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日历 | 薛昂夫《【中吕】山坡羊·大江东去》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大江涛涛,东归大海;车轮滚滚,西入长安,为了取得功名,走遍了天涯路。厌倦了车马舟船的仕途生涯,喜欢抚琴读书的归隐生活,“我”早已两鬓斑白,像汉初隐居种瓜的召(shào)平到了暮年。
等到心里知足了,功名之心也应该知足了。深居高位,有高的苦处;身居低位,有低的苦处。
注释

厌舟车:厌倦了舟车之苦,有了退隐之想。喜琴书:喜欢退隐弹琴读书。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云“乐琴书以消忧”。星星鬓影:两鬓斑白如星。待:将要。
赏析

这是元代散曲家薛昂夫的一首感怀小令。这首小令最绝妙之处在于巧借“大江东去”的形式,道出了苏东坡“大江东去”的内涵,一切功名富贵,都如浮云一般,不如过简单的生活,乐在其中!“大江东去,长安西去,为功名走遍天涯路。”这三句是说,大江涛涛,东归大海;车轮滚滚,西入长安,为了取得功名,走遍了天涯路。这是写“为功名奔波”。“大江东去,长安西去”,一个“东”字,一个“西”字,就将诗人仕途忙碌的身影勾勒出来了。忙着干嘛去呢?为的是“功名”,走遍了天下的路。一个“遍”字,道出了追赶“功名”的路上,诗人饱尝艰辛。 “瓜田”涉及一个典故,即“召平瓜”,据《史记》卷五十三记载:召平,秦时的东陵侯。秦亡不仕,隐居长安城东,种瓜为业。后以“召平瓜”为安贫隐居之典。“厌舟车,喜琴书,早星星鬓影瓜田暮。”这三句是说,厌倦了车马舟船的仕途生涯,喜欢抚琴读书的归隐生活,“我”早已两鬓斑白,像汉初隐居种瓜的召(shào)平到了暮年。

一个“厌”字,即是对于追逐“功名”之路的一种彻底否定。一个“喜”字,则是对于归隐耕读之后生活的一种坚定肯定。“早星星鬓影瓜田暮”,两鬓斑白了,不就应该归隐么?何必再劳心费力,过东奔西走的官场生活呢?“心待足时名便足”,这句是说,等到心里知足了,功名之心也应该知足了。“心足”,即“名足”。老子说,“知足之足,常足矣!”人的欲望无止境,唯有减少欲望,才能真正让内心得到安稳。人心不足,功名之路,也就没个头。这一句转句,可谓是这首小令最精彩处。既是对于前文的完美承接,也是对于末句的最好伏笔。“高,高处苦;低,低处苦。”末句是说,深居高位,有高的苦处;身居低位,有低的苦处。正因为在高处苦,在低处也苦,所以功名之路能有多大意义。人生苦短,过一段自己喜欢的生活,该是多么美好啊!纵览小令,诗人对于官场的看透,对于恬淡生活的向往,跃然纸上,使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心境,是一种“繁华落尽见真淳”的味道。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词曲拔萃』相思红豆落尘埃,溅起陈年旧爱。
词曲拔萃第685期词曲拔萃词曲拔萃长相思·登西塞山作者/黄叶树体弯弓,体如弓。抖擞精神袁老翁,经年今仲冬。塞山冈,塞山峦。七秩依然愉悦攀,何须扶铁栏。浣溪沙·咏松作者/王曰敏愿与江河共沐光。傲然挺立在山冈。根深蒂固志坚强。四季云笺书日月,一身铁骨寄风霜。无私奉献栋材梁。点绛唇·学海巡游作者/徐荣峰学海巡游。钻研文字精神抖。遍寻句逗。案上辞书取。诗摘词选2024-02-16 15:10:50
0000【花花世界】379 神圣高雅的地涌金莲
格林书屋2023-07-29 10:40:33
0000每一个无眠的秋夜,都写满了思念
秋夜,分外宁静,也分外清凉,真是特别适宜睡觉。然而,总有人,在漫长的夜晚,无法入睡,他们都是为了什么,而失眠呢?每一个无眠的夜晚,都写满了不为人知的思念,安放着无处可逃的忧愁!夜漫漫,思悠悠,流年暗中改,想再相见,却不知何时啊。秋气到湖上,夜寒水始波。客中行乐少,梦里故人多。谁与闻鸡舞,聊为对酒歌。长空一片月,留照醉颜酡。——清·张晋《秋夜》紫网2023-10-14 15:38:43000005-a、启蒙再纯五绝《认月(平韵a)》李再纯
《绝律守真谛;再纯经典诗(1上-5)》李再纯喜乐至人校1起、平平/仄仄平平仄;2承、仄仄/平平仄仄平(韵)。3转、平仄/仄平平仄仄;4合、仄平/平仄仄平平(韵)。遵循韵律诗真谛;运用诗歌四句型。读写锦联知对仗;继承传统经典呈。05-a、再纯经典五绝《认月(平韵a)》李再纯小时难认月;识作玉白盘。3;4疑是瑶台镜;亮于宇宙端。1;205-b、再纯新创三律《认月》李再纯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