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2554

大唐军队的终极武器,帮唐朝延续了百年生命

翰林冷知识翰林冷知识2023-07-30 10:41:300

安史之乱,香积寺,双方对阵。大唐一方是兵马元帅广平王李俶、副元帅郭子仪、猛将李嗣业,领安西、北庭、于阗、朔方、河西、回纥等边军与诸胡联军共15万人。安史一方是安守忠、李归仁,领曳落河骑兵、岢岚军、经略军等约10万人。

双方都是大唐的顶级战力,精锐对精锐,名将对名将。因为双方的实力都过于强大,任何奇兵、阵法都很快会被对方识破,所以只能刀对刀、骑对骑地厮杀。双方都是一队一队的上,打光了再一队一队的上,小小的香积寺一带,几乎集中了所有大唐的精锐,杀得极为血腥。

冷兵器时代,一般军队的战损比到了三成,差不多就溃败了。但现在双方的战损比都快到了六成,不过却都没有退缩,这就是让唐朝皇帝成为天可汗的战力!当战损比超过六成时,唐军在安史军的两轮箭雨之下,已经显出败势。

直到唐军号称“神通大将”的李嗣业,一马当先,犹如战神,带领最精锐的陌刀队组成最后一道防线,力挽狂澜,杀得安史大军人仰马翻。“嗣业乃脱衣徒搏,持长刀立于阵前大呼,当嗣业者,人马俱碎,杀十数人,阵容方驻。前军之士尽执长刀而出,如墙而进。嗣业先登奋命,所向摧糜。”(《旧唐书》)

最终唐军以损失七万精锐的代价,阵斩六万安史精锐,创造了冷兵器时代的阵斩纪录。小小的陌刀队,也让安史之战的局势也从此逆转,为大唐成功续命140余年。

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断马剑。(《唐六典》)陌刀两面双刃,长约一丈,轻则十五斤,重则可达五十斤,有“人马俱碎”的凶名。能组成陌刀队的,也是唐军里精锐中的精锐,别说武艺强不强,光是陌刀的重量,也不是普通士兵可以轻易拿得起来的。

据载,唐朝的陌刀从汉朝的“斩马剑”演变而来,中原地区的很多朝代,之所以惧怕匈奴、蒙古、柔然这些游牧民族,是因为冷兵器时代,弓马娴熟的草原骑兵,对付中原地区的步兵犹如砍瓜切菜一般。而斩马剑的横空出世,让步兵敢正面硬刚骑兵。

但汉朝时期的冶炼技术尚未达到顶峰,斩马剑的造价过高,只能小面积用于将领禁卫亲兵,杀伤力有限。唐朝的能工巧匠们在斩马剑的基础上,揉合了曹丕的汉露陌刀、六朝的长刀等利器优点,用灌钢法进行锻造,一体成型,制出了陌刀。

“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钢。”(《资治通鉴》)当然,陌刀锻造工艺极为繁杂,远非寥寥数语可以描述。陌刀削铁如泥,更何况普通的甲胄。想想看,壮硕的唐军,将阳光下闪亮的陌刀挺在身前,列阵排开,步步为营,仿佛一堵墙一般不断向前推动、收割敌军。

不过,更加神秘的是,没有一把陌刀能够流传至今。是因为陌刀过于珍贵,所以不允许陪葬,自然今人无法通过墓葬考古的方式挖掘。它传奇背后的真容,也只能淹没于浩瀚的古籍文字之中。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