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被低估的人物,三分天下的谋略比诸葛亮早八年。
01
公元200年,江东吴郡。
一场盛大的宴会正在举行,孙权频频举杯,但心里是无比的烦躁。
在遥远的北方,曹操和袁绍的决战已经到了最后关头。孙权虽在江南,却至始至终都全程关注着这一场决定天下大势的决战。他明白,无论袁曹哪一位胜出,必定会统一北方,下一个目标一定会是自己。
孙权办宴会的目的,就是借宴会之名,探探群臣的想法。
觥筹交错之间,群臣们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但无非是一些老生常谈,毫无新意。倒是周瑜身边的一个年轻人的发言,引起了孙权的兴趣。
孙权听周瑜讲过这个人,姓鲁名肃,字子敬。
宴会结束之后,孙权派人把这个年轻人悄悄的叫了回来。

02
孙权热情的邀请鲁肃与自己在塌上就坐,边饮边聊。
孙权说:“我刚接手我父兄的基业,想要有所作为,请问有何良策?”
鲁肃答:“以我个人私见。汉家天下已经不可恢复,而曹操也不可能一下子除掉。将军割据一方,应当乘此乱局,征讨黄祖和刘表,全部占有长江以南的土地。有了这些,可成高祖之业。”
孙权听了之后,嘴上说着,我要恢复汉室,但心底已经被这个谋略折服。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塌上策”,是孙吴若干年里一直实行的最高战略,比诸葛亮的“隆中对”足足早了八年。
鲁肃的“塌上策”厉害在哪里呢?
1,当时袁绍和曹操还没有分出胜负,鲁肃已经把曹操看成唯一的敌人,也就是说,鲁肃已经认识到以若击强的曹操会取得胜利。
2、汉家已无恢复可能,这实际上是建议根据孙吴自己的情况,走出一条与刘备不同的政治道路。
3、占领长江以南。这实际上是放弃北上逐鹿中原,实行东进战略。避免与曹操过早的决战,以壮大自己的实力。具体方式就是先打弱小黄祖,后灭刘表。
塌上策提出之后,孙吴就一直坚定执行这一策略,无论是灭黄祖,还是与刘备争夺荆州,都是这一策略的提现。事实上也证明,这一策略是正确的。

03
但事与愿违,在拿下黄祖之后,孙吴并没有能够立即吞并刘表。但曹操已经统一北方,并迅速带兵南下。
恰好刘表去世,荆州一盘散沙,曹操大军聚集南阳,局势非常危急。
鲁肃在这个时候,请求以为刘表吊丧为名前往荆州打探消息,并笼络刘表的部下,孙权立即批准了。
一路上,坏消息不断。
先是刘琮投降了曹操,荆州陷落。刘备又兵败,准备渡江南撤。
荆州是去不成了,鲁肃果断决定,去见刘备。在长坂坡,鲁肃见到了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的刘备。
鲁肃的意图很明显,联刘抗曹。鲁肃的到来,对刘备来说,是天大之喜,更是雪中送炭。双方相谈甚欢,但联合这样的大事,还是得孙权拍板,所以鲁肃邀请刘备派人去面见孙权,最合适的人当然是诸葛亮。
回到东吴之后,孙权立即召开会议,谈论应对之策。
投降派人数众多,尤其是重臣张昭也在其中,一时之间,投降派占据了绝对的上风。
孙权上厕所,鲁肃跟了出去。
鲁肃说:“我投降曹操,还可以当个小官。将军你投降曹操,曹操把你放在什么位置呢?”
鲁肃这句话高明之处在于,把孙权逼到了绝境。孙权本犹豫不决,听了这话,坚定抗曹。
后面的事,就很清楚了,孙吴联合刘备在赤壁大败曹操。
04
夺取荆州,是鲁肃塌上策的重要一环,亦是诸葛亮隆中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其实也就意味着孙刘之间围绕着荆州的争夺,日趋激烈。
刘备平定益州之后,孙权要求刘备归还荆州中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自然是不同意。孙权盛怒之下,派吕蒙率军将长沙、桂阳二郡夺取。
刘备得知,引兵五万从成都赶回公安,派关羽率军三万争夺三郡。孙权派鲁肃率领一万人屯守益阳,对抗关羽。
鲁肃这个时候,仍然希望通过和谈来解决问题,他与关羽面对面进行沟通,希望能够和平解决问题,但羽翼已丰的关羽,并不买账,双方不欢而散。
此时,曹操进攻汉中,益州受到威胁。刘备派人跟孙权讲和。双方议定,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三郡属孙权,南郡、武陵、零陵三郡属刘备。
湘水划界本质上是双方力量势均力敌的结果,但鲁肃在其中的作用不了忽视。孙权虽然赞同吕蒙攻打荆州的决议,但对鲁肃联刘抗曹的战略也是认同的。而正是这一战略,决定了三分天下的局势。

05
鲁肃始终不渝地坚持孙刘联盟,是因为他看到了联盟的维持与巩固,关系到江东生死存亡的长远利益,这是他目光远大的过人之处。
鲁肃一生的活动,证明了他是江东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活动家。

两晋十六国北燕史(二):北燕政权的发展
北燕的存在,是接续了后燕的残喘,从客观的政治条件来讲,事实上是冯跋及其追随者遇到了一个历史的空当——409—430年的22年时间,正好是强邻北魏和柔然帝国的激烈对峙时期,北魏王朝在其北部边境地区同柔然的持续交战,使得拓跋珪的兵锋再也顾不上像曾经打击后燕那样持续地用兵北燕,这就为北燕政权的短期存续发展创造了一个客观的和平空间。紫网2023-10-17 13:18:110003大唐宫廷第一歌手,与开元盛世同呼吸共命运
安史之乱后,穷困潦倒的诗人杜甫从四川奉节乘小舟去洛阳,当船停泊在潭州时,意外地见到了曾经的大唐宫廷第一歌手李龟年。如今他是个饱经风霜,潦倒的卖唱老人。多年后再次听到他的演唱,杜甫感慨万分。南宋佚名歌乐图局部天宝三年,杜甫结识了李白、高适,一起同游,曾听李白讲起宫廷乐手李龟年。极盛时期的李龟年,引吭高歌,皇帝伴奏,贵妃伴舞,李白作词,那是何等的光彩夺目。菊斋2024-02-21 13:06:56
0000棺材为什么一头高一头低,一头大一头小?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丧葬文化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古人普遍认为“灵魂不死”,觉得善待死者的肉身,才可以使他的灵魂得到慰藉和安息,又创造出了一整套丧葬礼仪。在古代,皇帝死后,都要耗资巨大建设陵墓,墓中也有数之不尽的金银珠宝、珍贵古玩作为陪葬,让逝者像生前一样享尽荣华,秦始皇更是在地宫中打造了千军万马守护着自己。紫网2023-10-16 08:39:410000同为黄埔一期毕业的学生,为何只有陈赓身上传奇故事最多?
在诸多开国将军中,陈赓是最特殊的存在。了解近代史的朋友应该都清楚,尽管开国将军中绝大多数都有很多传奇故事,可陈赓身上无疑是最多的那个,而且是我们从小听到他,仿佛每次重新挖一挖,就能挖出陈赓将军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大革命时期,陈赓是黄埔一期生,深受蒋介石重视,还救过蒋介石命,蒋介石几次拉拢,陈赓都不为所动。宣太后跟义渠王生子嬴稷能容忍,为何赵姬与嫪毐生子嬴政无法忍耐
宣太后是秦昭襄王嬴稷的生母,赵姬是秦始皇嬴政的生母,两人都是秦王的生母,是秦国的太后,两人有相同的身份,也有类似的遭遇,但她们的本质是不同的。宣太后作为寡居的太后,与义渠王生了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的结局史书没有记载,有可能被杀,也有可能活下去了,被杀的可能性较大,因为义渠王本人也被杀,宣太后还有个情夫叫魏丑夫,宣太后临终前还想让魏丑夫给自己殉葬,后经人劝说放弃了,宣太后终老一生。一国之君历史2023-07-28 08:20:52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