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湘云会认为,袭人的戒指是黛玉送的?
因为黛玉和宝玉最亲密啊。
湘云和袭人亲密,是她们俩的长久友谊,纯粹闺蜜的那种,跟宝玉没有关系:袭人服侍湘云,是在服侍宝玉之前的。

但是黛玉也好,宝钗也好,来到贾府的时候,袭人已经是宝玉身边的丫鬟,而且是毫无争议的“第一大丫鬟”了。所谓“爱屋及乌”,这时候谁对袭人好,多半是看宝玉的面子。这是常理。
湘云也是这样理解的。她特意带来的四个绛纹石戒指:“袭人姐姐一个,鸳鸯姐姐一个,金钏儿姐姐一个,平儿姐姐一个”,难道除了袭人之外,湘云跟鸳鸯、金钏儿、平儿也特别亲密吗?还不是看贾母、王夫人、王熙凤的面子?

用自己的思路,去推测别人的做法,湘云很容易得出结论:谁跟宝玉最要好,谁就会对宝玉身边的丫鬟好,谁就会把新鲜有趣的东西送给宝玉身边的“第一大丫鬟”袭人。
那么,谁跟宝玉最要好呢,在这些姑娘姊妹们里?当然是黛玉。
于是湘云认为袭人的戒指是黛玉给的,这是很自然很合理的推测。

本来这个题目,到这里就回答完毕了。但是让我再啰嗦几句:
黛玉为什么没把戒指送给袭人?是小气吗?
当然不是。那次佳蕙小丫鬟去送茶叶,正遇到贾母的人给黛玉送钱,黛玉就“抓了两把”给佳蕙。赏钱不点数,而是“抓了两把”,这是小气人干的事儿吗?

黛玉不小气,她是随性,不考虑那些“俗事”,也不在人际关系方面刻意经营。所以虽然喜欢宝玉,也爱屋及乌地把袭人当成自己人(袭人母亡,她还关心“袭人到底多早晚回来”呢;李嬷嬷骂袭人,她也替袭人说话),却不会在赏东西送礼物这些方面考虑那么多。
另一方面,我怀疑,只是怀疑:就像《飞狐外传》中胡斐说过一句话,看似平常,其实凄凉:“我从小没爹没娘,难得有谁给我什么东西”。黛玉也是“从小没爹没娘”,像王熙凤常常收到“舅太太”给的礼物,宝钗偶然能得到哥哥远道带回的东西,黛玉却从来没有这些。

所以,黛玉会不会特别珍视别人给的礼物,哪怕湘云的绛纹石戒指只是普遍赠送而已?
因为珍视,所以舍不得转送别人,哪怕是转送给袭人。
这样的推测,是不是有点儿黑化宝钗了:她并不珍视湘云的情意,才会把湘云送的礼物转赠袭人?

可是,宝钗本来就是这样务实的人:一个石头戒指而已,有什么值得珍惜的?倒不如送给别人,让它发挥交际应酬方面的更大作用。
至于对湘云,宝钗有更实际的帮助,可比珍藏她送的礼物实用得多了。
这里并没有谁比谁好、谁比谁坏——“是好人还是坏人”,那是小孩子的简单思维——,这里就是两种不同的为人处世的态度而已。
《红楼梦》开篇所讲的第一个女子,薄命英莲真应怜
少读红楼2023-07-28 11:55:32
0000付善明|《金瓶梅》作者笑笑生的创作智慧
摘要:兰陵笑笑生发现了家庭、家族,从而以之为题材,创作了异于传统小说的世情小说《金瓶梅》。他通过西门庆一个家庭来描写社会,折射社会,第一次独立创作了多声部宏大叙事的世情小说。他突破了小说显现单一的光明色调的传统,暴露黑暗、揭示丑,从而创作了众多和现实生活中同样复杂的人物。凡此诸多方面,都显示了《金瓶梅》的小说的智慧,也即显示了笑笑生的智慧。关键词:笑笑生;《金瓶梅》;西门庆;家族;智慧殘荷聽雨2023-07-31 08:56:29
0000【原创】《红楼梦》文化系列之【性文化】(一)
【原创】《红楼梦》文化系列之【性文化】(一)时髦的傻子【版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图片源自网络】众所周知,红学界历来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即:《红楼梦》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时髦的傻子2024-02-05 15:09:42
0000《水浒传》中好汉们很少吃的猪肉,在古代地位究竟如何?
引言:《水浒传》中的好汉们都是肉食主义者,用鲁智深的话来说就是"牛肉狗肉但有便吃"。在众多肉类中最受好汉们欢迎的是牛肉,二斤熟牛肉,一壶烫白酒,往往能让好汉们大快朵颐。羊肉是好汉们用来招待贵客的佳肴,恐怕也只有及时雨宋公明才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不戒酒肉的花和尚鲁智深贡子曰2024-02-10 14:06:15
0000《逻辑让世界可推理》
一、引言在人类对世界的理解中,逻辑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具。逻辑是推理的规则,它允许我们从已知的信息推导出新的信息。逻辑使我们可以对概念、命题和论证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推理,从而深化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本论文将探讨逻辑在语言哲学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二、逻辑与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