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七律《萤火》读记
杜甫七律《见萤火》读记
小河西
见萤火
巫山秋夜萤火飞,疏帘巧入坐人衣。忽惊屋里琴书冷,复乱檐边星宿稀。
却绕井栏添个个,偶经花蕊弄辉辉。苍江白发愁看汝,来岁如今归未归。
此诗作于永泰二年(766)或大历二年(767)秋,时杜甫居夔州。
巫山秋夜萤火飞,疏帘巧入坐人衣。忽惊屋里琴书冷,复乱檐边星宿稀。
萤火:本指微弱的亮光。此指萤火虫。《礼记-月令》:“季夏之月…温风始至,…腐草为萤。”萤火总是与秋天相伴而来。《夏夜登南楼》(唐-贾岛)“一点新萤报秋信,不知何处是菩提。”
坐人衣:坐在人的衣服上。拟人。
屋里:室内。《拟咏怀》(南北朝-庾信):“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畴昔篇》(唐-骆宾王):“池中旧水涵明月,屋里新妆不让花。”
星宿:列星。《汉书-刘向传》(东汉-班固):“昼诵书传,夜观星宿,或不寐达旦。”星宿稀:指因萤火扰乱星光稀疏。《短歌行》(汉-曹操)“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大意:夔州的秋夜里有萤火在飞,穿过稀疏的窗帘飞进屋内坐上人衣。看到萤火俺忽然感觉房子里的琴书皆冷,它又在屋檐下乱飞,仰望天上星宿依稀。
却绕井阑添个个,偶经花蕊弄辉辉。苍江白发愁看汝,来岁如今归未归。
却绕:反复绕。井阑:井栏。《长相思》(唐-李白):“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铜雀妓》(唐-郑愔):“萧索松风暮,愁烟入井阑。”
弄:炫耀。弄辉辉:炫耀其光辉。《道家四首奉敕撰其三》(唐-张说):“乘风嬉浩荡,窥月弄光辉。”《山行留客》(唐-张旭):“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
沧江:青苍色的江。也指江湖。
大意:萤火绕着井栏映入井水增加个数。也偶尔飞到花间向花蕊炫耀光辉。俺满头白发漂泊江湖看你愁,不知道明年此时归未归?(沧江与白发,来岁与如今,为句中自对。)
此诗前三联写萤火虫。首联点时地角色。夔州秋夜、萤火虫和诗人。萤火虫穿过帘子坐到俺衣服上。次联写看到萤火虫的感觉。首先感到琴书冷,继之随萤火虫走到屋檐下,看到星宿稀。“冷”指秋冷。光阴荏苒,岁月催人,有一个寒秋来了。“稀”是实景。但也能从曹操的“月明星稀”“何枝可依”中体会作者此时的心境。三联继续跟随萤火虫,看它在井阑飞来绕去,似在欣赏水中的自己;在花间自由穿梭,又似与花蕊争辉。萤火虫已经完全拟人化。作者在写一个自信、自由、矫健的比较对象。目的是衬托自己。果然尾联中说到“愁”,说到自己身在江湖漂泊多年,已满头白发,还不知明年能否回乡。此诗中,萤火虫首先是“报秋”的。古人认为,秋天是随萤火虫出现而开始的。所以见到萤火虫,感到秋天又来了,从而感慨光阴易逝。还有就是萤火虫也是自由自信的化身。“添个个”、“弄辉辉”虽很口语但非常形象地描摹了自由自信的形象,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这首完全口语化的七律是悲秋悲白发悲时光易逝;也是在愁漂泊,愁不自由,愁无枝可依。
岑参五排《陪群公龙冈寺泛舟》读记
岑参五排《陪群公龙冈寺泛舟》读记(小河西)陪群公龙冈寺泛舟(得盘字)汉水天一色,寺楼波底看。钟鸣长空夕,月出孤舟寒。映酒见山火,隔帘闻夜滩。紫鳞掣芳饵,红烛燃金盘。良友兴正惬,胜游情未阑。此中堪倒载,须尽主人欢。0000雪潮|从诗性哲学的观点看李白诗歌的生命价值和创造意义
李白诗歌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瑰宝。李白才是东方诗性民族诗意栖息的伟大范式。李白那昂扬向上的生命力和神奇瑰伟的创造力,把李白个性化人格化意志化的诗意栖息发挥到了极致。李白总是精神焕发,昂扬向上,积极乐观。李白在安陆虽然蹉跎十年,但意志并不消沉。从上韩荆州书可以看出他积极进取,力图干谒致仕,实现理想抱负。在长安三年,试图通过玉真公主走终南捷径,也是不甘寂寞,曲线救国。夏德明2024-02-14 10:19:24
00002024跨年诗词,不落俗套!拿去惊艳你的朋友圈吧!
岁月如飞,一年又将尽。无论如何,旧事已过,一切都是新的了。古人与我们一样,在辞旧迎新的日子里,总会有些感慨与祝福。我们学一学古人,用诗词优雅地与旧岁告别,迎接崭新的未来。【1】南北奔波岁月催,足间浑未洗尘埃。休将旧事从头说,且喜新年入手来。宋·王铚《别高子勉兄弟》过去一年,南来北往,飘如陌上尘,奔波的岁月催人老。脚上的尘埃还没完全抖尽,又将迎来新的一年。绿窗花影2024-01-30 22:23:37
0000杜甫七古《寄柏学士林居》读记
杜甫七古《寄柏学士林居》读记(小河西)寄柏学士林居自胡之反持干戈,天下学士亦奔波。叹彼幽栖载典籍,萧然暴露依山阿。青山万里静散地,白雨一洗空垂萝。乱代飘零余到此,古人成败子如何?荆扬春冬异风土,巫峡日夜多云雨。赤叶枫林百舌鸣,黄泥野岸天鸡舞。盗贼纵横甚密迩,形神寂莫甘辛苦。几时高议排金门?各使苍生有环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