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尤氏:一个大智若愚的女人,完胜自作聪明的王熙凤
做贾珍的妻子,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尤氏交出了满分答卷:没有怨天尤人,把大智若愚运用到了极致,完胜自作聪明的王熙凤。

从她身上,我们至少可以学到四种处世的智慧。
接纳而不对抗,不和自己过不去,这是好好活着的基础。
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能嫁进国公府成为当家夫人,这不仅是荣耀,也是坐上了通往荣华富贵的直升机。但是,从人性的角度,尤氏未必就因此而满足,因为,她所嫁的贾珍,并非良人,而是个在从伦上畜牲不如的东西。
只要稍微有一点文人的清高,或女人生来就有的情感洁癖,就会陷入痛苦不堪的境地,拼命地想要去改变,一直活在挣扎中。
也许尤氏也曾有过痛苦的挣扎,但她终于学会了接纳。唯有接纳,才能让她快乐地活下去。
面对不公平的命运,我们是否应该对抗?当然应该,但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抗有用吗?
尤氏毫无对抗的资本:没有显赫的娘家背景,没有生育一儿半女,身为女人,在那个年代,她始终处于寄生的状态,只要丈夫一怒而休妻,她便死无葬身之地。
因此,如果她不想用生命来对抗,那就只有一条路可走:接纳。
不接纳又能怎么样呢?除了让自己一直活在痛苦中,什么都改变不了。

这便给我们上了一课:当面临的处境是我们无力改变的,那就选择接纳,不和自己过不去,不自我折磨。
有人说,秦可卿去世时尤氏的病是装出来的,因为看不惯贾珍和秦可卿的行为。她有什么必要装病?如果不接纳,她早就会有所表示,不需要等到这个时候,更不会在可卿病重之时焦虑她的病情。尤氏之病,是情节发展的必要,因为要推出王熙凤,要让王熙凤体现协理之才。
身处染缸而能洁身自好,始终保持一份清醒。
接纳固然重要,接纳之后的态度更重要,人在灰心失望之后,最容易走进破罐子破摔的状态,变成自己讨厌的那类人。
这就是自作孽不可活了。
有一种智慧叫“难得糊涂”,这不是心智上的糊涂,而是大智若愚,面对无法改变的不良之风,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同时与这种不良之风保持距离,出淤泥而不染。
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智慧,也正因为难,才属于智慧之举。尤氏以这种智慧,获得了全府的敬重:贾珍放心地让她当家,即使姬妾众多,也始终让尤氏的正妻地位无可撼动。在贾珍的影响下,姬妾们都对尤氏敬重有加,没有生出非分之想,相处融洽。

因此,即使宁府再怎么混乱,也没有出现赵姨娘这样跋扈的妾。
作为当家夫人,保障后院安宁是她的职责。能不能生孩子,不是她能控制的,但能不能履行好职责,却是她能控制的。不因环境的影响而忘记自己的职责,始终记得自己是谁,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是糊涂之下的清醒。
谨守界限,不去干涉界限之外的人和事。
尤二姐与尤三姐和贾珍父子的关系,被广大读者诟病,有人因此提出质疑,身为当家夫人,尤氏为何容忍老公和继子与妹妹行此不伦之事?她管不了老公,难道也管不了妹妹吗?
这也正是尤氏的智慧之处——谨守界限。
二姐和三姐与尤氏并无血缘关系,她们是尤老娘改嫁到尤家时带过来的。从年龄上来看,也许俩姐妹到尤家时,尤氏已经嫁到了贾府,因此她们也没有过相处的时光,自然也说不上有多深的感情。
最重要的一点是,尤老娘尚在人世,虽说长姐如母,但那是母亲不在的情况下。人家的母亲尚在,有母亲作主,这个长姐自然应该靠边站了。

这是客观因素。
再来看主观因素。
无论是姐妹俩与贾珍父子乱来还是二姐偷嫁贾琏,都是她们自发自愿的行为。千金难买我愿意,这不是尤氏能阻止得了的,如果强行阻止,只会影响她与继母的关系。
因此,当听说贾琏要偷娶尤二姐时,尤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知此事不妥,因而极力劝止,无奈贾珍主意已定,素日又是顺从惯了的,况且他与二姐本非一母,不便深管,因而也只得由他们闹去了”。对贾珍这方是“顺从惯了的”,没必要为这件与自己关系不大的事撕破脸;对尤二姐这方,却是“本非一母,不便深管”。
凡事不以对错为标准,懂得守住界限,不过多参与界限以外的事,看起来简单,往往很难做到。比如直性子的湘云,听说邢岫烟受了欺负,撸起袖子就要去讲理。很多事情,理可以讲,但赢了理却会输了立场,让当事人更尴尬,费力不但不讨好,还会引发一连串的负责效应。
尤氏深知自己的立场和份量,哪面都做不了主,哪面都不讨好,不如置身事外,不去掺和,免得惹火上身。
积极向荣府靠拢,既是为自己寻找避风港,又是替贾珍尽孝。
尤氏身为宁府的当家主母,却老喜欢呆在荣府,不但和贾母王熙凤等多有互动,与寡居的李纨也有很多互动。这说明她确实是一个很受欢迎的人,但读者不得不问一个为什么,她为什么总往荣府跑?
这正是她的智慧之处!
贾珍的行为,从来不瞒着尤氏,这并不代表尤氏就支持贾珍的做法。第七十四回,当惜春说“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为什么教你们带累坏了我”时,原文提到“尤氏心内原有病,怕说这些话.听说有人议论,已是心中羞恼激射”,这说明尤氏也为贾珍的行为感到羞耻,但她只能当鸵鸟,掩耳盗铃。如果有办法可以做一些弥补的话,那就是尽量在荣府长辈面前守礼尽孝,让贾母王夫人等人看到她的表现。她把自己当成了宁府的形象代言人,为宁府赢得尽可能多的好感。

她也确实做到了,至少贾母很喜欢她,也很看重她,王熙凤的生日交给她操办,薛蝌和邢岫烟的定亲事宜也交给她来办。她偶尔发现大观园的园门值守有问题,王熙凤便如临大敌,撑着病体赶紧处理,看起来是要给尤氏面子,实际上是因为尤氏在贾母心中的份量,让王熙凤不得不重视。
因此,她这个鸵鸟并非消极地不听不看,而是以合理的方式躲进荣府,同时又通过自身努力,为贾珍赎罪。她很清楚,既然嫁了这个男人,就必须和他共同进退。社会制度决定了,她的一生都和这个男人捆绑在了一起,无法改变。既然正面劝进无效,那就走迂回路线,尽量去做一些弥补。
当然,她的弥补不仅仅是在贾母那里赢得好名声,她还会以慈悲心去做一些实事,比如把赵姨娘周姨娘为王熙凤生日所出的份子钱退回去,当面敲打王熙凤要收敛等。
她的未来和李纨一样,主要靠熬,李纨要熬到儿子贾兰有出息,尤氏则需要熬到像贾母一样,成为让众人拥戴的老祖宗。能不能熬到那一天,就看这一路上会不会出现大的变故。
因此,身为宁府的女主人,在贾珍不断败好感时,她就有必要尽可能多地赢回好感,在保住自己地位的同时,保住宁府的地位。
她其实管家的能力并不差,作者有意让她“独艳理亲丧”,在男人们都不在家的时候,处理突发大事件丝毫不乱,非常有条理。但她并不像王熙凤那样靠雷霆手段来实现,她更多的是用宽柔的方式来管家。可以说,她的聪明完胜王熙凤,但却不像王熙凤那么招摇。所以,王熙凤是聪明,尤氏却是智慧。
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贾府不是遇到抄家这样大的打击,以尤氏的智慧,她完全可以活成贾母这样的老封君,拥有成功的人生。
至今为止你看到的什么书让你震撼最大?
我只说一本书——《叔本华思想随笔》。这是本刷新重塑三观的书,和《人生的智慧》一样,见解透彻、篇篇经典、历久弥新,看的越深越想感叹:原来,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天才!整理了一些这本书的摘抄,以此献给热爱哲学的我们:1.谁要是能够为自己与生俱来的才能而活,那他就由此找到了最美好的人生。是酱小油呀2023-07-29 15:48:37
0000比干遭剖心后,其家眷都怎样了?正妃逃难绝壁洞中,今成林姓祖庭
比干遭剖心后,其家眷都怎样了?正妃逃难绝壁洞中,今成林姓祖庭纣王自从将苏旦己迎进宫中后,渐渐被这个千年狐狸精附体的女人,迷得神昏颠倒,百依百随。只因王叔比干识破轩辕坟中的狐族冒充天上仙子下凡,参加纣王设下的天子九龙宴席,与武成王黄飞虎,一同将狐狸的巢穴焚毁,还用这些狐狸的皮硝熟后,制作成了一件衣袍,进献给了纣王。“欢迎传杯在鹿台,狐狸何事化仙来。只因秽气人看破,惹下焦身粉骨灾。”安阳源易缘2024-02-03 12:09:50
0000转一篇知乎回答:新手该如何练习写作呢?
沙栗2023-07-28 11:37:00
0000宝姐姐可以参加选秀,为何林妹妹不能?你误会了。
不是不能,而是林妹妹不想。选秀有什么好?除了《甄嬛传》里被“姨娘”们欺负得活不下去、想着进宫给母亲争口气的安陵容,大概只有心怀壮志的武则天,才会觉得“见天子庸知非福?”了——注意,连武则天也只是觉得祸福未定、未必是祸、也可能是福,而且是在母亲舍不得女儿、哭泣不止时说的安慰话。一进侯门深似海,何况是皇宫?且不说得宠与否,只是亲人隔绝,恐怕就会让很多女孩子、以及疼爱她们的父母舍不得了。紫网2023-10-13 17:40:070000细读《金瓶梅》第七回(下):山东老头儿老婆儿大骂战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温馨提示:原文里出现的诗句用黄色或红色展示;值得注意的、谚语、俗话或好玩有趣的字词句原文,用黑色标粗展示。崇祯本回目:薛媒婆说娶孟三儿杨姑娘气骂张四舅词话本回目:薛嫂儿说娶孟玉楼杨姑娘气骂张四舅肃苑扫痕2024-02-12 14:09:03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