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3186

世界上有多少种宗教?为什么还有人在信教?

森林一叶森林一叶2023-07-31 09:32:480

先说明一下,本文内容大部分取材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教授“伍德沃德”和神学院教员“霍普费”两人合著的神学院教材《世界宗教》,就是这本

世界上有多少种宗教?为什么还有人在信教?

一、世界上有多少种宗教?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第一个问题——世界上有多少种宗教?根据不同的统计结果,世界上大约4000~10000多种宗教,但主要的宗教只有少数几类。

以世界地图为标准,按大洲划分。非洲和美洲的本土宗教,主要是原始宗教;起源于中东的宗教,主要是:琐罗亚斯德教、犹太教、基督教(天主教、新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巴哈伊教;起源于印度的宗教,主要是:印度教、耆那教、佛教、锡克教;起源于中国的宗教,主要是:儒教、道教;起源于日本的宗教,主要是:神道教。

一般来说,按宗教发展史可以分为:

原始宗教(非洲和美洲的本土宗教等)

国民宗教(印度教、儒教、道教、神道教等)

世界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

按信仰对象不同又可以分为:

泛神教(最为典型为萨满教)

多神教(比如印度教)

一神教(比如犹太教)

宗教的最终指向都是世界本源。只是由于认知角度不同,我们因此产生了种种教派。乔布斯曾有一个贴切的比喻,他说:“每个宗教都像是同一座房子外面不同的门”;或者就是我们通常的比喻,“到山顶的路往往有很多条,远近难易各不相同”,宗教就是这些路。

对于第二个问题——在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为什么还有人在信教呢?我们先来看一组2022年的宗教信仰统计数据,依次是:排名、宗教、人数和世界人口占比

1 基督教 23.82亿 31.11%

2 伊斯兰教 19.07亿 24.90%

3 印度教 11.61亿 15.16%

4 佛教 5.06亿 5.06%

5 锡克教 2600万 0.30%

6 犹太教 1470万 0.18%

7 巴哈伊教 500万 0.07%

8 耆那教 420万 0.05%

9 神道教 400万 0.05%

10 拜火教 260万 0.03%

由上面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来,世界上大约有2/3的人在信教(显性和隐性人群),那么问题来了,他们为什么要信教呢?难道是传教士的工作做的好吗?

二、为什么还有人信教?信教解决什么问题?

首先,传教士工作做的好只是一方面,当然还有其他因素。以宗教信仰为中心,我们来看一下,影响人们信教的总体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如何发生作用、促使人们信教的。

<1>世界的本源发生问题

通常来说,人类认识世界的历史路径大致是这样的:无意识阶段——宗教阶段——哲学阶段——博物学阶段(过渡期)——科学阶段。随着时间的推进、方法的进步,人类对世界的了解不断拓宽、加深。由混沌到清晰,但是最终有一个问题,人们始终无法解答。那就是,最终极的存在问题,最本源的世界与生命的问题。

古往今来,无数的大科学家和大哲学家,都在探究一个问题——世界究竟是如何存在的?人类能够认识本源的世界吗?到目前为止,人类终究还是没有理想的答案,因而宗教在这里占领了思想的空地,替代或消解了这个终极关怀的问题,夺得了人们的青睐。

<2>人生意义与生死问题

这是第一个因素,还有第二个因素,那就是“对人生意义的困惑”。我们众所周知的一个道理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远在大工业时代的人们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当机器替代了人的劳力之后,人们该如何应对“闲暇”呢?黑格尔曾认为,精神哲学的最终归宿是“绝对理念”,而绝对理念则包含“宗教”“哲学”“艺术”三种形式。

人类最终处理“闲暇”的方式也大致是这三种,那么科学呢?一般公认古希腊的科学源头就是哲学的发生,它们之间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最典型不过牛顿的力学科学著作却命名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简单来说有这么几个阶段:

一、出生后对世界的无尽困惑,得不到答案,因此不了了之;

二、遇到重大挫折之后,求而不得,思而不得,对人生困惑;

三、过于安稳,知足而不能长乐,用叔本华的话来说就是:“人生就像一个钟摆,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摆动,得不到痛苦,得到了无聊”;

四、死亡的时刻,无论是最终面对死亡,还是意外思考死亡,当我们越陷越深时,就会不自觉地认为:人生有什么意义呢?宗教由于拥有相对通洽稳定的体系,于是赢取了人们的好感,信仰随之产生。

<3>文化习惯的影响

还有第三个因素——文化习惯。这个也比较容易理解,比如父母信教的,孩子一般也会在日常宗教氛围熏陶下,产生一定的宗教信仰倾向。这里还有一个问题,父母为什么也会信教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历史中找到答案。

在历史上,不同的地域环境会产生不同的“世界观”,而越早期的世界观,解释涵盖范围越广,越不容易被人推翻,似乎可以解释一切。

比如民国时的国学大家顾劼刚作为“疑古派”的代表,就曾提出“层累说”;以《周易》为例,原本最初始的《周易》解释起来很简单,并没有那么多的说法,再到后来人不停的赋予《周易》各种不同的内涵,导致《周易》在人们心中神乎其神、玄乎其玄,宛如天书、不可触及;就像中国古代的“道”一样,在任何场合使用都没有问题,但是在任何场合也都解决不了问题,因为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是哪个谁都瞧不起的“术”,贬称为“奇技淫巧”。当然这是一家之言,姑妄听之。

而宗教正是在这样的自然发展趋势下不断扩大影响,夺取人们思想空地,进而夺取世俗的权利,扩大教产,反向增强宗教的影响力。最为典型的就是欧洲“黑暗的中世纪”和古代西藏的“喇嘛统治”。

三、宗教的总体特征与内涵

前面我们按历史分类了宗教,主要是——原始宗教、国民宗教和世界宗教。在《世界宗教》这本书中,作者总结了原始宗教(在书中称为“基本宗教”)的共同特征。

它们分别是:

万物有灵论(不仅自己有灵魂,世间万物也都有)

巫术(被称为史前的科学,主要行为方式是“交感”,也称“模拟”,强迫大自然要模仿人类自己)

占卜(预报未来的一种方式)

禁忌(回避某些行为,防止被精灵伤害)

图腾(某一群体对与自己有关联事物的崇拜)

献祭(把物质作为祭品奉献给神、精灵、恶魔、祖先)

神话(用来解释世界的起源发生及其控制者)

礼仪(模仿神的行为,以能够融为一体的方式)

过渡礼仪(在人生关键转折点时的礼仪,比如出生、青春期、结婚、死亡)

祖先崇拜(在中国被称为“敬天法祖”,就是对祖先的崇敬)

这些原始宗教的特征也遗传给了后来的宗教,在国民宗教和世界宗教阶段这些特征也时有时隐,混合发生。

下面就以印度教为例,来说一下原始宗教之后的宗教有什么特征,他们的内涵又是什么。

公元前2500年到前1500年,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开始发端。公元前2千纪雅利安人开始向南亚迁徙,印度教开始发展。

雅利安人带来的宗教和当地的土著居民的文化混合,开始产生古典印度教。

印度教的第一部经典是《吠陀》,它本身包含了四部本集:《梨俱吠陀》、《夜柔吠陀》、《娑摩吠陀》、《阿闼婆吠陀》。每部吠陀经典有有四个部分:一、献给神的赞歌;二、献祭者的礼仪(《梵书》);三、隐居者追求信仰时的学习内容(《森林书》);四、哲学文献(《奥义书》)。除此之外,还有一部书对南亚也产生了重大影响,那就是《摩奴法典》,被视为古典时代标杆的伦理标准和社会规范。之后的时代还出现过一本伟大的史诗著作《薄伽梵歌》,这首诗之于印度教,就像《荷马史诗》之于希腊和希腊文化一样。

印度教在古典发展时期的奠基,除了这些著作以外,还吸取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内容。他们互相吸取,完成了各自的体系建构。

接下来我们说一下印度教的核心内容——三位主神。他们分别是:梵天和湿婆,毗湿奴。

梵——终极实在是印度教的核心内容。它是完整而不可分割的,后来的印度教把它分割为三种形式和功能;也被称为“三相神”,分别是:创造、毁灭和保护。梵天:创造者,湿婆:毁灭者,毗湿奴:保护者。

梵天,主要是世界创造者,虽然是三位主神,但在印度为他专门建造的神庙只有两座。

湿婆,主要是死亡、毁灭和疾病之神。

毗湿奴,爱情、仁慈、宽恕之神。

当然在印度教中还分许多教派,这个可以在以后佛教文化里面详细讨论。

下面我们讨论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宗教与暴力。

宗教分教派,而教派就是对宗教“教主”理念的认识有了分歧,而这也是暴力的产生因素,比如佛教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伊斯兰教分为什叶派和逊尼派。教内冲突之外还有教外冲突,最典型的就是“印巴冲突”,由这些冲突产生了暴力和伤害,问题极为复杂。

总之,宗教曾经在历史上发挥过一定的作用,今天的我们要理性看待。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