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0959

杜甫五古《七月三日亭午…呈元二十一曹长》读记

小河西小河西2023-07-28 08:27:040

杜甫五古《七月三日亭午…呈元二十一曹长》读记

(小河西)

七月三日亭午已后校热退晚加小凉稳睡有诗,

因论壮年乐事戏呈元二十一曹长

今兹商用事,余热亦已末。衰年旅炎方,生意从此活。

亭午减汗流,北邻耐人聒。晚风爽乌匼,筋力苏摧折。

闭目逾十旬,大江不止渴。退藏恨雨师,健步闻旱魃。

园蔬抱金玉,无以供采掇。密云虽聚散,徂暑终衰歇。

前圣慎焚巫,武王亲求暍。阴阳相主客,时序递回斡。

洒落唯清秋,昏霾一空阔。萧萧紫塞雁,南向欲行列。

歘思红颜日,霜露冻阶闼。胡马挟雕弓,鸣弦不虚发。

长鈚逐狡兔,突羽当满月。惆怅白头吟,萧条游侠窟。

临轩望山阁,缥缈安可越。高人炼丹砂,未念将朽骨。

少壮迹颇疏,欢乐曾倏忽。杖藜风尘际,老丑难剪拂。

吾子得神仙,本是池中物。贱夫美一睡,烦促婴词笔。

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七月,时杜甫居夔州。曹长:一类官职的称呼。【《唐国史补》卷下(唐-李肇):“尚书丞、郎、郎中相呼为'曹长’。外郎、御史、遗补相呼为院长。上可兼下,下不可兼上。唯侍御史相呼为'端公’。”】元曹长,名不详。七月三日:或是当年立秋日。

今兹商用事,余热亦已末。衰年旅炎方,生意从此活。

亭午减汗流,北邻耐人聒。晚风爽乌匼,筋力苏摧折。

商:古人把五音与四季相配,商音配秋,因以商指秋季。《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其音商,律中夷则。”

用事:当令。《史记-律书》:“无射者,阴气盛用事,阳气无余也。”《汉书·丙吉传》:“方春少阳用事,未可大热。”《春日杂兴》(宋-秦观):“桃李用事辰,鲜明夺云绮。”

炎方:南方炎热地区。《孔雀赋》(魏-钟会):“有炎方之伟鸟,感灵和而来仪。”《古风》(唐-李白):“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

生意:生机,生命力。《晋书-殷仲文传》:“大司马府中有老槐树,顾之良久而叹曰:'此树婆娑,无复生意。’”《感遇》(唐-张九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聒(guō):吵扰。《杂三言-爱远山》(梁-江淹):“群猿兮聒山。大林兮蔽天。”耐人:经得起。《栖真洞》(宋-赵汝唫):“可耐人间暑,来寻洞里春。”

匼(qià):古通“帢”。一种丝织的便帽。乌匼:黑色的便帽。《王翚松风书屋图》(清-弘历):“旧矣青毡席,飘然乌匼巾。”

大意:今天是秋天的开始,盛夏的余热已是强弩之末。俺衰老之年客旅南方,今天才算有了生机。中午的时候流汗减少,也耐得住北邻的吵扰。晚风吹着黑色便帽分外凉爽,要“摧折”的身子骨得以复苏。

闭目逾十旬,大江不止渴。退藏恨雨师,健步闻旱魃。

园蔬抱金玉,无以供采掇。密云虽聚散,徂暑终衰歇。

退藏:退归躲藏;辞官引退。《周易-系辞上》:“退藏于密。”《元十八从事南海欲出庐山…》(唐-白居易):“我正退藏君变化,一杯可易得相逢。”

雨师:雨神。指司雨之神。《山海经-大荒北经》:“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 《东都赋》(汉-班固):“雨师泛洒,风伯清尘。”《和微之三月三十日》(唐-白居易):“雨师习习洒,云将飘飘翥。”

旱魃(bá):神话中引起旱灾的怪物。《说文》:“魃,旱鬼也。”《神异经-南荒经》:“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所之国大旱。俗曰旱魃。…善行市朝众中,遇之者投著厕中乃死,旱灾消。”《云汉》(诗经):“旱魃为虐,如惔如焚。”

采掇(duō):采摘;采集。《芣苢》(诗经):“采采芣苢(fú-yǐ),薄言掇之。”《宋书-孝义传-徐耕》:“今年亢旱,禾稼不登,氓黎饥馁,采掇存命。”《槐叶冷淘》(杜甫):“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

徂(cú)暑:盛暑。《四月》:“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大暑赋》(晋-夏侯湛):“三伏相仍,徂暑肜肜。”《七夕泛舟》(唐-卢照邻):“汀葭肃徂暑,江树起初凉。”

大意:俺闭目闲暇已过十旬(因天热干不成事),好像大江也止不住口渴(糖尿病)。可恨雨师已躲藏起来,听说旱鬼步伐健硕。菜园的蔬菜贵如金玉,根本没有菜可供采摘。浓密的乌云虽时聚时散(雨未下来),但盛暑终究还是衰歇。

前圣慎焚巫,武王亲求暍。阴阳相主客,时序递回斡。

洒落唯清秋,昏霾一空阔。萧萧紫塞雁,南向欲行列。

焚巫:《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夏,大旱。公欲焚巫尪。臧文仲曰:'非旱备也。修城郭,贬食省用,务穑劝分,此其务也。巫尪何为?天欲杀之,则如勿生;若能为旱,焚之滋甚。’公从之。是岁也,饥而不害。”杜预注:“巫尪,女巫也,主祈祷请雨者。”后以“焚巫”作求雨之典。

暍人:中暑者。《淮南子-人间训》:“武王荫暍人于樾下,左拥而右扇之,而天下怀其德。”

阴阳主客:指寒暑交替。《九辩》(宋玉):“四时递来而卒岁兮,阴阳不可与俪偕。。”王逸注:“寒往暑来,难追逐也。”《天说》(唐-柳宗元):“寒而暑者,世谓之阴阳。”参阅:《雨雹对》(汉-董仲舒):“自十月以后,阳气始生于地下,渐冉流散,故言息也。阴气转收,故言消也。日夜滋生,遂至四月纯阳用事。自四月以后,阴气始生于天下,渐冉流散,故云息也。阳气转收,故言消也。日夜滋生,遂至十月纯阴用事。”(用事:当令。)

回斡(wò):旋转;掉转;斡旋。《七月七日夜咏牛女》(南朝宋-谢惠连):“倾河易迴斡,款情难久悰。”《三川观水涨二十韵》(唐-杜甫):“乘陵破山门,迴斡裂地轴。”

昏霾:昏暗;昏昧;喻乱世。《和谢监灵运》(南北朝-颜延之):“徒遭良时诐(bì),王道奄昏霾。”李善注:“昏霾,喻世乱也。”《南齐书-王融传》:“而识用昏霾,经术疏浅。”《寄李六侍御》(唐-刘禹锡):“南国异气候,火旻(mín)尚昏霾。”

紫塞:北方边塞。《古今注-都邑》(晋-崔豹):“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汉塞亦然,故称紫塞焉。”《芜城赋》(南朝宋-鲍照):“南驰苍梧涨海,北走紫塞雁门。”

大意:古代的圣人慎于焚巫,周武王还亲自救治中暑者。阴阳交替主客变换,自然时序交替回转。唯有清秋潇洒爽朗,昏霾不再唯有空阔。来自塞北的萧萧大雁,正在打算加入南飞的行列。

歘思红颜日,霜露冻阶闼。胡马挟雕弓,鸣弦不虚发。

长鈚逐狡兔,突羽当满月。惆怅白头吟,萧条游侠窟。

红颜:指少年。《君子有所思行》(梁-沈约):“共矜红颜日,俱忘白发年。”《赠孟浩然》(唐-李白):“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阶闼:台阶和门窗。借指宫闱。《梁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陈-徐陵):“伊尹庖厨贱宰,霍光阶闼小臣。”《题尉迟将军新庙》(唐-高适):“晨光上阶闼,杀气翻旌旗。”

鈚(pī):鈚箭。《广韵》:“鈚,箭也。”《砥柱》(唐-柳公权):“禹凿锋鈚后,巍峨直至今。”

突羽:疾飞之箭。

满月:《送郑少府》(唐-骆宾王):“满月临弓影,连星入剑端。”《从军行》(唐-顾况):“长弓挽满月,剑华霜雪明。”

白头吟:《白头吟》(汉-卓文君):“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游侠窟:《游仙》(晋-郭璞):“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遁栖。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

大意:忽然想起年轻时,台阶门窗冻霜露。骑着胡马带雕弓,弓弦鸣时无虚发。手持长箭逐狡兔,弯弓如满月。伤感啊俺已满头白发,落寞啊想起游侠聚集的京城。

临轩望山阁,缥缈安可越。高人炼丹砂,未念将朽骨。

少壮迹颇疏,欢乐曾倏忽。杖藜风尘际,老丑难剪拂。

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海赋》(木华):“群仙缥缈,餐玉清涯。”李善注:“缥缈,远视之貌。”《白帝城最高楼》(杜甫):“城尖径仄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

倏(shū)忽:忽然;形容行动急速。《战国策》楚策四:“倏忽之间,坠于公子之手。”《百忧集行》(杜甫):“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剪拂:修整擦拭;削除。《广绝交论》(刘孝标):“顾盼增其倍价,剪拂使其长鸣。”《…观画马歌》(唐-高适):“纵令剪拂无所用,犹胜驽骀在眼前。”《答郭纯老…》(宋-米芾):“栽培不畏雪霜苦,剪拂岂容刀斧为。”

大意:站在窗边远望山上楼阁,虚无缥缈俺岂能到达?你这高人在山阁炼丹,并没念及俺这将朽之骨。欢乐总是转瞬即逝,少壮的踪迹早已淡疏。风尘之际杖藜漫步,老丑的样子难以修复。

吾子得神仙,本是池中物。贱夫美一睡,烦促婴词笔。

吾子:对人尊称(您);自己儿子。《左传》隐公三年:“光昭先君之令德,可不务乎?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柳河东集》(唐-柳宗元):“吾子自京师来。”《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

池中物:池中之物(喻蛰居无为之人);困于池中之物。《三国志-周瑜传》:“刘备以梟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咏兴-四月池水满》(唐-白居易):“况吾与尔辈,本非蛟龙匹。假如云雨来,只是池中物。”《投苏州卢郎中》(唐-张祜):“蛟龙可是池中物?凤鸟无非阁上音。”《成名后献恩门》(唐-曹邺):“忽然风雷至,惊起池中物。拔上青云巅,轻如一毫发。”

贱夫:谦称自己。

烦促:迫促。《答何劭》(晋张华):“恬旷苦不足,烦促每有余。”张铣注:“烦促,急迫也。”

婴:婴绕;婴物;婴怀。《赴洛道中作》(晋-陆机):“借问子何之?世网婴我身。”《题楼观南楼》(宋-大中):“纷纷尘事日婴怀,一见南山眼暂开。”

大意:亲爱的元兄本也困于池中,秋天雨来或如神仙蛟龙。俺只能美美地睡上一觉,然后再急迫地婴绕于纸笔。

这首诗共44句。首8句写初秋感受。秋天已始暑热已衰。汗少了不烦躁了。晚风吹来,被暑热“摧折”的俺好像复苏了。接着8句忆盛夏大旱。俺从春末来到夔州已“逾十旬”,暑热使俺消渴病更重。俺恨“雨师”不作为也很“旱魃”太猖獗。因干旱,“园蔬”没得吃。现在密云聚散虽没下雨,但盛暑毕竟已结束。“前圣”8句写阴阳进退时序更迭是自然现象。前人都懂大旱“慎焚巫”,暑天当为百姓“求暍”。清秋时节天高气爽人洒落,连大雁也会排着行列飞南方。“欻思”8句忆少年乐事。当年俺在北方,在冰天雪地的冬天,曾经胡马雕弓弯弓如月箭不虚发追狐逐兔。可惜现在俺老在南方,冷落了那游侠之窟。末12句结出“戏呈”之意。您是好道之人,您在缥缈的山阁炼丹,也不考虑俺这把“将朽骨”。俺少壮时的欢乐已远。俺在“风尘”之际杖藜夔州又老又丑“难剪拂”。秋来暑退,对于您这个困于池中之物,或许可以蛟龙腾飞神仙升天。对于俺这个“老丑”的“贱夫”,只能美美地睡上一觉,醒来后还得急忙“婴词笔”。(这首诗属戏作。应无它意。)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