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她吸引了元春?
前面分析过了,元春是“金玉姻缘”的最终决策者。那么,为什么元春会欣赏、喜欢宝钗?宝钗是凭什么,吸引了元春的?

相信我,宝钗有学问、有文才、有管理能力,但这些都不是她最突出的地方。
学问才华,并不是宝钗所自诩自矜、引以为傲的。她甚至排斥这些东西,深以“女子无才便是德”为然,“诗词不过闺中游戏,原可以会可以不会。咱们这样人家的姑娘,倒不要这些才华的名誉”。

王熙凤生病的时候,曾请宝钗来协理家务,显然她有一定的管理才干。但是王熙凤也曾分析过:她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也难十分去问他”,既然不得已而协理家务,她的“拿定了主意”也不曾改变过:大观园改革搞承包,她十分内行,却坚决不肯把自己的人参与其中,宁可绕弯子,“有人说闲话,也就怨不到咱们身上了”。
当家人,恶水缸。像宝钗这样爱惜羽毛,唯恐有一点点“闲话”,不可能成为管家媳妇的最佳人选。

宝钗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她“好为人师”、喜欢劝说别人、喜欢用自己的观念去影响别人。她曾劝王夫人别为金钏儿伤心、适度收缩排场规模;曾劝岫烟别理会丫鬟婆子们的勒索敲诈,“他尖刺让他尖刺,很听不过了,各人走开”;曾劝湘云别为一时兴起而请客,“为这个家里要去不成?还是往这里要呢?”;曾劝黛玉少读闲书;曾劝袭人别托湘云做活;……至于劝宝玉,那就更多了,不能一一列举。

喜欢劝别人,这是美德还是恶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在宝玉这里,“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生情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各终,恐装饰人规引入道”。
宝玉是宁荣二公、也就是贾府未来,唯一可以继承家业的人。曾有人与我激烈辩驳:“荣国府是贾琏的!哪里轮到宝玉来继承了?”如果你把荣国府看成是一份财产、一份享受,这话也不错。但继承家业不仅意味着享受,更意味着责任与付出。贾赦倒是长子呢,为什么贾政才是荣国府的实际当家人?难道贾母就不懂长幼之序了?宁荣二公也说“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难道是怕巨额财富没人花?

谁有能力,谁就来管家,谁就“继承家业”、尤其是继承贾府这个庞大集体的责任。贾琏的才干,连他的年轻的、不到二十岁的老婆都比不上,“倒退了一射之地”,还能指望他继承家族责任?
宝玉不同。宝玉的“聪明灵慧”是出了名的。他的劣势在于性情不投,也就是主观上不愿承担这份责任。所以宁荣二公希望警幻仙子能劝劝他,“警其痴顽,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道”。

当然,警幻仙子毕竟只是梦中人,靠一个梦来解决现实问题是不可能的。现实中,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给宝玉娶一个美丽的(不美的妻子,他是不会接受的)、懂事的、喜欢并且善于劝诫的妻子,白天晚上地影响他。这才有可能让他“入于正路”。
宝钗就恰好喜欢劝诫。
这是宝钗最突出的特点,也是元春看中她的地方,也是判词中说的“停机德”——停机德是乐羊子妻的典故,就是指“劝夫之德”。

至于宝钗的劝诫能否奏效?宝玉会不会听美丽妻子的建议?那是另一回事了。
不管能否奏效,元春,这个最有家族使命感的人,总是要试一试的。
你和生命和健康来自“道”“德”——《道医学》读书笔记01历史渊源
中医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医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让中华文明维持绵延不息源远流长。然而,我们在与一些疾病的对抗中,有的人可以辩证处理手到病除,而有的人却钻进了死胡同束手无策,这是为何?《人类对理解本质的跨学科交叉研究:什么是理解?》有助于破解量子力学难以理解的难题吗?
《人类关于理解本质的跨学科交叉研究:什么是理解?》虽然是一本科学哲学专著,但是它所探讨的主题与哲学、认知科学、心理学、语言学、神经科学等学科有关,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对于探讨人类理解本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该书并没有直接涉及量子力学领域,因此对于破解量子力学难以理解的难题并没有直接的帮助。0000《物质论:什么是物质?什么是非物质?》
第一章引言在宇宙的洪流中,物质与非物质构成了世界的二元对立。物质与非物质,一字之差,却蕴含着截然不同的哲学内涵。物质与非物质的探究,不仅是人类对世界本源的追寻,更是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深度思考。在这个论文中,我们将从哲学的角度,对物质与非物质进行深入的剖析,并探讨二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第二章物质的概念与分类0000θ51常卒之应:其太过不及而上应五星……卒然而动,其亦为之变乎?……卒然而动者,气之交变也,其不应焉。故曰:应常不应卒。
岐伯回答黄帝“愿闻其时”之请后,黄帝又发新问。先附录原文如下:帝曰:夫子之言岁候,其太过不及而上应五星。今夫德化政令,灾眚变易,非常而有也,卒然而动,其亦为之变乎?岐伯曰:承天而行之,故无妄动,无不应也。卒然而动者,气之交变也,其不应焉。故曰:应常不应卒。此之谓也。——《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一、帝曰:夫子之言岁候,其太过不及而上应五星。“夫子”为黄帝对天师岐伯的尊称。黄帝内经参详2024-02-29 17:10:13
0000既然贾府不会强留袭人,为什么袭人还执意不让哥哥为她赎身?
人往高处走呗。袭人如果离开贾府,回到花家,也不是最终结果。因为女孩子大了,总是要嫁人的。她那个穿红的“两姨姊妹”(有的版本写作“两姨妹子”),不是“各样的嫁妆都齐备了,明年就出嫁”吗?如果袭人回家,过不了几年,也会出嫁。紫网2023-10-16 11:45: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