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2639

5副滑稽幽默的民间对联,通俗易懂对仗好,让人拍案叫绝

真游泳的猫真游泳的猫2023-07-30 11:54:140

对对子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古往今来,众多佳对流传在民间。

民间对联可能没有文人对联的文雅,却多了接地气的感觉,更加有生命力。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对联达人。喜欢对联的朋友一定要关注我哦。

今天我给大家献上5副滑稽幽默的民间对联,通俗易懂对仗好,让人拍案叫绝。

喜欢对联的朋友,赶紧把文章收藏下来吧。

第1副:宫莺衔出上阳花;好马不吃回头草。

古代有一个书生附庸风雅,对对子最喜欢拿古人的诗句来当题目,让别人轻易对不出下句。

有一次,书生又从古书里找到一句古诗,拿到街上考问老百姓:“谁要是能够对出下联,我给他一两银子!”

书生的上联是“宫莺衔出上阳花”,此句其实是出自唐代诗人雍陶的《天津桥望春》:“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单纯看“宫莺衔出上阳花”这句话,字面上非常文雅,意境上非常含蓄,耐人寻味,想要找出适合的对句,那是非常难的。

这也是为什么书生洋洋得意,专门跑到街上吹牛皮的原因。

正如书生所料,满大街的人,一车车的文人雅士,全都败在了这个上联之下。等了大半个时辰,虽然有不少人跃跃欲试,却没有一个人能对出精品之作。

书生哈哈大笑:“既然没有人能够对出来,我只好收回这一两银子咯。”

就在这时,路边走过来一个喂马的马夫,笑嘻嘻说:“我有下联了!”

书生一看这个马夫,人是灰不溜秋,衣服也是破破烂烂,不耐烦挥手说:“去去去,文化人的事情,你一个马夫凑什么热闹?”

马夫不慌不忙,笑着说:“你这个大秀才,先听我说下联嘛。我的下联是好马不吃回头草!”

围观百姓一听,妙啊,太妙了,这可真是极品对联。马对莺,草对花,俗语对诗句,强啊,太强了!

书生目瞪口呆,真不敢相信一个马夫对出了下联。众目睽睽之下,书生只能哑巴吃黄连,把一两银子送给了马夫。

第2副:一行征雁向南飞;两只烤鸭朝北走。

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为了验证新科进士的才学,乾隆帝给考生出了一个上联“一行征雁向南飞”,而考生对出“两只烤鸭往北走”的下联,引发哄堂大笑。

电视剧引用这个对联是为了讽刺那届科举的状元与进士名不副实、弄虚作假,揭露出清代科举的种种弊端。

认真来说,“两只烤鸭朝北走”这个下联其实对得好极了,对仗工整妙趣横生,属于无情对的一种,可称为极品下联。

换言之,下联错就错在拿来应付乾隆帝,错在用错了场合。如果是朋友闲谈,如果是师生对答,“两只烤鸭朝北走”的下联风趣幽默,通俗易懂,那是必须得100分的。

第3副:好鸟笼中叫;病猪圈内哼。

清代许多八旗子弟,闲着无聊,整天就是遛鸟玩。

有一天,一个八旗子弟正在茶馆里遛鸟呢,忽然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上联,“好鸟笼中叫”,对着一群狐朋狗友就在吹嘘自己多么有才。

狐朋狗友自然得捧着八旗子弟,一个个都说:“千古绝对,真正千古绝对,真的没法对出好的下联啊,有才,太有才了。”

八旗子弟得意洋洋,高声说:“谁要是对出下联,我就赏他一吊大钱!”

话音刚落,旁边一个卖猪肉的站起来说:“大老爷,小的想到了一个下联,不知道合不合您的意儿?病猪圈内哼。”

众人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八旗子弟也乐了:“得咧,这个下联有意思,一吊大钱赏你了!”

虽然卖猪肉的有些谄媚,但是不得不说他这个下联对得真妙,一句话赢得一吊钱,也是很不错了。

第4副:饮茶龙上水;写字狗扒田。

此联据说是教书先生和一个农民的孩子所对。

教书先生出上联,以“龙上水”来形容喝茶,颇为文雅。而小娃儿随口道来,恰是绝妙下联,通俗之中有趣味,令人拍案叫绝。

第5副:九重殿上,排两班文武官员;十字街头,叫几声衣食父母。

上联是秀才所出,下联是叫花子所对。下联妙趣横生,传神道出叫花子的生活,大白话却能对得工整有趣,真是绝妙好联也。

大家有没有自己创作对联呢?欢迎留言分享哦。看到优秀的,我会写入文章里。

失业在家,写文糊口,喜欢我文章的朋友,请赞赏、收藏和转发!1块钱是情,2块钱是爱,再次感谢大家!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