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父叫段缙民,段家在清朝末年从湖南迁到了四川。因为出了一个进士的缘故,在民国初年的段家凭借着祖上的一些余钱在十里八乡也算是有名的大地主,最辉煌的时候在成都城里买了首尾相连的20几处大宅院。
不过俗话说的好:“穷不过三,富不过三。”段家的钱财来的也快去的也快,再加上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到我祖父出生的时候,段家已经到了强弩之末。
年轻时的祖父也算是有点雄心壮志,希望在自己的手里重新把段家振作起来。可我祖父这个落魄的公子哥毕竟还是涉世未深,用全部身家运的一车货物在黔北被一土匪头子劫了道。家里的伙计死的死,逃的逃。
祖父虽侥幸捡回了一条性命,但从此却变得萎靡不振。先是沉迷赌博,后来又抽上了大烟,家里仅剩的一点余钱也被他败得精光。老婆和下人们见此情形也纷纷跑路,到最后,他落到了一个人,一张凉席,一片破瓦房的悲惨境地。
这时的他饥寒交迫,又急切的想要吸食可口的大烟,于是便开始干起了“偷儿贼(小偷)”的勾当。他找到了几个同龄的狗腿子,大家分了分工,便向路过小镇的商贩下手。刚开始的时候一切都还挺顺利,那些往来的商贩虽然被偷了一些钱财,但苦于人生地不熟,也就是认栽了而已,没有掀起什么波澜。
后来,随着偷盗的成功率越来越高,加上烟瘾也越来越大,他便寻思向一大户人家下手,大不了偷了之后跑路,去重庆混日子。但这一次却没有这么幸运,被管事的家丁抓到了,被打个半死自然也是逃不掉的。
祖父拖着伤痕累累的身子躺在那破瓦房里,苦笑着摇了摇头:“老子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说完便取下了麻布腰带,打了个节,套在了房梁上。站在小矮凳上,大声嚷到:“老子十八年后还是袍哥好汉子。”
话毕,头也伸进了腰带。如果祖父在这里就一命呜呼了,那就不会有后面的故事了,自然也不会有我在这里给大家讲述这个故事。话说事情还真是那么巧,就在他把头伸进腰带的一瞬间,他感到裤腿边有一股力在拉他,一个不稳,便从凳子上摔了下来。
他抬起头来一看,这股力不是来自别人,而是他家的老猎狗阿翔。看见这条骨瘦如柴的老猎狗,又想起自己家破之际,老猎狗依然守在自己身边不离不弃。悲凉之情不禁涌上心头:“老子以为你们都跑路了,但是阿翔你还是守在我身边,至少还有你啊。”
于是他抱起了阿翔,痛哭不止。不管怎么说,祖父也算是因此捡回了一条性命,从此之后,便没再动过轻生的念头。
后来,祖父和阿翔便过起了相依为命的生活。到了冬天,祖父便带着阿翔去山里挖点山货,春天便拿到市集上去卖。每当祖父烟瘾发作想要去烟馆快活快活时,阿翔便用力咬住主人的裤脚,不住的摇头,似乎是在提醒主人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
祖父感激阿翔的恩情,往往就此作罢,久而久之,祖父的烟瘾也越来越小。转瞬又是一年冬天,祖父和阿翔结伴进山挖山货,在山路里行走没多久,便看见了一只全身雪白的狐狸。那狐狸在树林里来回穿梭,似乎是在戏弄老鼠之类的小动物,阳光透过树缝撒下来,照在狐狸身上,竟然散发出异样的光彩。
祖父在这里看的痴了,愣了半天,心想:“这世上怎么会有如此雪白的狐狸,如果把它的毛皮割下来拿到城里去卖,我岂不是可以赚一大笔钱,到那个时候我就不用在这龟儿子的山沟沟里受苦了。”阿翔似乎是对主人的想法了然于心,“蹭”的一声,挣脱了祖父的手,便向那只狐狸疾驰而去,那狐狸显然没有反应过来,加上它的注意力也主要是集中在它的猎物上,不多时,便被老练的阿翔追上。
用一句民间俗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来形容这一狐一狗自是恰当不过。眼看阿翔便要抓住狐狸了,“砰”的一声枪响打破了林间的这一场追逐,老猎狗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终于,它躺在了地上,腹间却多了一个弹孔,鲜红的血液也不住的流淌出来,狐狸见此情形自然是如释重负,不一会儿,便消失在了密林深处。
这一切都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祖父都没反应过来。当他看到阿翔的身子倒在了血泊之中时,直接愣住了。好一会儿过后,他反应过来,发疯似的冲了过去,抱住阿翔的身子,嚎啕大哭起来。在这个时候,密林深处,有密密麻麻的脚步声响起,不多时,便有一伙子部队靠近了过来。
领头的是一个30岁左右的的军官,他冷冷的看了看祖父和阿翔,转过头去对手下的一个亲兵说:“你个龟儿子的撒子枪法,这么宝贵的一只白狐就让你放跑了,就打死了一只死狗。”那个亲兵尴尬的点了点头:“团座,你莫要生气,我等会......”话音未落,这亲兵便一个踉跄倒在了地上,紧接着,招呼他的便是一阵疾风骤雨般的拳头。
祖父一只手抓住这个亲兵,一只手不住在他的脸上挥舞,嘴中不住的念叨:“还我阿翔来,它是我兄弟,还我阿翔来....”其他的士兵看不下去了,想要用枪托干翻这个疯狂的人,却被军官一挥手制止了。就这样,两个人在地上不住的扭打,翻滚,滚到士兵们面前了,士兵们就给他们两自动让道。
滚着滚着,两人滚到了一颗老榕树前面,也真是祖父倒霉,他的脑袋直接就磕在了树上,就此不省人事。军官看得饶有兴致,也不由得骂到:“哈哈,哈戳戳的,老子还没看够,你就先嗝屁了......”
等祖父醒过来时,天已经黑了。他看见自己被绑在一颗树上,军官笑嘻嘻的在一旁看着他。眼前的景色也似乎不再是那个树林,周围灯火通明,不时又有哨兵走过,似乎是在一个军营里。祖父回过神来,又想到自己那条苦命的老猎狗,不禁潸然泪下。
军官看着祖父,喃喃道:“小兄弟,看你也是一条汉子,我张某平生最佩服像兄弟这样为朋友两肋插刀之人,不如投到我的帐下,当一个大头兵,以后吃香的喝辣的,秀春楼的姑娘们任你摸,任你玩,乞不快活?”说话间,便叫人给祖父松了绑。祖父没想到自己能够否极泰来,连忙跪了下来,不住的磕头,就此拜在了张军官的帐下。
原来这张军官是四川王刘湘手下的一个团长,土匪出生,平生酷爱打猎。这几日手痒痒,便带着一拉子部队进山打猎,不料手下一个亲兵枪法不精,便误杀了祖父最爱的猎狗阿翔,便由此引发种种经历。
后来,祖父就成了张团长的一个亲兵。时逢淞沪战事爆发,日军大规模侵华之势已成。全国各地的部队都纷纷开往了淞沪战场。几十万的川军团的将士们也就此浩浩汤汤的开赴了前线,祖父也因此开始了他的抗日救亡之旅。
几年后他又随军奔赴滇缅战场,大大小小经历了数百次战斗,当年那个落魄的公子哥也成为了一个响当当的军人。终于,内战爆发,祖父又随军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四川。经过几年的浴血战斗,这时的他已然成为了14军警备营的一个连长,驻守在重庆。
如果故事就这样发展下去,在人民解放军的凌厉攻势下,祖父和他的连队无非只有投降和全歼两种结局,但人生就是如此的具有戏剧性,祖父做梦都没有想到,他会就此卷入一个更大的漩涡,这是一个无限恐怖的漩涡。晚年的祖父把这一切都记录在了一个厚厚的笔记本里,在机缘巧合之下我有幸目睹这一本诡异的笔记,并被书中的事迹深深的震撼。
压抑这心中强烈的不安与恐惧,我决定把祖父笔记里的事迹讲述出来。你可以仅仅把它看做是一个恐怖的故事,也可以追寻着书中主人公的脚步的去体验这诡异的旅途。毕竟,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未知与迷雾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或许你会由此意识到,在面对真正的恐惧时,死亡未必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以下章节由段缙民作为第一人称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