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有个地方是亚洲仅存的两个千年民族生态链之一,另一个是西藏

并星标我们
旧文精选

浩然文史创办到现在有五年多了,考虑到大部分粉丝其实是最近半年多才关注我们,之前沉淀的很多优质内容可能大家并没有看到。所以我们推出了旧文精选栏目,挑选比较满意的旧作,推送给新关注的朋友。

都柳江
流动的时间对于贵州都柳江沿岸的居民来说,似乎毫无意义,无论时间发生怎样的变化,这里都还会保持着他们最原始的生活方式,耕田自食,伐木建房,然后日出而出,日落而息。直到今天,在贵州黔东南地区的山区深处,生活在都柳江沿岸的少数民族,还是保持着很强的宗族性,他们遵循着自己的信仰,也遵守着这里的族规。
这里是侗族、苗族、水族与布依族的聚集地,今年来我曾两次探访都柳江沿岸的少数民族,每次来到这里,看到高大的村寨,都会被这里的风景与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所吸引。

今天都柳江附近的民族村寨(笔者实拍)
一、都柳江:一条完整的民族生态链
从严格意义上来看,都柳江横跨黔南与黔东南两个行政区,夹在月亮山与雷公山之间。这里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化,最终经过武陵旋回运动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古地中海消亡,喜马拉雅山隆起,而都柳江就成为这两次运动的边缘地区。
在都柳江的南部主要以喀斯特地貌为主,也是地球上同纬度地区唯一的喀斯特平原森林。从自然地理角度来看,都柳江是珠江西支流的一部分,也是贵州珠江水系的组成部分。
从文化与民族意义上看,都柳江更像是一个文化的纽带,它将几个少数民族文化圈连接在了一起,在它东南的黎平、榕江与从江县,是侗族的聚集区,而在它北面的雷公山是苗族的集聚区,在其西面又是水族与布依族的聚集区,在其南面则生活着大量的瑶族居民。

今天都柳江的布依族村寨(笔者实拍)
于是,都柳江就成了多民族相互融合的走廊,多样的生态文化更展现出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景象。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西藏与都柳江沿岸共同定义为:亚洲仅存的两个保存较为完整的千年民族生态链。
二、苗族的银饰:信仰与生活的日常
从民族习俗上来看,都柳江流域又以苗族银饰与侗族鼓楼文化最具代表性。
没有哪个民族像苗族一样,那么喜欢银色,每逢婚丧嫁娶、节日庆典,苗族女性都会用银饰作为自己民族的装饰,从头到脚、前前后后,用银饰品全副武装。从装饰角度来看,苗族的银饰的确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有时候一个苗族女性身上佩戴的银饰就有近20斤重。

其实在黔东南地区,很多民族都喜欢以银饰作为平时穿戴的必备饰物,但是这些民族对银饰的喜好都不及苗族。苗族的银饰从头饰、耳饰、衣服等都有很多讲究,如何穿戴,何时穿戴,戴什么东西,都有一道非常复杂的程序。
为什么苗族人那么爱银饰呢?
首先在苗族人看来,穿戴银饰有辟邪驱鬼的作用。另外就是苗族的银饰也是财富与权贵的象征。自一个苗族人出生开始,父母就会为她准备各种银制品,银制品越多,代表这个家庭地位越显赫。到了结婚的时候,父母就会把所有的银制品都拿出来,银饰越多,父母在婚礼上就越有面子。

从苗族人各种装饰中我们还能够看到苗族人的宗教信仰,苗族的宗教为原始图腾崇拜,对巫术很崇敬,所以苗族人在制作银饰时会将银饰打造成各种造型,造型越奇特,说明其内涵的宗教氛围也就越浓重。
都柳江地区以北的位置就是雷公山,雷公山是贵州长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而雷公山又被苗族人认为是圣山,在雷公山一带的苗族,更是将银饰作为他们生活的必需品,所以在都柳江沿岸,我们会看到非常多佩戴银饰的苗族人。

雷公山腹地(笔者实拍)
三、侗族鼓楼:民族发展的历史图腾
生活在都柳江流域的另外一个民族就是侗族,侗族主要生活在雷公山南部的地区,今天主要集中在贵州黔东南州的黎平、榕江与从江沿线。行驶在黎平、榕江与从江的路上,每隔几公里就会看到各式各样的侗族村寨,这些寨子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地排列整齐。

侗族村寨
特别奇妙的是,当你走进一个侗寨时就会发现,在每个侗寨最中心的位置,都有一个大型的鼓楼。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布局呢?
原来一般的侗寨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建立的,一个家族,或者一个大的姓氏,组成一个寨子,有时候一个寨子的人太多,为了方便大家进行议事,就修建了鼓楼,每逢重大事情或是节日,可将大家召集在鼓楼和广场之上。

今天侗族的鼓楼
与苗族这样的迁徙民族不同,侗族早在汉代时就已经生活在这里了,当时史料称其为“侗溪夷”,所以很多史学家认为,侗族其实就是贵州地区的原生民族。
根据史料记载,侗族的鼓楼起源很早,大概在唐代时就有鼓楼的记载了,那时每个侗寨因为地处深山,随时可能受到野兽与其他部落的侵扰,所以他们在每个寨子中间修建大量的鼓楼,其作用主要是军事防御与瞭望,后来久而久之,鼓楼就成了侗寨的核心。可见鼓楼文化已在侗族保存了千余年之久。
侗族另外一个被人称道的就是侗族大歌,它也是中国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每个侗寨,每到节庆或者周末时,寨子里的侗族人都会聚集在鼓楼边一起合唱侗族大歌。

鼓楼是侗族文化的象征
文史君说
都柳江是中国西南山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河流,甚至很多人对这条江的名号是闻所未闻,但是就是这样的一条小河流,却保留着一套完整的民族生态链,这条生态链贯穿于生活在这里的侗族与苗族等民族的日常生活中,我曾深入都柳江腹地进行探寻,除了看到了那些鲜为人知的民族历史外,还看到了生活在这个地区的人们的独特风情。
在市场经济席卷全球的大浪潮之下,世界各地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似乎不变不足以展示其新,而都柳江沿岸,成了一个静止的存在,时间的流动在这里毫无意义,几千年来这里的人始终保持着原始的生活方式,使忙碌的我们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
参考文献
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李大龙主编:《中国西南边疆史》,中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
晏昌贵:《中国民族大观》,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
中国国家地理编辑部:《中国国家地理》(贵州专刊),2004年第9期。
中国国家地理编辑部:《中国国家地理》(长江专刊),2019年第10期。
(作者:浩然文史·禹贡行者)
饮马度秋水,水寒风似刀,河西九曲在哪?
王昌龄的《塞下曲》四首,尤其是广为传唱的第二首:“饮马度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见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这首诗写的是唐朝与吐蕃之间的一场生死大战,发生于玄宗即位的第二年,也就是开元二年(公元714年),但战争的起因却要往上追溯数年,唐朝和吐蕃之间的一场婚姻。地图帝2023-07-30 10:11:40
0000丹麦为何把首都放在海岛上?
丹麦面积约4.31万平方千米(不包括格陵兰和法罗群岛),南部有唯一的陆地邻国德国,东北方向隔着卡特加特海峡与瑞典、挪威相望。丹麦人口约592.8万人(2022年),其中首都哥本哈根人口81.5万。丹麦欧洲部分的国土一半以上在日德兰半岛,但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并不在欧洲大陆上,而孤悬在东部的西兰岛上。地图帝2023-07-31 11:03:00
0000古代有一种“酷刑”,越胖的犯人越难以承受,如今年轻人却很爱玩
世间百态,光明与黑暗历来并存。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既有令人感慨万分的壮丽篇章,也有让人毛骨悚然的恐怖一页,酷刑就是其中之一。酷刑,这是一个我们如今耳熟能详的词汇。像凌迟、五马分尸、人彘等等,这些酷刑都曾让人们心生畏惧。然而,古代还有一种酷刑,越胖的犯人越难以承受,如今却成为年轻人追求刺激的娱乐游戏。无风起念2024-03-05 15:10:52
0000武则天——宇宙中的“日、月“,以宇宙观治国的一代帝王(连载)一
郑重声明:此文章属个人原创,不得转载。此文章内容曾以“美丽和合世界”、“宇宙中华”名字在其它网站发表。关键词:武则天太极八卦图中国棋牌河图、洛书大唐盛世关键语:武则天——时代比她走得慢,她被时代埋,日月当空照,辉煌天下白;武则天——麻将中的小鸟,《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河洛宇宙文化2023-07-28 09:56:14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