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兴南湖烟雨楼楹联欣赏
嘉兴南湖与杭州西湖、绍兴东湖齐名,同为浙江的三大名湖,南湖尤以中共“一大”会址和江南名园“烟雨楼”而名闻遐迩。烟雨楼始建于五代,为中吴节度使广陵王钱元璙所筑。民国七年(1918年),经嘉兴知事张昌庆重建,遂形成今日所见以烟雨楼为主体、面积达10余亩的古建筑群。烟雨楼的景观,以烟雨空濛而显其迷离,以湖波苍莽而见其雄放,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曾招引无数文人雅士,诗人墨客,挥毫泼墨、赋诗作画,其中有不少脍炙人口的楹联,尤其引人注目。远在民国时期,烟雨楼就有不少品位颇高的对联,分布各处,如在其入口处,就题有一联:“问斯楼几阅沧桑、鸳鸯一梦; 看今日重开图画、烟雨万家。”南湖一名鸳鸯湖,湖中烟雨楼四面临水,楼前堤柳蔽空,湖光潋滟;登楼远眺、菱田错综、港汊折曲,堪称江南水乡之真景。此联寓情于景,烟雨楼之今昔,跃然纸上。
原“烟雨楼”匾额,系清嘉兴知府许焕中手笔,有联为其诠释:“濯足临流,烟雨忽收沧海净; 举头见日,湖光长待翠华来。”
此联把南湖所特具的迷濛烟雨和变幻莫测的景色描绘得入木三分,引人入胜。
烟雨楼下方有一横额,曰“楼台烟雨”,其旁为天台山农所撰对联:“胜地重游、问谁矶畔钓鳌、洲前放鹤; 凭栏一望、恰好风来杨柳、香送荷花。”
烟雨楼前有荷花池、钓鳌矶,遥望可见放鹤洲,语意深邃凝炼、词藻华丽飘逸,烟雨楼南面景色尽融于字里行间。
南湖之胜、四季皆宜、夏荷秋柳、春烟冬雪,尤妙在轻烟指渚、微雨欲来时。而南湖之船舫,更雅致而富诗意,有联语曰:
“如坐天上、有客皆仙,烟雨比南朝,多少楼台归画里;
宛在水中、方舟最乐,湖波胜西子,无边风月落樽前。
楼前常景,湖上泛舟,其意融融,其乐陶陶,何其舒心闲适”。
然而,处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乱世岁月,游湖登楼,难免触景生情,感慨万端。眼看祖国大好河山、支离破碎,不禁挥毫抒怀。烟雨楼北之来许亭中有一楹联是:
“如此好楼台、宜晴宜雨宜月宜风,与诸君随遇徜徉。非必赏心乐事;者般乱世局、或哭或歌或鼓或罢、愿我辈及时支拄。莫教腾笑湖山。”此联读后令人心潮起伏,久久难平。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珍视烟雨楼这一名胜古迹、革命圣地,四十余年来,作了多次整治修葺,使之得以重放光彩。如今,烟雨楼尚保存解放前楹联两副,一为来许亭内方志远女士所书。“出东郭门半里而遥,春水绿波、处处美人画舫; 与南堰镇隔湖相望、夕阳芳草、寻寻高士祠堂。”寓意深切,造语清新,发思古之幽情,念湖色之秀美,清雅不同凡俗。另一在烟雨楼西侧之鉴亭内,由青田县名士徐则恂所撰:“斯楼与我括(注)同名、看烟雨空濛,几把南湖认故土; 此水接古吴流域,慨风潮冲激,谁为西浙荡余氛。”词中既赞颂了似烟似雨、淡荡迷离的湖光水色,亦流露出作者对当时政局的焦虑不安,情景交融,思绪万千。随着历史的演进,社会的发展,烟雨楼的容姿也焕然一新,许多具有一定政治意义、赋予浓烈时代色彩的新楹联相继出现。门厅清辉堂的大门两侧,悬挂着现代书法家沙孟海所书的对联:“激光近日动,浩气与云浮。”运笔遒劲洒脱,词意精深蕴蓄。烟雨楼正楼横额下的一副骈联为书坛名人商向前所撰,文曰:“建国宏业,溯源不忘南湖舫;革命长途、发轫咸称烟雨楼。”
词句精炼,浩气横溢,将中共“一大”在党史中的重要地位和建党中的突出贡献,勾勒得淋漓尽致,读后深受教益。
烟雨楼楼下正厅,首先映入游人服帘的是革命元老董必武同志1963年所书对联:“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 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
望联生思,中国波澜壮阔的无产阶级革命,原来就以此“星星之火”,燃遍整个神州大地。
南湖烟雨楼的楹联,其词语的自我成分和抒情气氛均甚浓重,有意境,富神韵、玲珑精巧,充满诗情画意。在联词中不难窥见历史的轨迹,感受时代的脉搏,它是一束优美的诗,一幅淡雅的画,一部历史的回亿录,也是一本时代的教科书,耐人寻味,令人追思。
女子出上联:银枪虽利,难破千年草地,一小伙对下联,女子脸红
说起对对联,这项充满趣味的文化活动,在古代一直深受百姓喜爱。明朝时期,这项活动更是到达了鼎盛时期,各色人等都热衷于此。有一次,就在参与的人群中,一位才貌双全的张家小姐,通过一场对对联,找到了心有灵犀的知音,这桩姻缘还成就了一段佳话,流传至今。张员外宠爱女儿想为她找到好夫婿紫网2023-10-14 16:28:0500002024甲辰龙年精选春联合集(繁体版)
四字春聯龍騰瑞氣,燕舞春風。鳳鳴盛世,龍騰強國。鶯歌燕舞,虎躍龍騰。五字春聯丹青描錦繡,翰墨舞龍蛇。龍吟春正好,燕語日初長。海為龍世界,雲是鶴家鄉。龍年呈國瑞,春日溢華光。鳥鳴千戶曉,龍舞一池春。人有鴻鵠誌,國呈龍虎姿。盛世千家樂,新春百家興。忠厚傳家遠,詩書濟世長。年豐人增壽,春早福滿門。春花含笑意,爆竹增歡聲。黃鶯鳴翠柳,紫燕剪春風。六字春聯古典图书馆v37w2024-02-16 17:13:34
0000《永乐大典》在世界各地图书馆藏在册目录及图文数字版在线阅读
《永乐大典》全书正文22877卷,凡例和目录60卷。本书按单字为分类,按《洪武正韵》进行排列。先列出音、文,次录各韵书、字书所注反切、释义,之后列出该字楷、篆、隶、草字体,最后分类列出从各书中摘录的天文、地理、人事、名物以及诗词典故、杂艺等各项记载。由于战乱等诸多原因,现仅残存400余册,800余卷,以两卷为一册。由内阁首辅解缙所主编。其中收录之海量文献经后人所辑出,为古籍之流传做出极大贡献。圆视阿域2023-07-29 13:23:29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