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399:每当权斗一起,王导能不被针对,这点值得思考

学习内容:【原文】燕前军师慕容评、广威将军慕容军、折冲将军慕舆根、荡寇将军慕舆埿袭赵辽西,俘获千余家而去。赵镇远将军石成、积弩将军呼延晃、建威将军张支等追之,评等与战,斩晃、支首。段辽谋反于燕,燕人杀辽及其党与数十人,送辽首于赵。五月,代王什翼犍会诸大人于参合陂,议都灅源川。其母王氏曰:“吾自先世以来,以迁徙为业。今国家多难,若城郭而居,一旦寇来,无所避之。”乃止。代人谓他国之民来附者皆为乌桓,什翼犍分之为二部,各置大人以监之。弟孤监其北,子寔君监其南。什翼犍求昏于燕,燕王皝以其妹妻之。秋七月,赵王虎以太子宣为大单于,建天子旌旗。庚申,始兴文献公王导薨,丧葬之礼视汉博陆侯及安平献王故事,参用天子之礼。导简素寡欲,善因事就功,虽无日用之益而岁计有余。辅相三世,仓无储谷,衣不重帛。初,导与庾亮共荐丹杨尹何充于帝,请以为己副,且曰:“臣死之日,愿引充内侍,则社稷无虞矣。”由是加吏部尚书。及导薨,征庾亮为丞相、扬州刺史、录尚书事,亮固辞。辛酉,以充为护军将军,亮弟会稽内史冰为中书监、扬州刺史,参录尚书事。冰既当重任,经纶时务,不舍昼夜,宾礼朝贤,升擢后进,由是朝野翕然称之,以为贤相。初,王导辅政,每从宽恕;冰颇任威刑,丹杨尹殷融谏之,冰曰:“前相之贤,犹不堪其弘,况如吾者哉!”范汪谓冰曰:“顷天文错度,足下宜尽消御之道。”冰曰:“玄象岂吾所测,正当勤尽人事耳。”又隐实户口,料出无名万余人,以充军实。冰好为纠察,近于繁细,后益矫违,复存宽纵。疏密自由,律令无用矣。【原文华译】1 燕国前军师慕容评、广威将军慕容军、折冲将军慕舆根、荡寇将军慕舆埿袭击后赵辽西,俘虏一千余家而去。后赵镇远将军石成、积弩将军呼延晃、建威将军张支等追击。慕容评等与之交战,斩下呼延晃、张支首级。2 段辽谋反于燕,燕人杀段辽及其党与数十人,将段辽首级送到后赵。3 五月,代王拓跋什翼犍会见诸酋长大人于参合陂,商议定都灅源川。什翼犍的母亲王氏说:“我们自先世以来,一直以迁徙为业。如今国家多难,如果筑城郭而居,一旦敌寇来攻,无处逃避。”于是停止计议。代人对他国之民来依附者,都称为“乌桓人”,拓跋什翼犍将“乌桓人”分为二部,各置酋长以监管。弟弟拓跋孤监管北乌桓,儿子拓跋寔君监管南乌桓。拓跋什翼犍向燕国请求联姻,燕王慕容皝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他为妻。4 秋,七月,赵王石虎封太子石宣为大单于,建天子旌旗。5 七月十八日,始兴文献公王导薨逝,葬礼规格参照汉博陆侯霍光及安平献王司马孚前例,参酌部分天子葬礼仪式。王导一向朴素寡欲,善于因事就功,顺势而成,平时看不出他对国家有什么益处,但累积下来,他的贡献就显现出来,绰绰有余。辅佐三代皇帝,担任相职,自己家中粮仓没有储粮,穿衣不加帛。当初,王导与庾亮一起向皇帝举荐丹杨尹何充,请任命他为自己副手,并且说:“臣死之日,愿引何充为内侍,则社稷无忧矣。”皇帝于是加授何充为吏部尚书。王导死后,征召庾亮为丞相、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庾亮坚决推辞。七月十九日,任命何充为护军将军,庾亮的弟弟、会稽内史庾冰为中书监、扬州刺史,参录尚书事。庾冰既当重任,经纶时务,不舍昼夜,礼敬朝中贤达,擢升后进人才,于是朝野翕然称道,认为他是贤相。当初,王导辅政,什么事都一向宽大处理;庾冰则颇任威刑,丹杨尹殷融进谏。庾冰说:“王导如此贤德,仍然不能承受过度宽大的后果,更何况我呢!”范汪对庾冰说:“最近天象错乱,足下应该尽到消除奸邪,防御祸乱的责任。”庾冰说:“天象岂是我所能测度的,正当勤尽人事而已。”又查实隐瞒的户口,查出没有列在户籍上的一万多人,全部编入屯垦部队,开荒种田。庾冰喜欢纠察,不管多么繁杂细微的过错,他都要查清楚。后来,又矫枉过正,走向宽大放纵,要宽还是要严,都由他随心所欲地决定,律令都变得没用了。
【学以致用】这一段思考三点01,“善因事就功,虽无日用之益而岁计有余”王导善于根据事态的发展而加以引导与调整,看似没做出什么特别起眼的事情,但是回过头来看,他的作用还是很大,处理的很对这是书中对王导的评价前面已经说过,司马睿之所以能够在江南扎根,王导以及王氏家族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即便平叛了王敦的造反,司马家的掌权者还是要依靠他。这既有他家族本身的因素,还有王导本人的能力所在但是,他这个能力背后还有个更重要的因素导简素寡欲....辅相三世,仓无储谷,衣不重帛在“王与马共天下”的背景与地位当中,王导能做到廉洁,这就是他真正的软实力你看,身处高位,又廉洁奉公, 这就是一个人有领导力与威望的来源。同时,每当权斗一起,不管王导的立场处于哪一方,别人都不会太针对他,因为他的廉洁作风,让人觉得他是没有私心的这是值得我们学习与思考的假如有一天,你处在组织高位的时候,能不能做到这样?能不能做到不贪?做到不因私废公?至于前文有提到过“和稀泥”的高层会妨碍组织进步,这个责任主要还是在最高领导人那里,或者在组织的创始人那里,因为组织的价值观如何,最开始来源于创始人。
02,宽严相济这是门大学问,不是一两句话能扯得清楚就像阴阳之道,分合之道一样,只不过,这里面总有一个“主宰”,就像太极图的中心线一样,要一以贯之。这个点,需要在实践中去体会,很难说的清,用岳飞将军的话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如果没把握好,就会出现庾冰这种情况,先严后宽,再后面都没什么标准了,法令如同摆设。在企业里面也怕这种情况,一会这样,一会那样,搞得最后员工都懵了,什么制度无所谓,全凭老板心情。
宝丰汝窑博物馆,汝窑为魁真是因为雨过天晴吗?
前两年我一度很痴迷高古瓷,到处看窑址,买瓷片。后来因为朋友一句话“你又不收藏这些,把钱花在这上干嘛?”而瞬间降温。确实,我有自己更专注的收藏方向,有那么多东西想买,有那么多地方要去,钱得花在刀刃上。但积累的见识和知识总归不会浪费,看展的时候也能有更多的感受和信息。这次我爹表现出对五大名窑的兴趣,所以钧官窑,汝窑,定窑,南宋官窑,邢窑等几个窑口相关的博物馆我们都去了。那个老撕机2024-02-29 14:12:11
0001终于有人把红军时期牺牲的高级将领整理出来了,收藏看看,涨知识
茂林之家2024-03-12 15:06:45
0000红军史上三场最惨烈败仗
1:湘江战役(红一方面军牺牲五万)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下,8.6万红一方面军在湘江被30多万敌人包围,战士抬着沉重辎重过湘江,错过桂军有意放行的时间,牺牲五万的代价才冲破四道封锁线,但此仗后不久毛主席重获指挥权。2:百丈关战役(红四方面军牺牲4万)1935年张国焘分裂红军,南下打的一场大败仗,在四川的百仗关,和优势川军血拼,累计牺牲四万多红军精锐,张国焘南下彻底失败,红四方面军随后北上抗日。冬不拉拉2023-08-09 09:50:41
0000海底有人住吗?明朝72座村庄被沉入海底,专家:看来传说是真的
“海底会真的有人住吗?”琼洁自言自语地问道。她手上捧着的,是一本描写明朝时期海南地区传奇事件的历史书。传说那时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地震导致72座村庄整个沉入海底,村里的人也都葬身其中。“真的会有龙王宫殿那样的海底世界存在吗?”琼洁满腹狐疑。这时候,她的老师刚好路过,瞥见琼洁手中的书,于是走过来解答她的疑问。无风起念2024-03-05 14:07:44
0000明初禁止白银流通,为何还要大规模开采银矿?都赏赐给外国人了
明朝建立后,财政紧张,无法支持大规模的军事活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元璋选择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做法,那就是发行“大明宝钞”。为什么说“大明宝钞”在历朝的纸币中最特别的,因为明朝从未给大明宝钞储存“准备金”,而且还限制宝钞向朝廷的回流。“明朝实行钞法,只重视向外发钞,却不重视钞的回收。老百姓可用金银与国家兑换宝钞,却不能用钞与国家兑换金银。”——《中国经济通史》紫网2023-10-16 15:44: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