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到得滁州城下,同样也是感慨万分,他时刻都想赶紧拿下南唐,然后飞奔到宋莲面前,告诉他自己喜欢她,问她愿不愿意离开李璟与他去天涯海角。虽然赵匡胤也不确定这一切是不是自己的幻想,但是他真的很想试一试。
就在这时,士兵拿来了贴满滁州城街头巷尾的有关慧贵妃病逝的讣告。
这对赵匡胤来说无疑是个晴天霹雳,原本雄心勃勃,准备三天拿下滁州城的雄心壮志忽然之间烟消云散了。
这一切赵普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主将一动摇,没了信心,这场战役必会出大问题。
果然,滁州的守城副将郭勇前来投诚,言说因为一直景仰赵匡胤,而尹廷勋又排挤自己,所以愿意投降于后周。由于第一次南征,已有很多南唐将领投降了,所以众人也没有怀疑,赵匡胤则更不用说了,他现在几乎已经没有了打仗的心思,他开始不知道自己人生的方向了。
投诚的副将郭勇向赵匡胤献上计谋,称他可以在半夜偷开城门,然后让赵匡胤带兵进城,里应外合,杀尹刺史一个措手不及。赵匡胤本就心烦意乱,想着如此倒可以轻而易举地攻下滁州,结束战争,是个不错的主意,于是立马就同意了,让郭勇赶紧回去准备,务必在今夜三更时分,将城门打开,一举拿下滁州。
赵普知道后,有些担忧,一方面,他知道宋莲的死对赵匡胤打击很大,在两军对峙的关键时刻,任何一方有丝毫的疏忽,都会兵败垂成,而赵匡胤目前的状态根本不适合立即作出任何的决策判断。另一方面,对郭勇的投诚他也有些怀疑,虽然投降的南唐将士不少,但都是不到万不得已才会投降,后周这才刚到滁州,两军还未交战,郭勇就投降了,事情实在有些蹊跷,难保不是一个诈降,设计的请君入瓮的圈套。
于是赵普决定阻止赵匡胤今夜的仓促行动,待观察几日再做决定。但是此时的赵匡胤哪还有心思听赵普的劝说,他只想赶紧结束这该死的战争,然后好好地静一静,悼念那还没有开始便已经逝去的爱情。
赵匡胤最终还是决定当晚的行动不变,让赵普为他断后,万一有何不测,还可以随机应变。
滁州城内寂静无声,但却是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随着三更的打更声响起,城门被吱吱地打开了,郭勇发出一声信号,赵匡胤便带着大队人马杀了进来。
可是先头部队刚刚进到城内,原本漆黑一片的滁州城突然火光冲天,雷声四起,城楼上、城池内出现大量的南唐士兵,将赵匡胤他们团团围住,赵匡胤知道自己中计了。
正准备撤退之时,城楼上突然扔下大量巨石,直接将赵匡胤的军队截成两半,赵匡胤大喊道:“后面的赶紧撤,前面的跟我突围出去。”于是赵普迅速带领后面部队撤退。
滁州城门再次被关上,城内只剩下赵匡胤和为数不多的先头骑兵部队,以及将他们团团围住的数以千计的南唐士兵。
只听尹廷勋在城楼上喊道,“今天谁若将赵匡胤活捉,赏银千两!”将士们一听,立即群情激奋,直冲赵匡胤的军队而去。
赵匡胤大喊一声:“将士们,跟我冲杀出去。”不料,后周士兵正准备策马奔逃,众马突然大吼倒地,将士们瞬间从马上纷纷落下,原来地面上早就放置了大量扎马蹄的钉子。
赵匡胤这才意识到尹廷勋精心策划了大量对付他的计谋,恐怕这次他是在劫难逃了。
果然,虽然赵匡胤的手下都是精兵强将,训练有素,但由于陈阳教授给南唐士兵的拳术套路甚是古怪精妙,突然使将出来,后周士兵几乎无力招架,很快就全军覆没了,只剩下赵匡胤。
赵匡胤的盘龙棍法,果然是天下无敌,即便围攻的人再多也是始终无法对他造成威胁,大家只能将他团团围住,都不敢近身上前,因为上前挑战赵匡胤只能是自寻死路。
这时,只听尹廷勋在城楼上大喊道,“下。”
突然一个巨型的铁网从高空坠下,直接往赵匡胤上方冲下,由于出战前赵匡胤完全不在状态,准备极不充分,随身只携带了盘龙棍,根本未带任何刀剑,盘龙棍击打攻击力极强,但是却没有锋利的刀刃,所以根本无法削铁劈石,当铁网下坠时赵匡胤完全无法招架,周围都是南唐军,无处可逃,只能束手就擒了。
就这样,在宋莲的精心策划下,尹廷勋带领他的南唐士兵打赢了这漂亮的一仗,完胜了赵匡胤,让赵匡胤经历了从未有过的耻辱和失败。
宋莲在城楼上亲眼目睹了这一切,远远地望着赵匡胤,心里五味杂陈,记得上一次重逢,自己成了赵匡胤的俘虏,而这一次重逢,赵匡胤却成了自己的俘虏。
赵匡胤万万没想到,主导这一切的幕后策划者竟然是他深爱着的,以为已经死去的宋莲。
尹廷勋太兴奋了,在城楼上大喊道:“赵匡胤,枉你一世英雄,竟也有今天,哈哈,将士们,将赵匡胤给我关进大牢,明日午时我要在刑场将他斩首示众,悬尸城楼,祭那些死去的南唐将士,哈哈。。。”
宋莲在一旁听得惊呆了,自己只是想抓赵匡胤,作为筹码,逼柴荣撤军。没想到这尹廷勋目光竟如此短浅,一味就是屠杀报复,他难道不想想若是杀了赵匡胤,柴荣甚至会拿整个南唐百姓祭旗。
于是连忙劝阻道:“尹大人,杀不杀赵匡胤乃事关国家存亡的大事,当从长计议,唯今之计,应当先将赵匡胤好好关押起来,以防他逃脱。”
尹廷勋知道,这次能够大获全胜,完全是倚仗眼前这位看着年轻稚嫩却足智多谋,机智过人的林军师,于是道:“林军师所言甚是,那您觉得现下应该如何处置赵匡胤。”
“所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我们应该。。。”宋莲小声地在尹廷勋耳边嘀咕了几句,尹廷勋直点头,道:“还是军师想得周到,有远见。”
宋莲认为,抓赵匡胤不是目的,杀赵匡胤更不是目的,关键是要利用赵匡胤,逼迫柴荣退兵。她让尹廷勋即刻将滁州的战况奏报皇上,让李璟出面与柴荣谈判,以释放赵匡胤为条件逼柴荣撤军。赵匡胤是柴荣最重要的得力干将,最信任的臣子,柴荣必然会为了赵匡胤撤兵的,三征南唐同样要无疾而终。对尹廷勋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将赵匡胤看押好,在谈判过程中,务必不能让赵匡胤逃脱。而城外的赵普一定会想尽办法来营救赵匡胤,所以尹廷勋一方面要死守滁州,另一方面要看牢赵匡胤。
关押犯人的大牢太明显,容易成为众矢之的,所以应该悄悄地将赵匡胤关押在外人不会轻易想到的地方,也就是尹廷勋的府上。尹廷勋的府邸虽与当年宋莲和赵匡胤住的地方不在一处,但是都有密室,外人轻易不得而知,非常适合关押要犯。
于是尹廷勋为防走漏风声,偷偷地安排人将赵匡胤从大牢内秘密转移至自己府邸的密室内,而大牢外依然佯装地用重兵把手,掩人耳目。
城外的赵普焦急万分,没想到赵匡胤聪明一世,最后竟还是输在了儿女情长之上。他秘密派人去滁州城内打探情况,试图营救赵匡胤出来,但是他也知道这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因为滁州城内有一个不简单的才智超群的人物,这个人在关键时刻抓住了赵匡胤的致命弱点,这人是尹廷勋,还是另有他人呢?
寿州城内的柴荣接到消息后更是惊讶万分,他没想到赵匡胤作战经验如此丰富,且谨慎小心,这次怎会轻易中了敌军的奸计,当然他万万想不到的是赵匡胤为情所伤,所以才失了分寸和正常判断。很快,李璟的谈判协议书到了,以释放赵匡胤为条件,要求后周撤兵,限期三日。
柴荣的决定是,再等二日时间,如果赵匡胤仍未能逃出滁州城,他便撤军回开封,换回赵匡胤,再谋后事。
赵匡胤先是被抓进大牢,然后被下了蒙汗药,迷迷糊糊地不知道又被送到哪里关押了起来。因为宋莲的死,赵匡胤本已心灰意冷,现下又大失水准,轻易中了尹廷勋的计,害死了那么多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赵匡胤感到自己已经万念俱灰了。他想若真被尹廷勋斩首也未必是坏事,但是他心里明白,尹廷勋不会那么傻,一定会拿他作为筹码要挟柴荣撤军,若还能活着回开封,真不知该如何面对柴荣和后周百姓了。
想着想着,赵匡胤忽然觉得自己好像疏忽了一些事情,比如南唐士兵的武功路数如此奇特,与往日完全不同,似乎似曾相识,这是怎么回事?自己专用兵器是盘龙棍,又被铁网所俘,似乎谋划者对自己的弱点非常了解,这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