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6991

解放战争,哪一个敌军将领最难对付?粟裕四战未胜

兵说兵说2024-02-12 14:09:120

作者:相忘于江湖

解放战争中,哪一个敌军将领最难对付?

在西北战场的名将邓宝珊,坚守榆林让彭总和西野两次攻坚无功而返;在华北战场,傅作义以“一敌二”,让聂帅和贺老总受挫;在东北战场,陈明仁坚守的四平街让林总铩羽而归,陈明仁起义后,主席还当面称赞林总不如他。

但是,如果要评选一位我军最难对付的敌高级将领,那一定是主席称为“狡如狐猛如虎”的整11师师长胡琏。在南线战场,胡琏和粟裕、刘伯承对战8次,居然保持不败。

胡琏在中原战场的唯一败仗,是在双堆集面对刘伯承、粟裕的联手。

【胡琏】

胡琏和刘伯承、粟裕单独交手各有过4次,狡猾的胡琏保持不败。

刘伯承和胡琏的第一次交手,是在解放战争中的1946年10月初。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北线的晋察冀军区、晋绥军区联手,没有拿下傅作义,不但大同、集宁得而复失,晋察冀的首府张家口也被傅作义占领;林总所在的东北战场,情况也很不乐观,差一点被杜聿明、白崇禧追到哈尔滨。

和我军北线战场相比,南线的情况相对好一点:

粟裕在苏中七战七捷,消灭李默庵所部5.3万余人;陈赓纵队在晋南地区也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干掉了天下第一旅;刘伯承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也接连取得了陇海战役、定陶战役的胜利,士气旺盛。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刘伯承根据主席的指示,指挥4个纵队单挑胡琏整11师、邱清泉敌5军。其中,2纵在龙固集阻击敌5军,3、6、7纵在张凤集设伏围歼整11师11旅,主要是包围歼灭敌32团3000余人,我军兵力占据绝对优势。

但是,胡琏的部队训练有素,像一个硬邦邦的铁核桃,刘邓集中火力轮番攻击2个昼夜,敌军绝大多数被消灭,敌军团长带领200多人突围而去。此战,双方打成平手。

【中野邓公、张际春、刘伯承、李达】

转过年来,敌军由于兵力有限,被迫取消了撒芝麻盐一样的全面进攻,改变打法。

这就是被刘伯承称为“哑铃战术”的重点进攻,重点进攻的两头,一头是陕甘宁边区,一头是战略要地山东解放区。敌军三大王牌主力整11师(胡琏)、整74师(张灵甫)、25师(黄伯韬),一股脑儿向华东解放军的首府临沂压了过来。

为了诱敌深入,分割包围敌军,进而消灭之,粟裕主动放弃临沂挥师北上。果然,贪功心切的戴之奇带领69师紧追不舍,与友军整11师拉开了距离,被粟裕一个回马枪合围起来。

接到戴之奇的紧急求援,老谋深算的胡琏小心翼翼地摸索前行,一遇到粟裕的阻击部队,就借坡下驴缩了回去,眼睁睁看着戴之奇和69师全军覆没,兵败身死。

3个月以后,拿下涟水的张灵甫骄狂自负,整74师孤军深入沂蒙山区,被粟裕包围在孟良崮地区。在汤恩伯的一再严令之下,胡琏整11师、黄伯韬25师和李天霞整83师合力救援,但是胡琏和整11师强攻1天1夜,都没有突破华野3纵的防线。

粟裕两次张网以待“猎狐”。但是,都被“狡如狐”的胡琏躲过。

【华野饶政委、陈毅、谭震林、刘瑞龙、粟裕】

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势变得严峻起来。

尤其是在华野“七月分兵”以后,仅有3个纵队的粟裕要想打莱芜、孟良崮那样的大胜仗,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在之后的南麻攻坚战中,就体现得非常明显。

在吃掉整74师以后,粟裕的目光又盯上了进驻南麻的胡琏和整11师。但是,四面环山的南麻不是孟良崮,“老油子”胡琏也绝非李仙洲那样的书呆子将领。

结果,粟裕集中华野2、6、9纵三路围攻,却无法攻破壁垒森严的南麻。而胡琏整11师的美械装备和过硬素质,也给黄百韬25师、王凌云9师等部赢得了支援时间。华野3天3夜的强攻收效甚微,加之3天大雨突降,让双方伤亡惨重。

之后,胡琏和整11师被调到大别山区,参与“围剿”刘邓大军。

由于在南下途中丢弃了所有的重武器,昔日战无不胜的刘邓大军变得人见人欺。为了保存实力,刘伯承罕见地下令4个纵队要尽量避开胡琏和他的整11师。

俗话说,“不是冤家不碰头”,胡琏和刘伯承还是狭路相逢。巧合的是,两人带领机关一前一后,住进了同一个小村子。幸运的是,刘伯承非常警觉,趁着夜色及时撤离。

【中野1纵苏振华、杨勇】

胡琏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一个活捉刘伯承的千载良机。

于是,他马上下令3个旅在天刚刚蒙蒙亮的时候,就向杨勇晋冀鲁豫野战军1纵2旅坚守的小山坡,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强攻。在遭遇战中,在保卫“老头”(刘伯承代号)的口号中,展开了以一敌三的激烈厮杀。

但是,胡琏低估了我军的战斗力,尽管全美械装备的整11师有3倍的兵力优势,但是,戴润生的1纵2旅硬是死扛了10多个小时,一直坚持到天黑,掩护野司机关胜利突围。

这是胡琏和刘伯承的第二次面对面,双方依然打成了平手。

但是,刚刚转出大别山的刘邓大军,部队以纵队、旅为单位分散活动,给了胡琏一些偷袭的机会,刘邓麾下的2个旅,就被“狡如狐猛如虎”的胡琏恨恨地咬了两口。

1纵20旅新人旅长吴忠,佯装纵队主力吸引敌军途中,没有听从副旅长李觉、政委刘振国及时转移的意见,贪吃地方保安部队,结果,被胡琏吃掉400多人。

仅仅过了6天时间,肖永银18旅机关、伤员300余人,又被胡琏在王家店包围,除50余人牺牲以外,其余250多人被俘押往武汉。

大别山这3次战斗,一平二败,是战功赫赫的刘邓大军少有的失利。

到了大决战的淮海战场,胡琏的好运气终于到了头。

首先,在第12兵团司令长官一职的竞争中,老资格的胡琏还是败给了有关系的黄维,仅担任副司令长官。其次,在12兵团驰援徐州的过程中,书呆子黄维固执己见,根本听不进胡琏等人的意见,导致12万大军被刘伯承包围。

最让胡琏意难平的,还是明知乘坐飞机火线上任是死路一条,自己还是把自己送进了双堆集这个大火坑。这一次,在刘伯承、粟裕的合力围攻下,胡琏也回天乏术了。

不过,胡琏的运气还是不错的,在黄维乘坐的坦克抛锚的情况下,胡琏乘坐的坦克居然被我军误认为是战利品,从而放松了警惕,被他侥幸浑水摸鱼,从千军万马中逃脱了。

到了解放战争尾声,胡琏在金门岛起到奇兵的作用,导致胜利的天平最终导向守军一方,我攻岛部队9000余人几乎覆没。

【1958年8月20日,蒋氏坐着军舰来到金门,胡琏陪同】

综合胡琏和刘伯承交手5次,2平2胜,仅仅败给了刘、粟联手、

和粟裕的4次对决,胡琏也是2平2胜,堪称我军当面之敌最难对付的人。淮海战役兵败双堆集,胡琏是黄维的“陪绑”,战败的主要责任还算不到他的头上。

但是,任凭胡琏如此彪悍,因为选错了阵营,最终也难逃失败的命运。

参考文献:

1、《粟裕回忆录》,粟裕著,人民出版社,2022年7月第1版;

2、《刘伯承元帅》,赵建国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年1月第2版;

3、《冷的冬,热的雪》,葛红国、裴志海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版。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