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祥正《访隐者》:向往的生活
当初,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归去来兮,住八九间草屋,耕十余亩田园,赏南山之菊,饮北窗之酒,并怡然自乐。对此,我们或许会问,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模样?宋代诗人郭祥正在《访隐者》一诗中给出了答案,这首诗的原文如下: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沿着山崖边上的小路踏着深青色的崖壁向上走;半山坳中的清冷云朵环绕着山泉和岩石。出于对隐士的仰慕,诗人决定进山拜访。他沿着一条紧邻青碧山崖的险绝山路,一直向山的幽深处行走。一路走来,诗人看到了奇崛的风光,只见半山坳中,清冷的素云飘动,云雾之中的嶙峋山石似隐若现,叮咚山泉更显清灵。由此,可以感受到隐者的高蹈脱俗的襟怀。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山中的隐者喝着自己酿制的好酒不出家门;只见落花满地仿佛没有人生活的痕迹。诗人寻到了隐者的幽居之所,但却不能与隐者同游了。原来,诗人来访之日,正值隐者酒熟之时,在诗人到来之前,隐者已经颓然醉倒,酣然大睡了。于是,诗人只好环顾庭院,只见落红满地,无人洒扫,从中足见隐者的疏懒闲适、与世无争的淡泊情怀。

理想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模样?在诗人看来,这位隐者就给出了答案,远离红尘,避免尘世的喧嚣与庸碌;与世无争,追求内心的丰盈与自由。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种答案,属于自己的那个答案,还需要你我去追寻。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杜甫七律《吹笛》读记
杜甫七律《吹笛》读记(小河西)吹笛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胡骑中宵堪北走,武陵一曲想南征。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却尽生。此诗作年难考,假定此诗作于永泰元年(765)秋,时杜甫客居夔州云安。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古诗词日历 | 陈允平《怀潘鄮mào屋》
译文、赏析/严勇、音频/张佳译文我们才解下玉佩,相互道了“珍重”,转眼就来到了秋分时节。四海之内,共赏一轮明月;千山之上,共赏一片白云。南归的大雁,因烟雾缭绕迷失方向,停歇在晨树之上;虫儿爬上湿润的香芹,吸吮着甘甜的露水。就让“我”写下满纸的相思,让风儿捎去寄给你呀!注释紫网2023-10-14 17:41:320000嵇康:从此绝矣的何止广陵散
夜已深,微弱的几点星光在夜空里孤独地耀眼。她慢慢卷起帘子,看着屋外如水一般的寂静,时间仿佛在这一刻悄然停止。那些逝去的瞬间穿越历史的滚滚红尘,在朦胧的星光里,清晰可见。再静美的溪水潺潺,也无法抚慰诗人内心的波涛汹涌。人应该如何活着,朝代的更迭,历史的重演,一次次心碎的破灭,一场场不休止的纷争。新用户3167a8id2023-07-28 10:19:45
0000杜甫五律《独坐二首》读记
杜甫五律《独坐二首》读记(小河西)独坐二首竟日雨冥冥,双崖洗更青。水花寒落岸,山鸟暮过庭。暖老须燕玉,充饥忆楚萍。胡笳在楼上,哀怨不堪听。白狗斜临北,黄牛更在东。峡云常照夜,江日会兼风。晒药安垂老,应门试小童。亦知行不逮,苦恨耳多聋。此组诗作于大历二年(767),时杜甫居夔州。竟日雨冥冥,双崖洗更青。水花寒落岸,山鸟暮过庭。暖老须燕玉,充饥忆楚萍。胡笳在楼上,哀怨不堪听。