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2077

俄国:为了黑科技不落入西方人之手,就不救了! | 循迹晓讲

循迹晓讲循迹晓讲2023-07-29 14:06:040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主讲:赛艇队长

策划:赛艇队长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2800字 阅读需要8分钟

自从1985年泰坦尼克号邮轮的残骸被发现后,就出现了对这艘传奇游轮残骸进行考察游览的业务,几十年来一直都相安无事,由于泰坦尼克号沉没在水下3800米的深度,能享受到这一业务的都是大富大贵之人。

◇ “泰坦”号和它的乘员

◇ 图为被打捞起来泰坦号潜艇残骸

拿深海观光的潜艇来说,一张门票就要25万美元,然而就在前不久发生了一起悲剧,水下观光残骸的“泰坦”号潜艇在下潜到泰坦尼克残骸附近时失联,随后不久,这艘观光潜艇就发生内爆,5名乘员全部遇难。

目前来说,潜艇遭遇的危险情况有很多种,但人类真正能解决的并不多。

◇ 1864年2月17日,南方邦联海军“亨利”号潜艇使用“杆雷”击沉了北方联邦海军最大的战舰——“豪萨托尼克”号,不过,“豪萨托尼克”号上的160名船员中只有5人丧生

◇ 值得一提的事,在击沉“豪萨托尼克”号之前,“亨利”号潜艇在两次试航中均因操作不当而沉没 图为被打捞出水的“亨利”号潜艇残骸

1864年,美国南北战争,南方海军“亨利”号潜艇击沉了北方海军“豪萨托尼克”号巡洋舰,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潜艇击沉水面舰艇的记录。不过由于军舰下沉时产生了巨大的漩涡,潜艇距离军舰太近,漩涡把亨利号也吸了进去,于是成为世界上第一艘战沉的潜艇。

此后潜艇开始被装备各国部队,但在水下它的安全性始终没解决,而且人们也没什么针对潜艇的救援措施,一旦沉没就只能等死。

在那个年代潜艇兵可谓是“勇士中的勇士”,为此人们设想了遇险潜艇的救援行动,不过技术上始终没得到重大突破,这是因为当时海战还停留在巨舰大炮时代,潜艇能发挥的作用少之又少,既然存在感不高,那么海军经费也没必要对潜艇倾斜。

◇ 图为“无畏”号巡洋舰撞上一整排停泊的潜艇后,损坏严重的艇艏

◇ 这起事故导致英国皇家海军K17号潜艇沉没,K4号潜艇几乎被切成两半,K14、K22号严重受损 图为搁浅的K4号潜艇

1918年,英国皇家海军在斯卡帕湾组织军事演习,由于港口的交通调度方面出现问题,一连串的军舰和潜艇在斯卡帕湾附近的梅岛出现了相撞事故,两艘潜艇沉没,本来在海港附近沉没是有机会得到救援的,但由于技术不过关,随艇沉没的舰员全都没有获救,整起事件有105人阵亡,事后皇家海军将这可悲又可笑的一晚称之为“梅岛之战”,用来嘲讽自己在那天的手忙脚乱。

不过,和英国皇家海军这种弱鸡相比,俄国的潜艇救援工作要完善的多。

◇ “沃尔霍夫”号潜艇救援舰

◇ 下水试航的 “沃尔霍夫”号潜艇救援舰

1912年,沙俄启动了第一艘潜艇救援舰“沃尔霍夫”号的建造计划,1915年完工。它是一艘双体船,两个舰体之间设置可移动的横梁,横梁上安装起重机,用于起吊遇险的潜艇,同时起重机还有固定功能,这样修理潜艇也很方便。

“来的好,不如来得巧”,就在“沃尔霍夫”号潜艇救援舰完工后两年后,1917年6月,黑海舰队的一艘潜艇在训练期间沉没在27米深的海底。“沃尔霍夫”号成功的将这艘潜艇成功打捞出水,并且修复了这艘潜艇,一个月后再次投入使用。

◇ 2015年7月14日,黑海舰队在塞瓦斯托波尔举行了服役100周年庆祝仪式,“公社(沃尔霍夫)”号潜艇救援船也参加了活动

1928年7月,又是这艘船把一艘1919年沉没的英国潜艇打捞出水,将潜艇里遇难者的遗体移交给英国,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的舆论讨论,这种富有国际主义精神的行为受到英国政府的称赞,也为打破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的经济封锁起到了推动作用。

直到今天这艘祖宗辈的潜艇救援舰仍然在黑海舰队服役,是世界上服役时间最长的军舰,去年打捞莫斯科号潜水艇它就出动过,但有什么打捞结果就不得而知。

在1925年和1927年,美国相继有两艘潜艇遭遇了恶劣海况而失踪,反应迟钝的美国人才开始考虑如何解救被困失事潜艇上的艇员,并构想了“救生钟”的概念。

◇ 救生钟的结构实物图,救生钟本身没有任何动力的,全靠位于顶部的救援船调放与回收,该装置拥有能够承受内、外压的钢制钟状舱室

救生钟形似倒置的大号茶杯,其开口处设计有橡胶围裙,用来和失事潜艇进行对接。等到围裙里的水被排干,这样失事潜艇与救生钟建立通道,有点类似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的对接。此后,艇员就可以从潜艇转移到救生钟内,救生钟一次可以救出10个遇难艇员。

1939年,美国海军“角鲨”号潜艇失事沉底,沉底深度达到水下74米,超过了当时所有潜艇的下潜极限,艇上59个艇员中,有26人在失事时就被淹死,其他33人在舱室内等待救援,美国海军通过潜水钟救出了所有生还艇员。

◇ “角鲨”号潜艇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深潜救援行动获得成功,几名参与救援的潜水员也因此获得了国会荣誉勋章。此外美国海军还将失事潜艇整体打捞,以调查沉没原因,通过船厂技术人员的调查显示,事故根源就在于通气阀可靠性,有二战美军潜艇兵回忆本国战时潜艇有两大问题,鱼雷和通气阀,如果说鱼雷可靠性差还不至于迅速致命,但通气阀故障可是随时会让自己面对死神的,所以后来工程师解决了这个问题,而海军内部也有专家说:解决通气阀问题的意义堪比中途岛海战的胜利。

至于美国海军分析完问题后,作为样本的角鲨号也没闲着,它在经过修复后重新被投入战争,并于1943年在出海巡航中找到了一条大鱼,一艘由邮轮改装的“冲鹰”号航空母舰,经过一番不讲武德的偷袭后,冲鹰号被送进海底。此前我讲舰娘文化的时候提到过这艘邮轮,在这属于梦幻互动了(详见:舰娘文化:为啥海军喜欢把“船”当老婆?| 循迹晓讲)。

到了冷战时期,由于美苏军备竞赛让潜艇技术迅速更新换代,更高的航速和更深的下潜深度也给潜艇带来了更多的危险。于是,深海潜航器、水下遥控机器人、潜艇救援船等都陆续登上历史舞台。

可以说在现阶段的救援技术,只要是人没当场淹死,出事地点不是在几千米深的深海,一般来讲就能救回来,除非不让救。

◇ 出事前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

◇ 在打捞“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时,潜艇的前半部分由一家荷兰公司负责,有军事机密的后半部分则有俄国负责打捞

2000年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潜艇上的一颗鱼雷爆炸,潜艇被困在108米深的海底,救援潜艇多次下海营救,但全都无功而返。而俄政府为了防止自己的大国重器机密的外泄,拒绝向国际社会求援,最终导致潜艇里118名成员全部遇难。

2005年,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一艘救援潜艇去水下维护海底监听器,这是拿来监听美国潜艇动向的设备。然而在作业的过程中潜艇的螺旋桨被渔网卡死,这是太平洋舰队唯一一艘救援潜艇,就别指望有同型号友军来救了。俄海军动用救援机器人等其他办法,全都无济于事。

◇ 普利兹AS-28潜艇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潜艇里几位成员会在氧气耗尽后被活活憋死,而多亏了有记者把这条消息捅到国外,英国皇家海军的救援队指挥官听到了新闻,主动要求救援,而俄国海军一开始则出于保密的需要拒绝了,毕竟救援潜艇沉没的位置就是海底监听器的摆放位置。在经过社会舆论的发酵和俄政府反复权衡后,终于同意了向外国申请救援。

在英国人专业设备和技术的帮助下,俄国潜艇成功切割开渔网并上浮水面,里边成员在被困3天3夜后成功获救。

◇ 被救后,普利兹AS-28潜艇自己浮出水面

两个月后,俄国大统领访问伦敦,向英国救援队授予了俄罗斯最高海事荣誉勋章,而这次救援行动也被誉为国际合作的一大胜利。不过,笔者觉得这次胜利应该归功于想搞大新闻的西方媒体,要不是跑得快的西方记者把消息捅出去,保不齐重演库尔斯克的悲剧。

以上说的救援行动,都是发生在水深较浅的地区,像泰坦号这样发生在水下几千米还能得到救援的案例,以前从来没出现过。非常遗憾这一次也没能发生奇迹,只能说愿死者安息,早日查明真相,以告慰这些亡魂。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历史大咖正在进驻循迹晓讲ing,我们将帮助您成为百万UP主,讲自己的漫聊,阐述您对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

★想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吗?想成为循游线下领队吗?想加入循迹大家庭吗?有录制过的小片,Vlog,写过的讲稿,欢迎给我们投喂。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