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6799

大唐排名第一的边塞诗人,最终平淡收场

菊斋菊斋2024-02-09 12:13:350

天宝三载,跟万历十五年一样,是个看似不起眼,却极为特殊的年份。黄仁宇先生描述万历十五年道,“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此语,亦可用来形容天宝三载。

天宝三载(744年),86岁的秘书监贺知章告老还乡去做道士,李白辞去翰林待诏,唐玄宗赐金让他恢复自由身;李林甫诛杀异己……

29岁的岑参,终于进士及第,来到人才济济的长安,但出头,实在太难了。

破落家族子弟出路

岑参出身没落官宦世家,他的曾祖父岑文本、伯祖父岑长倩和伯父岑羲是大唐有名的祖孙三代宰相。

他在《感旧赋序》中记载了过往的家族荣光,即“国家六叶,吾门三相”,这是岑参唯一值得炫耀的,在大唐时代,门第家世对于入仕非常重要。

这样的家族理应是天之骄子,但他的伯祖父受到奸臣构陷惨遭杀害,伯父是太平公主一党,遭到李隆基清算,此后家族一落千丈。他的父亲岑植,官至仙州、晋州刺史,只是英年早逝,留下了年幼的他与兄长。一个家没有父亲这个顶梁柱,生活是困苦清贫的,岑参没有享受过相门的荣华富贵。

但这个家族虽荣光不再,文化底蕴却依然存在,子弟从小接受教育,岑参9岁就能够吟诗作赋,在父兄的教导之下,他也立下了振兴家业的志向。15岁时,岑参隐于嵩阳,发奋用功,遍览经史。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20岁的岑参来到长安,四处找门路,想获得被举荐的机会,可长安的贵人们似乎无人欣赏他的才华。毕竟他是罪臣旁支,让人避之不及,结果只能是四处碰壁。

为了在长安出头,岑参尝试了各种办法,还在终南山下高冠潭口修了一个草庐,结交王孙贵族,同时也结识了王昌龄、高适等诗人。不过终南捷径,岑参最终还是没有走通。

在长安,他象个战士一直冲锋,却并没有结果。

23岁时,岑参回到家乡娶妻,半年后便离家云游,几年之间,奔走京洛漫游河朔。旅途中,他给妻子写下一生唯一的情诗《夜过盘石,隔河望永乐,寄闺中,效齐梁体》:

盈盈一水隔,寂寂二更初。

波上思罗袜,鱼边忆素书。

月如眉已画,云似鬓新梳。

春物知人意,桃花笑索居。

——岑参《夜过盘石,隔河望永乐,寄闺中,效齐梁体》

岑参四处云游,积攒名气,他身是自由的,可心却处在牢笼。

天宝三载(744年),29岁的岑参一举中第,名次还颇高,是第二名榜眼,但并没有得到唐玄宗的器重,三年的守选期,最后只得了一个“右内率府兵曹参军”,这是一个从八品下,微不足道的小官职。

第一次戍边

面对这样的境遇,岑参选择了另一条更加艰苦的、能够建功立业的道路,那就是去边塞戍边,投笔从戎——盛唐时期,除了做文官之外,武将若能建立赫赫战功,也能够封侯拜相。

天宝八载(公元749年),岑参在颜真卿的推荐下,去往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中任掌书记。

在西去的路上,岑参开始想家,想他的长安,那些都已经远隔关山成为记忆。踽踽独行时,他邂逅了一个前往长安的使者,便请求使者帮他带个口信给长安的妻子,正是这次偶遇,有了《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几个月艰苦跋涉后,岑参终于来到天山脚下的龟兹,此时的他,一腔热血,满怀壮志。

高仙芝是高句丽人,好战喜战,曾连续灭了西域的石国等诸藩,让众多胡人部落对唐王室产生不信任感,也为日后西域带来了隐患。

岑参一个文官,并没有上阵杀敌的机会,有的只是没完没完地撰写临战誓师文稿。

而高仙芝对科举出身的岑参,也没有格外看中。

他旗下第一号笔杆子,是封常清。这是个奇人,自学成才,无学历,无背景,他敢于自我推荐,软磨硬泡才成了高仙芝的下属。一次战役后,高仙芝回到军营,封常清拿出早已撰写好的给朝廷的报捷书,高仙芝一看心中大喜,这些都是他心中最想说的话,从此封常清成了高仙芝身边不可或缺的人。

曾是官宦子弟的岑参,第一次来到边塞,不适应这里的生活,在边塞也没有机会大作为,因此这时期的诗文,皆是“客泪题书落,乡愁对酒宽”这类的愁绪乡情。

天宝十载(公元751年)高仙芝调任河西节度使,幕府也随他一起来到凉州。

不久之后,大唐迎来了一场影响世界的大战,这便是阿拉伯帝国和大唐帝国之间的怛罗斯之战。

三万唐军被十五万阿拉伯军队包围,唐军败得很惨,自此唐军再也没有到达过葱岭以西,高仙芝部下死伤大半,他被解除了节度使职位,灰溜溜地返回长安。

岑参也回了长安。这是他的第一次出塞,官职没有大幅提升,只是小小地提到了大理评事(从八品)。

在长安,他遇到了同样落寞的李白、杜甫、高适。

一个黄昏,岑参与杜甫、高适登上长安的大雁塔,在怀才不遇、四顾茫然中,岑参写下《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万里西行

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封常清来到长安,唐玄宗封他为御史大夫(正三品),一家人都受到了封赏。

岑参颇为眼红,他打听到封二在西北立了军功,看到了“封常清的今天,就是我岑参的明天”。

这年夏天,岑参接到老友封常清入幕的邀请,复兴家族荣耀的理想,再次燃起,岑参又一次踏入西北大漠。

次年春三月初十,岑参跟随封常清,晓行夜宿,赶赴庭州履任。

路上,看到一轮圆月飞上雪山山顶,那种景象是中原看不到的雄浑景象,岑参写下《碛中作》: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岑参《碛中作》

来到轮台后的岑参,其职务是是节度使判官,帮助节度使封常清处理日常的军政事务。

封常清倒是个文韬武略俱全之人,治军严谨,喜爱读书,对读书人很器重。

得到封常清欣赏的岑参激情满满,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真情外露,将他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毕竟大漠戈壁,拓展了诗歌的内容,他身临其境,更容易奏出慷慨激昂的壮歌,譬如封常清出征时,岑参写的送别诗《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第二次戍边,岑参的诗中更多的是安边报国的豪情,没有第一次出塞时的期期艾艾。

边关的狂沙走石,冷月寒霜都被他以一种粗粝的笔锋,强劲地吹向长安。

然而谁能预料盛世气象之下的唐朝,即将迎来一场腥风血雨。

岑参戍边第二年,安史之乱爆发,高仙芝、封常清被召回长安,奔赴洛阳平乱,岑参留守边塞。此时的他还是豪情万丈,期盼着上司将他推荐给皇帝,建功立业。

这两位将军本是擅长用兵作战的,可仓促之间,招募的士兵都是市井之人,根本无法听任调遣,连吃败仗。多疑的李隆基听信了宦官谗言,一怒之下赐死了封常清、高仙芝。

将军已死,在边塞的岑参,只能再次回到京城。他的两次出塞都没有建立功业,除了创作了许多边塞诗歌之外,似乎别的什么都没有干。他一生最激情的时光也随着封常清而去了。

最后的归宿

安史之变后,唐玄宗西逃,太子在灵武成立了临时政府,即唐肃宗。岑参和杜甫都去投奔,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在好朋友杜甫的推荐下,岑参被任命为右补阙(从七品)。

岑参并不开心,一个小谏官实不如边塞的度支副使来得实惠,他曾给杜甫写过一首《寄左省杜拾遗》,中有“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句,反映了他失落的心情。

之后他的仕途仍是平淡无奇。

乾元年间,岑参外任虢州长史,官级升了,岑参却不高兴,因为唐代官僚普遍认为,外派官是一种失败。

等了大半生,岑参还是没等来荣光,曾经的追求,离他越来越远。一起登大雁塔的好友高适却在此时逆风翻盘,公元763年,高适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次年进封渤海县侯,他成为有唐以来,诗人封侯的唯一之人。

永泰元年(765年),51岁的岑参出任嘉州刺史,这是正四品的官职,岑参,貌似是熬出头了。

可是去嘉州,却是凶多吉少,恰逢西蜀大乱,有叛军,有地头蛇,一个烂摊子根本没法收拾。岑参跟随平叛大军来到成都,只能等待局势的发展。

此时的岑参对功名早已没了兴趣,内心无比平静:

山色轩槛内,滩声枕席间。

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

云雨连三峡,风尘接百蛮。

到来能几日,不觉鬓毛斑。

——岑参《初至犍为作》

滞留在成都,他参观了不少景点,写下《先主武侯庙》《司马相如琴台》《万里桥》等诗作。

大历二年(767年)六月,岑参前去嘉州赴任。

次年七月,岑参被罢官,打算返回家乡。

可是,战乱却把他永远阻隔在了成都的旅舍之中,青山处处埋忠骨,好男儿岑参,于大历四年(公元769年)客死他乡。同年,他的好友杜甫死在了湘江上一只小船中。

岑参一生,两次出塞,写了70多首边塞诗,是盛唐诗人中写边塞诗最多的,也是成就最突出的。他亲身经历西北大漠的风霜雪雨,雄关冷月,他的边塞诗最生动,最真实。纵观岑参一生,或许只有边塞才是真正属于他的地方。他一生奋斗都是为了恢复家族的荣耀,可时运不济,没有建功立业的际遇,甚至《旧唐书》、《新唐书》也把他遗忘了。

他没有过多少岁月静好的日子,一生飘零流离,一世都是异乡人,或许在边塞的某一个风卷残云黄沙如天的夜里,岑参也曾恍然入梦,思及故人: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岑参《春梦》

参考资料:

许松华《唐朝的那些诗人》

夏冠洲:《岑参》

作者:焱燚

本文为菊斋原创首发。公号转载请联系我们开白授权。

菊斋 | 文人 | 美学

欢迎个人转发、扩散。

投稿请在后台键入“投稿”

商务合作请请在后台键入“合作”

公号转载请在后台键入“转载”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