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3054

杜甫五古《送高司直寻封阆州》读记

小河西小河西2023-07-30 17:37:220

杜甫五《送高司直寻封阆州》读记

(小河西)

送高司直寻封阆州

丹雀衔书来,暮栖何乡树?骅骝事天子,辛苦在道路。

司直非冗官,荒山甚无趣。借问泛舟人,胡为入云雾?

与子姻娅间,即亲亦有故。万里长江边,邂逅一相遇。

长卿消渴再,公干沉绵屡。清谈慰老夫,开卷得佳句。

时见文章士,欣然谈情素。伏枕闻别离,畴能忍漂寓?

良会苦短促,溪行水奔注。熊罴咆空林,游子慎驰骛。

西谒巴中侯,艰险如跬步。主人不世才,先帝常特顾。

拔为天军佐,崇大王法度。淮海生清风,南翁尚思慕。

公宫造广厦,木石乃无数。初闻伐松柏,犹卧天一柱。

我瘦书不成,成字读亦误。为我问故人,劳心练征戍。

此诗作于永泰元年(765)至大历二年(767)间,时杜甫居夔州(云安或奉节)。司直:大理寺司直。【《唐六典》卷18大理寺:“司直六人,从六品上。…司直掌承制出使推覆,若寺有疑狱,则参议之。”】高司直:名不详。封阆州:阆州刺史封议。【《唐故梁州城固县令渤海封君墓志铭》(唐-张劝):“君讳揆。字揆。渤海蓨(tiáo)人也。…皇考讳议,蓬、集、阆、明四州刺史。”(皇考:对亡父的尊称。)】

丹雀衔书来,暮栖何乡树?骅骝事天子,辛苦在道路。

司直非冗官,荒山甚无趣。借问泛舟人,胡为入云雾?

丹雀衔书:传说赤雀曾衔丹书于周文王。《尚书中候》:“季秋,赤雀衔丹书,入酆,止于昌(姬昌)户。”《遁甲》:“赤雀不见,则国无贤;白雀不降,则无后嗣。”

骅骝:周穆王八骏之一;泛指骏马。《奉赠鲜于京兆》(杜甫):“骅骝开道路,雕鹗离风尘。”

大意:像吉祥的赤鹊衔书而来,也不知晚上栖于何乡之树。像骏马一样为天子做事,一路上一定历经辛苦。司直并非闲散之官,荒山之中很是无趣。请问江上泛舟之人,为啥又要驶入云雾?

与子姻娅间,即亲亦有故。万里长江边,邂逅一相遇。

长卿消渴再,公干沉绵屡。清谈慰老夫,开卷得佳句。

姻娅:亦作“姻亚”。《节南山》(诗经):“琐琐姻亚。”《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亚,以象天明。”杜预注:“婿父曰姻,两婿相谓曰亚。”《简吴郎司法》(杜甫):“却为姻娅过逢地,许坐曾轩数散愁。”

邂逅:不期而遇。《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毛传:“邂逅,不期而会。”

长卿消渴:《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

公干沉绵:魏建安七子之一刘桢(字公干),曾卧病清漳之滨。《赠五官中郎将四首》(魏-刘桢):“余婴沉痼疾,窜身清漳滨。自夏涉玄冬,弥旷十余旬。”《李氏园林卧疾》(唐-孟浩然):“伏枕嗟公干,归山羡子平。”

大意:咱俩是姻娅亲戚,是亲戚也是故交。万里之外长江边,竟然不期而遇。俺像司马相如再次得了消渴病,俺像刘桢疾病缠绵不愈。你清新的诗文抚慰俺衰老的心,俺开卷就看到了淡雅的佳句。

时见文章士,欣然谈情素。伏枕闻别离,畴能忍漂寓?

良会苦短促,溪行水奔注。熊罴咆空林,游子慎驰骛。

西谒巴中侯,艰险如跬步。

时见:常见。《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唐-李白):“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鐘。”《过柳溪道院》(唐-戴叔伦):“日斜深巷无人跡,时见梨花片片飞。”

文章士:《初除拾遗酬丘二十二见寄》(唐-崔峒):“才愧文章士,名当谏诤臣。”《句》(唐-李德裕):“世上文章士,谁为第一人。”

情素:内心真情。《战国策》秦策三:“竭智能,示情素,蒙怨咎,欺旧交。”《九叹-离世》(汉-刘向):“不枉绳以追曲兮,屈情素以从事。”

畴:谁(疑问代词)。《述志诗》(魏-嵇康):“悠悠非吾匹,畴肯应俗宜?”《谒禹庙(唐-宋之问):“峻命终不易,报功畴敢渝?”《九日寄岑参》(杜甫):“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

漂寓:漂泊寄居。《湖南春日》(唐-戎昱):“三湘漂寓若流萍,万里湘乡隔洞庭。”《集异记-蔡少霞》(唐-薛用弱):“早岁明经得第,选蘄州参军。秩满,漂寓江淮者久之。”

奔注:奔流灌注。《早过漆林渡寄万巨》(唐-李白):“漏流昔吞翕,沓浪竞奔注。”《不二门》(唐-白居易):“流年似江水,奔注无昏昼。志气与形骸,安得长依旧。”

驰骛:疾驰;奔走;在某领域纵横自如并有所建树。《节游赋》(魏-曹植):“遂驾言而出游,步北园而驰骛。”《史记-李斯列传》:“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故驰骛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参天贰地。”

巴中:借指阆州。巴中与阆中不远。汉时属巴西郡(治阆中)。

大意:经常见到能诗善文之士,欣然吐露内心情素。俺伏在枕上听说你要离别,谁能忍受长期漂泊寄居?良好的聚会太过短暂,就像溪水不停向前奔注。熊罴在空寂的山林中咆哮,游子且不要奔走太快。西上谒拜阆州刺史,因路途艰险你前往只能慢步。

主人不世才,先帝常特顾。拔为天军佐,崇大王法度。

淮海生清风,南翁尚思慕。公宫造广厦,木石乃无数。

初闻伐松柏,犹卧天一柱。

主人:指封阆州。

天军:指帝王军队。《赋蕃子牧马》(唐-刘言史):“蕃落多晴尘扰扰,天军猎到鸊鹈泉。”《书边事》(唐-李昌符):“朔野烟尘起,天军又举戈。”

崇大:尊崇光大。《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侨闻文公之为盟主也,宫室卑庳,无观台榭,以崇大诸侯之馆。”

公宫:诸侯的宫殿;借指使府。《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吕、郤畏偪,将焚公宫而弑晋侯。”《白虎通-辟雍》(汉-班固):“《王制》曰: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

天柱:支撑天的柱子;喻担负重大任务的人。《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问》(屈原):“八柱何当。”王逸注:“言天有八山为柱。”洪兴祖补注引《神异经》:“昆仑有铜柱,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博物志》卷6:“《南荆赋》:江陵有台甚大,而唯有一柱。众梁皆拱之。”

大意:你去寻访的主人是不世之才,先帝时常常特别照顾。先是选拔为宿卫之官,发扬广大王朝法度。后来在淮海一带担任清官,南方的老翁仍在思慕。使府像一座高大的房子,使用木料石料无数。最初听说在砍伐的松柏中,他就像卧着的擎天一柱。

我瘦书不成,成字读亦误。为我问故人,劳心练征戍。

征戍:远行屯守边疆。《还至梁城作》(南朝宋-颜延之):“眇默轨路长,憔悴征戍勤。”《燕歌行》(唐-高适):“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大意:俺因为身体瘦弱写不成字,即便写成读起来也有错误。为俺问候老朋友,请他费心训练军队守戍边疆。

这首诗首8句写高赴阆州。前4比兴。(高或从长安赴阆州路经夔州见到杜甫。)你就像丹阙衔书而来,也不知一路暮栖何树。你就像骅骝为天子做事,一路上一定历经辛苦。后4赋。你非闲散之官,呆在荒山很无趣。请问泛舟人,为啥又要驶入云雾?接着8句写交情及相遇。咱俩属姻娅亲戚,即是亲戚亦是故交。在万里之外长江边不期而遇。俺疾病缠身客居夔州,看到你清淡的诗句使俺感到慰籍。“时见”10句写惜别。见到写诗作文之士,俺总是欣然与之交心。俺伏枕听闻你要离开,谁能忍受长期漂寓?苦于良会短促,就像溪水奔流。路上有熊罴咆哮,你一路不要太仓促。你要西上谒见封阆州,一路艰险务必慢步。“主人”10句赞封阆州。你寻访的主人是不世之才,先帝(玄宗或肃宗)时常特别眷顾。他先是担任“天军佐”,发扬光大朝廷法度。他后来在淮海任清官,俺在南国经常思慕。王室要建“广厦”,需要木石无数。俺开始听说“伐松柏”,他犹如卧倒的擎天一柱。(天柱倒卧。大材小用。含蓄。)末4句寄语收结。俺身患疾病。俺只希望“故人”费心训练军队,守戍边疆。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