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去看宝钗,为什么跟着的不是丫鬟袭人,而是乳母李嬷嬷?
红楼梦第八回,宝玉去看宝钗,顺便留下来吃饭,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一回,跟宝玉的不是袭人,也不是晴雯,而是李嬷嬷和几个小丫头。按理说,宝玉出门,不应该是袭人等大丫头跟着吗?为什么跟着的却是乳母李嬷嬷?宝玉既然不喜欢乳母,又不吃奶了,为什么不让袭人跟着呢?有人也许会说,此时的李嬷嬷还没有告老出去呢,而袭人也还没有成为宝玉身边的首席,当然是李嬷嬷跟着了。但是,早在第五回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跟在身边服侍的就已经是袭人等大丫鬟了,为什么宝玉这次出门,袭人没有跟着,反而是李嬷嬷这个乳母跟着?我们先看原文是怎么说的,宝玉去看宝钗,是从宁府送贾母回来后,忽然想到宝钗在家养病,自己还没有亲自去看过,于是就要去看望。这期间,他为了避免碰到父亲贾政,还特意绕了远路,路上还先后碰到了几位清客相公和贾府几个管事的头目。

这之后才到了薛姨妈一家居住的梨香院,在这里,宝玉还跟宝钗互换了通灵玉和金锁看,而直到黛玉来之前,曹公一个字都没提李嬷嬷,黛玉出现后,李嬷嬷也跟着出场了。也就是说,此前李嬷嬷应该是一直跟在宝玉身边的,毕竟宝玉是贾府的金凤凰,去哪里都有人跟着,还得有个能主事的人。每次读到这里,都百思不得其解。宝玉那么喜欢女孩,而袭人等人也都在家闲着没事,为什么她出门没带袭人,反而是乳母李嬷嬷跟着,甚至连一个大丫鬟都没有,只是几个业务不熟练的小丫头?宝玉是主子,他如果不让李嬷嬷跟着,李嬷嬷自然也不敢硬来,再说了,她是乳母,是有身份有体面的人,这种跟着主子出门的差事,她完全可以不用亲力亲为啊。李嬷嬷这次跟宝玉出门,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李嬷嬷跟随宝玉,系贾母或王夫人指派,宝玉不敢违拗,只得遵从。李嬷嬷也不敢脱滑,只好跟着。

按理说,大冬天还下着雪,这种跟主子出门的苦差事,李嬷嬷未必就心甘情愿,但如果是上面主子的安排,她也无话可说。毕竟,她是个经验丰富的乳母,跟着宝玉,贾母等人也放心。一种是宝玉最早跟贾母去宁府时,就是李嬷嬷等人跟着去的,他送贾母回来后没有回自己屋,直接又去了梨香院,所以就没有机会换身边的服侍之人。其实往深了想,这件事还别有深意。在袭人等人没有真正上位前,或者说,在宝玉尚且年幼时,他身边的主事之人,自然是李嬷嬷。但是,随着宝玉渐渐长大,身边又空降了袭人、晴雯等丫鬟服侍,格局就发生了变化,对宝玉来说,乳母李嬷嬷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看到袭人等人一日比一日得宠,而自己却越来越被边缘化,宝玉不再像过去那样需要自己,李嬷嬷难免生出一种失落感。甚至,看到宝玉每次出门,都是带着袭人等大丫鬟,李嬷嬷顿时感到,自己离告老出去不远了,因为宝玉不再需要她,她的主要任务已经完成了。

她只是个一个乳母,宝玉虽然是吃她的奶水长大的,但也正因此,长大后的宝玉,不再需要乳母,而其他的事情,自有袭人等人能够完成。李嬷嬷会不会想着再争一争呢?当然会。她这次跟宝玉,大约就是自己争来的结果。毕竟是宝玉乳母,在贾母、王夫人跟前都能说上话。李嬷嬷只要稍微装装可怜,甚至说些操心宝玉的话,贾母、王夫人自然会给她几分薄面。李嬷嬷跟宝玉,似乎也不只是为了争,也是为了让其他丫鬟都看看,现如今,她还在呢,宝玉的一切,还是她说了算。对宝玉来说,虽然打心底里不喜欢乳母,甚至李嬷嬷的几次倚老卖老,让宝玉彻底起了要撵走她的决心,但乳母的身份和体面在,曾经的功劳和情分在,不是他贾宝玉说撵就撵的。当然,从行文上来说,这一回,也势必得是李嬷嬷跟随宝玉,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有机会败光宝玉对她的那点情分,为她后来告老出去埋下伏笔。如果是袭人跟随宝玉,那就不存在不让宝玉喝酒一事,也不存在黛玉怼李嬷嬷的精彩描写了,这一切其实都早已被曹公算计好了。作者:夕四少,本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张爱玲《创世纪》(上):三个名字,几个男人,一堆女人
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的文本解读(十)《创世纪》是这本《红玫瑰与白玫瑰》里最长的一篇,而且还是个未完稿。我的文本分析也相应写得超长,所以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特意分成了长度不等的上中下三篇发表。紫网2023-10-15 10:08:230000西游记和封神榜中的十二圣母之二----娲皇圣母
作者:潘长宏2023年4月19日娲皇圣母的功绩:抟土造人、炼石补天、杀黑龙济冀州、断巨鳌立四极、积芦灰止洪水、发明笙簧和创设婚姻等。同时她也是音乐之神和婚姻之神。溱湖之恋2023-07-28 15:08:13
0000潘建华详注《红楼梦》/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题曰:捐躯(献出生命。)报国恩,未报躯(身体。)犹在。眼底(眼前。)物多情(风物多情。比喻机会不错。),君恩或可待(值得期待。)。(点评:这首回前诗讥讽贾雨村的“奸雄”本质,嘴上说要捐躯报国,实际上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前程。他徇私枉法,胡乱断案,只是为了讨好贾、王、薛三大家族。)红楼心语2024-02-27 13:08:15
0000爱因斯坦的风流人生:为娶表姐而抛妻弃子,约法四章还要“三人行”?
1919年,爱因斯坦为了表姐,不惜以诺贝尔奖金为诱饵,抛弃结婚15年的妻子。谁知在娶表姐前,他竟然犹豫地问:“我是该与你结合,还是该娶你的女儿呢?”再婚后不久,他再次移情别恋,甚至试图说服妻子接受“三人行”。爱因斯坦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世人皆知,他被《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界伟人”。而在我们的刻板印象中,天才总是孤独的,甚至有可能还是感情绝缘体,因而自作多情地断定,他们的时间往往献给了科研事业。雪忆柔2023-07-29 17:24:28
0000“不在梅边在柳边”另有含义
01宝琴《梅花观怀古》中有一句“不在梅边在柳边”,这是红楼梦中很有名的一句话,它传递出来的信息很明确很清晰,非常容易引起读者注意。正因为如此,对它的解读也非常多。根据这句话的意思,多数观点认为宝琴最终没有嫁给有婚约的梅翰林儿子,而是嫁给了柳湘莲。02从逻辑上看,上述观点并没有特别的漏洞。从第五回的判词和曲子我们知道,红楼梦的许多谜语都非常简单直接,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复杂和困难。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