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说“削藩”是一个技术活儿? | 循迹晓讲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主讲:赛艇队长
策划:赛艇队长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2300字 阅读需要6分钟
说到“削藩”,这个词在中国历史中非常常见,朝堂之上常见的政治矛盾就是皇帝和地方诸侯王的矛盾,皇帝为了让自己江山永存,就会想办法削减地方势力,最后把权力全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而强化皇权,弱化其他权力的方式被统称为削藩。
我们看历史上好像感觉削藩的没有好下场,都会导致地方叛乱,汉景帝削藩引来七国之乱,中唐时期皇帝削藩引来一堆节度使造反,到来明朝建文帝削藩招来了他四叔靖难。其实削藩导致地方实力派造反,那是因为削藩的方式方法不对。

◇ 汉初是秦制和封建制并存的局面
说起来,比较成功的削藩是汉高祖和汉文帝,汉高祖登基之初,分封了七个异姓诸侯王,燕王臧荼、楚王韩信、梁王彭越、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长沙王吴芮,韩王信,他们占有天下大半土地。
汉高祖不动声色,先灭了燕王藏荼,再以游云梦泽为名抓了韩信降为淮阴侯,废了张耳,把彭越剁成包子馅。等到淮南王英布反应过来,准备起兵反叛的时候,已经没人可以响应他了。

◇ 待异姓王纷纷覆亡之后,这些地盘都分封给了同姓诸侯
汉文帝姿势水平也很高,此时的汉朝已经没有异姓王,分封的都是同姓诸侯王,血缘上都是他们刘家的亲戚,而每一位诸侯王死了,汉文帝都会表现的非常心痛,然后分封一番。赵国的赵幽王死后,幽王的两个儿子分别继承土地,赵国被一分为二。淮南王刘长谋反败露死后,皇帝大发善心立其子三人为淮南王、衡山王、庐江王,大块地盘一分为三。
汉高祖采取各个击破,汉文帝采取软刀子杀人,都是不容易被人察觉,比较成功的削藩手段。
如果做不到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手段,会让人看出些许端倪的话,那么在和平时期可千万不能削藩,得在非常时期才能行这种非常之事。比如说汉景帝就是在和平时期操之过急大搞削藩,被诸侯王们察觉出异样纷纷造反,引发了全国性的内战七国之乱。等到内乱平定后,汉景帝就可以大张旗鼓的搞削藩了,他借着内战胜利的余威,趁热打铁取消了诸侯王的官吏任免权,征收赋税权,而且诸侯王不得继续治理封国,必须由皇帝派去的官员治理。经过这么一番折腾,诸侯国基本被架空了,空有一块地盘。

◇ 推恩令实施后,地方诸侯的实力已经无法威胁到长安朝廷,而长安朝廷对帝国的汲取力度则大大增强
到汉武帝的时候又在此基础上推行“推恩令”,诸侯王死后除了长子继承封地和爵位之外,其他儿子也能给个侯爵并分得诸侯王的一块土地,这样一来,像分饼一样,人越多,饼就会分得越小。各诸侯王也有不想要这份恩的,可他们的权力早就被架空了,连人事权财政权都没有,怎么跟长安抗衡?所以,这份恩,要也得要不要也得要。
另外在明成祖朱棣完成“靖难”后,也是乘着夺权之余威实行削藩,他在登基之后通知各藩王,要求剥夺他们的兵权,此时朱棣兵强马壮风头正盛,其他藩王要么被建文帝给削了,要么实力不济,根本没人敢反对。此后,明朝的藩王们出外就藩就不在允许有过多数量的护卫,基本上都是只允许有五百到一千人,再多就有可能被判定为谋反,明朝的削藩行动也就得以完成。

◇ 这种剧情在朱棣削藩后几乎无法重演 图为电视剧《山河明月》中朱棣剧照
削除藩王兵权让明朝的皇位更替避免“靖难之役”那样剧烈的动荡和血腥。因此,明朝中期那几位藩王造反,但都不成气候,比如正德年间宁王造反,准备了那么多年,结果仅仅43天就被王阳明给平定了。
在削藩的过程中,统治者还要做出必要的牺牲。努尔哈赤在起兵之初并没有建立起中央集权,他们更像是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其中有五位大臣是努尔哈赤的左膀右臂,这五大臣分别有自己的势力,比如说何和礼是董鄂部首领,扈尔汉是雅尔古寨寨主。
在努尔哈赤创业的过程中,五大臣和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产生了很深的矛盾。褚英认为你们听我爹的就该听我的,而五大臣完全不这么认为,双方一度到了要兵戎相见的阶段,这时候努尔哈赤找了个不团结群众的罪名将褚英囚禁,几年后将他赐死。这么做一方面是给五大臣个面子,另一方面则是以退为进,反正自己儿子还有,死一个不可惜。而五大臣看努尔哈赤连儿子都能杀,彻底不敢造次了。
随后他们得到了一个“议政五大臣”的头衔,从此被架空远离权力中枢,紧接着努尔哈赤又建立起八旗制度,确立了只有爱新觉罗家的人才能当下一任大汗。

◇ 努尔哈赤画像
总的来说,削藩在时机把握上有一定的共通性,想要成功削藩,就一定要在中央实力最强的时候才能推行下去,比如说汉武帝和明成祖削藩,都是在中央权威达到最高峰时才完成的。否则就会像中唐时期那样,本来朝廷实力就弱,政令出不了长安城,还要各藩镇上交兵权,结果就是引来了各藩镇频频造反,导致朝廷实力进一步减弱,中央权威断崖式下降。
因此,朝廷想要削藩一定要掂量一下自己几斤几两,千万不能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贸然动手,否则想要削藩的君主很容易收获一个冚家铲的下场,这就得不偿失了。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中国“五帝时代”:考古发现巧合现象,难怪史记第一篇讲五帝
十九世纪,随着西方的崛起,开始从18世纪的“中国热”转向“中国黑”,直接否定夏商,认为中国历史是从周代开始。甲骨文出土后,不仅证明了商朝存在,也证明了中国历史的可信度,但西方虽然承认了商朝,却至今依然不承认夏朝,自然也全盘否定更早的“五帝”。更为重要的是,在西方影响下,很多中国人也开始否定夏朝、更完全否定五帝历史,至今此类文章在网络上屡见不鲜。紫网2023-10-16 10:00:520000张爱玲晚年:4年搬了180次家,死时衣不蔽体,好友:活得像流浪狗
1995年9月,74岁的张爱玲在美国洛杉矶的寓所里孤独地死去,一个星期后才被人发现,大家都在为这个惊世才女的离世而感到惋惜。张爱玲7岁开始写小说,14岁改写红楼梦,23岁名震上海滩,她旁若无人地活,肆意妄为地爱,最后又悄无声息地离开,她的一生就是一部传奇。-1-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张爱玲文史馆2023-07-28 18:02:12
0001十分钟带你看懂中国工艺美术史!
🔸中国工艺美术分为玉、漆器、金银、织物、陶瓷、青铜、象牙玻璃七类。鉴于青铜可归于历史文物、象牙玻璃发展不匀、以舶来品居多,我们主讨其余五类。🔸玉🗡玉源于新石器时代,如良渚文化里,代表礼仪、祭祀的琮、壁,象征权威的钺。商朝时,商王之妻、一代女将妇好墓中,出土了755件玉器。🎋西周有了“君子比德于玉”的概念,携带玉佩成为常态,而战国,玉饰多用线刻、隐起和镂空,曾侯乙墓为其中代表。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的待遇大比拼,究竟有何不同?住房、专车、警卫规格
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的待遇大比拼,究竟有何不同?住房、专车、警卫规格一网打尽!想知道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的待遇有什么不同吗?住房、专车、警卫规格,一个都不能少!快来跟我们一起揭开这个秘密吧!天童老僧2024-03-14 08:07:57
0000刘邦路过女婿封地,临幸女婿小妾致其怀孕,此事后来如何处理?
大家都知道,刘邦在建立汉朝后诛杀了很多异姓王。除了他本人的疑心外,还在于六国旧臣对刘邦的态度。很多诸侯国的大臣根本不把刘邦当做他们的皇帝,一有机会便会鼓动诸侯王干掉刘邦,自立为帝。而赵王张敖所统治的赵国便是这样一种情况。张敖献姬紫网2023-10-15 15:21:57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