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一副对联,写尽了人生之苦
诗人海子说:“如果有一双眼睛为我流泪、我愿意再次相信这个悲凉的人生。”
诚然,人活着,总是把眼泪留给自己,然后挤出笑容,假装若无其事。
就像海子一样,留下很多优美的诗句,还愿意给所有的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和陌生人写信。可是他却连青春年华,都没有熬过去。
人生实苦,可我们仍旧要找个理由,笑着活下去。
能活得精彩、风趣的人,不是不苦,而是把苦难深埋,渐渐释怀。
清朝初年,著名文学家金圣叹留下一副对联——上联是半夜二更半,下联是中秋八月中。
看似一副寻常的对联,若读懂其背后的故事,人生的痛苦,跃然纸上。

01
睡不着:杂念。
明朝末年,兵荒马乱,金圣叹出生在苏州吴县,虽然家庭贫困,但父母一咬牙,仍旧送他读了私塾。
他读书的天赋很高,却总是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以至于多次科举,都没有中进士。
进入清朝,他有了秀才的名号,但充其量就是一个穷秀才。
闲来无事,他拿起《水浒传》,然后就开始痴迷。
他对《水浒传》进行批注、修改,让故事变得更加生动。顺治帝看过他的批注,赞叹——此是古文高手,莫以时文眼看他。
一边是才高八斗的形象,一边是穷困潦倒的生活,让他难以入睡。
更让他睡不着的,是求学的渴望。孜孜不倦读书,成为了他一生的追求。
有一天,他到附近的寺院借宿,看着月色,却怎么也睡不下。
起来,推开门,找到方丈,想要借几本佛经看看。
方丈说:“借书可以,先要对一个对子,听好了,上联是——半夜二更半。”
此时,夜色里,有更夫敲了三下。和方丈的上联,相映成趣。
挝耳挠腮,金圣叹也没有想到下联,天亮了,他悄然起床,不辞而别。
有多少人,为了生活而奔波,为了理想而奋进,可是什么都不满意。
白天要工作,夜里需要休息。可是工作的时候,打瞌睡,睡觉的时候,想工作。黑白颠倒,无计可施。
夜里,分明是躺着,却昏昏沉沉。还没有休息好,就不得不早起了。生活,就像一个滚动的大机器,逼着每一个成年人急急忙忙赶路。

02
放不下:记忆。
自从离开寺院,金圣叹就一直念叨着,如何才能对出下联。
看似很简单的一件事,却困住了他多年的生活。
人是有记忆的,可惜很多人的记忆里,并没有什么美好的东西。
就像蔡崇达在小说《皮囊》写的:“生活,从来就不是个太好的观看者,它更像是一个苛刻的导演。”
每天都现场直播,播完了,还得留下淡淡的沧桑,无奈的回味,还有烦恼的延续。
关于爱情:放不下一个人,因为爱过,还爱而不得,期待来日重逢。若是爱情瓜熟蒂落了,组成家庭了,但是夫妻也会分别,外出谋生。
思念的苦,就像魔咒一样,冷不丁冒出来,让人坐立不安。
关于机遇:总是在错过机遇之后,才追悔莫及。看到别人抓住机遇,翻身了,而自己却一事无成。
可惜,失不再来。只有悔恨的心,在涌动,在困顿。
关于疼痛:明明知道,痛苦的,都要忘记,可是我们每一次逼着自己忘记,确实是再一次想起。
失去父母,兄弟姐妹闹翻,夫妻离婚,儿女不争取,被人算计......但凡种种,留下的痕迹,就像刀片画出来的一样。
关于病痛:总是记忆犹新,每次看到身上的伤疤,就怪难受的。心病,就更难了。
诗人余光中说:“人生有许多事情,正如船后的波纹,总要过后才觉得美的。”
我们总是把生活想象成诗,可生活却留下一大片的阴影,让人深陷其中。

03
得不到:遗憾。
顺治十八年,县令任维初无恶不作,到处追缴税款,民怨四起。
一大批民众,聚集在孔庙,以哀悼顺治帝驾崩为名,写了诉状,要到江苏巡抚告发任维初。
可悲的是,巡抚也不为民做主,还抓捕民众。
金圣叹被认定为聚众的带头人,经过严刑拷打之后,决定在七月中旬问斩。
儿子为他送行,到牢狱里探望。
牢狱的窗户,对着一轮明月,金圣叹感慨——中秋八月中。
只是那么灵光一闪,他就发现,下联有了,然后交代儿子,一定把下联告诉方丈,让人生少一些遗憾。
想要借几本经书,却终究没有得到;有资格得到的时候,命却不在了。
人生何其短?
一辈子也许做不了一件事,连一副对联,都写不完。
生死离别,这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但是临死之前,有多少苦,还在胸中。就像陆游一样,期待子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没有得到的,却是你最想要的。或许,这是最苦的事情。
能够超脱的,不过是把遗憾,也当成“残缺之美”,以慰藉自己的灵魂。

04
人生实苦,唯有自渡。
最好的自渡,从来不是一切圆满,而是“渡心”。
只要心能安定,那就是心想事成了。
金圣叹在狱中,留下一个谜语:“四四方方一间房,有兵有马有君王。亲生父子不同姓,恩爱夫妻未共床。”
狱卒迷惑,不知谜底是什么。
金圣叹说:“就是戏台啊。”
是的,人生如戏,一会儿是文学家,一会儿是王者,一会儿是夫妻,但戏就是戏——逢场作戏。
俗话说:“苦非苦,乐非乐,只是一时执念而已。”
从今往后,放下执念,睡觉就睡觉,吃饭就吃饭,读书就读书,生就生,死就死,简单生活,人生注定不会太苦。
人生几十年,苦多了,乐就少了,何苦呢?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足”字释义
足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读作:zú。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人的脚和前方的目的地,本义指人向目的地迈步前进。名词指脚,又引申为动物的蹄、爪,以及植物的根茎,或支撑器物的脚,物体的基部等。足又有充足、富裕、满足、止、完成、能够等意思。足字的演变过程如下:足字,象形论者以为是人腿脚的象形,上面的方框或圆框是膝盖的象形。为了佐证,还把有些字形的方框有意向下拉成小腿形(如图1)。紫网2023-10-15 09:38:240000楹帖过眼录470 李鸿章(12)
楹帖过眼录470李鸿章(12)清时盛治人争仰;䄢世高文众所师。经济文章本无市气;贸易学问犹有书香。绣田一兄鉴:无数云山供点笔;满江风月不论钱。梅月弹琴,松风挥麈;蕉雪悟画,竹雨谈诗。励卿总戎属:妙几其澂,犹春于绿;性情所至,与古为新。独立千载谁与友;自称一家始逼真。瑞章尊兄大人属:南山等高,东海比广;春风流惠,秋月表清。谐石尊兄属:雨露夔龙新气象;【解文识字】……清华简《越公其事》第六章
清华简(柒)《越公其事》:第六章(五政之好信)【原简37-43】【原简37】越邦服农多食,王乃好信。乃攸(修)市政,以为献於王。凡群宅之不宅,群采勿(物)而不绩,譃(欺瞒)谕(告知、上报)谅(诚信的人)人,则戴(问罪)也【原简38】……(断简缺失约2字)豫而價,贾焉则劼镯之。凡市贾争讼,仮伾亓(言亓、欺)也,裁(仲裁、检察)而俘(因犯错被俘获)则劼镯之,因之货为集字集出佳联来
好友莫非,擅联擅书,钟情于集古人碑帖字而为联;又长于设计,得联书之美,颇为人称道。其集字为联,犹如带枷而舞,殊为不易;然又因可选字寥寥之局限,往往有奇思之处,而得意外之古朴。本期“集字集出佳联来”选其集字联一组与众享。集王铎行书册《题青阳山庄五律十首》花载雨声,能闻佛磬;石蒸泉气,得试禅茶。集虞世南《孔子庙堂碑》风雨晦明因,王道未从青史鉴;江山规模在,世人空作白云歌。昵称296046592023-07-30 09:17:05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