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娘亲舅大,贾政很喜欢林黛玉这个外甥女
作者:小螃蟹
林黛玉刚刚来到贾府的时候,身为舅舅的贾赦和贾政都借口没有见她。
很多读者认为这种避而不见,就是因为他们并不喜欢林黛玉。因为薛姨妈带着一双儿女来的时候,贾政就见了薛蟠。

其实在当时的时代,贾赦和贾政不见外甥女,是人之常情。毕竟男女七岁不同席,女大避父,这是古代的刻板规矩,并不能说没有感情。而贾政见了薛蟠,也只是因为薛蟠是男子,也没见贾政见薛宝钗。
贾赦虽然没见林黛玉,可是却言语之间一直有所吩咐,生怕贾府怠慢了外甥女。
反观贾政,一句话没有,一直都是王夫人这个舅妈代为接见。再看贾政对于子女的态度,贾政就是一个故作威严的人,对待晚辈都是一个样子。
所以贾政对于林黛玉的态度,只是因为贾政就是这样的性格。

林黛玉来到贾家是来长住的,所以长时间的接触,贾政对于林黛玉这个外甥女,却多了几分别人没有的欣赏。
在大观园题字游园的时候,贾政一眼就看中了潇湘馆,并认为再次读书,不枉此生。可见贾政对于潇湘馆这个地方十分满意。
贾政这个人有个爱好,就是喜欢附庸风雅,喜欢诗才,而其中林黛玉的才华,最得贾政的认可。
在林黛玉没有来到贾家的时候,贾政和妹夫林如海一直有所交流,贾政喜欢读书人,而林如海这样的人,就是贾政喜欢的。贾政这个人,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人,一直都是漠视的。例如,贾政对待亲哥哥贾赦,总是嗤之以鼻看不上。

所以贾政和林如海除去姻亲,私交也是不错。就凭这个,贾政也要高看一眼林黛玉。
其实在大观园住所选择权上,只有贾宝玉和林黛玉可是自己挑选,其余人都是被安排的。而最后拍板决定的人,就是贾政。
所以在贾宝玉选择怡红院,林黛玉选择潇湘馆的时候,贾政没有异议的同意了,可见舅甥两人的眼光是一样的。
而在后面林黛玉和史湘云联诗,林黛玉无不骄傲的说,是她将没有名字的房屋起了名字,最后是舅舅看过,舅舅十分欢喜,并且我所拟过名字的,都不用改了。
这一点上,是贾政对于林黛玉的偏爱,也是对于林黛玉才华的认可。
以及林黛玉和贾宝玉看西厢记,林黛玉打趣贾宝玉要去告诉舅舅。
如果不是贾政给了林黛玉底气,林黛玉怎么可能脱口而出让贾政给自己撑腰。

书中没有描写,所以我们也难以想象贾政这般刻板的人,宠爱着一个女儿,是什么样的情景?
最主要的是,林如海十分信任贾政。
林如海将年幼的女儿送到京城那么远的地方,怎么可能不事先做好调查,贾府的贾母林如海不用担心,可是贾府真正对外的主事人是贾政,贾母也一直和贾政住在一起。
如果贾政不是一个正派的人,林如海根本不敢把女儿送到贾府。
所以在贾宝玉和林黛玉之事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贾政甚至是乐见其成的,否则贾政一句话,王夫人和贾母自然会分开两个人。
都说娘亲舅大,无论是好色的贾赦还是刻板的贾政,都对林黛玉多了一份别人没有的喜欢。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什么才是向内生长?
《皮囊》一书里写道:“真正能给你撑腰的,是丰富的知识储备,足够的经济基础,持续的情绪稳定,可控的生活节奏,和那个打不败的自己。”无论是知识储备、经济基础,还是稳定的情绪和可控的生活节奏,都是自己努力精进的结果。真正能让你的人生越走越顺,生活越过越好的,是那个足够丰盛而强大的自己。向内生长,向心去求,不断提升自己,你将获得真正的滋养与松弛,并不断积蓄能量,绽放光芒。01紫网2023-10-16 14:00:280000书单 | 这三本书,凭什么火了400年?
有的新书豆瓣评分极高,一开始10个人都是打了10分,可是两个月后评分就降下来了,有的甚至降到6分左右,你知道为什么吗?那是因为作者以及亲朋好友帮他刷评了,后来别人读了之后觉得非常垃圾,就打了低分,评分慢慢地就降下来了。所以一般的新书我是不读的,避免踩坑又浪费时间。可是有的书经过了几百年的时间检验,一直火到今天,就像下面这三本火了400年的书。一、《培根随笔》韦海生2024-02-14 13:09:25
0000《肖申克的救赎》: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自己才是自己的救赎
“有些鸟注定是不会被关在笼子里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惊悚大师斯蒂芬·金创作的小说《肖申克的救赎》,同名电影获奥斯卡奖七项提名,被誉为“电影史上最完美影片之一”。这本书共收录了四个故事,最喜欢第一个,就是“肖申克的救赎”。我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到一种“不放弃”的生之力量。即便眼前是地狱,内心不灭的希望,能让一个人,更像一个人。01紫网2023-10-13 15:54:400000ε49南方伤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神在南方之生、之在已参详完毕,本篇推文将继续参详神在南方之伤胜。先附录原文如下: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一、喜伤心,恐胜喜此乃顶真上句“……在志为喜”而为言。喜为心志,过则自伤,《素问·经脉别论》岐伯讲:“故春夏秋冬,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喜乐无极,暴喜则心气自伤,是以喜伤心。紫网2023-10-16 11:45:2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