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1340

雍正一生两千多万的批语,到底有多辣?本文全面盘出重点,确实是用笔墨结网的超级大蜘蛛

能静居看历史能静居看历史2023-07-28 13:50:010

历史进入康熙五十年(1711)后,一生强势的康熙明显老了,这种颓唐体现在他的一些谕旨:“今天下太平无事,以不生事为贵。兴一利,即生一弊。古人云多事不如少事,职此意也。”

所谓的“不生事”就是维持一切现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颇似汉朝的无为而治。然而,从另一角度来看,清朝在康熙晚年已经出现了大量弊端,有鉴于此,雍正即位后,迅速开启大幅度扭转。

相关画面

雍正的书房挂着一幅有名的对联“原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因此,在他并不漫长的十三年之中,全面开动这架蒙上灰尘的机器。通过他身后的奏折来看,雍正个人相当有特点,甚至让人耳目一新,颠覆了以往的认知。

给田文镜的批折里,雍正非常激动而深情地说:“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尔等大臣不负朕,朕断不负尔等大臣也,勉之!”那么雍正的性情来看,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且从他的批折中来看,是一个爱恨分明,性情急躁、追求完美的多面人格。由于高度重视人才,所以也就随之产生了大量的互动奏折进行频繁往来。雍正认为“从古帝王之治天下,皆言理财、用人,朕思用人之关系,更在理财之上,果任用得人,又何患财之不理,事之不办乎?”通过发扬康熙创立的密折制度,如同蜘蛛结网一般,把各级官员管理的井井有条。

雍正批示

表扬和关怀臣下,让雍正获得了大量臣下的感情。

整体看来,雍正的君臣关系比较和谐,由于情商较高,有时候能放下架子像朋友之间一样互动。

有时他颇为坦诚率真地对臣下满保批示道:“我君臣共勉。彼此之间,朕则训示,尔则劝谏矫正,内外一心,著秦上加勤,慎之又慎。”

登基不久,他急切需要一批能员干吏,对一些有争议的官员劝勉说:“参尔之人甚多,朕排众议,任用于尔,断不可辱朕之颜面。

相关批示

对于颇为欣赏的大臣田文镜,雍正与之的批示更为频繁,往往是情之所至,对其掏心掏肺。得知田文镜在河南受了委屈,他安慰道:“朕生平从不负人,人或负朕,上天默助,必获报复。”

有时他说话也有矛盾的时候,对另外心腹大臣鄂尔泰又非常谦虚地说:“朕之自信,有时尚不及鄂尔泰之深。”

除了心腹大臣外,雍正对一些地方官员也非常不错,这主要源自于对臣下的一种关心。

关心考试冷暖细节。

每年殿试在寒冷时期举行,雍正怕砚台结冰,就让考生们进入太和殿考试,又让太监多烧炉子以免考生着凉。还有一年,原定在二月开考,结果因极寒天气延期一个月,雍正担心考生们路费不够,特意准许携带手炉和厚棉衣入场,并免费提供木炭、姜汤。湖南省的乡试原设在湖北考试,后来担心考生经过洞庭湖可能会发生翻船的情况,于是下令在湖南设立试院。

雍正行乐图

关怀官员老母

雍正十年,听说西路军营内大臣顾鲁老母健在,立即给予恩典,并让大臣不时予以起居照顾。定边左副将军策凌的老母来到经常,雍正知道后安排居住。第二年的动天,心细的雍正依旧惦记起来对策凌说,在“接见尔母

甚为健壮,气色如常,腿自到京城经大夫医治服药,亦觉稍愈,住京城,甚为适宜……尔不必为尔母过虑,交付于朕。著一心一意拜请天佛之恩,勤理军务。”感动的策凌热泪盈眶。

雍正行乐图

热河副都统受伤,雍正赐给其药物,还派出大夫前往治疗,他并且稍好,就让大夫返回。雍正在奏折中细心写道:理应请旨后再让大夫离开,既然如此,那就悉心调养吧。此外,逢年过节,雍正都会给他们问候,在请安折上温暖的说:“朕躬甚安,尔等可好?新年大喜!唯期尔等远在军营安然无恙,官兵欢愉。”或“朕躬甚安,尔等可好?向蒙古王、台吉、大臣、官兵等告诉朕安,并告诉颁旨问众人好。”

这些举动让臣下感到非常温暖,拉进了君臣的感情距离。

批评和嘲讽,甚至辱骂,都说明了他的坦率与真实

有暖就有冷,阴晴不定,只在一念之间。

雍正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多面性情。除了温暖和细心之外也有暴躁、冷漠、嘲讽的一面。候补道沈近思在福建两年,闽浙总督满保不与推荐提升,当吏部奏请雍正后将沈提拔为侍郎。这时候满保才给雍正上奏折建议对他使用,显然这是两头卖人情。雍正非常不留情面地揭露他说:“甚是滑稽,该沈近思来已有两年何以未用?尔若得悉沈近思已被朕放为侍郎,尔或许会笑。”嘲弄之情溢于言表。

雍正书法

雍正七年,水师官员向雍正奏请生息银两营运的相关琐事,雍正认为这样的小事不是向自己请示的范畴,因此骂道:“糊涂的东西,向李卫、阿里衮请教以行。”

大臣鼐格管理喇嘛事务,发生过许多失误未能及时向雍正奏报,此后雍正得知后只是责备,而未对其处分。于是在不久他给雍正上者谢恩。雍正看到气不打一处来生气地骂到:“糊涂庸懦的东西,尔等蒙古人即此矣,只为喇嘛,不念是非父母,此为什么风俗,朕实在不懂,如果再这样,朕断不轻饶。”

行乐图

左都御史尹泰是最雍正骂的最狠的,甚至到了非常让人难堪的地步。“尹泰,尔以前干什么来着,该死的老畜生!与彼等同负人之恩,还是身罹其祸。尔若负朕恩,则天必诛之。”“放老狗屁,尔甚卑贱,负朕之恩,装作好人,取虚名。”“尔不是人,尔若再如此负起私心,不但天必诛齑,朕岂有罢休之理?”

前锋统领穆克登给雍正上折子,因为不符合要求规范,被雍正骂到:“吴达纳登如畜生,伊等知道什么?”盛京兵部侍郎也是个粗人,被雍正多次辱骂,又有一次因许多事情拖拉延误,再次被骂:“不知羞耻,该死的畜生,若再不悛改,不慎重品行,仍负朕恩,尔自己斟酌着看罢,朕与尔亦无旨可降矣。”靖远大将军傅尔丹、陈泰上请安折,雍正在陈泰名字上,雍正朱批破口大骂:“不知羞耻,玷辱父祖,该杀!”

除了这些火气比较大的朱批外,还有一些冷嘲热讽。

雍正假发画像

对官员推荐儿子做官不好拒绝,在试用一段雍正开始公开这种问题。“自然赏你来,但不过欲子来南,代你作祸耳。”、“汝子无用之才,甚属庸碌,所以令汝着实教导,非望其将来可以成就也。”可知这个当的儿子让他爹有多尴尬。

对于宠臣李卫,雍正除了表扬外,也对他的过分高调和张扬的官场作风表示批评。曾多次告诉他要谦虚低调,改变傲慢无礼。听说李卫在地方出行时打着“两面钦用牌”后,雍正给他发去谕旨批评他说:“川马、古董之收受,俱当检点。两面钦用牌,不可以已乎?是皆小人逞志之态,何须乃尔!”对这样的批评不可谓不严厉。

朱批

雍正十二年,法尔善给雍正汇报京城下雨情况,雍正看后批示说:“下点小雨,有何不胜欢抃之处?所奏夸张不忠。”显然雍正是比较理性而有自己的判断的,这无非是臣下的取悦套路而已。还比如:“你是神仙么?出此无父无君之言。”知人则哲,为帝其难之。朕这样平常皇帝,如何用得起你这样人!”或者“观汝屡次论奏,俱属狂妄不经,莫非尔身国有疯证耶!”

雍正画像

有时雍正似乎被臣下气的流泪绝望。如给大臣石文焯的批示中无奈地表示:“朕如此推心置腹,任用尔等,凡有累民之举,概令据实入告。尔等竟若罔闻,政令乖方一至于此,朕惟仰天泪下,亦无言谕尔等也。”由于石文焯是他的“十三弟”允祥推荐并获得雍正使用的,因此在他曾这样悲凉地批示道:“今无奈更用汝总督矣。成全朕用人颜面,报朕仙逝贤弟荐拔之恩与否,又在汝抬头对天、清晨扪心自问而为之也。堕泪书谕。

看来这心是被他伤透了。总而言之,这样的批示还有许多,由于篇幅和“消重”原因,暂分享这些,姑俟它日再谈。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