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3046

一口气看完五代之后唐13年历史

风尘讲历史风尘讲历史2023-07-30 17:31:120

五代是中国历史上继唐朝以后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自公元907年唐朝梁王朱温逼迫唐哀帝李柷禅位、建立后梁起,至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陈桥兵变、以宋代周止,五代共历时53年,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王朝。

今天要讲的后唐就是五代之一,建立于公元923年,亡于公元936年,国祚13年,传2世4帝。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后唐的历史。

公元923年,晋王李存勖于魏州称帝,沿用“唐”国号,史称“后唐”,并追封曾祖父朱邪执宜为懿祖昭烈皇帝、祖父李国昌为献祖文皇帝、父亲李克用为太祖武皇帝,与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懿宗李漼、唐昭宗李晔并列为七庙。李存勖即唐庄宗。同年李存勖率兵攻入后梁都城开封,梁末帝朱友贞自尽,后梁灭亡。

公元924年,南汉皇帝刘龑听闻李存勖灭梁后,心生恐惧,派使者向后唐进贡,趁机打探虚实。而此时平定中原的唐庄宗早已失去了进取心,开始贪图享乐,经常与伶人同台演出,不理朝政。南汉使者回国后便向刘龑汇报说李存勖“骄淫无政,不足畏也”,刘龑遂放下心来。

公元925年,唐庄宗开始对前蜀用兵,他命魏王李继岌、枢密使郭崇韬领兵六万从大散关入蜀,又以高季兴为东南面行营都招讨使,率荆南军攻取夔州、忠州、万州等地。同年十一月,唐军兵临成都,蜀主王衍出降,前蜀灭亡。至此天下四分后唐有其三,史载“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

公元926年,皇甫晖在邺都叛乱,唐庄宗亲率大军征讨,谁料伶人郭从谦趁机叛变,火烧兴教门,唐庄宗被流矢射中而亡,终年41岁,在位3年。同年成德节度使李嗣源率军进入洛阳,于李存勖灵前继位,即唐明宗。然而年过花甲的唐明宗对朝政实在是有心无力,只能将朝政托付给枢密使安重诲和宰相任圜。但这二人政见不合,经常在议政时争吵,甚至互相呵骂。

公元927年,任圜请求致仕,退居磁州。同年十月,唐明宗准备巡行开封,但不知为何传出了皇帝准备东征淮南、讨灭藩镇的流言,宣武节度使朱守殷闻讯大惊,趁机发动叛乱,被范延光率军平定。而安重诲则趁机诬蔑任圜与朱守殷勾结,矫诏赐死了任圜。唐明宗明知任圜是无辜的,却未追究安重诲的责任,致使安重诲越来越肆无忌惮,权倾朝野。

公元929年,前荆南行军司马、归州刺史高从诲归附后唐,唐明宗任其为荆南节度使,兼侍中。

公元930年,武安节度使马希声和契丹东丹王耶律倍归附后唐。唐明宗任马希声为武安、静江节度使,兼中书令;任耶律倍为怀化军节度使、瑞慎等州观察使,后赐名为李赞华,改封陇西县开国公。同年禁军将领李行德、张俭弹劾安重诲私募士卒,整械备装,图谋不轨,唐明宗虽然以诬告之罪诛杀了李行德和张俭,却也开始对安重诲起了猜忌之心。

公元931年,安重诲被解除了枢密使职务,并外放为河中节度使,不久后以太子太师之职致仕。但唐明宗依旧对安重诲不放心,他任命李从璋为河中节度使,以暗中监视安重诲,又让步军指挥使药彦稠率军前往河中。同年安重诲夫妇被李从璋所杀,唐明宗下诏为安重诲定罪。

公元933年,秦王李从荣拥兵谋反,兵败被杀。已经病危的唐明宗急忙派人去邺都召宋王李从厚回京继位。然而还没等李从厚回到洛阳唐明宗李嗣源便驾崩了,终年66岁,在位7年。六天后李从厚于灵前继位,即唐闵帝。此时唐明宗的养子李从珂和女婿石敬瑭均是割据一方的军阀,唐闵帝视他们为眼中钉。

公元934年,潞王李从珂起兵造反,率军杀入洛阳城,唐闵帝仓皇逃往魏州,结果在途中被石敬瑭俘虏。同年李从珂以曹太后的名义下诏,将唐闵帝李从厚废为鄂王,随即登基称帝,不久后派人弑杀了李从厚。李从珂在位期间虽然从善如流,奈何治国才能有限,他任用的卢文纪等人都是庸才,致使国事日益败坏。

公元935年,李从珂派武宁节度使张敬达屯军代州,用以牵制并监视石敬瑭。

公元936年,李从珂调石敬瑭为天平节度使,企图以此削弱石敬瑭的兵权,但石敬瑭拒绝调任,并起兵反叛。李从珂随即派张敬达率大军讨伐石敬瑭,唐军势如破竹,包围太原,围困晋阳。打不过唐军的石敬瑭只得遣使向契丹求救,并表示愿意割地称臣。同年九月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亲率五万大军增援石敬瑭,与唐军大战于团柏谷,史称团柏谷大战。此战后唐战败,死伤万余人,石敬瑭与契丹联军趁机南下进逼洛阳,李从珂见大势已去,便带着传国玉玺登上玄武楼自焚而亡,终年52岁,在位2年。至此立国13年的后唐宣告灭亡。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