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夏日寄高洗马》:夏天里的思念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离别,使人失魂落魄,在追忆过往中便加深了思念,于是,人们把思念付诸笔端,寄向远方。唐代诗人贾岛在思念远方的朋友时,写下了《夏日寄高洗马》一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三十年来长在客,两三行泪忽然垂。白衣苍鬓经过懒,赤日朱门偃息迟。花发应耽新熟酒,草颠还写早朝诗。不缘马死西州去,画角堪听是晓吹。

“三十年来长在客,两三行泪忽然垂”,三十年来一直漂泊无依;回顾过往忽然流下两三行清泪。诗人开篇便追溯过往,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他一直人生失意,天涯漂泊。在这样的状态下,能遇到一个知己好友已是人生的幸事。然而,如今诗人与朋友却也天涯相隔,心念及此,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与对过往人生的崎岖坎坷的感慨,两种情感混杂在一起,他不禁流下两三行清泪。

“白衣苍鬓经过懒,赤日朱门偃息迟”,一袭白衣映着花白的鬓角已懒得去交往;夏日里的富豪之家却休息得很晚。继而,诗人又关注于当下,如今,他一袭白衣映着花白的鬓角,俨然一副老翁的模样。在经历一番颠沛流离,饱尝人情冷暖之后,诗人的心已经麻木冷落,对于人际交往已提不起兴趣了。在这夏日里,他只是冷眼旁观豪富人家的欢宴聚会,感受着人世的参差。

“花发应耽新熟酒,草颠还写早朝诗”,在夏花开放之时应会沉耽于新酿的美酒;用张旭草书的笔意写下关于早朝的诗歌。诗人的笔触一转,由自身的状态,转到了对朋友的思念上来。在他的想象中,他的朋友性格依旧豪爽不羁,在夏花明媚之时,仍旧会沉耽于新酿的美酒,不醉不休;仍旧会用张旭草书的笔意,落如云烟般地挥洒出早朝之时,追忆昔日的辉煌。

“不缘马死西州去,画角堪听是晓吹”,不是因为竭尽马力去了遥远的西州;怎能听到清晨军中传来的画角声。自从分别之后,诗人留在了长安,而朋友却去了遥远的西州,那里是唐帝国的西北边陲,是竭尽马力也难以到达的远方啊!在那里,一切都与长安不同,甚至在清晨,就可以听到从军营传来的激越悲壮的画角声!落笔至此,诗人对朋友的担忧与思念早已付诸笔端。

正所谓“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对诗人来说,经半生颠沛,尝人世冷暖,方觅得一二知己。然而,世事变幻,人生无常,欢聚短暂,而离愁悠长。于是,只好在这个夏日里,把他的思念凝成文字,寄往远方。
朱彝尊《词综₅》
《词综》(卷三十一补人)(六十九首)宋词水调歌头沧浪亭苏舜饮潇洒太湖岸,淡泞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氵弥间。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猜鹭忌,不肯傍青纶。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踏莎行次韵范景仁寄子华韩维0000岑参五古《文公讲堂》读记
岑参五古《文公讲堂》读记(小河西)文公讲堂文公不可见,空使蜀人传。讲席何时散?高台岂复全?丰碑文字灭,冥漠不知年。这首诗作于永泰二年(766)秋至大历二年(767)夏间,时岑参任职西川杜鸿渐幕。0000一首古诗,佛系而美好,抚慰世人800多年
八百多年前,南宋的陆游,生活在江南水乡。那是“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总会发生一点故事的地方,或美好,或忧伤,浪漫而迷离。“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陆游与表妹唐婉的悲欢离合,爱恨恩怨,使人扼腕叹息。劳燕分飞,难成眷属。这段凄美的爱情,在陆游的内心久久萦绕,一直难以释怀。时光一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岁月慈悲,光阴翩跹,冲淡了曾经的心潮澎湃。绿窗花影2024-03-04 14:07:25
0001『绝句采珠』借得东君吹玉袂,天然清淡亦风流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绝句采珠』第880期组稿:黄梅桃苏颖制图:王淑梅绝句采珠作品辑录白牡丹作者/古木素华初绽千堆雪,似鹤欲飞犹带羞。借得东君吹玉袂,天然清淡亦风流。坐在岩石吹海风作者/吴进南血色残阳伴我娇,礁岩静坐与风聊。黄昏享福知珍惜,欲借诗情上九霄。观渔作者/马清新连雨初晴弥水狂,洪流飞泄漫河床。小舟一叶飘难定,出没风波月下忙。雨后诗摘词选2023-07-29 13:17:22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