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中国二〇二二联艺之星杨彩华、邓娴作品欣赏


杨彩华,网名梦见温馨。

咏云
天有青如玉,遥遥灼以华。
投身妆一水,化雨润千芽。
时向峦巅卧,偶随树杪斜。
何将闲迹测,此去自无涯。
燕京八景之琼岛春阴
欣然临胜地,落落正春妍。
楼殿云根锁,石栏花气穿。
池清鱼上下,林茂鸟蹁跹。
何必问今古,衔杯入翠巅。
秋夜吟
日晚斜阳下,流波洗月明。
山间无鸟度,竹外少人行。
石壁苔花冷,幽窗羽扇轻。
凉风园上过,暗暗动秋声。
贺对联中国
藻采轻裁,好将小字两行,吟成大美;
春芳次第,许共晴岚一叠,来谱新章。
刘大厦
虔心笃志,刚介清修,更数十年优恤为民,自守泊然匡国运;
阻抑何妨,横权未惧,后三千丈冤风昭雪,教从忠义见天心。
夫子庙
庙重清幽境,偏此处行人商贾攘熙,秦淮画舫看尤近;
儒崇道德心,叹今朝附势趋炎之者,夫子文章空有闻。
墨子
兴利反儒,尚贤节用,未肯负春秋,更一生以德崇仁,犹从局外开新派;
王侯草芥,蝼蚁鹄鸿,何堪分贵贱,愿诸子和平兼爱,莫使人间轻布衣。
我辈岂是蓬蒿人
公原非草芥身,有陶之逸,曹之傲,屈平梦得之旷然,想当时宕往生涯,龙藻纵横惊后学;
吾亦抱鸿鹄志,愿与书亲,与诗邻,与宋韵唐风结契,问何日辟开混沌,萤光清发助斯文。
光棍节
红尘累儿女,所期今夜月明,到眼春心皆有托;
玄序起寒凉,望尽长街灯火,共吾归屐更何人?
郑燮
取竹之卓坚,从兰之幽洁,近八十年颠沛备尝,终不辜纸上丹青,胸中丘壑;
其画穿今古,其字骇风雷,更一百卷诗书称绝,自赢得才华举世,姓氏留名。
麻雀
栖树栖檐,在南在北,振羽弄新晴,田圃烟村翻点染;
应无束缚,便得欣欢,争鸣非有意,成鸿齐鹄不相求。
甘棠 |第四届入围作品展(44):董文学、杨彩华、李国荣

邓娴,辽宁省沈阳市人,楹联爱好者。

千里江山图
范中正溪山高远,王叔明青卞深远,倪元镇渔庄平远,一画集三家,后无来者;
思逸居可以村乡,想幽寻可以峰峦,拟壮游可以江河,从心之所欲,惟有少年。
暑热有感
七月天朱火升腾,但闻高柳嘶蝉,情知苦热真无计;
一场雨炎威销减,遥思故人南国,可有微凉到小窗?
古琴
珠玉以应天,钟磬以应地,吟唱以应人,一器集三音,流水弦中清有韵;
倚马之才子,冶游之少年,结庐之隐士,此情归何处,落花指上听无声。
云松书社
卜地近西湖,七八段青檐及水及山及石及亭,两相宜哉,有竹影隔尘,松风含韵;
凭栏思泰斗,十五部鸿篇曰侠曰武曰忠曰义,吾所愿也,亦琴书无恙,儿女多情。
苏州启园
依山以毓秀,傍水以藏幽,倾十万买风月无边,如鸟如鱼皆乐境;
初谓之席家,后归之徐氏,历百年慨林园宛在,谁宾谁主问沧波。
三安幸福小镇
山光浓淡,树色浅深,十馀里晴翠勾留,夹岸泥香新雨后;
结伴春风,提篮朝露,两三声清歌宛转,采茶人在小桥东。
倒淌河
源头祁连岭赤,归向青海湖蓝,数十里玉带弥清,果然水有西流日;
醒酒异域河风,催诗千秋岸草,二三月芳春走马,莫道人无再少年。
天姥山
竹先得日,鸟惯听钟,九百米何高,云顶若闻天姥语;
放眼即山,举头皆瀑,两千年太久,仙踪试问野桃花。
麻雀
生计岂容闲,秋圃春郊,但相期籽粒有遗,乌鸢莫逐;
人烟何必远,穿篱绕砌,所幸者未著锦羽,不困樊笼。
中国文字博物馆
书契之代甲骨,算筹以易结绳,杳杳兮上古管窥,信然革故鼎新,是为圭臬;
殊功不昧籀斯,玄解岂独蝌蚪 ,忽忽间桑田海变,试缘虫纹鸟篆,往溯文明。
对联中国二〇二二联艺之星谢丹、许诗涵作品欣赏
谢丹,粤人,教师。小桥秋水玉人歌廿四,春波烟柳月初三。我辈岂是蓬蒿人天压云横,有松兀尔;海摇风怒,其翼翛然。轩辕台荒云台独立,龙战血沉,玄草何年深大野;终古局难分,鹿奔谁射,苍溟几度坠长星。济南秋柳园兴飞籁爽,酒味秋凉,块垒浇百千代文章,空嗟木老;已矣兰亭,重来洛社,风流翩二三月春屐,又起莺鸣。新都桂湖侍有桂,邻有荷,偶有紫藤,更邀来三二鹭侣鸥朋,供才人隐;昵称296046592023-07-28 15:26:30
0000【对联临屏1040期】主题:踏春(主评:罗军)
“联都楹联文化研究中心”第1040期(对联)临屏赛结果公布一、总策划潇湘妃子竹山布衣二、评委终审:潇湘妃子吴海燕本期主审:吴立新本期主评:罗军主评助理:赵志君编审团队:王雁青、吴立新、舒采锡、黄云光、徐光祖、马利平、赵志君、闫宝恩、姚建良本期主评:罗军近照联都空谷诗钟社2023-07-29 10:10:54
0000汉字历史——抽象篇(骧)
镶马掌的马;镶马掌抽象篇字源演变说文解字“骧”xiāng,形声字,'驤’的简体字,从馬襄声,'驤’字目前最早见于东汉《说文》小篆。馬,与马科动物有关;襄,头顶容器的人,此处引用'镶嵌’的引申义。造字本义:镶马掌的马(名)/镶马掌(动)。紫网2023-10-14 08:12:110000岳父出上联:“八戒洗澡,猪下水” ,三个女婿对下联,脑洞让人佩服!
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字形式,在我国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它的普遍性和趣味性使其成为传统文化中雅俗共赏的存在,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艺术。在古代对联不仅是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还被作为一种考验对方真才实学的方式。像清朝时期才高八斗的纪晓岚,就留下了不少令人拍案叫绝的千古绝对。-1-紫网2023-10-13 17:29:4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