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驾《夏雨》:好雨知时节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其实,不止春雨,只要能润泽大地的雨水,都是“好雨”。夏日里,一场及时雨缓解了旱情,消减了暑气,于是,唐代诗人王驾便写了《夏雨》一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非惟消旱暑,且喜救生民。
天地如蒸湿,园林似却春。
洗风清枕簟,换夜失埃尘。
又作丰年望,田夫笑向人。

“非惟消旱暑,且喜救生民”,一场夏雨不仅缓解了旱情和暑热;并且感激它解救了黎民百姓。诗人赞美这场夏雨,因为它是如此地及时,雨水不仅润泽了大地,缓解了旱情,还带来了清凉,消解了暑气。对黎民百姓来说,这是一场为他们带来恩泽的夏雨,不仅使他们感到清凉,而且使他们看到了新生活的希望。

“天地如蒸湿,园林似却春”,天地之间虽然热而潮湿;园林之中却又像春天一般充满生机。毕竟是在夏天,在这场夏雨止息之后,诗人看到天地之间水汽蒸腾,置身其间,觉得热而潮湿。但雨水毕竟为饱受暑热、干旱的植物带来了生机,在园林之中,草木葱葱郁郁,气温温和如春,这全赖这场及时雨的润泽之功。

“洗风清枕簟,换夜失埃尘”,雨后的清风吹凉了枕席;仿佛改换了的夜幕下望不见尘埃。雨后的夏夜,清风徐徐,把往日的暑热之气一扫而空,使竹制的凉席又恢复了清凉,使人神清气爽。这时,如果仰望夜空,会发现夜色如水一般清澈,好像换了一张干净的夜幕,望不见一丝尘埃,使人心旷神怡。

“又作丰年望,田夫笑向人”,又一次期望丰收的年成;农夫们个个都笑脸对人。诗人的欣喜还不止于暑气的消散,更来自于百姓们对丰年的期望。这场夏雨及时地缓解了夏旱,使庄稼恢复了生机,为秋粮的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于是,农夫们个个洋溢着快乐的笑,奔走相告,喜出望外,这也使诗人更觉欣喜。

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个人要有悲悯之心,才能体会到“众乐乐”的快乐。对诗人来说,沉浸于久违的清凉是个人之乐,而因百姓们期待丰年而快乐,则是“众乐乐”。因此,这场夏雨不仅润泽了大地,更润泽了众人的心田。
杜甫五律《晚晴》读记
杜甫五律《晚晴》读记(小河西)晚晴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江虹明远饮,峡雨落余飞。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此诗作于永泰二年(766)秋分,时杜甫客居夔州。彻:穿透。《歌白帝》(南朝宋-谢庄):“夜光彻地。翻霜照悬河。”《彻云涧》(陈-郑露):“延绵不可穷,寒光彻云际。”《夏日叹》(杜甫):“朱光彻厚地,郁蒸何由开。”十位知名度不高的诗人,写下的这十首七绝水平却极高,读过几首?
清代诗人赵翼在《论诗》中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作为流传千古的诗人,我们读过太多李白、杜甫、苏轼等知名诗人的作品,但其实,还有许多冷门诗人、冷门诗词,亦是经典佳作。下面这十首七绝,你读过几首?1、《浪花》王宷〔宋代〕一江秋水浸寒空,渔笛无端弄晚风。万里波心谁折得?夕阳影里碎残红。云端书馆2023-07-30 15:35:05
0000琐寒窗 · 雨夜思乡 (词林正韵第十二部/周邦彦体)
大雨倾盆,雷鸣电闪,夜来逾骤。形孤影只,羁旅异乡留守。叹妻儿、秋水望穿,门铃依旧无人叩。偶尔风吹动,打开也只,失望依旧。茕疚。心疼灸。两鬓已斑白,枉空双手。人生艰难,富矿何其鲜有。去家乡、千里迢迢,陡生想思眉头皱。夜难眠、数算愁云,尚有几许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