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6372

中国历史文化内涵:婚庆时夫妻三拜堂习俗

文学之都客文学之都客2024-02-02 10:05:340

作者:文学之都客

2023年12月16日

根据史料载,结婚时夫妻“拜堂”是中国从南北朝时期流传下来的传统礼仪习俗,是新人们结合的大礼。在拜堂的时候,一旁主持婚礼的人通常都会说这几句固定台词:“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

(一拜天地)

在这句话里,“拜天地”就是指拜天上和地下,感谢天地给了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让天地为这对新人祝福。“拜高堂”则是指拜双方父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夫妻对拜”更不用说是新人面对面拜对方,表示接受对方的优点包容对方的不足,在以后的日子彼此照顾不离不弃的意思。拜父母的时候为什么要说成是“拜高堂”?在《说文解字》中,“堂,殿也。”意思是说:在封建社会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堂就是殿。从唐朝开始,“堂”和“殿”的用法就有了区别。“殿”专门用来指皇帝居住的地方,而“堂”则是指老百姓住的明间正屋。

(二拜高堂)

在一般情况下,“堂”这个字被认为是“母亲”的代称,比如说:上文提及的“内堂”。有时候,这个词专门用来代指“母亲”,或者用文雅一点的说法则是“萱堂”。“萱堂”这个词被认为是来源于《诗经·卫风》里面的一首诗。诗中是这样说的:“北堂幽暗,可以种萱。”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说:在古代的时候,因为母亲居住的地方靠近北边,而北边一般比较昏幽黑暗,所以,人们往往会在母亲居住的堂门前种上一些“萱草”。便用“萱堂”这一文雅的称呼,来代指母亲居住的地方,从这个词中也引申出了“母亲”的含义。也因此,萱草也是中国的母亲花。

“高”字。解释认为“高”这个字,蕴含了一种对长辈和他人尊敬的意思,因而,在拜堂的时候,用“高”这个字眼会更加显示出新人对双方父母的尊敬之意。《五百字诗》中就有:“人人齐称赞,早早交公粮,可以悦妻子,可以奉高堂。”“拜高堂”。父母对于儿女的恩情,是不能用一个简单的仪式取代的,所以,“拜高堂”这样的方式,却是可以延续借鉴的。毕竟,不管是嫁还是娶,只要双方结为夫妻,那双方的父母就是夫妻共同的父母,也是值得夫妻共同孝敬的对象。

(步入洞房)

朋友们,一定听说过有一则成语故事“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出自《南齐书·刘悛传》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起用西汉时期的侍中宋弘,并升他为“太中大夫”。刘秀的姐姐守寡并看上了宋弘,刘秀想把姐姐嫁给宋弘,问宋弘对“贵易交,富易妻”的看法,宋弘回答道:“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刘秀只好放弃。这里的堂就是指家妻的意思。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