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史丨“永嘉之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很多人认为是胡人凶残
在中国古代史上,最罕见的两个乱世,莫过于永嘉之乱和五代十国。永嘉之乱开启的乱世,直到唐朝统一天下之后,才算彻底平息(按:虽然隋文帝完成统一,结束永嘉之乱以来的南北乱世,但是这个统一是昙花一现的)。同时,由于永嘉之乱的缘故,导致胡人做大,所以很多人对永嘉之乱更是感到愤慨。

不过,很多历史读者认为永嘉之乱的发生是胡人凶残。但其实这只是一个表象。
1、胡人的可利用性
从世界历史角度来看,古代中国最大的边患莫过于来自北方的各路胡人。可以说在近代之前,中国历史几乎不断重复胡人南下入侵中原的故事。甚至个别成功占领中原的胡人,往往也要被新的胡人所骚扰、侵害。比如北魏是鲜卑人建立的国家,鲜卑人是胡人(东胡也是胡),但随着北魏在中原站稳脚跟以后,北方新的胡人柔然人开始骚扰北魏,导致北魏很大部分国防成本需要花在对付柔然人身上。
对于胡人问题,中原王朝也尝试过很多解决手段。

比如秦始皇汉武帝奉行武力解决:秦汉帝国都派大军去北伐匈奴,虽然在军事上能够给胡人重创,但指望一股脑消灭胡人,无疑不现实。所以到了东汉时期,东汉统治者采取了以胡制胡的手段:培养南匈奴去和北匈奴干仗。其实不可否认,后世中原王朝想要解决胡人隐患,这个招儿还真是一个绝招。
2、胡人入华
早在东汉时期,东汉朝廷就特许来自北方和西北的胡人向内陆迁移。在整个东汉,东汉朝廷差不多对于胡人,都处于能够驾驭的状态。
东汉后期,黄巾起义爆发,随后不久东汉全境陷入军阀混战的状态,东汉人口百不存一,为了恢复社会生产,曹操父子从边疆引进胡人到中原从事农业生产。现代学者考据认为曹魏推行的屯田制,很大程度上有农奴制的成分。所以起初曹魏引进胡人,倒也不是让胡人来享福,而是充当劳动力——五胡入华,差不多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到了西晋时期,胡人引进到中原的数目也越来越多。不过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些胡人都处于可控的情况下:毕竟,朝廷方面只要不出问题,且能够保证武力加持,即便是个别胡人作乱,也会被轻易镇压。此外,生活习惯也会淡化胡人的痕迹。毕竟,胡人到了中原,主体上也是处于农耕状态,如果假以时日,这些胡人大概也会被汉化成为农耕人口。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
3、永嘉之乱
西晋贵族骄奢淫逸。这无疑加重了西晋社会的贫富对立。甚至当时非但胡人百姓仇恨西晋贵族的盘剥压榨,就连大量汉族流民也对朝廷深感痛恨。毕竟,汉人流民在饥饿、死亡的威胁下,其实懒得考虑这皇帝、这朝廷到底是汉人来做还是胡人来做。不过,西晋朝廷起初依仗军事优势,压根不把各族百姓的生死当回事。
终于到了晋惠帝在位期间,由于后族和皇族之间争权夺利的缘故,引发了八王之乱:司马家族的宗室为了抢夺权力而火拼。在火并中,西晋宗室大量成建制引进胡人来当兵参与内战。这导致匈奴人首领刘渊趁机做大。
在这之前,巴蜀地区的氐族流民也发动反抗晋朝的统治,并建立成汉。对于这场起义,西晋朝廷居然没太大顾及。很多人认为刘渊建立匈奴汉国是永嘉之乱的开始,但其实,永嘉之乱的第一把火,来自巴蜀地区。
刘渊的匈奴汉国很快和西晋朝廷分庭抗礼。刘渊的后继者也陆续俘虏了西晋的晋怀帝、晋愍帝,灭亡了西晋。
而从西晋的败亡来看,若非西晋贵族的残暴不仁以及西晋宗室的内耗,胡人压根没有造反的本钱。所以,永嘉之乱的罪魁祸首,还真的得算在司马家族治国无能方面。
1992年拳王泰森入狱,与中年女狱警天黑约会:这是我最美好的3年
1992年2月,一则新闻席卷了全美媒体的头版,“一代拳王”泰森因强奸罪入狱,服刑6年。事实上,对于绝大多数关注体育新闻的人而言,泰森被起诉,是早有征兆的。自从被泰森视为“生父”的教练库斯·达马托离世,泰森的情绪便开始变得喜怒无常,私生活也开始越来越混乱,频繁出入夜总会等地,个人生活从来谈不上检点。历来现实2023-07-30 16:24:08
0000柳永:被风尘女子养着的男人,风尘见真心
作者:青灯李白是诗仙,王维是诗佛,诗鬼是李贺······有过按照这样的名头,柳永应该是诗中情圣。他说: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他说:长安古道马迟迟,不似少年时。他说: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他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他和一般的文豪不同,他能看见淤泥中的莲。在常人眼中,青楼女子是堕落,是风尘,在柳永眼中,她们是白骨和别人一样,是世道艰难她们无辜。紫网2023-10-15 14:55:100000淮海战役中,国军80万人是分布在哪些部队?
刚看完《年会不能停》这部电影,才回到家,想起上午的时候答应网友要写一篇有关于淮海战役中国军80万人员来源的文章,马不停蹄打开电脑,开始码字。上一篇文章写了淮海战役中我军60万人数来源,解释了为何开战前两大野战军及军区总计112万人,为何只有60万人参战的原因。新刚读历史2024-03-06 09:10:20
0000中共4大军神为啥他第一?他军功也不是最大,只1条理由肯定都服气
前言:俗话说得好:“乱世造英雄”,在充满牺牲和奉献的革命岁月当中,许多革命先辈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经历了无数战争的洗礼,我党军队从中培养出一大批战功赫赫的革命将才,他们不畏艰险,敢于冲锋在前,为部队树立了榜样。其实说是战将如云,但是真正能被称得上是“军神”的屈指可数,大家对于毛主席身边最会打仗的将军,似乎也没有统一的说法。伟天英2023-07-30 17:55:32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