉学进行总结,并作了发挥。
  •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数千年来,儒学经籍浩繁,汗牛充栋,人们要想一窥堂奥,殊属不易。除鸿儒学者外,一般人对儒学的汲取主要是以儒学经籍的名篇名句,尤以四书五经为首。儒学的经典名句,具有能传之千古,播之四海的功能,让世世代代的人们受其熏陶教育,从而使整个儒学的传承,像浩浩长江,永不衰竭,且历久常新。
  • 世说新语译注

    世说新语译注

    《世说新语》是中国传统的志人小说的名著,主要记述了汉末魏晋人物的言谈风尚和遗闻轶事。全书共36篇1130则,所记人物故事,上起于秦末,下至南朝宋,但绝大部分篇幅记的是东汉末至刘宋初近三丰百年间的人和事。它涉及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学、思想等许多方面,因而也是研究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和《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对《世说新语》作了典范的论述。作者以鲁迅的论述为指导思想,对《世说新语》作了全面详尽的阐释和译注,以方便读者阅读。
  • 司马法

    司马法

    本书主要内容为:仁本第一、天子之义第二、定爵第三、严位第四、用众第五。
热门推荐
  • 修道诳尊

    修道诳尊

    修仙一途,逆苍天之意,夺天地造化,改自身之命。修者无情,为利益可屠亲弑友,为利益可灭杀万千,为利益可认奶为娘……李四说,既然我的命注定要修道,那我就荡平世间所有的恶,屠掉所有的邪,还这天地一个朗朗乾坤!!!新书《修道诳尊》发布,求各位亲们关注一下啦……
  • 遥远的家之传奇世界

    遥远的家之传奇世界

    传奇大陆上百族林立,人族偏安一隅,自千年前分裂成四国更是困苦不堪……曾经辉煌的道儒释三大派各自遭劫,佛门消失,儒家隐退,道门避世……妖魔横行,兽族肆虐,值此乱世,道门执行七星转世计划,能否挽救人族命运……千年前人族为何分裂?道儒释没落的缘由?神秘的天外来客?黑衣帮迷雾重重,魔族是否卷土重来?一切的一切尽在传奇世界!
  • 重生之蔷薇缭园

    重生之蔷薇缭园

    不小心被人陷害跳楼了,可是,可是,镜子前的那个人是谁啊!!!明明已经死了啊╭(°A°`)╮,仔细一看,这人真美,还是个富二代,唉,富二代也有烦恼呀,被逼婚怎么办?
  • 懒仙传

    懒仙传

    天是那么蓝,风是那么凉爽,阳光是那么火热,对于暂时不用上班的林语儿来说,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因为又到了让许多上班族羡慕嫉妒恨的暑假期。林语儿虽然是一位老师,但她那盼望假期的心是不会输给任何一个贪玩的学生的,不过碍于为人师表,平常掩饰得不错,至少她的学生就不知道她是如何的盼望放假的。在假期的第四天,为什么说是第四天呢?因为林语儿在家里放纵的任自己美美的睡了三天,睡了个天昏地暗,不知今夕何夕,喂饱了瞌睡虫之后,就立即收拾好简单的行李,开始一个人的旅行。
  • 一个女生的虚影

    一个女生的虚影

    (我不会写简介,只会写内容O(∩_∩)O哈!……)一个女生从虚实——在变到真实——再变回虚实的故事。你们想要什么结局?
  • 神秘傅少:强扑99次

    神秘傅少:强扑99次

    (书友群167231898)遇见傅城睨之前,苏沫从来都不敢想象,世间竟然会有这样的男人,霸道,神秘,行事诡异,难以取悦。“说,你把我儿子藏哪去了?!”面对男人义正言辞的指责,苏沫表示整个人完全懵逼。“不说是吧?行!那就再生一个!”苏沫所有的解释,男人都是不听不听我不听,强啪没商量。在豪华的庄园里,她俨然成了他的生子工具,日夜不得停歇。一场晚会,苏沫作为傅城睨的替补女伴盛装出席,却意外得到弦城世家慕承斐的喜爱收为义女,一跃成为弦城名媛。然而,当她挺着六月的孕肚,各路记者却纷纷找上门来:“请问孩子爹是姓傅,还是慕???”
  • 百晓——江南传统文化的N个由来

    百晓——江南传统文化的N个由来

    百晓,在吴语中可以理解为见多识广、百事通晓。江南传统文化中,有无数令人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东西,自幼浸淫其间,仿佛从来不需要思索。比如吃饭为什么用筷子而不用手?吴和鱼是什么关系?园林里是否要种庄稼?最初抽“淡巴菰”的人是谁?昆曲怎么催生了三弦?孟郊为什么要写《游子吟》?比甲骨文还要早一千年的文字是什么?……许多问题若想追根究底,就让人挠头皮了,往往讲不出子丑寅卯。然而一旦有所发现,却有无穷的快乐。
  • 末世重生:独宠丧尸王

    末世重生:独宠丧尸王

    突如其来的末日浩劫,暗藏的诸多秘密组织由一本书而引起的事故,暗藏杀机起因是何?结果又是何?请尽情期待(本书纯属虚构)
  • 庶女谋天

    庶女谋天

    以谋为介的情,向来都是不堪一击。她是妾室所生的庶女,6岁遭继母毒害,阴差阳错成为落雪宫宫主。他是千黎国前太子,遭父王跟奸妃所害,被沦落在紫扬山庄避难。两个八杆子都打不着的人,却因一起血案绞在一起。“助我一臂之力?”“做什么?”“谋天。”从此,一场惊天的阴谋就此展开。她却不知,她不过是落入他手中的棋子一枚。“我若机关算尽,为何算不出我满宫的人被你利用而死?”刚被灭了宫门,后就被他的爱将追杀。一剑穿心——她的人,她的命,终究是舍在了他手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魔氏

    神魔氏

    生来不懂七情六欲,生来无父无母,生来没有任何能力。这样的一无是处的她,却让神界死死相逼,到底是她不该活在世上,还是她本就是阻止阴谋得逞的绊脚石?她既然活着,就应该寻找她生存的意义,而不是,守着苍云白狗,沉沦在无望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