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2190

夹缝中求生:二战中的法国海军

licht3jh8evr0jlicht3jh8evr0j2023-07-29 15:36:380

构建1917年至1933年任法国海军部长的乔治·莱格斯(Georges Leygues)启动了海军大规模翻修和现代化计划,以应对意大利海军的复兴,尽管财政困难,1924年起仍建造新舰使吨位相当于德意之和,达43.5万吨。但1935年英德通过协议,允许后者建立一支相当于英国舰队35%的海军,加上意大利新建2艘3.5万吨级战列舰,对法国构成了明显的威胁。1938至1939年法国又通过了一支25.7万吨新舰队的计划,但由于生产效率低下以及经济衰退造成的财政困难,建造速度只能达到计划的六七成。1937年以来,达尔朗上将率领下的法国海军主要是确保与殖民地的联系,舰队及破交作战,到战前这支海军规模位列世界第四达55万吨,由76艘战舰、16万人组成,包括1艘航母、2艘2.65万吨的敦克尔克级战列巡洋舰、3艘2.3万吨的普罗旺斯级战列舰、2艘3.5万吨的黎塞留级战列舰、18艘巡洋舰、32艘驱逐舰、26艘鱼雷艇和1艘水上飞机母舰(Le Commandant-Teste)。还有一支庞大的潜艇力量,包括3000吨的絮库夫号,它装备有203mm舰炮和水上飞机,以及77艘较小的潜艇,但技木上不及U艇。海军航空部队只有350架空战能力一般的飞机。

1939法国海军阵容出击不同于陆军,法国海军在“静坐战”期间更加活跃,因为要确保四分之三的进口贸易不受影响。1939年11月,苏芬战争爆发,法国试图由贝图亚特(Bethouart)上校的远征军前往北欧保护铁矿石,但挪威、瑞典以中立为由拒绝了。1940年4月德军进攻丹麦、挪威,5月27日,贝图亚特率部攻占纳尔维克直到6月8日因为本土即将面临溃退才撤走,挪威的行动表明了海军需要空中支援才能发挥其有效的力量。意大利参战后,法国海军迅速反应,6月14日福熙号和阿尔及利亚号巡洋舰抵达瓦多利古雷(vado)、柯尔贝尔号(Colbert)则在热那亚,但停战的到来使法军放弃了行动。 停战

1940年5月26日魏刚试图反击建立与第1集团军群的联系计划流产后,法国政府就已经在考虑战争能否继续进行下去的问题,6月15日政府迁至波尔多后展开了一次集中讨论,在停战问题上,法国副总理肖当主张与德国就停战条件进行谈判,雷诺认为这就是对德投降,而且有悖于英法盟约。但19名内阁成员随后进行投票,仅有6票支持雷诺,雷诺见状也无可奈何,只好与英国商讨,丘吉尔建议如果法国海军开进到英国港口,可以允许法德谈判,法国海军战争开始以来没有受到多大损失,实力犹存,但这样的说辞显然法国不可能理解,毕竟他们将海军看的极其重要。雷诺缺乏在极端困难条件下领导一个国家的韧性和魄力,由于主和派占据上风,他被迫辞职,新总理由贝当接任,开始进行对德谈判,希特勒的目的是要求法国武装力量退出战争,法国领土及海外领地也应退出战争,但同时他也判断没有机会获得法国舰队,因为大多数主力舰均位于法国本土以外,德国没有能力将其夺得,让法国舰队直接交予轴心国这样的条件很可能使法国终止谈判,而事实上法国的确准备如此。既然无法获得,至少退出战争总比落到英国手里继续作战要好的多,于是提出法国舰队开往本土指定港口,在监视下解除武装,或者开往中立国西班牙,否则就进行自沉。经过双方代表团讨论,拿出了一份《第二次贡比涅停战协定》,贝当认为英国在这么困难的局面下也是独木难支,这样的想法在当时并不少见,德国也基于英国可能支撑不住而停战的想法来拟订条款,因而相对来说都比较宽松。如果英国停战,协定中不但可以免去支付高额占领费用、收复占领区也指日可待,重要的是舰队也将完全置于法国控制之下,贝当于是毫不犹豫便签字了事,在他看来这已经是相当体面的停战了,甚至再进一步为他组建新政府也奠定了条件。而事实上他既不该指望德国守信,更不应将占领区概念误解为自已仍然占有本土的主权这样自欺欺人的想法,最终使其难逃历史的耻辱柱。反目

6月26日停战协定刚刚签署,美国便要求法国驻美大使澄清法国舰队的未来地位问题,美英坚决反对承认法国舰队落入德国手中的后果,而法国一再坚持不会让德国获得舰队。为了消除可能的危险,英国于7月1日制定了“弩炮”计划(Operation Catapult),对皇家海军能够接近的法国舰队,同时予以夺取、接收,或使其失去作战能力,甚至直接击毁。

法国海军舰队在各处遭到攻击行动,孤拔号(Courbet)和巴黎号(Paris)无畏级战列舰、包括絮库夫号潜艇在内位于英国朴茨茅斯港,7月3日英军在普利茅斯和朴茨茅斯夺舰,部分士兵选择加入自由法国。孤拔号后仅在当地充当防空炮台,巴黎号被用于为英军输送补给,它们已不再先进,战争期间没有值得一提的军事行动。同日安德鲁·坎宁安 (Andrew Cunningham)海军上将向亚历山大港的戈德弗罗(René-Émile Godfroy)海军上将率领的洛林号(Lorraine)战列舰和4艘巡洋舰的法国舰队提出了相同的条件,7月7日他选择了接受并让舰只留在原地,直到1943年5月17日加入自由法国海军后才离开,随后为1944年8月至9月的龙骑兵行动提供火力支援,并于1945年4月在“尊贵”(Vénérable)和“维尔梅耶”(Vermeille)行动中轰击了德军在拉罗谢尔附近的阵地,为法国解放战争立下功劳。7月4日15时30分,英国潜艇潘多拉号(HMS Pandora)击沉了从奥兰出发的法国炮舰德热努伊号(Rigault de Genouilly)。7月8日,皇家方舟号又空袭黎塞留号(Richelieu)将其击伤,一枚鱼雷击中了下方装甲板导致右舷推进轴瘫痪,黎塞留号位于达喀尔港,完工度已达到95%,是世界上性能最好的战列舰之一。

让巴尔号(Jean Bart)位于卡萨布兰卡,它的完善度只有75%,因而躲过一劫。航空母舰贝阿恩号(Bearn)5月18日载有法兰西银行147吨黄金前往美国购买军备物资,在载着从美国带来的飞机返航途中得知了法国停战的消息,只好临近到达马提尼克岛后接受了美国的控制,在接下来的四年里一直呆在那里。1943年5月,遵从维希法国政府命令该舰被搁浅,当年晚些时候加入自由法国,被拖到波多黎各进行初步修理,后转至新奥尔良于1945年初成为航空运输舰,但不幸的是首次航行即与另一艘船相撞,又不得不到法属摩洛哥进行长达半年的紧急维修。

改装成航空运输舰前的贝阿恩号

敦克尔克号(Dunkerque)和斯特拉斯堡号(Strasbourg)战列巡洋舰根据停战协定泊于阿尔及利亚奥兰港附近的米尔斯科比尔港,是法军的绝对主力,同时还有普罗旺斯号(Provence)和布列塔尼号(Bretagne)两艘经过现代化改装的超无畏舰,英国的行动目标着重于奥兰港和米尔斯科比尔港的法国舰队主力,詹姆斯·萨默维尔(James Somerville)海军中将指挥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勇敢号、决心号战列舰和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组成舰队从直布罗陀出发,7月3日封锁米尔斯科比尔港,并提出条件:共同作战、驶向英国或法属加勒比群岛解除武装,或6小时内将舰只凿沉,否则将发动进攻。

英军进攻米尔斯克比尔港(Mers-el-Kébir)的示意图法军指挥官马塞尔·布鲁诺·让苏尔(Marcel-Bruno Gensoul)上将不为所动,选择拖延并向总部求援,于是英舰于17时54分开火,米尔斯克比尔海战(Attack on Mers-el-Kébir)开始,英军一边倒的对未处于作战状态的法国战舰开炮屠戮,15分钟后布列塔尼号弹药库被击中引发殉爆沉没,977人阵亡,英军攻击持续到晚上,敦刻尔克号舰尾面向大海,因此无法还击,随后重创失去了动力,只好搁浅在一旁,普罗旺斯号被重创,仅斯特拉斯堡号在柯林特(Collinet)舰长率领下与可怖号在内的5艘驱逐舰趁英军短暂停火逃回土伦,后来到11月5日,它又掩护普罗旺斯号返回了土伦。戴高乐回忆此事将悲剧归咎于沟通不畅,如果当天让苏尔与达尔朗取得联系,或者如果萨默维尔负有一定的外交权力,那么就可能将舰队按双方可接受的办法保存下来。萨默维尔后来对这些袭击发表评论,指出它们是“现代最大的政治失误,将激起全世界反对我们……我们都感到非常羞愧”。7月6日黎明,皇家方舟号(HMS Ark Royal)发动“操作杆”(Operation Lever)行动,主要目标是敦刻尔克和普罗旺斯,敦刻尔克被一枚鱼雷引爆附近巡逻艇的深水炸弹巨大威力所伤,造成154人死亡,8人受伤,后经过简单维修以使回土伦继续修检。这两天的攻击中法军1297名水手牺牲,350人受伤,布列塔尼号沉没,五艘舰只重创,英军5架战机被击落,2人死亡。英国的突袭遭到法国内部一致的唾骂,使两国关系降入冰点。魏刚在战后表示达尔朗并没有告知其全部细节,尤其是将舰队撤往加勒比并不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英国通过这样的行动来向国内和全世界宣告继续作战的决心。

在土伦的海岸小径上纪念在米尔斯克比尔遇难的1297名法国海员

斯特拉斯堡号逃脱的路径图新生7月3日,加入戴高乐阵营的穆塞利耶中将和蒂埃里·达根留少校创建了自由法国海军(Free French Naval Forces),由于英国的攻击行动,阻碍了对本试图加入盟军的法国水手的热情,到夏末自由法国海军仅有八千人。12月24日,絮库夫号,含羞草号、乌头号和阿丽塞号护卫舰组成的舰队从维希手中解放了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

斯塔福德大厦上的牌匾,1940年至1945年间自由法国海军总部位于伦敦威斯敏斯特

1940年9月23日上午,英国和自由法国的联合舰队准备武力夺取达喀尔,达喀尔拥有法波的黄金储备,作为海军基地也优于该地唯一的盟军港口——英属塞拉利昂的弗里敦,使当地成为自由法国的根据地。包括皇家方舟号航母、决心号和巴勒姆号战列舰、4艘巡洋舰、10艘驱逐舰和几艘载有8000名士兵的运输船,即皇家海军陆战队101旅和法国外籍军团13半旅,该行动代号为“威胁行动”(Operation Menace)。9月23日,盟军首先派出了3名军官以及投放传单试图取得联系,但维希当局坚决予以抵抗,10时,澳大利亚号巡洋舰(HMAS Australia)首先与敌军交火,维希法国大胆号驱逐舰(L'Audacieux)在战斗中搁浅。当天下午,自由法国在达喀尔东北鲁菲斯克(Rufisque)登陆被猛烈的防御火力所阻,只好取消了行动。9月24日至25日,英军布莱克本·贼欧(Blackburn Skua)战斗轰炸机和剑鱼攻击机进行了多次进攻,但反复遭到维希法军柯蒂斯鹰战斗机拦截,巴勒姆号则击伤了黎塞留号的二号炮塔,不过盟军舰队也没有进一步冒险。戴高乐的失利使他在盟军中的地位受到严重影响,达喀尔并非像他说的那样容易的改变立场。

1942年11月,盟军通过火炬行动(Operation Torch)加速了北非战局的发展,美军得以大规模介入欧非战事,西部特遣部队于8日在没有炮火准备的情况下登陆摩洛哥,希望可以使法军不抵抗,1.9万人在费拉达(Fedala) 发动布什伍德行动(Operation Brushwood),向南进军在10日包围了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港内的让巴尔号使用唯一一座主炮塔向登陆部队开火,随后在马萨诸塞号和突击者号放飞的舰载机攻击下被迫搁浅。美军随后对倒戈的维希法国舰只进行评估,让·巴尔的状态较黎塞留差,之后仅用作训练舰,黎塞留号在英法的坚持下,1943年2月18日到布鲁克林海军造船厂的5号码头进行修理和现代化改装,主要增加了额外的高射炮和雷达系统。11月4日它前往欧洲战场,在1944年2月挪威海域的后角行动(Operation Posthorn)中击沉一艘货轮。

1943年9月改装后的黎塞留号悲壮

对自由区的占领德国早有预谋,1940年12月制定了“阿提拉行动”(Operation Attila),以防止维希法国倒向盟国、土伦舰队逃走并将其据为己有。由于战事复杂,直到1942年11月8日盟军在北非发动“火炬行动”大举登陆,借助维希法国海军避免盟军利用法属北非殖民地的必要已经不复存在,德意迅速反应采取了修订版安东计划(Fall Anton)侵吞了维希法国。11月11日海军上将加布里埃尔·奥潘(Gabriel Paul Auphan)判断要求法军和平阻止任何他国军队进入土伦军事基地,尽可能谈判如不成将舰队凿沉。德国曾计划采取“莱拉行动”(Operation Lila)以在土伦完好地夺取法国舰队,11月27日凌晨4点法国海军安德烈·马奎斯(André Marquis)上将在拉马尔格堡被捕,德军迅速的行动让维希法国出乎意料,但凭借早日的准备和让·德·拉博德(Jean de Laborde)上将设法通过谈判拖延了德国人足够长的时间,使舰队获得了凿沉的时间,主力3艘战列舰敦刻尔克号、普罗旺斯号、旗舰斯特拉斯堡号和7艘巡洋舰全数沉没,总共77艘舰只被毁,四十余艘小型舰艇落入轴心国手中。莱拉行动失败让德国海军参谋部感到失望,但至少避免了盟军得到它们,对于法国海军的许多人来说这兑现了达尔朗的承诺,他们的船只从来没有落入德国人手中,英国在米尔斯科比尔港的行动是不必要的。戴高乐将军曾严厉批评维希将领没有下令舰队逃往阿尔及尔,他们本可以像意大利王国所做的那样加强盟军的力量。

1942年11月27日斯特拉斯堡号、科尔伯特号、阿尔及利亚号和马赛号在土伦港悲壮自沉

法国舰队在土伦沉没时的战舰位置余晖

黎塞留号后经苏伊士运河远赴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作为法国海军的荣誉及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良心,在盟国的帮助下选择战斗到底。1944年4月19日,在荷属东印度随第65特混舰队攻击沙璜、泗水的座舱行动和横梁行动(Operation Cockpit&Operation Transom)。随后在踏板行动(Operation Pedal)中掩护空袭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布莱尔港的轰炸机群。7月22日,黎塞留号参与绯红行动(Operation Crimson),又前往攻击沙璜和苏门答腊。

黎塞留号与萨拉托加号于印度洋并肩航行由于武器系统尚不完善以及弹药问题,黎塞留号于1944年10月10日到卡萨布兰卡进行大修,期间更换了新型英制Type 281 B型防空预警雷达,1945年1月,黎塞留号前往直布罗陀整修,并重新加入英国东印度舰队与日本作战到战争结束。1945年3月20日,黎塞留号返回亭可马里。随后与东印度舰队第65特混编队于4月前往沙璜轰炸,并参与翻车鱼行动(Operation Sunfish),驶往苏门答腊巴东炮击,掩护包括盟军对南马来亚海岸空中侦察作业,以准备秋天登陆该地。当日本修复在卡尔尼科巴岛与安达曼群岛上的军事机场时,因其威胁到在缅甸作战的盟军西侧,黎塞留号因而参与主教行动(Operation Bishop)进行炮火支援。接下来在公爵行动(Operation Dukedom)中,黎塞留号与坎伯兰号(HMS Cumberland)重巡洋舰试图拦截前往补给安达曼群岛的羽黑号重巡洋舰,然而两舰在接触前,羽黑号就被第26驱逐舰队击沉。9月11日在新加坡,黎塞留号舰长与菲利普·勒克莱尔将军一同参与了9月12日板垣征四郎在新加坡对路易斯·蒙巴顿的投降典礼。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