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高考差2分落榜清华,林徽因不甘,请求重查试卷,结果卷上11字让她彻底清醒!

1950年,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以2分之差,落榜清华,林徽因和梁思成都是清华大学的教授,梁从诫平日里的成绩也是十分优秀,林徽因怎么也不相信儿子居然会落榜!于是,她请求复查试卷,结果梁从诫的分数确实没错,林徽因又仔细看了下儿子的试卷,上面赫然写着11个大字,让林徽因如梦初醒!

-1-
林徽因,是民国最美的四月天,沈从文夸她是聪明绝顶的小姐,胡适赞她是中国的一代才女,卞之琳说她是天生的诗人气质。林徽因这样一位倾倒民国无数才子的传奇女子,最后选择了梁思成做自己的终身伴侣。
梁思成与林徽因是灵魂伴侣,有着共同的理想与追求,曾一起走过祖国的大江南北,对我国的建筑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金岳霖曾笑称两人“梁上君子,林下美人”。
1932年,林徽因在北平生子,夫妻俩对儿子的出生充满了喜悦和期望。由于他们俩都是当代数一数二的建筑学家,便为儿子取名梁从诫,希望他长大后能成为像北宋李诫那样的著名建筑学家。

-2-
林徽因对儿子的管教十分严格,尤其在学习方面更是如此,她也早早地替儿子规划好了未来的路,长大后要成为一名建筑学家。
梁从诫也像父母期待的那样学习、成长,他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年级第一第二。却没想到在中学时期,他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他知道父母一直以来的期望,只能把自己对历史的热爱悄悄藏在心里。
直到他按父母的想法报考了清华大学的建筑学专业,在参加高考时,他对历史学的那份热爱和渴望,让他忍不住在考卷上写下了11个大字:“我不喜欢建筑,我喜欢历史”。
于是,他考砸了这场最重要的考试,人生第一次做了让父母失望的事。
-3-
林徽因在得知儿子梁从诫以2分之差,落榜清华时,怎么也不敢相信。毕竟以儿子的成绩,不应该考不上。
于是,她请求复查试卷,结果梁从诫的分数确实没错,林徽因又仔细看了下儿子的试卷,很多错题都是过程对了,最后结果却是错的。林徽因越看越生气,觉得儿子怎么会犯这种简单的错误。当她看到试卷一空白处赫然写着“我不喜欢建筑,我喜欢历史”时,林徽因才如梦初醒!这些年,他们夫妻俩一直理所当然地认为儿子将来会像他们一样,成为一名建筑师,延续他们的传奇,却从没想过儿子到底喜欢什么。

-4-林徽因和梁思成经过一番反省后,决定支持儿子梁从诫学习历史,后来梁从诫也不负所望,顺利考入了北京大学历史系,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如果梁从诫学习建筑,那肯定是将他们家族的传奇延续了下去,在建筑学方面他也会取得很大的成就。但他不是父母的翻版,他有自己的热爱和选择。而林徽因和梁思成能够支持儿子这么做,也是尊重儿子的想法,希望他可以成为他自己。
黑龙江佳木斯在哪?北方有佳木,鸾鸟栖于斯
北方有佳木,鸾鸟栖于斯。佳木斯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北隔黑龙江(河)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相望,东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边疆区相望,市中心所在的区称“郊区”,纬度是北纬46°48′00″。中国幅员辽阔,南北两端最大距离约5500千米,东西两端最大距离约5200千米。佳木斯市是我国最东端的城市,是我国陆地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中国“四极”中的“东极”。地图帝2024-02-18 16:08:19
0001周总理逝世47周年,缅怀好总理。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字翔宇,曾用名飞飞、伍豪、少山、冠生等[1][6],原籍浙江绍兴,[9]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明鉴20192024-02-27 11:06:41
0000地球上原本没有人,那第一个人是怎么出现的?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来到世间要做什么?不知道在空闲的时候,你是否想过这个问题。我们从小到大接触到最多的解释就是人是由女娲创造的,由于女娲造人的时候采用的泥土,所以人们对于土地都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虽然我们知道这种说法是神话传说,是杜撰出来的。但是女娲的传说还是被人们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格林书屋2024-03-12 09:09:44
0000刘邦虽说是个文盲,却写下两首诗,竟流传千古如今还上了语文课本
我们都知道自古皇帝都偏爱文房四宝,哪个皇帝闲赋下来不是写诗作画,南唐后主李煜一生偏爱写诗词,他也流传下来了许多的作品,很多首更是千古名作,所以说他是一位皇帝,但他更像是一位诗人。但是汉高祖刘邦呢,他是一个痞里痞气近乎文盲的人,虽然一生只写了两首诗,但也都流传千古,甚至还都上了语文课本了,只是不知道现在的教材改编了,还会不会有这两首诗。《大风歌》刘邦〔两汉〕紫网2023-10-15 12:32:160000安市城之战,2万唐军迎战15万高句丽靺鞨联军,斩首2万投降3.68万
安市城之战发生在公元645年,这是唐太宗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战争中的一个主要战役,战争的起因是:高句丽权臣渊盖苏文杀高句丽王荣留王,另立高藏为王,渊盖苏文独揽大权,然后联合百济攻打唐朝藩属国新罗,新罗向唐朝求救。唐太宗李世民要求渊盖苏文放弃攻打新罗,但渊盖苏文不听,唐太宗于是决定御驾亲征,于是第一次唐征高句丽之战爆发。紫网2023-10-15 16:50: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