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兵败后,国军是如何反思的?孙元良大骂杜聿明,文强直呼被骗
一、陈官庄 “难民计”
杜聿明兵团被围陈官庄后,淮海战役就等于进入攻坚阶段了。国军方面为了能突围出去,可谓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还发生了件异想天开的事。
据《文强口述自传》记载,为了能让被围的高级军官逃脱,总部办公厅主任郭一予和总部政务处处长左偕康,得知青龙集阵地上,解放军允许难民逃亡后,顿时大喜决定:这个空子,一定要利用好。
于是这两位很快就拟定了一个突围方案,报告给杜聿明:咱用白布做了面旗子,上书“难民还乡团”五个大字,组织人马装扮老百姓,共军一定不会为难的,这样一来就能逃出不少人。

杜聿明心里直呼,没见过这么离谱的。但国军已经是死马了,就当活马用一用吧。就这样准许两人实施,并贴心的通告李弥:那是自己人,务必放行。就这样,这支规模浩荡的“难民团”顺利通过国军防线,向解放军防线走去。
再说咱解放军的防线上,瞅着这彪“浩浩荡荡”的“难民团”,都差点没笑出声。难民从来都是三五成群,怎么会有如此高度组织化、规模化的?一定是国军!于是二话不说就开枪阻止——当然是向地面打,不打人,表示:少来,回去,下次专业一点。
哪料解放军枪声一响,国军那里“唯恐泄露包围圈中的军情……必须要杀人灭口”,于是便断然开枪,还专门冲着人打——得,哭爹喊娘,死伤一大片。

好在郭一予和左偕康这两人多长了个心眼,没跟着走出阵地,顿时又惊又恼,掉屁股去找杜聿明告状。
这事惊动了邱清泉,得知经过后气得拔枪就要杀掉郭一予和左偕康,理由是“丢中央军的脸”,杜聿明都劝不住,恰好文强赶来,这才又一通白话,算是救下了郭一予和左偕康。
但这件“陈官庄笑话”的发生,恐怕已经让文强意识到了,杜聿明兵团离覆没不远了。毕竟,这事任何正常人一看,就离谱且荒唐,而杜聿明却还愣是闭着眼批准,这已经说明问题有多严重了。

二、邱清泉为何“神智失常”?
文强判断的没错!不久后国军就开始“宰杀拉运炮车和辎重的骡马”。这情报很快就出现在粟裕面前。粟大将做出了判断:杜聿明要突围了。于是通知各部,提高警惕,密切关注。
不过这次粟大将判断错了,杜聿明根本没这心思,之所以允许宰杀骡马,是国军被饿得眼都绿了,若再吃不上饭,指不定会干出啥事来,故而默许。于是杜聿明就把这情况汇报给了蒋介石。
很快蒋介石命令就来了:自5日起投足三日粮弹,9日即行突围!
杜聿明心里再次直叫“离谱”,如今国军啥情况,没有比他更清楚的了。于是急忙给蒋介石回电:将士皆疲惫体弱,绝无突围可能。

这一下可把蒋介石气坏了,亲自签发手令派飞机空投到陈官庄,就一句话:9日突围,望弟务必遵照实施。
杜聿明只得召集手下商议,毫无疑问,突围这事必须指望邱清泉的第5军。于是杜聿明命令邱清泉打头阵,在空军掩护下杀开一个缺口冲出去。
别说,邱清泉果然够“疯”,命手下中将军长熊笑三,率军用一个上午的攻击,真就在咱的第8纵、9纵的结合部,打出了一些缝隙,但也后续乏力了。

于是邱清泉找到杜聿明道:“光靠第5军是撕不开口子了,各部应该合力全线平推,天黑后总能有部队突得出去。如果再迟疑不决,那就整个完蛋了。”
杜聿明叹了口气——还夜战?国军会这技能吗!思索再三后下令,第二天天亮后,都给我冲!
这下熊笑三发飙了:管你有没有明天,我熊笑三只管今朝!于是谁也不通知,抗命在当晚突围。最终熊笑三化装潜逃,侥幸得脱……

这事顿时引起连锁反应,国军彻底乱套,邱清泉几乎被气炸,命第200师的工兵营掩护自己和杜聿明突围。结果这个工兵营一出去,就呼啦一下四散奔逃——谁是杜聿明,谁又叫邱清泉?不认识,我们逃命第一!
邱清泉望着眼前一切开始大呼小叫,对着四周胡乱开枪,喊着“共军来啦”,就向张庙堂方向狂奔,最终身中六弹被击毙,至死都不知道是解放军打的,还是国军打的。
但邱清泉当时的癫狂状,却被许多国军看在眼里,由此这才有了邱清泉,最后“神智失常”之说。至于杜聿明则被活捉,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三、国军的反思
淮海战役在三大战役中,打得最惊心动魄,同时对国军来言,更是“八十万对六十万,优势在我”的一次战役,可我们国军咋就会输得这么惨呢?自然国军方面要进行必要的反思了。
先看号称“飞将军”孙元良的反思,他也参加了淮海战役,且依旧保持着,“送死你去,逃跑我来”的技能,给逃脱了。他在自己的回忆录里,是大骂杜聿明,如下。
遗憾的是杜主任(杜聿明)优柔寡断,未能果断执行他在南京总统府所定的密案,而总任性子妄做主张,将计万国军主力轻易葬送……设若杜主任有壮士断腕的魄力,耳根不软,毅然坚持突围,何至于全军覆没呢?

那么杜聿明自己是如何反思的呢?咱也看看。
我始终认为突围是下策,不会成功的……再守十天半个月,或者更长时期,也许会发生变化——蒋介石下野,邱清泉思想动摇,那时我一来可对得起蒋介石,二来可以向解放军接洽……
杜聿明是非常悲观的,毕竟他是被蒋介石坑入陈官庄的。之所以坚守无非有两大个阻力,一是蒋介石,二是邱清泉。
再看32师师长龚时英的反思,可谓天人,因为他曾给杜聿明提了一条妙计,如下。

我说:“现在我们被包围了,正是处于内线,拿破仑一生就是打内线打出了名的,难道我们就不能把所有大炮、战车和各种重武器集中起来,再配合强有力的部队,打击敌人一点,冲出去给敌人一个反包围呢……”
笔者终于明白,杜聿明为啥认为“突围是下策”了,瞅瞅他这些手下,郭一予和左偕康玩“难民计”,这个师长老兄,竟然要玩“反包围”。
最后看文强,他是被杜聿明拉来“副参谋总长”的。也就是说文强是被杜聿明拉入淮海战场的。

当夜十二时正,杜来过最后一次电话……要指挥部的全部人员到第五军军部随他行动,当我们在密集炮火中赶到第五军军部寨子外人,才知道杜、邱二人挂了电话,就窜逃了……大感失望……
文强就一个意思:杜聿明,我被你骗得好惨啊!
这就是国军的反思,难怪他们会输得那么惨,除了杜聿明的反思有些条理外,别的都离谱到家了……
春秋五霸分别是指哪五个人?
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的五个诸侯。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以后,周王室的权威不在。以前天下诸侯都是以周王室马首是瞻,但是从此以后,大家就都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了。周天子没有权威之后,天下的诸侯就开始互相兼并。而在春秋时期,有几个诸侯,相继完成了诸侯会盟,成为了当时最具代表性的诸侯。由于春秋五霸有两种说法,所以具体是哪五个人,并没有确切的说法。历史看兴衰2024-03-07 16:14:22
00001947年一革命者就义前,在刑场突然发疯,大喊:家里有狗!快回家
一九四七年四月七日,甘肃庆阳街头,一帮国民党士兵正在到处张贴告示,说是中午要处决一名革命者。消息不胫而走,当地老百姓放下活计,三个一伙,五个一群结伴同行,纷纷赶往刑场凑热闹。两辆军车缓缓驶入刑场。那辆大车刚停稳,一名双手反绑的犯人就被拖下车,衣衫褴褛,浑身血迹,看上去特别可怜。两名国民党士兵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胳膊,大步流星就往高台上走,到了台中央,立刻把他朝地上一扔……历来现实2024-03-02 15:07:51
0000宦官寡廉鲜耻,总不干好事,为什么皇帝却最亲近信任他们?
在中国政治史上,有这么一群特殊的人,他们没有渊博的知识,却深度参与朝政;不会武功,但又曾执掌兵权;没有显赫的家世与血统,却又进出皇宫随君左右;品级不高,却能影响政局走向和皇帝废立。这些人让君子不齿,受万民唾弃,史书中他们劣迹斑斑,演义中他们坏事做尽。但就算是朝代更替,天下易主,他们却像不倒翁一样屹立不倒,而且一次又一次发展壮大。这群人就是:宦官。紫网2023-10-17 08:13:190000王黼的做官秘诀是“献笑取悦”?
作者:许云辉宋徽宗逼迫宰相蔡京辞职后,将心腹王黼(fǔ)扶到右宰相宝座上。王黼为迎合圣意及顺应民心,快刀斩乱麻处理蔡京留下的烂摊子,宣布只要是蔡京当政时制定的方针政策,不论利弊,一律废除。被蔡京苛政压得喘不出气的天下人,因王黼为他们砸断铁锁链,于是异口同声称赞王黼是救黎民于水火中的贤相。紫网2023-10-16 17:07:020000披头士在日本公演中制作的作品被拍卖
披头士在日本公演中制作的作品被拍卖2023.12.25Monpostedat17:45JST披头士成员制作的“ImagesofaWoman”将被拍卖/Christie'sImagesLtd.2023RadhikaMarya,CNN(CNN)时间是1966年,夏天。Wsz68682024-02-13 14:10:14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